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国方略读后感精选

建国方略读后感精选

《建国方略》是一本由孙中山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国方略》读后感(一):民國國父孫中山:高瞻遠矚的世界級政治家

無怪楊奎松、楊天石諸人樂意推薦,孫中山的眼光確具前瞻性,史家指其不但在辛亥革命時代是個最前進的思想家,搞歷史的人一百年後回頭看,孫中山仍然是我民族最高層領袖中極少有、甚至唯一的「現代人」。今天重讀這本書,意義非凡,除了重新發現民國,亦可古今證照,頗具現實意味。未來中國,正朝著國父的《建國方略》大踏步前進。

《建国方略》读后感(二):怛辞

夫乱世而举者 泛若星汉 然以仁称者 庶几 先生以诚动天 以忠事民 语曰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先生之志可谓弘毅也 给骨血以养社稷 身死不悔 溯之千年可肩并者寥矣 然籍为小人所窃 绪业渺渺 岂重其行而轻其知乎 当是时 外有虎豹内有狼狈 啖血食肉 其未有枪炮之砺 为人玩于股掌 谓之建设何来 建设何来 先生以响应景从之力 不图兵之利而图商之盛 悲夫悲夫!自以为智者 不识余姚王子知行之说 何其愚也 某虽鄙贱 登高以见远 顾望往事 空留中山之叹 恨事已成 挽狂澜奢梦 谦谦君子 以此而铭之

《建国方略》读后感(三):一片痴心

一片痴心尽付建国方略,无奈他人尽负民国革命。

带着许多晦涩、许多疑惑,我初读完了此书,感慨如此。

国父一直在论证知难行易,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知之惟艰,高度强调了认识的重要性。一部对中国的大规划,的确是系统全面。但反观富兰克林自传,会发现他的举措几本都得到了国民的认可喝支持,而国父的思想却停留在了知的层面。对国父而言,知难;对百姓而言,知更难。所以,或许从理论到实践,被五千年封闭思想束缚的国民更需要简单的、感染的、实际的治国计划吧。

佩服孙中山的伟大,也佩服富兰克林的简单亲民

《建国方略》读后感(四):中国是个老妓女

拜读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在这本书中孙中山先生表现出无比的乐观。但是,这本书让我心情不快。中国就像是一个韶华不再的老妓女,而这本书就像是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可怜的老妓女经常捧着这照片唏嘘不已——如今我染上性病无依无靠,生命垂危;那时的我如此的美丽清纯,前途无量,为何会走上法西斯这条不归路?

所有民国时期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文艺学术作品 给我的感觉都像是一张张黑白的风华绝代的美女的老照片,这些著作无论是怎样风格的作品,都带有一种悲伤和苍凉感。这种感觉就像是读一个得了绝症的孩子写给妈妈的信,信中的内容越是温情,读者就越难受。

民国,它的结局,注定发生在那段时期的所有事情都要带有一种悲伤的色彩。

《建国方略》读后感(五):建国方略书摘

反驳“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和阳明的“知行合一”,证明“知难行易”。 以饮食为证,饮食不独普通人不能知,很多大家也不知道。人之疾病,多半从饮食不节而来。养胃,多吃硬饭素菜水果,肉蛋奶少食,年纪越大越少吃肉。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物。 行易知难在欧美是常识。 阳明学“行之而不著,习矣而不察”,究无补于世道人心。日本维新,成于行而不知其道,与阳明的知行合一不相关。中国之变法,则非先知而不肯行。 马可波罗游记和张德彝的出海游记。都描述了一国对另一国的惊奇。 美国三百万人据十三州之地,与英国苦战八年。 暹罗维新后,国际地位凌驾于中国之上,截至1918年,东亚独立国只有日本与暹罗。 五权宪法: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各县民选总统组织行政院,各县选举代议士组织立法院,其他三院由总统得立法院同意后委任,但不对总统及立法院负责,五院皆对国民大会负责。 军政3年,施行军法,为破坏时期;训政6年,过渡时期,施行约法;宪政为建设完成时期。 破坏之革命成功,建设之革命失败。 既宣誓者,有违背民国之行为者,乃得科以叛逆之罪,于法律上始有根据。此前民国8年数易国体和没有宣誓典礼有关。 训政为专制入共和之过渡必要,非此则必流于乱。 巴拿马运河,计划修20年,结果8年就好了。 洪门拜会,以演戏为之,最合群众心理,传民族国家思想。 孙中山反对的几种主张:立宪派、联省自治派、和平议会派和商人政府派。 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