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敦煌读后感1000字

敦煌读后感1000字

《敦煌》是一本由[日]井上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读后感(一):书里的因果,书后的人生

从头到尾,井上靖先生好像没有在写敦煌,书末敦煌才浮现。

故事的构思特别的新颖。我第一次翻开书的时候,看到是宋朝的赶考,就没有继续看下去。因为固有的思维里,敦煌的故事,总是在汉朝的,总之,偏安一隅的宋朝和河西走廊,西域天地似乎很难想象到关联。

直到前几日我看了《楼兰》。《楼兰》是个短篇小说集,只第一篇是楼兰故事,其余更像是志怪小说。但是每篇小故事戛然而止,余味悠长,让人欲罢不能。

《楼兰》之后我才翻开《敦煌》,沉下心来慢慢的看。其实一边看,还在一边不住的期待赵行德什么时候才能到敦煌?

在我看来,井上靖讲的是因果,整个书里的故事,每一个人,每一件发生的大小事都是成就敦煌遗书的因。

《敦煌》读后感(二):[2021-57] 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字里行间自带黄沙,驼铃响过,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痕迹,时间风化了佛窟,木材腐朽,佛像残损,颜料暗淡,飞天的身姿依然飘逸,佛陀的目光仍然慈悲,神态安详,静坐不语。历史太厚重,那就从一张纸片和几个符号说起。

“一个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这是一件大事”,一个书生,赵行德,他开始了前往西夏的旅途,燃过狼烟,杀过敌人,爱过女人,最后在佛经里平静了自我,城里熊熊大火,浩繁经卷幸免于难,吴带当风的经变画静静诉说着历史,藏经人已消逝在黄沙中,被劫掠的经书文物依然在海外漂泊。

想说的太多,却又表达不出来,是一种被震撼的感觉,痛心,无奈,恨不得能扭转历史,但历史已经是历史。平沙万里绝人烟,戈壁上的狂风从未停歇,可抹去黄沙,又见敦煌。

《敦煌》读后感(三):《敦煌》背后的故事

敦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ip, 去任意平台搜索,各类纪录片、访谈、旅游笔记、甚至某宝上早就出现了种类繁多的联名款,各式商品也因着联名敦煌二字而价格水涨船高。马路上时尚弄潮儿穿戴的相关图案大多集中在九色鹿和飞天上,绚丽的色彩、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种种斑斓的意象表明这就是敦煌。

然而,从前秦到元,千年间不断扩建修补的莫高窟中、各个民族不断征战的地方,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莫高窟藏经洞中的经书和大量宝藏从何而来?这些宝贵的财富自身又有怎样的因缘际会?到底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因为什么原因把经书和宝藏放到了莫高窟而不是其他地方?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已经随着历史的风沙埋藏在沙洲的阵阵黄沙中了。

我们这些后来者在惊讶精美的壁画、赞叹无名工匠的伟大、甚至在观赏绝伦的舞蹈时,有没有好奇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壁画可以复原、佛经可以翻译,他们背后的故事却似乎只能从粒粒沙尘中找寻。所幸,我们和古人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脚踩在同一块土地之上,我们是当时月支人、西夏人、回纥人的后裔,他们身上的故事在另一个时空中的我们身上重演,我们的性情在另一个时空中的他们身上重现。

书生意气,远赴沙洲,戎马半生,即随波逐流,又心意坚定。

《敦煌》读后感(四):敦煌的一页

很平淡的笔触,娓娓道来的感觉仿佛把千年前的故事摆在了我眼前,未曾到过的敦煌和西北也仿佛已经去过了。跟着赵行德,跟着井上靖。原本就对敦煌很感兴趣,没想到读这本书还能掉眼泪的,尤其回鹘郡主,每每读之,真的算不忍卒读吧,美丽是原罪吗?那个时候。想到了可可西里的玛莲娜。那些自然风光和厮杀的描写也生动得很,让我对敦煌更加向往了。可能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魅力吧。

11.4更新。

即将毁于一旦的沙洲,千佛洞里精美绝伦的壁画和未曾读过的经卷,战争面前,人都无处躲藏,又何况经卷!住持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当初八国联军进城,日本人侵华,故宫,西南联大,以史观今,好像如出一辙。人类创造了瑰宝,又摧毁了瑰宝。赵行德痛心疾首,今天读到这里,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三个小和尚认真分捡经卷的凝重神情,对于未知的命运也充满了恐惧和心痛。

11月5日更新。

接近故事的尾声,抱着很矛盾的心情,想快点看到结局,又不想翻到最后一页。敦煌的经历固然值得人唏嘘,但千百年来经历战火的百姓呢?曾经存在于人类世界里的那些瑰宝和精华呢?都是如何过的呢?面目全非,苦不堪言。所以战争要不得,而自强是我们要一直做的。

11·6号更新。

终于看到了最后一页,还是不得近代那段历史,除了无以复加的心痛,也不知道还能说些啥。前面赵兴德的故事真的写得很吸引人,一关一关地过来了,真的让我仿佛身临其境。只是我以为后面还会再说几句回鹘郡主,不过到最后也没有。可能在历史的洪流下,个人的命运和故事实在是微不足道吧。敦煌不能去,不过读一读敦煌也挺知足了。这个故事,值得。历史,更加值得。

《敦煌》读后感(五):照行德

很多年后,我仍能想起那个昏沉的下午,无数马蹄踏过我身上沙土,扬起的风尘让人耳目皆迷。也许是因为太痛,故不能感知到痛。只有睡意,如一只浓墨的毛笔,一笔就将我的前半生涂抹成了个梦。沙州,是我的梦乡。 有时,我会不解凭何名为“行德”。庭前不羁小行睡过了考试,终累大德;糊里糊涂编入朱王礼麾下,随军做尽厮杀之事;甘州月夜,失控强占回鹘郡主;在兴庆苦学,终没能如期返回赴她的约。好像只有那串项链能自证心中道德,但也终究散落沙漠中。我揽经作译,心里想的,全是甘州城墙上那笔直坠落的黑点。我译风、火、霹雳、雨,译猪、狗、牛、马、蛇,我翻译的每个字,皆如纹身般长在我的身上,尉迟光对我大打出手时,落拳的地方都有一个西夏文字作应,仿佛有实体似地振臂呼唤。他为心中傲慢,我又为了什么呢?我闭上眼便能想到佛,想到天河自然。《金刚经》的发愿文中写:“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在开封偶然得到的布片一眼万年,而后种种,佛若命中注定——也许我的行德就在报恩,就在济苦。

我躺在沙地上,从下午到夜间,一直躺到满目星星,唯有月亮挂在大漠天幕间格外明朗,一如初遇回鹘郡主的那个月夜。我仿佛听到驼铃声,接着又感到上半身逐渐轻盈,心想也许是命数将尽。突然间有股甘甜涌入喉咙,不适感使我剧烈地咳嗽起来,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都呛出体内,如此精疲力竭。 再醒来,已在驼背上,一轮红日从地平线破裂出万丈光芒,好像佛光。在模糊不清的视线里,有个身影时远时近,朝阳为其轮廓镀上金光,那一身朴素的衣衫也耀眼了起来。我仰脖辨认好久,才认出原来是封洞的三位僧人之一。即便如此,我仍感到依傍的幸福从心底升起,仿佛与我同骑骆驼的,是佛祖在人世的化身。 我产生了一种倾诉坦白的冲动,声音哑如自言自语:“在甘州,项链断了,上面玉珠也没有散落;在沙州,我死握玉珠,却只握住了一根绳。” 只听到僧人答:“是命啊。” “命”,合眼慢慢咂着这个字,数十年来如梦一般地在我眼前飞快演绎,原来这就叫“命”。 我们行了七天,走出了那片血腥而冷寂的大漠。僧人问我今后有何打算,我心想朱王礼已死,沙州大抵成了火后废墟,西夏于我好似已是很遥远的记忆了。当一个人梦醒的时候,又该怀有怎样的惆怅呢?他见我犹豫不答,从袖中掏出了残破不堪的一小册书递交给我,说:“不论大人去哪,定能重新立足,心达所往。”言罢,便合十一鞠躬,算是告别。我一直目送他消失在视野里,方想起手上的那本册子,低头一看,封皮赫然写着“番汉合时掌中珠”几个大字。既不知小僧从何而得,我只能劝服自己也许此书已经传播甚广。如此想着,心中升腾起一阵感动,透过薄薄的纸页,我仿佛看到数年前那个在市集初次看到布片上西夏文的我,那个满怀期待、热血沸腾的我。我收起残本,心中已有答案:故乡在哪,我便去哪。

时隔多年重新站在宋土上,故乡已不是印象中的故乡,宋也不是当年的宋了。这一次,我只在潭州落了脚,中了个小小举人。然而我并不失落,因心中还有牵挂。佛说: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但千佛洞,也许是世间唯一时间暂停的地方。鲜有人知,它留存一批珍贵经文免受战火;无人知晓,它留存了一段我的念想。 关于沙州,自宋与西夏熄战以来,有着各种传闻。每每听闻,我置之一笑。直到某天,一支冠尉迟姓的商队路经潭州。我心想,也许这就是时机,我用三种文字写完了一封信,署名“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郑重交给领队。而当我问起“尉迟光”这个名字,对方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 一名驼夫牵着骆驼经过我,他有着一张西夏面孔,心直口快:“真有重要的事,怎么不干脆随队同去。”我笑了,我知道我不会,也许再也不会。我拍了拍骆驼长长而弯曲的脖颈,就像先前军中抚摸战马一样,万物有灵,它突然抬头看望沙州的方向。远远地,我向着西方,最后看了眼死去而无墓碑的故人,看了眼我记忆里的千佛洞。

从此再无赵行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