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1000字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1000字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是一本由陈柏龄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一):这绝对是一本可以将你的训练成果进行量化的书!

作为一名健身教练,在长期的带训过程中,很容易碰到一个难题。

我们在带一个会员训练时,一段时间以后,很容易出现不知道教什么的窘境!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得到了启发!

训练计划的修改,可以从多方面下手:

1、你可以调整动作组数!

2、你可以调整动作次数!

3、你甚至连呼吸都可以调整!

没错,就是通过这简单的几点,但是总能让会员体会到新鲜感!且更重要的是,在健身计划的长期坚持下,他能够获得持续的提升!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二):量化健身摘要

虽然健身运动高速发展,健身理论仍然处于一个百家争鸣、尚无定论的阶段,本书中作者初步系统介绍了健身理论的框架,对于入门者来说非常富有指导意义,感谢陈柏龄的贡献。 关于本书的展开,我个人以基本概念、训练计划、训练技巧与动作展开,分别对应着健身的基础、健身的规划与反馈、健身的执行,如下图所示,做了个思维导图,供大家批评指正。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三):一本非常棒的系统讲述健身知识的好书

我是很多年前就关注了陈教练的公众号,一直都觉得陈教练是一个特别有情怀,很认真很严谨做健身知识科普的博主。所以这本《量化健身》出来后,第一时间就下单买了。

我自己只是爱好健身,看过一些零碎的健身知识。但这本书,真的是很好的一本很好的介绍系统性的健身知识体系的书。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讲述了很多爱好者的健身误区,破除了一些健身错误的观念。

后面的内容就比较系统的讲述了关于训练的观念,动作选择,计划模板,以及分别讲述了增肌,减脂,力量举,营养的内容。内容很全面。看完后,会让自己形成一个健身的框架。

在书里,作者不赞成大家盲目套用书里的模板,而是引导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思考,提炼适合自己的训练模板。

总之,我觉得这是国内出版关于系统介绍健身知识最好的一本书。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感谢陈教练辛勤的付出,期待你以后更好的作品。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四):量化健身,可能是最好的健身书

一.初遇健身

我自己是在大一时候接触的健身,当时自己就想瘦下来,开始天天5km,少吃饭。没用多久体重就掉下来了,体脂也还可以。到了这个时候,又发现健身房里面的肌肉男很让我羡慕,自己也想成为肌肉硕大的肌肉男。所以开始学着别人练,但是进步非常缓慢,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该练什么,该吃什么,已经动作对不对。“你要去学习”,“健身先健脑”,OK,我就开始了我碎片化的健身学习之路。

二.学习健身

刚开始看的公众号,后面开始看视频,去看杰夫大叔,小柯等健身训练者。自己也开始学着搞,但到了后面我发现,今天看这个人说的是对的,明天那个人说她才是对的,并且看完了很多文章和视频,我自己依然不知道健身到底该怎么吃和练。后面就去看专业教材(运动生理学,营养学,健身肌肉大全等等),但是晦涩的翻译和枯燥的内容让我精彩打瞌睡,而且总感觉不成系统。这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本叫做《量化健身》的书籍。

三.量化健身

说实话,刚拿到手感觉挺薄,本来对他没有太高期待,但是等我打开之后,就读了整整一个下午。书中第一章,就是破除健身迷思,什么“基因论”,“二元化健身”,这些都是新手小白容易犯的错误,先科学纠正,这点非常好。后面开始讲变量、模版、拆解增肌训练,对于我来说,这几章解决了我80%的疑惑,系统的讲解将我以往的碎片化知识整理了起来,让我明白了增肌训练到底改怎么样进行,一个好的训练计划到底是怎么样。健身,不是靠蛮力去怼,也不是在那划水,而是需要将他拆解,然后再系统的去训练。

四.后言

很庆幸自己能遇到这本书,也很庆幸在碎片化和自媒体营销泛滥的时代,能有人科学且真实,毫无保留的写出这本书,我觉得把它誉为“新手健身得第一本书”毫不为过。感谢陈柏龄老师,感谢《量化健身》!

《量化健身:原理解析》读后感(五):《量化健身》读书笔记

l 高强度锻炼—肌肉破坏—补充蛋白质—肌肉纤维变大—肌肉增长

l 肌肉增长:1锻炼,2饮食,3休息

l 努力程度之低,远没有达到拼天赋的程度。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l 先学深蹲、俯卧撑、剪蹲、罗马尼亚硬拉、划船

l 训练强度:极限重量的50-80%

l 减脂—热量赤字

增肌—热量盈余,蛋白质摄入,训练压力

l 力学张力—重量、时间、幅度

代谢压力—组间休息时间,训练时间

肌肉损伤—次数、组数

l 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

l 供能系统:

1高强度运动,30s以内—磷酸原、糖酵解

2中强度运动,30s-3min—糖酵解、有氧系统

3低强度运动,3min—有氧系统

l 高次数训练—训练收尾,固定器械,单关节运动

大重量训练—复合动作

l 肌肉酸痛:1训练时马上酸痛—增肌。2训练后第二、三天酸痛—不一定增肌

l 超量恢复:训练后,体能下降(警觉期),饮食休息后,逐渐上升,超过原先水平(适应期),不再训练,水平下降(衰退期)。

最好一直保持在适应期,但也不要过度训练,不要每天练。每周2-4次,肌肉不再酸痛时,训练相同部位。

l 训练记录,避免随机性,量化训练压力。

l 每次训练比上一次难一点点。

l 增肌—同化作用(合成代谢),获取营养,转化,储存能量。

减脂—异化作用(分解代谢),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释放能量。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增肌

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减脂

l 分化方式:1零分化,全身训练。2二分化,上肢、下肢。3三分化,胸、背、腿。

l 训练强度:

中高强度—提升绝对力量(小于8次)

中低强度—增肌(8-15次)

低强度—提升肌肉耐力(大于15次)

不一定每组都做到力竭

l 减脂类动作—长位移、爆发、跳跃

增加力量类—蹲、推、拉

增肌塑形类—局部肌肉雕塑

l 肌肉增长:1机械张力,2肌肉损耗,3代谢压力

l 脂肪代谢:

1, 动员。甘油三酯—脂肪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肾上腺素越高,胰岛素越低,脂肪酶越高,越利于分解脂肪。方法:1兴奋的运动。2控制碳水,不引起血糖波动。

2, 转运。1运动—提升心率—加速血液循环—加快转运。2有氧、阻抗训练—增多线粒体,加快合成。

3, 氧化。有氧、阻抗运动—增加氧化效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