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敦煌彩塑纵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敦煌彩塑纵论经典读后感有感

《敦煌彩塑纵论》是一本由常书鸿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94,页数:20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彩塑纵论》读后感(一):跟常书鸿先生一起认识敦煌彩塑

彩塑,又称为泥塑,属于雕塑艺术。敦煌莫高窟,至今依然保留着极大数目的彩塑。古代的艺术家创造彩塑时,利用湿润、软和而易于操作的泥土,从骨架到细腻的肌肉运动和五官表情,自内而外、逐步捏塑,透过色、相、重量等因素,使之成为“质体和光色相结合、神采具足的彩塑作品”。

敦煌,是汉武帝为抵御匈奴所建的河西四郡之一。作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敦煌也是古代艺术交汇的中心。千年前,古代彩塑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中国泥塑传统与外来因素结合,以杰出的艺术才能,把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生动地塑造了逼真的彩塑,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敦煌彩塑。

在敦煌莫高窟里,敦煌彩塑与徇烂夺目的建筑彩绘和壁画装饰,彼此辉映、相互依存。这些艺术作品有的来自魏晋时期,有的源自隋唐时期,还有的来自宋元时期,甚至清代。然后,就这样跨越数千年的时空,生动地在我们面前展现中国绘画-雕塑不分的古老艺术传统。在它们诞生的那段历史时期里,中华内地传统的艺术手法与诸多外域文化在丝绸路上相遇、交汇,然后在古代艺术家的创作演变中不断地创新:从魏的“秀骨清像”经过隋代的改革,迈入唐代珠圆玉润般成熟的现实主义,一步步形成百花怒放的创新高潮......

封面

被称作“敦煌守护神”的敦煌文化事业开创者--著名画家常书鸿先生,自留学回国后,就投身于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他于1942年参与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1949年后历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等与敦煌文化事业相关的工作。正是多年来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的修复和发掘,常书鸿先生的研究不单值得我们研读,更向全世界传播敦煌艺术,为后人的研究奠定基础。

常书鸿先生专业角度写下《敦煌彩塑》,从彩塑的民族传统,到外来影响和新的创造,再到彩塑题材和创作技术,以及彩塑创作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上的成就,系统地解析敦煌莫高窟里形形色色的彩塑。这些内容,都被收录入《敦煌彩塑纵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当然,《敦煌彩塑纵论》不单纳入《敦煌彩塑》,还收录了《敦煌图案》、《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序》及《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介绍》等细节解说文章,从理论到细节,系统性地逐一介绍敦煌彩塑。

部分目录

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惊叹!惊叹隋唐甚至更久远前的古代艺术家们的鬼斧神工,惊叹这些艺术作品穿越千年仍然这么地动情于美轮美奂,更惊叹常书鸿先生的专业,仿佛他就是千百年前创造这些艺术作品的艺术家,仿佛他就是这些穿越时空的艺术作品!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懂它们呢?如果您喜欢艺术,如果您向往莫高窟,如果您好奇丝绸之路,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

《敦煌彩塑纵论》读后感(二):文化苦旅之敦煌

常书鸿先生是我国敦煌学的奠基者、敦煌文化事业的开创者。本书名为纵论,就是对其彩塑情况进行多方面讨论。篇幅虽短,但内容精简。先生讲解了外来影响对敦煌彩塑形象的创造改变,还围绕着不同朝代的背景讲述了其各个时代的特征和艺术上的成就。

《敦煌彩塑纵论》

“敦煌”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书》又说道:“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郡设立于汉朝,是西域进入河西走廊与中原的门户和军事重镇。十六国时期中原大乱、战乱频繁,敦煌因地势偏远,相对平安。故中原与河西走廊的百姓避乱于敦煌,这也使得中原汉晋文化在敦煌与河西走廊得以保存和延续。直到隋朝统一之时,隋文帝和隋炀帝信仰佛教,使其得到发展,且彩塑的造型和风格也有所改变。唐朝丝路之路的盛行,使得敦煌成为各文化的聚集之地,从而凝聚了来自中原的汉文化和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外文化。此时的敦煌艺术创作已发展到非标旺盛的时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经过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清等时代的演变和发展,现存的480多个洞窟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各时代彩塑2415身(其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其作品形象都与佛教有关:

莫高窟历代彩塑统计表

各时代彩塑种类、主体内容表

本书还摘录了《敦煌历代服饰图案》的序,各方面讲解都让人眼前一亮。书中附录一是对莫高窟壁画·彩塑的介绍和概况,配以插图讲解了一些彩塑、壁画的形象。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敦煌艺术品。常书鸿先生本是学绘画出身,阴差阳错进行了敦煌艺术研究,并将其成为终身热爱。先生与敦煌的渊源都在附录二中,其爱国之心和传奇人生让人动容。

书中精美插图之一

清政府的无能使大批文物先后被西方列强所掠夺,仅剩下少部分存于国内,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在这些艺术品中,我们不仅可以对逝去的历史进行窥探,更多的是对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传承。

《敦煌彩塑纵论》读后感(三):万里敦煌道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就在这一片苍茫的沙漠之上,存在着一个无数人为之痴狂并且奉献一生的地方——敦煌莫高窟。

北京故宫有一次举办敦煌莫高窟的特展,名字是敦行故远,那次特展貌似是展出了敦煌莫高窟三个复原窟的展品,其中就有本书中提到的第285窟。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任院长恰好曾经在敦煌莫高窟工作了28年,在一个采访中,有人问他为什么敦煌莫高窟建在了沙漠里,王院长说这要从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说起,甚至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就没有敦煌莫高窟”。

而对于敦煌莫高窟来说,它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历经了数代人的不断创作,最终才呈现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副模样。

在敦煌莫高窟中,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有492个,而这本书就是主要为我们讲的敦煌彩塑。

或许不同的人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收获吧,有人看到了历史,有人看到了现在,有人为数不清的文物古迹痴迷,有人敬佩如作者一般的学者们,我的注意力却被彩塑中的服饰先吸引走了。

在敦煌石窟的壁画与彩塑中,保留了大量的服饰图像与资料,甚至可以称之为是历史的证据,即使作为一个在汉服坑底躺平摆烂了许多年的老袍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像,还是会忍不住为之停留注目。

“织物演变的历史,尤其是作为丝绸之路上流行的染织图案演变的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在织造工艺技术上的智慧和创造。”

可以说敦煌艺术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历代的服饰图案,也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

例如在书中附有图片的第285窟(西魏)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穿骑兵与步兵的穿着、贵族大臣们的服饰、普通男子的常服、鲜卑族男士的服饰等等等等,当然关于服饰的彩塑在其它石窟中还有许多。

再例如第17窟(晚唐)中身着圆领袍女子的壁画,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得知:一、在唐朝时期圆领袍是男女通穿的,二、在晚唐时期就有可爱的斜挎包,三、晚唐女子发髻之一的复原模版有了。

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可以有一千一万种方式去证明,只要我们愿意,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的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物证”。

较为可惜的是,身怀宝藏总会遇到恶狼,而敦煌莫高窟这个如此大的宝藏,一经发现就自然而然地被不怀好意的人们盯上了,恐怖的盗窃一次次的发生了。

在人们热衷于吹捧西方审美的今天,或许许多人都忘记了属于我们东方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在西方曾受到过多么狂热的追求与喜爱,甚至到不惜用不光彩的手段来掠夺的地步。

好在如今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文物保护这件事情了,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专业人士投入到这项事业中去。这本书的后半部分也记录了作者在敦煌工作的一些经历,他是如何踏入河西走廊的?又是如何扎身于石窟之中的?他们一代人如何一步一步的把墙筑起?敦煌莫高窟又是如何一步步重现昨日的辉煌成为今天的模样的?

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而想要保护一项重要的东西则更加艰难,向作者致敬。

《敦煌彩塑纵论》读后感(四):两份敬仰之心,一份为敦煌,一份为作者

《敦煌彩塑纵论》,作者常书鸿,主编是作者的女儿常沙娜。

读这本书之前,请一定一定先读一下最前面常沙娜所写的《百折不悔敦煌魂》和最后面常书鸿所做的《铁马响叮当》,我们可以看到常书鸿一家人和敦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常书鸿在巴黎塞纳河畔的书摊上见到了波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就与敦煌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一边看父女俩的回忆文字,一边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岳飞。虽然他们所处的朝代,所负的使命不一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心目中这两个伟大的形象叠合在了一起。 岳飞一生把报效国家当做自己的使命,虽百死而不悔,常书鸿也是一样,他把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当做自己的使命,用一生只做这一件事。岳飞辗转沙场,无暇顾家,妻子甚至改嫁。常书鸿的妻子到敦煌实际考察之后,觉得无法承受这样的生活,离家出走。岳飞带着自己的儿子,一起攻克自己的事业,常书鸿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也把他们作为敦煌事业的后备军。岳飞一边在前面杀敌,一边还受当时的宋高宗的掣肘,解放前常书鸿也遇到了非常无奈的政府,在无人无钱无保证的情况下,艰难前行。 他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岳飞成为千古英雄,常书鸿也成为敦煌事业的大家。 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中常怀两份敬仰之心。一份为作者,一份为雕塑。

作者在困难的环境之中,考察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传承文明,为人们对敦煌这份辉煌遗产的继承,为中国装饰艺术的发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敦煌彩塑,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一般从外而内的做减法的“雕”不一样,它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塑”。“雕”是在一块完整的材料之上,把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去掉,最后留下自己心中所想。“塑”则是从零开始,如造物主一般,从无到有,从骨架旳搭建到肌肉的赋予,从合适的服饰到面容的神态,整个过程完成之后,出来的成果也仿佛女娲娘娘的成果一样,黄泥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只需要吹一口气,塑像就会活起来。 敦煌的彩塑和绘画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敦煌艺术的一大特色,这也是特别吸引我的一点,感觉当年的制作者,在处理立体和平面的时候,心中有一盘总棋,他们相信自己的技术,比如立体的人物和平面的飘带,他们觉得是可以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天衣无缝。 在这本书中占绝大部分的,是敦煌的各种彩色塑像和作者对他们的介绍。 选一个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55页的这尊坐佛是我的最爱。一见到他就心生欢喜。 这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九窟北壁东起的第一龛,名《禅定像》是北宋的一尊坐佛,作者称他“显示出一种美丽和蔼的微笑”,这“美丽和蔼”四字颇得我心,真的把这一尊雕像,那种雍容的美丽,普渡众生的慈祥,概括的非常周到。 面对众多的彩塑,作者除了像我们普通观者一样把这种塑像的直观的特点展现给我们以外,还会用专业的知识,来让我们见识这个神奇的世界。

比如第六十一窟内部,作者就会介绍这是规模最大、内容最精美的洞窟,这是对敦煌有了全面了解之后,才能够说出的一个“最”。 然后告诉我们这个窟是为什么而建,这就是石窟之外的资料研究了,在完全没有系统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己的敦煌王国。 作者还会告诉我们这是哪一个时期的艺术,从而让我们对敦煌的分期艺术也有一定的了解。 专业的到底是专业。

《敦煌彩塑纵论》读后感(五):敦煌不仅仅有壁画,还有独具特色的彩塑,跟随敦煌学者涨知识

我们提到敦煌莫高窟艺术,第一印象就是那些壁画、那些彩绘,但其实敦煌并不仅仅有彩绘、壁画,还有大量的雕塑,而这些彩塑也是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一部分,也值得对于敦煌研究的学者不断深挖它们的艺术价值。

常书鸿,长期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的修复和发掘,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中国最早一批敦煌学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他把一生都用在了敦煌的研究之中,当然也是硕果累累。现在他的文集得已出版,可以让我们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到他对于敦煌研究的成果,也给我们普通读者普及着敦煌艺术的相关认知。

而这一本《敦煌彩塑纵论》就是常书鸿对于敦煌彩塑的相关研究成果集中体现。 敦煌彩塑和其他敦煌艺术一样,也是有着一个中国传统泥塑艺术与印度石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

常书鸿给敦煌彩塑艺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从魏到隋大约200年的时间,这是敦煌彩绘创造时期的,从这段时间的演变和发展中,能够看到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而印度艺术又有西方艺术的来源,这时敦煌彩塑处于一个变化过程之中。

而常书鸿彩塑分期的第二个时期就是隋唐的成熟期,这段时间的敦煌彩塑明显能够看到从“秀骨清像”到唐朝珠圆玉润的成熟过程,也更富有了朴素、厚实、恬静、健康的造型特质。而唐朝彩塑名师杨惠之、张爱儿更是把彩塑艺术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灌注了活人的气息和美好的生命力。

而在这本《敦煌彩塑纵论》中,附带了大量的彩塑图片,他们印刷精美而细致。并给出了相应的介绍,让我们可以最直观的认识敦煌彩塑的艺术特点。

彩塑是敦煌艺术浑然一体有机体的一部分,挖掘彩塑的艺术也是欣赏敦煌艺术的重要一部分,虽然彩塑在敦煌研究中提到的较少,但常书鸿也给到了他应有的重视,也让我们走进他的敦煌艺术必不可少的部分。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附录《铁马响叮当》。这是全面的讲述了作者常书鸿和敦煌结缘并为之做出努力的前半生。这不但是作者的前半生的重要经历,同样也是敦煌研究重要的历史记载,这是一代人和一个艺术宝库之间深层次的联系。

而这在这种联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常书鸿他们那一代人勤勉奋进并执着的精神。从一个法国留学生,从一个油画系毕业的学子,从一个对于中国艺术有着彷徨心理的艺术家,机缘巧合下在巴黎塞纳河畔旧书摊中意外的发现了一套《敦煌石窟图录》,寻求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最终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这一事业之中,完成着自己毕生的追求。他无怨无悔,而我们也得以能够看到他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位学者一生的追求,感动着我们每一位读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