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雨水中的库恩巴读后感100字

《雨水中的库恩巴》是一本由马如箭著作,学林出版社,X_学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18.00,页数: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水中的库恩巴》读后感(一):雨水中的库恩巴

首先热烈祝贺,昔日大学四年的同学兼好友马如箭的新书《雨水中的库恩巴》出版。

拿到好友馈赠的新书,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品读,虽然是在办公室看完的这本书,但小说的情节却早已把我带入了非洲那片神奇的土地。

小说的内容平实又伴着一些诙谐,有些情节让我不禁的笑出了声,有一些却也让我沉思很久。

作为一名铁路工程土木工程师,小说真实的展现了铁路工程一线员工的辛酸和快乐,回想一下,这样真实的小说实在匮乏,在这种充斥着拜金主义,有钱就是任性的时代,小说的出版实在难能可贵。

2003年我和如箭进入同一所大学,如箭性格温和谦卑,为人善良低调,聪慧而且多才,一入学,我们便成了很好的朋友,曾几何时,我还担心过如箭以后进入工程单位如何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现在看来,如箭不仅融入了这样的环境,而且成为了土木工程师里最优秀的小说家,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样的职业,值得我尊敬!

真实的野外的工程施工应该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至少在我身上就发生了许多的事情,只是很多人,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亦或是缺乏勇气把自己真实的生活写出来,从这一点看,应该还有很多值得去发掘的故事,希望如箭继续努力,期待你的第二篇长篇小说的出炉。

最后,再次郑重的推荐这本书!为我的好朋友,为铁路工程师。

《雨水中的库恩巴》读后感(二):《雨水中的库恩巴》读后感

近段时间,我看了本国知名作家余华的两本小说和俄国的文坛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本小说。近两天,特别拜读了马如箭的小说《雨水中的库恩巴》,有以下三点感想。

一、小说既有余华的文学色彩内容,又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叙事内容,体现了作者的较好的文学功底。

二、紧扣中心,形散神不散。一到十六章都描写了作者和库恩巴人的生活与工作,从开始介绍库恩巴的地理环境,到最后的悬河泻水写玛莲娜、写比耶高原、写雨水中的库恩巴。完美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小说的内容,又回应了小说的中心。

三、紧扣当代生活,实而不虚。小说描写了80后青年赴非洲工作的经历,是当代青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完全避免了小说的华而不实的弊病。

小说非常值得一读。

《雨水中的库恩巴》读后感(三):被雨水浸泡过的灵魂

花了一个星期看完了这本小说,书如其名,字里行间仿佛都能滴出水来,小说里描述了各种各样的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瓢泼大雨,人就像走在巨大的瀑布下面被狠狠地冲击,想想都觉得生疼,而当地人的生存状态也像长期被雨水浸泡的库恩巴,滋生着畸形邪恶的霉菌,庸懒贪婪狡黠暴戾,过了今天就不想明天,我们可能会恨其不争,但想想他们的历史及社会现状,也能理解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变幻莫测的明天,永远比今天的计划来得来快。

但是女主人公跟他们却不一样,她也乐观,但她更善良正直有责任感,她跟男主人公渐生情愫,出于对家庭的坚守和丈夫的忠诚,她克制自己的爱情,单纯的她又时时泄露了自己的情感,这是她对爱情复杂的诠释,但她终究没能逃脱接踵而来的灾难:父亲去世,流产,丈夫背叛,丈夫被炸掉左脚······

作为旁观者的男主人公,纵有正义感同情心及爱情的原动力,终究敌不过现实和人性懦弱的一面,选择了离开,随着男主人公的离去,一切也像电影镜头一样戛然而止,男主人公回国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而非洲那些浸泡在雨水里的人们,及自己丢在那里的爱情也只能重现在自己的文字里。。。。。。

小说的人物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我也有一个非洲朋友,他跟小说里的黑人形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管冬天夏天,都趿着一双拖鞋,约定的时间,从来不会准时到达,对别人的给予和客套也从来都大大方方地接受,但是他很乐观,信仰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第一的,听我提到非洲男人都可以娶四妻时,他则哈哈大笑·····对于一个没有出过国门的人来说,我不敢说了解非洲人及非洲那一片土地,但是,我相信全世界人种的文明素质有高低之分,但人性的善恶却跟空气一样,没有哪个地方的空气会多于非洲。

玛莲娜是作者美化的一个天使一样的人物,作者没有给她很黑的皮肤,也让她逃难途中有机会接受了一些教育和“仙人”和指点,这让女主人公相对其他人拔高了不少,大桑明显配不上她,唯一跟她配得上的是“黄皮肤”的男主人公何总,何总就像高原上雨后的阳光,总能给她的生活带来一些生机和新意:奶粉,怀孕小常识,吊车摘芒果······这完全契合了一个多情而好奇的女人的心理。

何总是个感情受挫,自暴自弃后选择放任到非洲来的,何总对玛莲娜算是一见衷情,但是出于中国人的伦理道德的传统教育,他克制了自己的情感,但又处处照顾着她,关心她,她也能时时感受得到,两人都有很多单独相处的机会,避雨的那一段两人的感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但最后都很平淡地过去了,两人都没有吐露心扉,甚至到最后何总的离去,玛莲娜也只是背过身去,哭泣,这种稀疏平常的场景,对于心肠比较硬的我来说,没有太大的感动。

玛莲娜这个人物有刻意美化嫌疑,人物并不丰满,她在家庭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她跟丈夫的感情如何,爱情观是什么样的,她是什么性格,她是否犯过错,这些都很模糊,只知道她冲何总发过脾气,悉心照顾过生病中的何总,对弟弟言传身教,受挫后向何总哭诉······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具备的特点都在她身上闪现了。但是对我来说,她还是一个不耐咀嚼的角色,倒是何总,我觉得更真实更立体一些,他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还是蛮喜欢小说的文字风格,清新自然不乏幽默,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一个人物都描写得非常鲜活,尤其是大桑踩中地雷的那一段描写,神经被牢牢牵住,直到被告知大桑还活着,我才松了一口气。但是遗憾的是,小说的结尾就跟何总匆匆逃离非洲一样,有点草草收尾,虽然说,活着的还在煎熬,逝去的终将逝去,生活本当如此,但作为读者,我宁愿看到一点希望或是更严重的毁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