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丁尼生诗选》读后感摘抄

《丁尼生诗选》读后感摘抄

《丁尼生诗选》是一本由[英] 丁尼生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3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丁尼生诗选》读后感(一):焦虑与冲动:食莲人的信仰危机

丁尼生一直在信仰与怀疑的选择中仿徨,这种犹豫在其早期作品《食莲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荷马史诗,伊大嘉岛国王奥德修斯(尤利西斯)在特洛亚战争后回国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了食莲人的国度。在那里,凡是吃过莲子的水手都不肯回家,尤利西斯只好命令未吃过莲子的水手将他们绑在船上,并迅速开船逃离该岛。这个情节在《奥德赛》中只有22行,然而,在丁尼生笔下,却被演绎成了一首长达176行的诗篇。与原著不同,丁尼生把重点放在了心理分析上。说明吃过莲子的水手不肯回家的原因不是因为莲子的神奇,而是由于水手们已经对无休止的航海感到厌倦。通过对经典的改写,尤利西斯的水手从思乡者变成了不愿回家的食莲人。丁尼生巧妙地用第一人称“我们”虚构了水手们的“合唱曲”,让读者将自己等同于吃了莲子的水手,和水手们一道对他们的苦难做出了强烈的控诉,对诸神表示了反叛和怀疑,并上升到哲学高度:“万物有休息,为何单是我们干?/单是我们干!我们是万物之灵,/却落得永远都在哀叹,/在悲愁困苦中被抛弄个没完;/永远都不能收拢翅膀,/都不能停止漂泊流浪,/眉头得不到酣睡的圣洁抚慰”

丁尼生所在的时代,是“共同体观念”空前生发的年代。由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缘故,19世纪的欧洲人突然发现周围的世界/社区变得陌生了:社会转型犹如快速的漩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稳定,彼此之间聚散离合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更不消说信仰的迷失、社会向心力的消失以及贫富两极分化所导致的“两个民族”现象。反过来说,人类社会对共同体的需求已迫在眉睫。作为对这一需求的回应,欧洲各国相继涌现了一批探索并宣扬共同体观念的仁人志士:“工业革命之后,在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国家集权化的欧洲,出现了一些最激烈地提倡共同体观念的人,如英国的卡莱尔和罗斯金、德国的滕尼斯和韦伯、法国的杜尔凯姆……”也就是说,在丁尼生所处的年代,一个共同体语境正在形成。

丁尼生创作该诗的时代正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期。但此时帝国内部也显露出了危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动摇了人们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丁尼生在《食莲人》中暗示我们水手们之所以不愿意回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的信仰出现了危机。诗人正是以被困在茫茫大海,身心疲惫的水手来比喻维多利亚时代困惑在信仰与怀疑之间焦虑的民众。

即便是抒发私密情感的诗歌,在丁尼生的笔下也能体现出共同体情怀,而且凭诗的外貌形式就能得以转达。丁尼生诗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使共同体情感发生,能使关于共同体情感的情感发生。其中大量出现的排比式重复,合力组成了一种结构性复调,无疑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丁尼生诗选》读后感(二):英国著名桂冠诗人、自觉的灵丁尼生

丁尼生(也译邓尼生,A.L .Tennyson,1809-1892),19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著名诗人,1851年继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后的获桂冠诗人称号。他的个人生活美满幸福,一直在乡间过着田园生活。1884年,丁尼生接受封爵。其主要作品有:《国王的田园诗》(Idylls of the King),短诗《拍岸曲》(Break, Break, Break)和《渡过沙洲》(Crossing the Bar),其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哀歌之一,其他重要诗作有《尤利西斯》、《伊诺克•阿登》等。他的作品音韵优美,文字纯净,激发了众多英国美术家的创作灵感。丁尼生诗艺精湛,被誉为“可能是耳朵最灵敏的英国诗人”。他还曾受老子的启发创作了长诗《先贤》(The Ancient Sage)。丁尼生根据老子的生平和著作创作了长诗《先贤》。他把《先贤》当作自己后期最好的诗作之一,诗中“先贤”或先知指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阿尔弗雷德·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这是英国文学中最伟大的挽歌之一,也是丁尼生最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作品。《伊诺克·阿登》是丁尼生最著名的诗歌之一。他的优美的短篇抒情诗《过沙洲》展示了丁尼生恬静的宗教信仰。丁尼生的短篇抒情诗非常精彩,对英国景色、自然风光和天籁的描写十分出色。他的创作技能几乎是完美无暇。

1809年8月6日,丁尼生诞生于林肯郡萨默斯比一个教区牧师家庭。兄弟姐妹共十二人,他排行第四。虽然家境清寒,但慈爱的父亲依然尽力提供机会让他受到广泛的文学教育。他幼时聪颖过人,十余岁就能模仿写出数千行诗。1827年,他与两位哥哥合作的《兄弟诗集》问世,其中多半是他的作品。同年,他就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因所作《廷巴克图》(1829)一诗曾获得校长授予的金质奖章。在校期间,1830年,他发表《抒情诗集》,得到友人撰文给予热情的评论。1831年,父亲不幸去世,且负债累累,他不得不中途辍学。1832年,丁尼生又一部诗集问世,其中的诗篇内容清新生动,富于想像力与浪漫色彩,如《食莲人》描写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漂流海岛,因吃荷花中魔,乐而忘返,又如《夏洛蒂小姐》,均系名篇。1833年期间,丁尼生三个兄弟相继患病,讽刺作品遭到抨击,在恋爱中又遇到挫折,他的心情一度陷于沮丧。1842年,他的两卷本《诗集》出版并获得成功,第一卷为旧作选,第二卷为新作,其中抒情诗《尤利西斯》尤其得到首相罗伯特·皮尔的赞赏,英国政府因此自1845年起授予他二百英镑的年金。

1850年是丁尼生一生的转折点。他多年来为纪念哈勒姆而作的挽歌集《悼念》一问世就大受欢迎。这部诗集收诗一百三十一首,诗人创巨痛深,对今生的苦难发生疑问,对来世的生活充满憧憬,在字里行间把对亡友的情谊发展为对人类的热爱。《悼念》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哀歌之一。维多利亚女王感到,除了《圣经》之外,这部诗集最能使她获得慰藉。由于博得女王的青睐,丁尼生继刚刚逝世的华兹华斯之后被封为桂冠诗人。他从1853年起,他定居在怀特岛上。

丁尼生名言: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要奋斗,要探索,要有所发现,而不要屈服。 (To strive, to seek ,to find and not to yield.)

"真正的谦虚是最高的美德,也即一切美德之母"," 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致生命的崇高境域","时间没有现在,永恒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 唯有自爱,自识自制,指引人生,才能导出神圣的力量","越伟大的人,越有礼貌"。

《丁尼生诗选》读后感(三):丁尼生诗三首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八岁就开始写诗,但成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4岁时,丁尼生最亲密的朋友,也是他姐姐的未婚夫去世,在朋友离世和作品受到恶评的双重打击下,他有十年未发表作品。到了33岁,他的诗歌逐渐受到评论界和公众的欢迎。丁尼生的诗歌充满怀旧、悼亡、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下面三首诗题材都取自希腊神话故事。

尤利西斯是《荷马史诗》的主角,《荷马史诗》像中国的《诗经》一样,并非一时一人之作,故事由民间歌手口耳相传,历经几个世纪、经过不断的增益和修改,到了荷马手里被删定为两大部分,成为定型作品。它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著作。尤利西斯出征特洛伊攻城十年,得胜返回时又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艰险终于回到伊塔刻与妻子、儿子团聚。《尤利西斯》写的是他回国后的生活,尤利西斯习惯了在外征战漂流,反而不习惯王宫中平静安稳的生活,渴望再度扬帆出海、远征西方,探索传说中亡魂居住的极乐岛。曹操曾写过“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英雄尤利西斯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之相似,但又带着晚景已迫的感叹,让读者读后回味无穷。他说“你们和我都已老了,但老年 仍有老年的荣誉、老年的辛劳; 死亡终结一切,但在终点前 我们还能做一番崇高的事业, 使我们配称为与神斗争的人。”

梯托诺斯是希腊神话里创建特洛伊城的美男子,黎明女神厄俄斯爱上了梯托诺斯,向众神之王宙斯为梯托诺斯求长生不死,但忘了求长生不老,于是梯托诺斯越来越衰老,丝毫没有享受到长生的幸福。丁尼生诗歌的音乐美和形式美从开头就体现出来了,“森林会腐朽.森林腐朽而倒下 蒸汽把它的重负泪洒大地, 人来了,他耕田,然后躺在下面; 活过许多年,天鹅也要死去。 唯独我,受到残酷的永生熬煎, 而在你手臂环抱中慢慢枯萎。”自然界的一切都有枯荣有生灭,而“我”受到残酷的永生煎熬,诗歌的寓意深厚,它描写老而不死的痛苦,是从反面说明死亡是生命的必要,是人类的自然需要,人之能死是一种天赐之福。丁尼生诗歌的词语生动而准确,还营造出一种神话般的意境,最后梯托诺斯说道:“放我去吧,请把我还给大地。 你看见一切,你将看见我的坟; 你每天早晨都更新你的美丽, 而我,土中土,将忘却这空阔的宫阙 和驾着银色车轮回归的你。”

这首诗也取材于希腊神话,食莲人是生活在非洲北部海岸的神话人物,荷马在《奥德赛》中描述了探险队的水手被派到岸上探索食莲人的家园,而当他们吃过莲的果实之后,就失去了回到船上的念头。《食莲人》准确地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那时英国的鼎盛时代,却也是信仰出现危机的时代,旧的秩序土崩瓦解,贫富两极分化。丁尼生借用神话故事,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使得故事有了新的象征意义。食莲人国度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水手之所以不愿回家是因为信仰崩塌,精神的家已经没有了。身心疲惫的水手就是维多利亚时代在困惑中焦虑的民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