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雪国》读后感锦集

《雪国》读后感锦集

《雪国》是一本由川端康成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国》读后感(一):淡漠

雪國,故事很簡單。島村是個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俗人,此人實在沒什麽可取之處。他期待与葉子有深入瞭解,但是,當他知道葉子死了,也不過就是有點小吃驚,覺得很惋惜,別無其他感情。

千鶴,倫理關係比較混亂,又是個沒有責任心的男人和幾個女人的故事。看了挺心寒。

2篇文章對於死亡,寫得極為淡漠,是的,一般就一兩行字,一個主人公就死了。沒有悲傷的鋪墊或渲染,有時覺得很突然。

對話繙譯得很像劇本,有時分不清哪句是誰説的。看得有點累。

《雪国》读后感(二):日本式的唯美

1,千鹤,是非常有日本式的唯美的感情,至少,我现在所感觉的是这样的,可能是对日本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是太多,日本文化的精髓需要更加的领悟,探索,学习。

2,明白自己还是不太喜欢这种细腻的感情,感情的细腻,很是柔美。甚至微弱的都对我起不了很大的心灵上的作用。还是比较喜欢村上,大概我是没还没有入坑吧。

3,故事讲得非常顺利,把所有的关于文化的那种底蕴,完全的表现出来,关于茶文化,其他的,是比较细腻的表现。

4,川端康成,与村上春树,好像是形成对比的,关于日本性这个概念,哈哈,浅谈这一点。好好读书

《雪国》读后感(三):雪国里的人终究留不住……

为何我给7.5评分的书五星?想给四星的原因是这个出版社,给五星是因为川端康成。

这本里面只收录了《雪国》《千鹤》。如果谈《雪国》个人认为先谈镜子,再谈人,最后谈雪这样是最好的。文本应该总共出现十三次镜子,镜子就已经给人物定性,叶子虚,驹子实。而通过镜来描写叶子这个人的地方不多,驹子更多一点。驹子每一次的照镜子和每一个动作都是强调她的存在,实的美。叶子的虚无美则只有车窗上脸庞与外面景物的重叠和最后银河的倾泻来表现。最后是雪,个人倾向于雪其实也是叶子的象征物,雪是固态但还是会化成水消逝,而最后结尾的火灾就是叶子死亡的原因,也是雪融化的原因,因此银河倾泻到岛村身上。(读的过程中也会觉得岛村可能也是一个虚无的存在,叶子与驹子才是实际的代表)这些仅仅只是,也只能是我的对于《雪国》的一些想法。

然而《千鹤》,对我的感觉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看似复杂,其实并不复杂的关系里充斥着道德与罪恶。菊池的爱到底是什么?准确的应该说到底爱的是什么?雪子?太田母女?菊池厌恶的又是什么?栗本女士为何要被刻画成一个中性人物?如果以此深入探究,绝对可以以长篇大论的形式展现出来。

可是我并不想。我只想说我自己的感受–三岛由纪夫。读《千鹤》的时候,我想起了三岛由纪夫……

我也不想谈到"物哀"……

《雪国》读后感(四):川端康成与“物哀”

大家公认的一点是,川端康成因其作品的“日本性”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通俗来讲,与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比起来,川端康成的作品带有很明显的东方性,而在东方作家中,川端康成的“日本性”尤为明显。他和村上春树不同,后者很适宜国际化的写作,并不囿于“日本传统文化”而是可以延伸开来营造出一种广泛无国界的认同感。

川端康成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本土化”的写作,他笔下的艺妓舞女,符合我们对日本女人的最初印象——温顺纯良。比如《雪国》里的驹子和叶子,一个美得“洁净”,一个美得“哀伤”;《千鹤》里的文子,美得“虚无”。这是一种对“美”的越刻意越徒劳的追寻。

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考量川端康成作品中的人物,你可以很清楚地感知到人物之间可能出现的错综复杂但清晰的情感,但是如果只是从小说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你会发现作者下笔太内敛太隐忍太含蓄,以至于你会困惑主人公之间若即若离的情感。最好的例子是,川端康成对“性”的描写,从不直白裸露而是若有若无的迷离笔触。完全不似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大胆直接。

这再次印证了川端康成的“本土化”写作方式,它与日本人性格中的某些因素实现了统一。

总之,在《雪国》和《千鹤》两篇文章中,我所感受到的川端康成是在用一种不带烟火气的方式展现现实世界,并赋予其易碎虚空的外衣,读至结尾处,是悲伤曲调戛然而止樱花仍寂静飘零。

所以,他是一个辨识度极高的作家。

《雪国》读后感(五):淡淡的川端康成

之前读过。不记得为什么没有读下去了。《雪国》差不多读了一半吧。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有时自己在做一些连自己都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会想起一个人,好像是在哪本书见过,有个女孩子,她会把整本书抄下来,“确实没什么用。”她好像坦然地说过。一直都记得这个片段。高二的时候(那时候还没读过《雪国》)也喜欢抄书,《平凡的世界》,我喜欢的句子,在书上划了很多条线,写起来就更多了。抄了两三个练习本,抄得很开心,下课的时候在抄,不想写作业也在抄,自由书写的感觉,其实那时候即使不抄,也是要天天动笔的。但还是喜欢。因为不是为了什么人或什么事,是自己的单纯的追求。也用电脑写过,是《两个世界的边缘》,抄得很开心。但是之后我再也没有翻过。其实当时就意识到,把那些句子段落摘抄下来没有任何的作用。小学时候的阅读登记本,写很多是为了老师的表扬。可现在这样写,就是自己想写而已。有时会无缘故地想起以前抄书的事,就又会想起记忆中有些模糊的那个人。是啊,有些事情就是没什么用的。但是我还是会去做。

原来那个女孩是驹子。她把整本书都抄下来。这应该是我对雪国的第一笔记忆。

雪国讲了什么吗?好像什么也没讲。我甚至没有对任何人物产生任何看法或有什么情感,在雪国里,一切发生得都那么自然。特别地自然。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对一切都全盘接受。不能说欣然,因为欣然是情绪在其中。就是自然而然吧。

都说雪国很美,但是我好像没有特别的感受。读完之后,去回想,想不明白雪国到底要表达什么,可能要表达的,就是雪国本身。不是山河壮阔、波涛汹涌,也不是涓涓小流、细腻柔软。是雪,“穿过两县之间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有人说,雪国就像一个虚幻的世界。“穿过两县之间长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再去回味这句话,好像雪国真的是与世隔绝。但是雪国中发生的一切又都是实在的,实在中又有“雪”的感觉。像雪一样。像雪哪样呢?

像雪,淡淡的吧。

雪好像融入在真实和虚幻之间。

总觉得川端康成的文字淡淡的,就是那种淡淡的日本文学的感觉。其实我没读过多少日本文学,但主观地觉得这就是日本的浅浅的、淡淡的感觉。我不明白雪国背后的深义,单从文字本身来看,就是觉得雪国是淡淡的日本。

《雪国》让我有些想去日本了,想看到一个像雪国一样的日本。

第二个故事是《千鹤》,大多数版本应该是《千只鹤》。喜欢初见雪子时的那种感觉,也总在期待着她和她的千鹤。但雪子的出场并不太多。而千佳子(近子)(我不知道我不喜欢第二个故事是不是由于这本书可能是盗版还是译者的缘故)像一个多管闲事的大妈。很反感她。反感到只想完成任务地敷衍了事赶快读完。可能千佳子太强势而菊治也一直任她肆意妄为吧,对她的厌恶遮蔽了我的双眼使我看不到她内心的其他。没有对太田夫人产生同情,也没有讨厌她。

有人说即使是千佳子的存在,川端康成的文字也能让他平静下来。我并不这么觉得,因为我对千佳子强烈的不满,让我无法静下心来感受《千鹤》。不过确实川端康成还是淡淡地描述,他把婚外情都写得很平淡(在《雪国》中也是),不是批判,也不是鼓励,只是描述。说是描述“生活”也不知道恰不恰当,虽然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给人以真实感),但是在又觉得不那么像生活(至少是不太像我们常说的那种我们所拥有的那种)。《千鹤》因为故事本身很普通甚至有些俗套,所以让人觉得比《雪国》更真实,可能显得更加现实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