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苦雨之地经典读后感有感

苦雨之地经典读后感有感

《苦雨之地》是一本由吳明益著作,新經典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34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苦雨之地》精选点评:

●如果講小說本身的話,也不是沒有缺點,但看到後記中作者把自己的觀念又剖析一遍,也就都能夠包容。對他的文章風格內容主題都很熟悉了,但還是每次都樂意看就很不錯的,只是我都是睡前坐在床上看完的,又是冷得不得了的雨季,沒能一邊看一邊把文本細讀工作完成,略有遺憾,沒能同時產出讀書報告,失約了。最後感謝朋友惦念,讓我能在第一時間讀到這本新書。

●喜歡如此刻畫土地與人之間的關係與連結,但故事算不上很吸引。

●作家把自己放在世界裏了,竟然如此連結起了自然、人心、進化與時間。曾經這本書原本要名叫《雲上兩千米》,所以看那一篇的時候特別留意。最喜歡<人類如何學會語言>,而最後一篇最精巧、最熟練。

●讲因丧父、丧母、丧夫、丧失听觉等而失魂落魄的人; 讲因执于听鸟、追鱼、找云豹与收集蚯蚓而获得解脱的人; 讲孤立的人、游离的人,我这样的人。

●最喜歡的反而是最後一篇,舞台又回到台北騎樓,想起天橋上的魔術師。

●万事生降于哀戚,但非死灰

●夏夜里陆续看完的一本书, 六个关于回忆的短篇故事, 虫鸟鱼兽的自然与人类的记忆在云端裂缝交织, 动人悠远, 隐约有马尔克斯的魔幻写实感, 再加上一些诗意的生物学。本来想在离别前将这本书送给一位对我这半年有着影响的老师, 可惜错过了, 希望有机会她会看见这些故事。

●4 好美麗魔幻的文字, 世間萬物終究敵不過時間和自然, 有種幻滅的殘酷美感。但吳明益還是擺脫不了理科人的的匠氣毛病

●读到一个害怕禽类的人都想去森林走一走。

●深夜读吴明益,自然洋面的水汽包裹扫视文字的头脑,有清冷的暧昧感。 吴明益的作品,是文字勾连起自然,人在当中,总是无处可逃,无家可归的。所以那种总是涌出来的失落感,游离状态,极易让人成瘾。 我一直觉得这本书里,每一段故事都有一个后记忆(post-memory)的核心,记忆藉由影像或文字,或“云端裂缝”传递,让每个人都活在记忆里。 让读者也活在书中的文字里。

《苦雨之地》读后感(一):“但非死灰”,在寻找、等待

读《苦雨之地》,字句会变成情景,人进入到作者创设出的虚拟时空中,甚至感觉到声音、光线、气味……时不时还会调动以往的户外经历、看过的纪录片的场景,出现蒙太奇的效果。好的小说能连接已有的体验、把感受和认知拓宽、凿深。 故事发生戏剧性转折的时候,出现的都是惊喜伴着平静或失落,而非恐惧批判。所以立意不像是在探讨善恶,更像是在更广阔的层面讲因果和轮回。跟随小说人物,以微弱的希望寻找湮灭的物种,溯洄人与万物共同的起源,从而在阅读中获得原始能量的启迪与慰藉。我能想象到被关在地下室的铁笼里,孟加拉虎和豹子骨子里仍保有野性,透露着荒野时期优雅高傲的神情。 在自然的层面,生命并非沿着人为定义的“好”的方向“进化”,《种子的故事》说推动生命发展的是“演化”——“演化使旧的部位不停发展出新的用途,解决生命遭遇到的一个个挑战,并无特定的方向。”而在人为的层面,人造物的并入,与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生命甚至发生“异化”,像历尽风浪最终却捕获了人造的鲔鱼。在世界发生更加剧烈变动时,那些潜藏不变的、微弱的希望、不知散落何处的伙伴——哪怕已经消失,让人在找寻的过程中、或相互陪伴的时光里,获得赖以为生的力量。 所相信的会指引人去寻找或者耐心等待,引领着看似无逻辑、无法揣测的行动。该相聚的终会相聚,在最深的树洞里、在无人的海洋上、在黑暗的泥土中……所谓意义和本质,已经烙印在生命里,只是不断地失散与重逢。

《苦雨之地》读后感(二):云端两种

窗外风雪大作,苦寒之夜读《苦雨之地》。“云端缝隙”的设定贯穿全书:一种新型病毒,从云端数据的缝隙中潜入,搜刮某个人的电子生活史,再将数据整合打包,把密钥寄给其身边人。从缝隙之中掉落人间悲喜与生态演化,使两种“云端”渐渐合一。攀树人看着真实的云海说:我们只能活在经验之中,但树冠的世界在经验之外。我们的虚拟云端生活不也是经验之中与经验之外的交织?”在自己和他人的梦中被救出。”

作者并非离地幻想,而是亲入山林之中,也曾环岛航行,虚构是他身体力行的画梦录。去年春天他来学校讲演,在自然史博物馆看了云豹标本,告诉我要重新调整插图里云豹的头身比。存在于那日闲谈记忆中的云豹今天在眼前化为实相,仿佛是书中人会有的体验。

贯穿全书的重要线索是消亡与失去,是作者在写作期间的真实生活里面对的课题,在作品中却并未转为悲情,反而借与生态万物的互动创造出距离:有些事物消亡了,却未必人人都感到失去。人情表达与生态书写同时对读者的共情能力提出挑战:我们何以共同承担失去?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徒劳复现那些已消失的,而在于重新认识消失的意义。

与消失的对抗或者共存的主题是语言与命名。“远古时候是这样的,人跟动物使用同一种语言。鸟以植物为名,植物以昆虫为名,而昆虫就以星星为名。” 极地探险队员读的《白鲸记》正是一本以譬喻搏击自然的奇书。而“云端裂缝”在各国语言中表达亦迥然不同,是裂缝之裂缝。最动人的则是失声青年在手语里重新发明鸟鸣的表达:或者是“高处落下的酒”或者是“掉在草丛中的银针”。几乎绝迹的黑枕黄鹂则是“水草在溪流中缓缓摆动”。他也以此命名他无声的爱情。竟以如谜的手势召唤出消失的黄鹂(或黄鹂的幻象承载了爱情的具象?)此中有语言的局限与力量。

吴明益并不刻意雕琢文字,有些松懈的时刻甚至感觉笔力较《单车失窃记》略有退步。他的写作有明显的启蒙意图,因而不在表达和结构上设置过高的门槛。但在用力得当处却浮现出一种前作皆无的透明诗意。

《苦雨之地》读后感(三):筆記

- 早前讀了《單車失竊記》,被吳美麗而平靜的文字所吸引著。書店賣著這本《苦雨之地》,台灣友人也是讚不絕口,書本設計精美,也是讓人很難忍手不購入吧。

- 書中有6個故事,6個故事可以獨立來看,但內文中又有一點點相關,好像網絡中幾個節點相互有關,在一個更大的生態網當中。另外貫穿各故事的,大概就是那「雲端裂縫」的電腦病毒與心理病吧。

- 之前讀亞然的書就覺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沒想到我剛打開這書,上週日他在明報的文章也是寫這一本。當時我跟老婆說亞然又在讀《苦雨之地》了,真快;老婆說人家是專業讀書的,你跟他比甚麼?是吧,我不過是個業餘愛好者,真羨慕這名後生仔呀。

- 書中6個故事中,只有談鮪魚的那個我讀得較一頭霧水,其他5個我都挺喜歡的。當中又以〈冰盾之森〉、〈雲在兩千米〉最為喜歡,而這兩個故事的相關性也最大。另外〈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我也很喜歡,老台北的描寫讓我想起《單車失竊記》的老台北,以及駱以軍筆下的舊台北。

- 幾個故事,都有原住民的元素,大概原住民與自然、大地母親的連接較深,能為我們提供很多養份。這有點像我們在'少數民族'那裡還找到很多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那樣吧。

- 我很喜歡吳寫人在自然那種緲小,以及很多的神秘感、宗教性的東西。台灣的山林、神樹、大海在他筆下也描寫得特別好,呈現出很不一樣的厚度、不一樣的維度,讓人對這片土地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 而在自然中,主角有很多心理的回溯、探索,本身也是一個療癒的過程。當然更多其實是超越了人本身,而是透過與'非人'的互動、確認,找到更大的存在。

- 吳在後記挺清楚的剖白了這本書的書寫想法,包括用小說做自然書寫,資料收集的過程,小說與自然的類似性(時間)等。能感受到他的自信與嫺熟,能夠說出自己寫了二十年小說的經驗的人,不是一般的作家吧。

- 吳也說,雖然是6個小說,他卻是以寫長篇的心態來去寫。絕對是水準之作。唯一可惜的是我讀這書時主要在地鐵上,環境太糟了。如果能在一個與自然更多連結的地方去讀,估計那種對身心的沖擊或洗滴會更不一樣吧。

《苦雨之地》读后感(四):如果寫成長篇會不會好點呢?

主題是自然書寫,它作為一本短篇小說集,每個故事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迷人之處。我最喜歡的兩篇是〈雲在兩千米〉還有〈灰面鵟鷹、孟加拉虎以及七個少年〉,這兩篇對我而言比較好進入,收尾也收得漂亮。

這本書帶點科幻感,這也是我所喜歡的部分,它立足於現實世界,但卻出現了一些神奇的情節,譬如雲端裂縫、仿生機器鮪魚等等。這形成了一種與我們的世界相近,但其實和我們在平行世界的迷幻感,很像《複眼人》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很美。

吳明益的文字功力自然是不必多言的,不會過於雕琢,但在修辭之中自帶一股輕鬆又悠然的美。閱讀他的文字是一種享受。這點在他描寫各種美麗生物,自然奇景方面展現得淋漓盡致,畫面感有如親臨,彷彿能聞到海風或樹林的氣息那樣。

但這本書我閱讀時發生的最大問題,大概就在於吳明益使用了太多「說明文字」,這非常打斷閱讀,他經常花篇幅解釋原住民文化和詞彙,更多的是解釋科學名詞、動植物習性、世界觀架構。這是讓我難以好好進入故事的阻礙。有太多東西需要搞懂了,無論是真實的或是作者虛構的。我不曉得其他自然書寫的小說是不是也這樣,但如果這就是自然書寫必須有的解釋性文字的話,那會很累人的。

但似乎受限於「短篇小說」的緣故,每個故事的世界觀都不完善,我常常還在解釋性文字的混亂當中企圖摸索出這篇文章的意象和主軸,故事情節就開始收尾了。很多時候我會不清楚作者說了這麼多科學語言的意義何在?如果說「故事裡的每個元素都要恰當的運用到」,我不曉得作者是不是在每一篇小說中都恰到好處地做到這一點,在我看來有太多元素是我還沒有搞懂它在文章裡的作用是什麼,就這樣一寫而過。所以某些篇對我而言是「散的」「失焦的」。

再來就是角色問題,就像吳明益在後記裡面說的:「很多角色是科學家或冒險者」,這讓我讀著讀著有些麻木。我知道這些角色都熱愛自然,但我總想:熱愛自然的人肯定不止他們。為什麼不寫一些更親民一些的角色呢?看多了以「知識份子」為主角的故事,是會厭倦的。也因為角色都是知識份子,所以科學性的說明文字不斷排山倒海而來吧。

主角們真的都超有文化的,文句裡總都穿插著英文、德文,又有達悟語、阿美語。再來就是各種詩句和引用還有冒出的文本名字。這讓角色們感覺過於相像。

所以看這本書是很累的,它並不親切。一些自然書寫的美和奇幻感帶來的樂趣,常常被以上所說的問題給消泯掉。我覺得很可惜。如果把它寫成連貫的長篇,結構上應該會更好處理吧。

「帶著一絲絲說教的感覺,有點散,想說的東西總感覺不夠精準」,這是我剛看完兩篇的時候在豆瓣寫的「正在讀」評語,現在讀完整本,仍然是這樣的感覺。有些東西太刻意了,作者痕跡很重,甚至能看出很多角色就是作者的自我投射。

《苦雨之地》读后感(五):“彼处的峰峦是此间的海沟”

又一本吴明益。

他是不是台湾最值得不断期待的写作者,我不敢说,但他绝对是台湾最好的生态学老师,怕没有之一。

其实我不懂自然,也几乎不懂生物。一读到他笔下那些扑棱棱奋飞疾走的蜂蝶鸟兽名词我就晕眩——被迷晕的。

但吴明益的美不在炫学,或者炫学也只是他小说的皮囊,他完全具备蜕却这层皮肤说故事而不减生动与气韵的能量,只是他的储备让那些生态和谐的画面很自然地流动到你眼前,那读者何苦要拒绝?

假使我们可以哲学化而非商业化地来看待“疗愈”这件事,我也敢说,小说家吴明益毫无疑问也是一流的疗愈师。《苦雨之地》以六枚作者手绘的,十八世纪科学绘图风格的生物邮票揭开大幕,六个对应的故事逐一上演,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从摸索自我(对,就是包含了自渎层面的“摸索”)开始,到了解唇舌发肤,再到抚触他人的肌体与灵魂,最终去和这个世界争取生死爱欲的空间与时间,每个角色都历经了一场汗水流尽心血耗干的长途跋涉。吴明益以解放天性拥抱天体的姿态让我们遭遇冰雹砸落式的“沐浴”,书写的光芒万丈里包含着泥淖与黑洞,你以为这些主人公们带着稚气仍然青春,其实每个故事都长满手脚裹缠住你,欲死欲生。

如此,还怎么谈“疗愈”呢?因此我说要放下那种以为疗愈就是导向心情疏阔的成见,吴明益式的疗愈是指出至纯但至暗的事物给你看。这本书的后记里他说:“这些故事两两相关,彼处的峰峦是此间的海沟。”就是向我们明示了故事与故事之间榫卯式的关系,这些勾连让我们在六个中短篇搭建的莽莽深林里拨云见日,又或者干脆坠入雾海,这是吴明益心中的一种美的构成,是譬如银河系里几颗行星互相围绕又有呼吸距离的关系。

对,关系。作者在全书里讲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极端情境,就是为了去谈各类关系的处理。又一层奇妙的是,他对关系的把握是——不把握。

你可以看到,书里呈现的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南北极冰海上的冷光,而那藏于海平面下的,或许才是他言而未尽的真意。他用了许多崭新的说辞来重新定义我们熟悉的概念。譬如,相对于失聪人士,我们只是“听人”,对于聋人世界里的喧嚣和细腻,那种手语里语言的再生成,我们近乎“文盲”;再譬如,他在紧张的海上捕鱼时刻跳出来谈论岛与海的关系,他写道:“很多人都说这个国家是一个岛国,但现在对他而言它应该是一个‘海国’。岛上的每个人如果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在海上,岛就变成十倍大。只是住在岛上太可怜了。”;再或者,他谈爱情,以万物平置在同一维度的视角来谈:“鹿散发麝香,云雀啼鸣。唯有人类以话语和脑袋里的梦想求偶。”其实以这些略带颠覆性的重述来表达,是微微侵犯着读者认知的,不过不侵犯就没有开启,没有视野的转换,没有人物可以从一个故事走出,再走入下一个故事的形式与内容俱美的奇观。

我很喜欢他把场景设置在幽微处的心机,隧洞之路、高山之巅、极寒之地……那些以树为路,以梦为实,经冬历夏的濒死体验,令人能够身临其境地跌入这自然造化出的罗网,将太古时期和科技世代等量齐观,最终,唯有他挚爱的时间给出全部答案。

时间,或许时间也并不给出迷人的解答,吴明益是在湮灭与消亡这些虚无的概念里追逐的书写者,他太知道敬畏的价值了,他太了解山河湖海的力量,他是如此钟情那座岛屿,载浮载沉,他是能同时见到峰峦与海沟的复眼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