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城市经济读后感100字

城市经济读后感100字

《城市经济》是一本由简·雅各布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05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00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城市经济》读后感(一):多样性决定生命力

此书的中心思想和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脉相承。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这位加拿大老太太指出:多样性的城市布局才能给城市带来活力,带来发展的动力。

这本书里则从经济的角度指出这一点,小公司、小企业的活性更高,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产生的新工作才能带来创新,产生新的岗位和出口。

《城市经济》读后感(二):雅各布斯的思路与众不同

学了这么多年城市规划,老师、先辈、教材都告诉我们城市是从农村起源的,但是本书却得出了城市和城市经济先于乡村和乡村经济出现的惊人结论,彻底颠覆了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们数百年来给我们灌输的思想。虽然结论与众不同,但雅各布斯确实给我们列出了她合情合理的论据,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了,因为,我觉得雅各布斯说的有道理,而多年的经验和思维惯性却让我无法接受,纠结~~~

《城市经济》读后感(三):城市之恋

《城市经济》 简"雅各布斯 著 项婷婷 译 中信出版社

四十年后,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才与读者见面,这个时间间隔,恰恰是中国与美国城市规划理念和技术实践上的时间差距。不由得令人徒生一些不必要的感概。

城市,人类文明的核心编码器,它的生长、兴盛、萧条最终衰败,对于一些喜欢思考的人士来说,始终是一道历史迷墓中若隐若现的丽影。早些年,意大利文学妙手卡尔维诺撰写的《隐形的城市》、《命运交叉的城堡》充满了对古代文明之城的隐喻,日本漫画奇才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描绘了巨大的超现代化都市东京中人性的迷失;热门科幻美剧《变种群英》(Heroes)则讲述了大纽约在一位能感知未来的绘画师手中毁灭与重生的奇迹……,雅各布斯是一位有着深刻洞见的大师,她的观点无疑深邃而严肃很多:城市和城市经济限于乡村和乡村经济;有效率的城市未必有光明的前景,无效率的城市看似毫无前途,却隐藏勃勃生机,这些犀利的观点给传统城市规划那些发霉的陈见以有力的一记耳光,并催醒了整个美国建筑界和城市规划者,美国也从那时候开始了新一轮大城市的复兴。

城市如同人类,必有死亡的一天,但若有雅各布斯这样一位教母的庇护,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2006年,雅各布斯女士告别了这个珍贵的人间,她与苏珊"桑塔格一样,作为美国知识传统的薪火相传者,以她百般的勇气和睿智,留给这个世界足够丰富的遗产,并长久感动我们的内心。

《城市经济》读后感(四):不同的视角看城市,但最终所得结论仍非常适用于当今中国。。。

《城市经济》一书一反当今“城市起源农村”的经典理论,抛出“农村源于城市”的论点,着实让我一惊,她把她的理论通过缜密和透彻的阐释和论述呈现出来,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点功力恐怕是当今国内学者哪个都不及的。

雅各布坐在书中一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鄙夷那些靠大规模模仿和机械化生产换来的高速度发展和高效率运转,而钟情于利物浦城中那些极富创造力和迸发力的地方产业,她认为基于这些产业才能不断地涌现新的产业类型,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或者套用当前流行语叫产业结构升级,这种说法可能有失偏颇,因为单一目的的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可能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单一化,因此结构升级的同时必须以多样化为前提),才能让城市不断产生活力,不断发展下去。同时,她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产业创新的重要性,还在资金支撑和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见解。

城市创新的重要性的确不可忽视,雅各布在50年前提出的理论,竟然和中国当下的国情如此吻合。刚看了报道,我国500强民营企业的总利润还不及中石油和移动两家之和,垄断程度可见一般,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远不及大企业,同时我国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已经出现为了追求规模效益而牺牲城市地方特色产业,抹杀中小企业生存机会的苗头,读雅阁布的书,令人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