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读后感锦集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读后感锦集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是一本由余英时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5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读后感(一):多有重复

余英時先生《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三聯2012年版)結集文章共十六篇,有十一篇已收錄在廣西師大2006年版的《余英時文集》里。《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有一篇是“從《日記》看胡適的一生”,與《余英時文集》“從《日記》看胡適的生平幾個疑案”大同小異。推薦給沒有《余英時文集》的朋友。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读后感(二):批判与热爱

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他一方面批判旧传统,一方面又激动读者热爱中国文化。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矛盾统一”。

胡适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在梁启超之上。

现在大家都说“五四”是反传统的运动,“打倒孔家店”,“礼教吃人”,“全盘西方”等代表“五四”的主要精神。这大概是不错的。但是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五四”以后十几年的人,这些口号则从来没有在我心中发生过激动的力量。我在典型的旧乡村中度过了八九年,那里并没有“礼教吃人”的事,中国农村其实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特别是过节的时候。用“礼教”或“孔家店”压迫人的情形至少并不严重。“愚昧”倒是事实,思想封闭也是不可否认的。

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知识界最流行的杂志大概是储安平所创办的《观察》,此外还有比较偏右的《独立时论》等。但当时“五四”的潮流已转入马克思主义一途了。

(余英时:我所承受的“五四”遗产,见《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73页。)

《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读后感(三):茅塞顿开

三联今年重版“余英时作品系列”,精装,漂亮,买了《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回来读。所收文章以前大概都看过,只有一篇《从<日记>看胡适的一生》长文未曾寓目,仔细读了一下,有茅塞顿开之感,以下略提几点。

文章基本澄清了胡适先生的博士学位问题,证实1917年胡适博士论文呈缴后当时便已为哥大哲学系所正式接受,而1922年刊行本即是1917年论文的原稿。而唐德刚先生在《胡适口述自传》注释中推断的胡适博士论文口试为1927年重返哥大“大修通过”说,只是大胆假设,并且唐先生所记胡适1927年参加哥大的“加带典礼”,也是误将胡适1939年6月在哥大得荣誉法学博士的经过搬到了1927年。

毛帝与胡适接触,也不限于通常所说的图书管理员在图书馆和大教授攀谈,胡适《日记》1951年5月17日条:

毛泽东一句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立《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南去了。

这段追忆并非故意夸大其辞,可以对照1920年的《日记》证明胡适记忆不误。

《日记》1923年12月19日条,读了颇感叹胡适先生的识人与自知:

我在这两大分化里,可惜都只有从容慢步,一方面不能有独秀那样狠干,一方面又没有漱溟那样蛮干!所以我是很惭愧的。

余英时先生指出,梁漱溟影响始终未超出知识界的中上层,其“蛮干”远不敌陈独秀的“狠干”,但陈又因不够心狠手辣,“最后也被他自己所掀起的巨浪吞没了”。

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因为并不深奥,曾被人讥为“清浅”,我觉的,自由的确不必高深,胡适的表达,很多时候是平实,当然,平实的表述,并不就不精彩,如1926年访莫斯科,《日记》8月3日云:

共产党谓自由主义为资本主义之政治哲学,这是错的。历史上自由主义的倾向是渐渐扩充的。先有贵族阶级的争自由,次有资产阶级的争自由,今为无产阶级争自由。

说得多好,只是,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无产阶级的无产,使他们无恒心、无脑子,一直到今天,痛斥自由者,还是大有人在呢!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