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锦集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锦集

《流放者归来》是一本由[美] 马尔科姆·考利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一):「夜讀」

如果我們稱劉擎的《現代西方思想》為講義,整編歷史上哲學學究思考,那麼《流放者歸來》是考利以優秀的文學語言描繪的一幅群像,囊括了整整“迷惘一代”的精神狀態與沈思錄。出版的時間和背景,美國正經歷著大蕭條、崩盤、戰爭、流放等分崩離析的混沌裡,生活在一個意味深長的世界中。這一代人從青年起幾乎切斷了與傳統或地域之間的紐帶,在已經國定下來的舊價值和尚未確立的新價值之間動蕩,為自身的歸屬感和注定回不去的明天鋌而走險。奇怪但卻必要的自主選擇、有趣的同感、社會現象的意識,有些像歷史的輪迴仍可以在今天當下的生活裡被看到。我們總願意替自身的這代哀其不幸,然而依然沒有一條具體的指導方法,價值千變萬化,每個時代都有冒險生涯。喜歡結尾:當你走出這個時代時,你還是會感覺到一絲欣慰,就好像從一間人聲鼎沸的房間裡出來,走進了冬天的暖陽裡。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二):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

流放者归来。避免想当然 我又回过头把作者马尔科姆•考利的生平看了下,确定他不是年轻时自杀。我并不熟悉作者,也只是通过他描述的许多人的自杀,下意识以为他是那个29年美国股市崩盘的一个情绪崩盘者。况且,他还在某处说,自杀是诗人的职业病。或许,这本讲述一战后迷惘一代的故事,最出彩的反而不是那种修辞,尽管我也试图记下一些。宏观铺陈夹杂着个体细节的东西 总是让我下意识地认为那种叙述很美国,试图在日常粉尘中卷起一些理想的浪花,那种亢奋中对着外部事物指点江山,最终又落实到个体想干番大事的起起伏伏中,一个天才的自毁沉沦,或者明见顿悟,于是调子和牢骚越拖越长,时而针砭时弊,时而心里剖析,那种激情的语素如电流一般激荡人心,时而想到己身如此乏善可陈,顿生无话可说之感。文化不自信的一代年轻美国人,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巴黎,这也构成整本书中很重要的意绪,文艺青年与艺术大师的遭遇,时髦的文艺青年的追求,最终因为回归,而遭遇了更大的危机。以至于,那种欧洲大陆看来的掌故和自身文学素养而亮出的招子,都像是开胃小菜。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流亡欧洲,很大部分是因为嗜赌,并跟屠格涅夫来番口角。比如,他作为记者采访乔伊斯,还给这位成功的文艺老者跑腿买邮票。文艺大家与生活的错位,说不清楚是实描,还是讽刺。种种掌故中,对庞德乡村解说员和学校校长的描述也很形象,考利在那里碰到了长得像拳击手的海明威,留着牙刷一样的胡子。考利的形容也是这么硬朗。对后进的诗人有些帮助的,当然包括庞德的教诲,以及男子汉歌谣的示范。瓦莱里诗歌上创作的小秘密,也能信手拈来。说到那个时间节点上过世的普鲁斯特,他便说普不像乔伊斯那样有野心 普鲁斯特是在其大脑里漫游的游客。当然,流放者这一代人的模范是艾略特。考利也花了不少篇幅从艾略特的诗歌,着重从《荒原》里分析,挖掘出一代人或者一个时代精神状况,未老先衰。也许,流放在欧洲相对后进的美国人,那种渴望用亡人的诗歌编织自己诗的想法中,有着饥饿的文艺青年朴实的渴望。这些文艺掌故,还有通向文艺的理解之路,最终在肉身回到家乡之时,一些真正的问题才出现,以至于,那些珍珠一样泛着闪光的文学见识,触动了战争归来者深埋在脑子中的自毁引线。那个可能唯一的文艺青年主角登场,一个名叫哈里•克罗斯比的二流诗人。作者最后花了大篇幅描述了这位二流人物的状况,反而让巴黎也好,达达里闪亮历史的文学运动家都显得可以略过,因为那些文学常识似乎可以在任意一本文学史中找到。唯独这位哈里•克罗斯比,更像是那些围绕着文学名家周围的芸芸众生的代表。他本可以安分地沿着父辈铺好的路,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工作,娶妻生子,过往富足的一生。事实上,这位诗人的确也这么去努力。一战的经历改变了他 他回不到一个名校出身参加俱乐部的活跃分子,回不到银行家的父母铺就的金融之路。尽管父母也把他安排进这个轨道上,但酗酒的他,最终和别人二十出头的老婆,自杀。两人头上留有一个洞,这在作者笔下也变成迷惘的孔洞 仿佛充满文学激情的理想,最终和着29年的股市崩盘,一起被命运的枪声放倒。我读的时候,幻想作者也要走那条路。海明威走了那条路,但已经是在很久之后 甚至有点不年轻的时候。而这个当事人,还没有写出天才之作的银行人,才三十出头,在报纸报道自杀的第三天,失去了热度。我有限的阅读经验 时常让我胡想 仿佛迷惘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的真正先辈,不过,事后看,除了文艺的属性类似 后来者有些撒娇。只是,当垮掉派边缘人物布劳提根在债务危机种种之时掀掉头盖骨,一切结论也变得审慎起来。“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谁知道呢。就像作者在书中形容一个文学人物的一句话,那里睡着的是美国文明。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三):马尔科姆·考利与《流放者归来》

译自Poetry Foundation

1934年,马尔科姆·考利出版带有自传色彩的文学史《流放者归来》,奠定了他作为一个重要作家的地位。三十年后,也就是1965年,Literary Times的编辑写道:“在今日美国,马尔科姆·考利是仅次于埃德蒙·威尔逊的最杰出的文学史家和评论家。”

1934年初版

20世纪30年代早期,考利的名字经常与政治左派联系在一起,但也有评论经常指出,他作为评论家最为重要的贡献,就是对威廉·福克纳小说的处理。Literary Times的这位编辑写道:“可能没有一个人比考利做得更好……他以其对《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色的介绍,在1946年牢固地确立了威廉·福克纳作为美国重要作家的地位。”

考利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学史家之一,他的《流放的归来》,如果不是20世纪20年代最权威的编年史,也肯定是最受广泛阅读的作品之一。1934年,本书首次出版时,J.D.亚当斯在《纽约时报》评论道:“这是我们时代一个作家的真诚尝试,他阐述了他自己和他那一代人,追踪了他们观念的流变,以及他在成长岁月中受到的其他影响。考利先生的书是极具价值的文献。未来的文学史家会对本书感兴趣,就像考利先生的同时代人对这本书感兴趣一样……”1951年,《流放者归来》修订版出版,引来了更多的好评。劳埃德·莫里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一篇文章中称赞“在对传奇般的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生活的所有描述中,本书是最为动人的”,并说本书“为美国小说和诗歌复兴的时代提供了一幅亲密而真实的写照”。J.W.克鲁奇在《周六文学评论》中说:“考利先生对包括乔伊斯、T.S.艾略特、普鲁斯特等老一辈最为成功的作家的评论非常酷,而且总体上远远超出了偶像崇拜的范畴。但这些评论看起来又极为公正,而他对巴黎左岸和格林威治村的描述色彩斑澜,又丝毫没有夸张之处。”

考利另外一部大获好评的文学史著作是《第二朵花:迷惘的一代的作品和岁月》。本书涉及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多斯·帕索斯、E.E.卡明斯、桑顿·怀尔德、威廉·福克纳、托马斯·沃尔夫和哈特·克莱恩的作品。《纽约时报》评论道:“这证明了考利作为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的天赋,他的视角是新颖的;也就是说,他对这些作家的作品的洞察,和他对这些作家本人的刻画,同样引人瞩目。”

刘易斯·P.辛普森在《西瓦尼评论》中写道,考利把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部分献给了“将美国作家从疏离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根据辛普森的说法,疏离的主题贯穿了考利的全部作品,包括他的诗歌。“作为‘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创造者和诠释者,”这位评论家继续说道,“考利对这一代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定义了一种名为‘流放诗学’的创造力神话或传奇。”他先是理解了美国作家童年时期的流放状态,接着理解了他对社会的流放,最后是对自我完整性的流放。在《流放者归来》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前两个“阶段”;而在他的诗集《蓝色的朱尼亚塔》中,第三个阶段——自我流放——是显而易见的。

在接受艾伦·盖勒的采访时,考利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与本世纪早些时候的作品进行了比较。“我认为现在有一群非常有趣的作家。”他提到了索尔·贝娄和约翰·契弗,认为他们是这一群作家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品味)变得更加成熟了。它是否变得更好,这一直是一个问题,但它有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参考点。”他还说:“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没有人再相信他有责任或能力以任何程度或方式重塑或改变环境。”

谈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考利对《南方评论》的采访者黛安·U.艾森伯格说:“我并没有强迫自己去写一些别人真正期望我写的大作品。我也有机会,但我没有强迫自己去完成。事实上,我在20多岁的时候没有把自己逼得够狠,这是我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尽管如此,他对自己的一生都在文学领域度过感到满意。他对艾森伯格说:“作家的职业是把文字转换成模式,这是一项费力、乏味但可爱的工作。我热爱这个行业。而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

考利的大部分著作是在他70岁生日之后出版的。1983年,他停止了写作,从此一直在从事文学研究这一副业。他的文件存放在纽伯里图书馆、芝加哥和耶鲁大学。“太多该死的论文了,” 他在去世前四年,也就是1989年说,“剩下的时间不够了。”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四):浮华盛世中的迷惘青年们,选择买一张船票自我流放

作者:叶克飞 首发于公众号“欧洲价值”

“我相信,这就是战争对我们最终的影响。这是在如‘迷惘的一代’这种做作的词汇背后的真实感情。大中小学使我们在精神上断了根,如今我们又在物质上断了根。成百上千的我们,成千上万的我们,脱离了我们自己的土壤,就像被一台挖土机铲起来,然后被抛在陌生的人群中。如今,我们所有的根都已经断掉,甚至包括我们古老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学传统,甚至包括我们的社会阶层所普遍具有的那种沉着和节俭的气质。陌生人为我们提供食宿,提供衣物,陌生人指挥我们。我们染上了不负责任的毛病——还有爱旅行、追求刺激的毛病,它使得我们过去的生活显得不堪忍受。然后,就像开始一样突然,战争结束了。”

然后,他们回到了纽约,“回到了一个和我们没有任何关联的地方,在那里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来自另一个城镇,而且都希望把自己的故乡快点忘掉。那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没爹没娘,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没有比昨晚的派对更远的过去,也没有比今晚的派对或明天要写的一本幻灭的书更远的未来。”

年少时,也曾有过如《流放者归来》这般形容的时光,那些“更远的过去”和“更远的未来”,都不若当下,迷惘中有坚持,自由中有憧憬。也正因此,它成为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读物之一。

上世纪20年代,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这些后来创造了美国文学黄金时代的年轻作家们因为倍感疏离与压抑,纷纷逃离美国,前往巴黎寻找自由的生活和归属感。这些“迷惘的一代”之所以迷惘,是因为他们与过去脱离了关系,无法接受过去的那套行为规范,也因为他们想生活在流放中。

《流放者归来》记录了这段自我流放的生活,也让作者考利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学史家之一。1934年,本书首次出版时,J.D.亚当斯在《纽约时报》评论道:“这是我们时代一个作家的真诚尝试,他阐述了他自己和他那一代人,追踪了他们观念的流变,以及他在成长岁月中受到的其他影响。考利先生的书是极具价值的文献。未来的文学史家会对本书感兴趣,就像考利先生的同时代人对这本书感兴趣一样……”1951年,《流放者归来》修订版出版,劳埃德·莫里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盛赞:“在对传奇般的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生活的所有描述中,本书是最为动人的”。

《流放者归来:1920年代的文学浪游史》

它也告诉年轻人们:你们可以抛弃前人的包袱,步入自己的时代。一次次再版的它,激励过一代代年轻人。在中国同样如此,它多次再版,曾入选“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深的100本书(1978-1998)”。

这一次的新版,增补了文学评论家唐纳德·福克纳的导读、1934年版的尾声、围绕《流放者归来》的出版史及大事记,以及作者亲手绘制的1924—1949文艺生活史表。

“迷惘的一代”所身处的美国,正值经济腾飞期。当时,各种新锐行业集中于纽约,地区传统渐渐消失,也正是菲茨杰拉德笔下那个浮华时代。那些在商业社会里格格不入的年轻人,专注个性,充满渴望。

书中写道:

“这是欧战的第一年,在纽约,摩根银行正在忙着贷款;在华盛顿,总统正在修正他的关于中立的概念:已经决定将有几百万美国青年离开家庭去服役,由政府供给膳食,把他们教成不负责任的英雄。在底特律,亨利·福特已经开始制造我也弄不清市每天多少钱辆,还是每年多少百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格林威治村挤满着外国艺术家,在哪里开始形成新的生活准则。全国各地的青年妇女都再度弗洛伊德的书,企图解脱她们心理上的抑制。爱因斯坦在柏林学习,普鲁斯特在巴黎写书,乔伊斯在里雅斯特失去当私人教师的职位后,到了瑞士,每天花十六小时《尤利西斯》。全世界的社会党都在支持战争并进入国防内阁,可是俄国战线动摇、崩溃;列宁在流放中计算发动共产主义革命的动机。所有决定我们这一时代历史方向的各种力量已经在活动。与此同时,在波士顿、匹兹堡、纳什维尔、芝加哥,我们这些十七岁和十八岁的男孩对世上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他们的迷惘与众不同。在历史上的其他时刻,年轻人的迷惘往往因为经济压力,他们却恰恰相反。“迷惘的一代”作家群甚至是历史上迈入成名专业作家之列的最年轻一代。这让他们完全可以抛弃那些平凡的铁饭碗工作,年纪轻轻便凭借写作成名并获取丰厚收入,甚至一出道就是职业作家。

当然,他们的收入仍然无法支持一掷千金的生活,甚至当时开始风行的分期付款,也无法让他们承担奢侈品,而且,他们也不愿意推销自己,屈从于流行,去写那些商业化的小说。

于是,他们选择乘船去欧洲,逃离眼前的问题,寻找另一种人生。即使,“我们跋涉三千英里来寻找欧洲,结果找到了美国,找到了在梦幻中一半被回忆起、一半被歪曲、并被传奇化了的美国。”

书中的巴黎,是“刺激神经、削尖感官的一台巨大机器。绘画和音乐、街上的嘈杂、商店、花市、时装、衣料、诗歌、思想,一切都似乎在朝着一种半感官半理智的痴迷状态运动。”也正是在巴黎,他们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这些可能性,在惯于马后炮的后人看来,自然有世俗标准的对与错,并由此引发赞美或嘲笑。可是,正如书中所说:

这些作家所做的事情,“即使是最蠢的事,除了干蠢事的人和他们的近亲之外,没有给别人造成痛苦。这可不像以后岁月中各国政治家的具有高度原则性的蠢事,这些蠢事使他们身居高位,却使我们其余的人频于面对我们毫无准备的事。”

《流放者归来》读后感(五):好书|《流放者归来》译者手记:考利的流放与回归

作者:姜向明

马尔科姆·考利(1898—1989),是美国著名的诗人、文艺评论家,资深的文艺编辑。《流放者归来》是考利的代表作,也是在对“迷惘的一代”进行文学总结与文艺批评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本著作。考利自己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成员,有着这一代作家共同的生活经历(按照考利的说法,可以归纳为“流放与回归”的模式)与文学体验,这也使得本书在同类著作中独具了真实性与权威性。 说到“迷惘的一代”,相信大多数人的脑子里首先想到的就是海明威。确实,这个词首先是格特鲁德·斯泰因小姐对海明威说的,然后海明威将它用于自己的处女作《太阳照常升起》的献词。此后,这个词就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一种所谓的国际流行语,许多人在处于精神迷茫的状态下会把自己称为是“迷惘的一代”。

考利在本书里表示该词的形容词部分(“迷惘的”)有些夸张、浮华,但名词部分他是认可的,他觉得包括他在内的这一代人(其实说一代文人更合适)在生活与思想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因此被合并称为“一代人”是合适的,也是有道理的。

那么,这个“一代人”是怎么样的一个概念呢?我想,最好的回答就是本书的“附录B:围绕《流放者归来》的出版史及大事记”。在这份附录中罗列的出版物及历史事件的时间跨度是1915年至1934年。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迷惘的一代”其实是指一批出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活跃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的美国作家。这一代文人的共同生活经历就是从美国去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仍留在欧洲各地漫游。 考利告诉我们,这一代文人不仅经历大致相同,就连他们的思想状态也非常相似。他们大多出生在较为富有的美国家庭,受过良好的贵族式教育,但正因为这种国际化的教育(其实就是欧洲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对美国的现实社会与文化产生了疏离感,使他们憧憬着欧洲文化,一心向往着要去欧洲游历一番。恰恰在此时,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是他们纷纷参军去欧洲投入战斗(其实不是真正地投入战斗,而是去参加志愿者服务,而且大部分人都成了医疗救护队或武器运输队的司机)。应该说,他们参战的目的是不纯的,他们投入的是一场与自己无关的战争,这也是造成他们迷惘的原因之一。 他们为什么要参战,因为他们想去欧洲,因为他们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因为他们都对死气沉沉的美国社会不满,因为他们都渴望一种冒险的、刺激的生活。考利把他们的这种行为称为“流放”,而且这是一种自我流放,主动脱离自己的祖国,去拥抱欧洲及欧洲的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们中有钱的一些人继续留在欧洲,但余下的大部分人则纷纷回到了美国,考利也在回国者之列。可是,回国后他们发现自己的迷惘感进一步加深了。战争带来的荒诞感与虚无感,在战争年代里培养起来的追求刺激生活、寻欢作乐的习惯,使他们无法适应平静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美国生活。于是,他们想方设法要回到欧洲。这就是他们的第二次自我流放。考利的运气不错,获得了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奖学金,顺利地回到了欧洲。

这次的流放产生了一个连他们自己都始料未及的结果,那就是重新审视美国及美国的文化。他们不再像以前那么轻视自己的文化,摸索出一套用平常的美国口语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方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道理很简单,作为文艺家,他们在异国的生活不可能只停留在寻欢作乐上。而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巴黎可以说是全世界的文艺大本营,充满各种思潮、流派,各种文学运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展开,说句不恰当的话,那真的是叫“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于是,考利有幸地卷入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运动。虽然他对这些运动无甚理解,也并不认同,但他毕竟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人心的文学事件,而且将他的参与过程也写入了本书。既然他们要进行文艺创作,那就势必要考虑用什么语言怎么来写的问题。用法语像法国的文学大师们那样写吗?显然不可能。

就在此时,他们的眼光重新投向了祖国,重新审视了那些美国的前辈作家,重新发现了马克·吐温、惠特曼等大师。他们发现用自然清新的美国口语来书写自己的经历与思想非常合适,同时他们还可以在创作中融入许多从欧洲作家那里学来的新颖的手法。于是,他们写出来的作品语言平实自然,再加上融入了象征、意识流,甚至达达主义的诸多手法,更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了一种隽永深远的意境。更幸运的是,他们那种崭新的写作风格在欧洲广受好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迅速地获得了国际知名度。 对美国的重新发现,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回归。结束了在欧洲的自我流放,他们回到了美国,从事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编纂各类报纸杂志,与此同时,他们还怀揣一种梦想,想把欧洲的那种文艺氛围、生活方式植入美国。到此为止,这一代人就完成了考利所谓的“流放与回归”。写到这里,我其实是把本书的内容脉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接下来,我想就这本书本身的特色来给读者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首先,这本书存在两个不同的版本,1934年的初版和1951年的作者修订版。您现在看到的这本就是修订版,不过贴心的编辑不仅把这两个版本的区别对我们做了说明,而且把初版的尾声部分以附录的形式附在了本书的末尾,以方便我们进行对比。初版的副标题是“思想的陈述”,修订版的副标题是“1920年代的文学浪游史”。从标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初版侧重于思想,而修订版则侧重于历史。初版的销售业绩不太好,许多评论认为其阐述的思想枯燥乏味、模糊空洞,后来考利自己也不满于当时“幼稚的政治思想”,于是有了修订再版的想法。修订版去除了许多思想性的内容,加入了更多的史料,一推出即收获了广泛的好评,销售量也节节攀升。在修订版中,考利用流畅生动的写作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1920年代的文艺活动全景图,勾勒出一幅幅著名作家的肖像画。凡是对那个时代的文艺感兴趣的读者,相信都会对本书读得不亦乐乎,对于那些“迷惘的一代”文学的粉丝来说,这本书更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入门读物。 最后谈谈我的翻译,这本书是我迄今为止翻过的最“大部头”的一本书,翻译时间也最长,几乎用了整整一年。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呢,因为这本书涉及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而我自己的学识又那么浅薄,所以不得不一再中止翻译,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及背景信息。所以说,这本书的翻译对我来说真的也是一段学习的过程。由于我一向对“迷惘的一代”的文学十分喜爱,尤其欣赏海明威的文字与风格,所以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翻译这本专门研究“迷惘的一代”的书,在这里也要感谢浦睿文化给了我这个机会。 既然是一本“大部头”的著作,而它的译者又是一位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马大哈,书中的失误、错误,甚至谬误之多就可想而知了。我在这里不想说请读者们多多包涵,我想说的是恳请有知识有文化的读者们帮助我、指正我,这样在我未来的翻译道路上才可能会出现那么一点点提升的希望。

本文作者系《流放者归来》译者,排版略有改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