绿林网

《最后的莫希干人》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莫希干人》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莫希干人》是一本由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的456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00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莫希干人》读后感(一):被遗忘的文化

一个民族的消失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个民族消失之后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这些痕迹,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所幸的是,有这么一些小说家,他们对古老故事的讲述,在无意中又保留了这些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首当其冲的当数这个民族的语言。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会了解那些年那些故事,可是你不会沉浸其中。中规中矩的写作手法用一种挽歌的形式讲着一个民族的故事,你跟随作者,在这个故事中跌宕起伏。但是,最吸引我的,反而不是那个颇具刺激性的故事,而是这整个印第安人的文化。

首先,是印第安人那种在当今看来有点愚昧的迷信思想。作者在小说中叶无意中说到,其实那些印第安人也知道那些神是不存在的,只不过他们需要一种寄托。另外,小说中刁狐狸多次被抓到却没有被处死也是出于印第安人那种独特的文化,这放在现代文明中也是难以为人理解的。这样的文化上的冲突往往会造成对作品的理解,但是又会带有一种新鲜感,很有异域风采。

其次,就是与印第安文化中隆重的仪式所交相呼应的颇具仪式感的语言。那种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方式,给人一种隆重感。这样的用法总是出现在印第安人之间隆重的对话中,比如恩卡斯在向特拉华的长老介绍自己的时候,多次用到这种形式的语言。除此之外,他们的语言中还大量引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这样就使语言更加隆重。其实,这种古老的语言交谈方式在每个民族都是这么存在的,中国古代皇帝在公共场合对自己的称呼千变万化,却从来不说“我”,《荷马史诗》中,这样的语言更是手到擒来,经常会有这样的介绍——某某某,某某某之子。有人研究说,这种形式的语言是一种人类咿呀学语状态的展现,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被取代。这又是语言学中的问题了。所以就不再展开。可是对于一个异族人来说,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东西反而更让我着迷。有些东西虽然不实用,可是不代表它没有存在的意义。

总之,这本小说对于我来说,它的内容不如它的艺术重要,政治上的种族歧视不是我关注的,我在意的是它作为一部名著多少保留了一些被人遗忘的原汁原味的文化。

《最后的莫希干人》读后感(二):记录一段逝去的印第安文明。

不好意思地说,留意到这本书的书名,是因为多年前,小贝在世界杯上的莫西干头(据说还是翻译错误)。而想读读这本书,是因为前几天重听《晓说》,当讲到《三体》这本书时提到了,印第安被入侵,就如同三体等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一样。

这本书在读之前就觉得不会太有趣,一读发现,果然如此。当然,我的个人喜好是影响不到小说本身的经典地位的,而这本小说的作者也被称为“美国小说的鼻祖”。

1. 印第安文明,一个神奇的存在。

印第安文明的神奇之处,通俗来讲就是:已经退出江湖,但江湖上始终有它的传说。

这本书从记录历史的角度来看,算不得史诗级的著作,但能看出作者是查阅了很多资料,从印第安人的语言到他们的部落传统,各个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不愿一段文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逝去。

看完后发现,这样一个民族真是太特别了:没有宗教却有信仰;没有文字却有文明;凶残起来像野兽,慈悲起来像圣人;衣不遮体却有完整严肃的部落仪式;没受过教育,说的每一句话却都像诗,充满了世代传承的智慧。

之前看过的《异乡人》那本书里,也记录过这样一段故事:一个highlander加入了印第安的一个部落,不管后来发生了什么,他始终认定自己就是印第安人,骨子里完全认同,从未想过离开,似乎被某种神秘的魅力所吸引,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始终遵循着血液里的传统,坚守着内心的对错。

也是看过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印第安人不仅分为很多部落,部落与部落间还存在着严重的鄙视链。他们之间比生存技能、比族群大小、比血统传承、比历史传统……以至于在殖民战争过程中,彼此间的争斗也是毫不逊色的,充满了血雨腥风。

2. 作者书中的自相矛盾。

读之前觉得,作者能写这样一部小说,又起了这样一个名字,目的很明显就是对印第安文明的衰落、种族的灭绝持同情态度的。但在书中,又明显感受到作者认为,英国殖民者是正义的一方,对其是高度赞扬的,所有英国人都是宁可一起死,也不做有损尊严的事。

所以我就有点不明白:如果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都是好人,那到底错在哪一方呢?(不会是里面的法军吧) 当然,战争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也不是简单一句对错就能讲清的。

高晓松在《晓说》里讲《三体》,当谈到丛林法则时,提到了印第安人的那段历史。当说到15世纪末欧洲探险家越过大西洋,声称发现美洲新大陆时说:“人家用你发现啊,人家在那边都好好生活了多少年了……。” 感觉作者也是倾向于用丛林法则来解释印第安人的命运的。

故事里的人物关系很简单,性格特征也很鲜明。读时一直能感受到一种很悲伤的情绪。抛开其他不谈,就记录历史本身而言,绝对是经典的存在。

“……Go, children of the Lenape, the anger of the Manitou is not done. Why should Tamenund stay? The pale-faces are masters of the earth, and the time of the red-men has not yet come again. My day has been too long. In the morning I saw the sons of Unamis happy and strong; and yet, before the night has come, have I lived to see the last warrior of the wise race of the Mohicans.”

(非专业书评(精力能力有限)、无内容简介(百度上搜搜超方便)、力争不剧透(只挑有趣的记忆点)。

看过的人有同感;没看过的人好奇想找来看看。Let's read just for fun~)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雨田书房(ID: readingisthenewsexy)。

《最后的莫希干人》读后感(三):追寻自由与平等的浪漫主义之歌 ——浅评小说《最后的莫希干人》

我们一般把浪漫主义定义为:写作者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读完库珀的《最后的莫希干人》,不难发现,这本小说所呈现的是库珀对理想世界的浪漫追求的一个集中体现。我通过两点来进行具体分析库珀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第一点,对种族战争的谴责,对苦难深重的印第安人的同情。库珀小时候居住的镇子周围生活有印第安人,再加上很多关于印第安人的传说,这些都给库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促使他在后面的小说创作中大量地使用印第安人题材。在历史上的殖民时代,为了争夺土地与黄金等物资,白人不断地侵占印第安人的栖息地,导致双方冲突不断。而文明落后的印第安人在这些冲突中伤亡惨重,很多部落惨遭灭族。

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引起众多作家的关注。库珀虽没有见过印第安人,但是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一书中,作者对印第安人的同情和对他们遭遇的愤愤不平随处可见。作者写到:“莫希干人的领土,是被欧洲人侵占去的美洲大陆的第一块地盘,因而,莫希干人就成了第一个离乡背井的人。面临着文明的推进,也可以说,文明的人侵,所有印第安部落的人民,就像他们故土林木上的绿叶在刺骨的严寒侵凌下纷纷坠地一样,日益消亡,看来这已成为落到他们头上的不可避免的厄运。有足够的历史事实可以证明,这幅惨景并非虚妄之作。”

作者还借文中人物青稼顾之口表达了对殖民者暴行和阴险的愤怒。青稼顾本是莫希干人部落的大酋长,他的整个部落在白人殖民主义的枪炮和奸计的双重肆掠下惨遭灭绝,他忧伤地对他的朋友邦波说:“盐湖给我们鲜鱼,森林给我们麋鹿,天空给我们飞鸟,我们娶了老婆,而老婆又给我们生了孩子……那些荷兰人登陆后,把火水给了我的人民,一直到让他们喝得天地也分不清……后来他们就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土地,一步步被赶离了可爱的河岸,最后落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作为一个印第安人首领和大酋长,一直只能从森林的树缝里见到阳光,一直不能去祭扫一下自己的祖坟!”一个大的部落已经沦落到只剩下两个人的境地,自己祖坟不能祭扫,有家不能归去,栖身之地和传统一并失去。作者通过一族之长哀伤的口吻讲述一个部落的悲惨遭遇,更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伤痛感,进而迸发出对殖民者的愤怒和谴责。落到这个地步的部族不只这一个,莫希干族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甚而它还是幸运的,因为它还有两个最后幸存的族人,而更多的部落已经被彻底消灭。可是如果没有殖民者的侵入,丛林中可能会有千千万万的莫希干人,在他们世代相守的盐湖、森林和天空下自由地生活。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与武力同步前进,人类的贪婪欲望使得他们利用这文明去行使武力,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使得落后的原始部落文明在西方急速发展的坚船利炮下逐步消失。关于人类文明的思考,这恐怕也是库珀这部小说带给读者最深沉的思索。

第二点,对人类自由平等的期冀。部落之间的战争是世代积累的冤仇,不同人种之间的戕害是欲望的使然,这些怨仇和戕害最终只会使得人类遭受深重的苦难。而作者所追求的正是一个与这样的世界相反的世界。在作品中,库珀用他浪漫的激情和想象创作出一个美丽的印第安人生活的森林。在库珀的理想世界里面,人们的生活环境充满生机,平静祥和。印第安人生活的大森林美丽富饶,有生产鱼类的盐湖,有湛蓝的天空,有苍翠欲滴的群山,有大自然对人类最慷慨的赠予。“夕阳把自己的余晖洒向大地,但其光芒毫无时下这个季节的那种酷热…… 几团薄薄的雾气飘在山顶和太阳之间,这时由于光线柔和,群山投下的倩影变得格外浅淡。”大自然的一切都这么美好,而当读者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时,战斗的号角又重新响起,残酷的杀伐已经迫在眉睫。二者巨大的反差一方面凸显了印第安人生活的简单宁静,这种单纯安详的生活就是库珀对人类生活回归自然的浪漫理想。一方面又凸显了这种宁静被打破后家园的残破让人愤慨唏嘘。

当平和的生存环境这一理想世界出现崩塌时,作者试图通过塑造一些美好的人物形象来建立一个和谐的平等的人际关系,以尽力平衡倾斜的世界。恩卡斯和科拉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作者对印第安人和白人美好人性的理想期冀。

首先是恩卡斯。众所周知,印第安人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在新式文明跟前就显得落后了。在我们眼里土著人似乎就是崇尚暴力,行事血腥残暴的形象。然而作者要打破人们这种常规印象。库珀在《最后的莫希干人》一书中对最后两个莫希干人寄予了同文明社会人类一样的赞美,他们就是恩卡斯和他的父亲青稼顾,尤以年轻的一代恩卡斯为代表。

作者在介绍恩卡斯时这样写道:“魁梧英俊,犹如古希腊雕塑被赋予了生命”,作者的感情倾向已经很明显地表达了出来。在后来的描写中,“恩卡斯对女人的殷勤和彬彬有礼同白人毫无两样”,“在战斗中沾得满身血迹的恩卡斯,表面上看来是个镇静的、不动声色的旁观者,实际上,他的眼睛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凶猛,而闪烁着同情,这表明他有极高的智力,也许比他的族人要高超数个世纪。”事实上读完全书,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不仅是一个有极高智力的聪明青年,也是一个极为通达人情世故具有高情商的部落领袖。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拥有属于部落酋长的骄傲品格,在生死面前毫不怯懦,在面对敌人时机智勇敢。同时他又纯朴善良,冒着亡命之险一路护送科拉一行人直至最终因救科拉而死在敌人的匕首下。”作者刻画这样一个集印第安人各种高尚品质于一身的土著人,无疑是在表述他的种族观:人生而不同,但人生而平等。印第安人生长在丛林中,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但是他们也有对自由的追求,也有美好的品格,与白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正是因为对自由的信奉,他们才更勇猛不屈,正直无私。

另一个人物是科拉。科拉是英国军队中芒罗上校的大女儿。这是一个具有大爱的女性形象,在她那里没有所谓的种族观。当科拉初次见到小说中的大反派马瓜时,她便说:“我们不能根据他的肤色来判断他是好是坏”,谈到恩卡斯时她说:“看到像他这样人,谁会记得他是什么肤色?”而且即使是在身陷险境的时候也不见科拉对于印第安人有任何的言语上的中伤。科拉这种观念的形成与跟莫希干人有深厚感情的邦波不一样,她只是纯粹地出于天性罢了,而这点更突显出她高尚的品格。在种族战争中塑造这样的一个白人姑娘,作者无疑是对白人寄予了厚望,期望人们在对待不同人种的问题上能够多些宽容,抛弃所谓的种族观念,和谐相处。

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表明了在库珀的理想世界中,不同的种族也可以产生人际间的尊重与纯洁的爱情,也明确地传达出作者追求人类平等与自由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小说的结尾 ,肩负着作者美好期冀的恩卡斯和科拉双双死去,这样的情节设计暗示了作者知道他的的理想想要实现的难度。在作者的时代,种族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作者依然借小说传达了自己的愿望。就连小说中属于英国殖民军的上校芒罗也从大女儿的死亡中悟出了不同种族应该和平相处的道理:“我们大家所崇拜的上帝,虽然名称不同,但他一定会记得他们的善行;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分性别、不分地位、不分肤色地全都聚集在他的宝座周围,这种日子是不会太远的。”这既是芒罗上校以失去女儿为代价得出的感悟,也是作者最深切的期盼。

特拉华人的老族长坦门南德在小说结尾说的话别有深意:“眼下,白脸儿是地上的主宰,红人的复兴时日尚未再度到来。我的工作日太长啦。早晨的时候,我还看见昂内密斯的后人幸福强大,可是,现在夜晚还没到来,我却已经看到聪明的莫希干族最后一位战士告别了人世。”白人来到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并凭借感度的文明主宰了这片土地。他们导致印第安人部落一个个地消失、同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可以预见但是无法避免的历史。

最后一个莫西干人的死亡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种族的消失,而且代表了一个普遍的进程,代表了白人在美国西部挺进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情况。不同文明的碰撞使得大地在颤抖,白人的文明一步步腐蚀进印第安人的森林里,他们高昂的头颅、前进的步伐、胜利的旗帜在印第安的土地上张扬。印第安人艰难地退回到更原始的森林的脚步声、被割掉的无数的头皮在洒满鲜血的大地上无力地飘荡。这是作者用手中的笔为我们敲响的警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