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飞剪号奇航》的读后感大全

《飞剪号奇航》的读后感大全

《飞剪号奇航》是一本由[英] 肯·福莱特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剪号奇航》读后感(一):拉黑翻译

好些错别字,一个句子里面字的顺序前后调转,甚至有翻来覆去看好几遍都不知道在讲什么的句子,以及甚至猜不出正确的字是什么的错别字。忍住忍住不吐槽这个垃圾翻译,现在终于忍不住了——平步青云这个成语竟然可以用来形容在飞机上平稳地行走?这不止是翻译差,连基本的文学水平都那么差。真不知道这个翻译是哪里蹦出来的。阅读体验极差。拉黑。

《飞剪号奇航》读后感(二):一小点感想

本来以为自己读书挺慢的,结果用了不到6小时就读完了,根本停不下来。一个个悬疑时间的背后用一根隐秘的线索串联着,最后的结局也是出人意料,好在是个he。感觉这本书其实说是悬疑,其实很写实,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把控都特别好,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会做出的行为。这本书其实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实算是一个恢弘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思想反射。

《飞剪号奇航》读后感(三):肯•福莱特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肯•福莱特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飞剪号上十多个乘客都被他用简短的文字描写的栩栩如生,机警幸运的小偷哈利,勇敢正义的男人莫巍,单纯而富有理想的玛格丽特,独立而又渴望爱情的南茜,古板有偏见的父亲,深爱妻子又不放弃原则的艾迪,心狠手辣的纳粹分子路德,历经磨难的物理教授卡尔哈德曼,叛逆活泼的珀西,为了爱情不计后果的情人马克和戴安娜,正直的机长贝克,忠于职守的警察和护卫,还有阴险的败家子彼得……

十几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在一个狭小的机舱里发生了各种冲突,有种族的偏见,家庭的压迫,财产的纠纷,爱情的背叛,生死的考验,正邪的对抗,故事在一个个激烈的矛盾中展开,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福莱特的作品有一大特色就是对性的描写过多,而且有些情节刻意追求悬念难免会显得生硬,太过于让人物服务于故事导致人物刻画得不够深刻,故事当然精彩,但是看完以后并不会让人引起过多的思考。

《飞剪号奇航》读后感(四):再谈肯叔

老实说,读多了肯·福莱特的作品,往往不会再出现第一次接触他作品时的那种惊艳感,但叫人惊奇的是福莱特的书本本都是上乘之作。本书也不例外,乍看书名像是《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翻版,读完又发现像《巨人的陨落》的缩略版,书中出场人物多得像俄国小说那样把人弄得眼花缭乱,角色内心的波澜却又真实可信,曲折的情节让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十几个人物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戏剧冲突,矛盾的丝线逐步交织在一起,并在书的最后章节来了个总爆发。细细究来,肯叔仍是其一贯的创作手法,每个人的性格都比较固定,角色间有不同的矛盾,各个角色的走向也会不断有新的交集。像《巨人的陨落》那样的长篇巨制,也无非是按照时间的某一截面展开情节。

本书以1939年英法正式向德国宣战为背景,十多个人各自怀着不同目的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剪号”。本书同样是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衬托,不过却使故事限制在密闭的空间里,时间也设定为短短三十个小时,这使故事的戏剧冲突和人物的性格冲突效果更明显。在这三十个小时里,肯叔笔下的几个主角不仅品尝了各种充满戏剧的悲欢,甚至还在飞机上经历了难以磨灭的性爱体验。十几个角色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地位有天壤之别,性格更是大相径庭。总体而言,女权主义者肯叔对女性角色的塑造要比男性角色成功,无论是充满社会主义理想的少女玛格丽特、精明果敢的女商人南茜还是追求自我又软弱摇摆的戴安娜,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男性角色里,除了信仰法西斯主义的伯爵外,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显得有些脸谱化,尤其是路德等几个反面角色,对他们的着墨感觉有些漫不经心。

话说回来,我认为肯叔笔下的角色性格比较固定,并不是说角色的性格平面化。肯叔在创作中并不是去临摹真实的人,而是按照历史背景,将当时的阶级、政治、人性等诸多因素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他笔下的角色们,他们的性格是缺少变化,但他们的所思所言以及行动逻辑无不让人信服,他们的矛盾和彷徨也让人感同身受。充满理想的少女一夜间发现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坚定的信仰也在突然间变得苍白无力。在这些角色的心理描写和角色间的对话中,读者能充分体味到现实世界的丰富和复杂性,甚至多多少少会停下来思考一番。我想这正是肯叔令同类作家望尘莫及的地方。

《飞剪号奇航》读后感(五):一个是天使一个是恶魔?不,只是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因为人物太多,需要相当篇幅让读者了解每个人的基本背景,所以过了三分之一篇幅,还没上飞机。由于开篇即点出背后有巨大阴谋,因此很容易让人对铺垫时间过长产生焦急感。

而在如此众多的人物里,真正让人喜欢的还真是不多。奥森福德爵士所有观点都是错的,只有一点,就是对玛格丽特的新生活的判断,极有可能会是对的。她毫无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还找了一个小偷共同生活。切莫说爱情的激情会逐渐褪去,单就生活琐事就足够她苦恼的。当然最后作者让放下德里套装的哈利,提走了路德的箱子,还算个仁慈的结尾。如果真是两个没有任何生活技能的人只身前往纽约,那结局显而易见。

戴安娜其实和玛格丽特一样,与其说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不如说是对现有生活的唾弃。她对于马克的感情,究竟是因为马克自身的吸引力,还是因为他和莫巍的巨大差异。就像看惯了纨绔子弟的玛格丽特,觉得小偷有魅力一样。

如果要说着一堆人里唯一能让人有好感的估计也就是南茜了。独立自主,有思想力,有行动力,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懂得如何取舍。虽然对莫巍的感觉来的有些突如其来,但毕竟整个故事就发生在一趟33小时的旅程中,没时间让你细水长流。即便如此这也是这三对当中,最有可能走下去的了。莫巍虽然过于强势,但南茜也并非柔弱女子,这让他们的关系很有可能产生一种平衡感。这种关系依赖中却又对等,这是长久走下去的关键。而马克和戴安娜,哈利和玛格丽特则都不具备这种可能性。他们的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依附感更大,而且面对的将会是整个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劫机的目的是科学家而不是杀人犯这个很好预判。我甚至脑补出更大的隐瞒。那个开巡航舰来帮艾迪的朋友也是同伙,他就是来接这伙人的。甚至就是他出主意说绑架卡洛安就能逼艾迪就范,然后借口接到艾迪的电话,担心朋友前来帮忙。其实就是接应同伙。但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

由于有无数个东方快车的小说珠玉在前,这种单程交通工具里的故事已经把读者的胃口吊得很高了。福莱特用更为庞大的人物群制造更多的戏剧冲突,但太多的人物背景铺垫却拖慢了整个小说的节奏,高潮来得太晚,很容易让读者在心理上产生阅读疲劳。不过场面的调度还是很见功底,福莱特的能力还是一流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