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尤利西斯》读后感精选

《尤利西斯》读后感精选

《尤利西斯》是一本由[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18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尤利西斯》读后感(一):开箱:《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

5月份新书开箱:《尤利西斯》刘象愚译本_哔哩哔哩_bilibili

《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是现代派小说的经典,它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首。为表达对这部巨著的尊崇,小说的情节发生的日期6月16日已经被确立为“勃鲁姆日”,每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主人公——苦闷彷徨的都柏林小市民、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尔德•勃鲁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间在都柏林的种种真实经历和所思所想。乔伊斯将勃鲁姆在都柏林街头的一日游荡比作奥德修斯(即尤利西斯)的海上十年漂泊,同时刻画了他不忠诚的妻子莫莉以及“斯蒂芬英雄”寻找精神上的父亲的心理历程。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尤利西斯》读后感(二):无法简单描述的一本书

终于看完了,虽然之前看到很多评论说这书很难读,真的看下来倒还好,看的不算快,期间还经历了一些变故,也算是比较顺利的看完了,在译林的众筹版发货以前。

这次看的是上海译文的刘象愚译本,没有看过译林的萧文译本和人文社的金隄译本,所以无从比较,单就刘译本来说,注释比较详细,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足够的注释,所以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而且该版本的注释和原文在同一页上,不像有的译本放在章节后面,省去了来回翻的麻烦。但是关于注释,感觉后面的详细程度不如前面,后面的很多注释集中在人名地名,关于文化背景的没有前面多。

关于书,从内容上讲,情节不复杂,但是信息却很丰富,看似和主线无关,但勾勒了整个场景,小说,是否一定要有剧情呢?从写作手法来看,这本书每一章节都用了不同的写法,在阅读中,其实是有很多趣味的,但是这种趣味需要每个人自己去体会。很可惜,有些章节其实是不可译的,特别是第14章,作者用了不同时代的文体来写这一章,虽然译者很努力套用各种中文文体,但毕竟无法体现原文的感觉,另外,一本外国小说里出现大段文言文,很出戏。同样不可译的问题也出现在第11章,译者无法兼顾英文的音韵,造成在声音上错过了原文那种“可读性”(read aloud)。当然也有很成功的章节,比如标志性的无标点的第18章,虽然一开始以为很难读,但其实很流畅,虽然没有标点,但完全不影响断句(可能太流畅以至于不像半梦半醒时的意识流动),只在个别地方有意识跳跃。

总体来说,这是很独特的阅读体验,很有趣,可能不会再有第二人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等译林版来了再看看萧文译本的处理方式,听说14章只用了3种文体,18章在断句处加了空格,可能对照原文读会更好一些。

《尤利西斯》读后感(三):《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技巧

一、内心独白:

小说中的人物在假定没有听众的情况下直接展示出来的心理和意识。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不用“他想”、“他感到”;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转轨时没有作者人为的痕迹。读者的感受是自己一下子就置身于人物的头脑和内心活动中,而不是在听叙事者讲故事。这种“内心独白”号称是叙事者干预最少的小说语言,也同时是作者干预最少的小说段落),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人物以第一人称口吻直接表达思想和心理活动,读者看到的是最原初的、不加整理、没有修饰和控制的意识活动;完全不受叙事者干预)。

二、自由联想:

我们的意识非常容易从一个事物迅速联想到另一个事物,这是我们自己想控制都无法控制住的。在汉弗莱的《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中有这样一段:“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忆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

三、蒙太奇:

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很多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时间蒙太奇”:跨越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一会儿想到历史,一会儿又回到现在,一会儿又展现未来。颇有一种历史纵深感。

四、“空间蒙太奇”:

把不同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并置在一起。“现在的时刻”,一方面是指乔伊斯捕捉了小说人物瞬间化的心理意识流活动,这种瞬间都是当下的瞬间,是现在的时刻,从而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即时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乔伊斯运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技巧,凝固了现在的瞬间,真正使瞬间成为某种永恒。

《尤利西斯》读后感(四):命运。正在成熟。

命运。正在成熟。虚荣心:不得了。——《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 读了一个星期,最大感受是~的确是一部神奇的作品——因为优点和缺点是无法分割的,修整其缺点则会突出立意的庸常化,然而,其文本叙述上具有开拓性的优点也是致使其叙述扁平化的致命缺点。没有很惊艳的思想,叙述很出彩,3.5。 这本书并没有非常高深,如果了解荷马史诗、基督教文化、爱尔兰和英格兰间的历史、犹太历史,书中的隐喻基本都能get到。而意识流本身也不是复杂的文体,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就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因为生活中的对话和意识都是碎片性质的,你所做的不过也是在片段叙述中截获信息,解读别人和环境。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特征,按照时间顺序,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意识,从清晨的朦胧,到午间的清晰,到午后的疲劳,再到傍晚的松散,继而到夜晚的混沌。 关于本书的解读,最多的是说斯蒂芬在寻找精神上的父亲,博鲁姆则因痛失幼子才对斯蒂芬格外关心。我不这样认为。 从斯蒂芬不愿为母亲做弥撒,不赞同老一辈关于莎士比亚的解读等诸多表现,可以看出他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态度是叛逆的,也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不会赞同亲生父亲期待的成功人生道路。但他同时也很肤浅、虚荣,离不开别人的称赞声,导致自己升腾出空虚的迷茫感。博鲁姆作为成年人,长辈,对斯蒂芬没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也没有要教他做人,所以斯蒂芬较为容易接纳他。 再说博鲁姆这一边,早上因友人的葬礼看到对方的遗孀和幼子,联想到自己早年痛失幼子的经历,的确让他对斯蒂芬多了份悲悯,但是让他去接近这个年轻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从斯蒂芬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从博鲁姆对现实的种种吐槽也可以看到他不羁的残影,可惜,人到中年的他却落得连怀疑妻子出轨都不敢去对峙的软弱境地。所以他对斯蒂芬,与其说是护子的幻觉,不如说是想要保护斯蒂芬身上的桀骜不驯。 可惜的是,这两个人都无法成为自己生活的英雄。 乔伊斯用尤利西斯给这本书命名,有喜欢荷马史诗的成分,但也透着讽刺和无奈——在神话里作英雄比在现实里作普通人要简单得多。一个原因是英雄面对的是固定的敌人和固定的诱惑,但普通人面对的却是无常;另一个原因则是作为爱尔兰人的忧思,爱尔兰社会并不如自己所想那般无辜,它憎恨自以为是的英格兰,但也憎恨犹太人,两相从意识形态上并无差别,被压迫者某种程度上与压迫者怀抱一样的价值观,何谈解放?所以爱尔兰成不了自己的奥德修斯,不得不继续漂流。

《尤利西斯》读后感(五):穿越回1904年的爱尔兰

其实去年翻开过一次《尤利西斯》,没读完第一章就以我的失败告终。今年又有奇妙契机翻开它,并且用整个七月读完。特别要推荐新版的刘象愚译本,流畅许多,给出了难以想象的详尽的注解(甚至有一半原文一半注释的感受),而且对乔伊斯花样百出的文体也做了最大程度的适应,我读的时候,首先叹服乔伊斯的鬼才,其次就是译者的用心。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因为众所周知,全世界读懂《尤利西斯》的人不超过35个,我一开始觉得夸张,现在想想可能确有其事吧。因为乔伊斯故意设置了许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想要读懂它,必须对那个年代的爱尔兰有十分的了解,民族文化,历史人物、事件,宗教情绪,时兴歌曲童谣,甚至街貌地理。还有源源不断的quote和隐喻,涉及新约旧约、莎剧、但丁神曲、希腊神话以及最重要的《奥德修纪》。难以想象一个人可以同时掌握这么多信息,并把它融合在一部小说里。我对自己完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而且英语非母语的人也自带天然隔阂,所以大胆参考注释就好了,放开手脚去感受尤利西斯的世界。

全书近百万字(含备注),只是写了1904年6月16日都柏林的一个昼夜。可以想象其中蕴含了多少细节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无所不包的、迷宫般的全景式描写,有种一个点里折叠了整个宇宙的感觉,“如果有一天,都柏林被毁掉了,可以用这本书重建一个都柏林”,有点时代百科全书的意思,《尤利西斯》是穿越回1904年的爱尔兰的最佳选择。

故事我就不重复了,情节似乎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从伍尔夫开始我就很喜欢意识流,心理的流动仿佛一个漩涡,让我沉浸其中,而时空和地点的穿梭跳跃让漩涡精彩起来。意识流是最能够让读者贴近人物内心的写作技法。乔伊斯的炫技在于,他没有照顾读者的阅读感受,而是尽情铺陈他的内容,展示他的写作水平,让你不得不跳出原有的阅读习惯,竭力跟上他的脚步。所以必须坦承,这本书是有难度的,尤其是在第十四章,我有点被他天花乱坠到的感觉,阅读的时候也常常觉得在攀登一座高山。但居然也就囫囵个儿读下来了,也说明了《尤利西斯》在难懂之外的魅力。

在那个时代的爱尔兰,《尤利西斯》在道德上应该是相当冒犯的,中间的色情、世俗太过坦荡,所以曾是禁书。但几位主人公,他们游离在严苛的宗教和社会标准之外,十八个小时漫游在都柏林,我们眼见他们的生活,他们是迷失的、孤独的、痛苦的、虚无的,但同时也是真实的、反驳的。重点也许就在于这一点反驳。书里还描写了大量的爱尔兰的民族运动情况,我想正如《都柏林人》一样,乔伊斯依然是试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沉睡的压抑的爱尔兰人。

谢谢《尤利西斯》,以后大概不会惧怕任何“big books”了。也欢迎有人一起参与这场精神漫游。后续我可能还会补读译者刘象愚的翻译札记——《译“不可译”之天书:尤利西斯的翻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