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精选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精选

《24小时天文课》是一本由[法]帕斯卡·德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一):原来天文学这么有趣又接地气!

提起天文学,想必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觉得很遥远。天文学是那么得遥不可及,天文学家们肯定天天拿着望远镜观测星空。

读了这本《24小时天文课》才发现自己对天文学的误会很大。实际上天文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带领我们穿梭于时空之中,从古埃及王朝到21世纪,从罗马到巴黎,再到格林尼治。

作者没有向读者们直接介绍天文学得理论知识,而是别出心裁,以一天24小时为线索,将本书分为24章,每章提出一个日常生活中最常提及的问题,并以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和海螺,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天体运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作者这种构思,按照时间顺序,写的都是人们熟悉的日常事务,让每个人都能读懂它,并且随手翻开一页就能获取一个天文小知识,能够激发出读者们对天文学得求知欲和兴趣。

这24个问题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觉得“它本该如此”。但是背后的真相却与天文学联系密切!

比如,我们每天抬头看天,你有没有想过“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如果天空失去这样的蓝色,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吗?真是这样的话,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在火星和金星上,天空是橙色的,然而那里却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所以,蓝色的天空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吗?

还有很多问题“黑夜是如何产生的?”、“谁发明了闰年?”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一天24小时内给读者答疑解惑,这本送给大众读者的《24小时天文课》把这些天文知识“戏剧性”的讲给你听。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二):原来,天文学无处不在

对于一般人而言,天文学似乎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它可以是宇宙、银河系,也可以是黑洞、太空,它似乎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事实上,天文学也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巴黎天文台讲师帕斯卡·德康所著《24小时天文课》一书中,以一天24小时为线索,每章讲述一个问题,一共24个主题,你会发现书中每一章提及的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关键是,这本书的语言十分通俗,即使没有相关专业背景也能很好的读懂。甚至,它还可以作为中学生的课外读物,书中内容或多或少与中学物理、地理等学科有关。

譬如《24小时天文课》开篇讲到一分钟61秒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诧异,一分钟不是60秒吗?何来61秒之说?但是读了这章内容,就会发现,原来61秒的确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都知道地球自转,但却不知道在20世纪初期之后,地球的转速越来越慢,自传变慢的后果就是一天的时间逐渐边长。虽然地球自转变慢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就逐渐显露出来。当增加的时间累积达到一秒后,就会有一分钟是61秒了。

再如:黑夜白昼更替,我们早就习以为常,很多人不会思考黑夜是如何产生的,更不会去想黑夜为什么是黑色的,白天的天空为什么是亮的。但这本书却给了你答案,原来它与宇宙的膨胀有关,因为天梯是在一个自身膨胀的空间中远离地球,因此我们会感觉这些天体远离地球的速度比光速还快,所以它们的光永远无法达到地球。宇宙爆炸的结果就是将我们带到远方,同时宇宙爆炸必然也使一部分物体从我们可见的视野中消失,从而使得夜晚的天空更加黑暗。其实,宇宙并非是黑色的,它们充满了从宇宙诞生之初传来的光,光的辐射无处不在,只不过我们的眼睛不够敏感,看不到而已。

诸如此类有趣的问题,本书会提出来,并且给予相应的讲述,这些内容当然属于天文学的内容,但是它却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也许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的,不去思考的,或者是我们思考过,并不去深入寻找答案的。所以,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24小时天文课》这本书拉近了我们与天文学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天文学的神奇与无处不在。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三):黑夜的黑与蓝天的蓝——星星、太阳和月亮都知道

第一次接触“联合低音”的品牌,是几年前读过他们家的科普绘本。闺女很喜欢那本《隐藏的危险》,我当时就想,做儿童科普都挺用心的,成人科普应该也值得期待。

时隔两年,《24小时天文课》一出,我就特别期待。

如果说科普类书籍中要选一个最吸引人的话题,那肯定是天文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天文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应该是最浪漫的一门科学。

《24小时天文课》是很薄的一本天文学科普,帕斯卡·德康以24小时为分界,从24个角度把天文学的日常与浪漫呈现在我们面前,引人进入天文学的殿堂。

说到天文学的日常,是因为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我们很少去提问,而这一切都源于天文学。

黑夜为什么黑?天空为什么蓝?为什么有闰年?一周为什么有7天?……

——星星、太阳和月亮,都知道它们的答案。

我喜欢《24小时天文课》的第一点是,帕斯卡·德康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引出的天文学知识。不仅如此,这每一件小事,都是一天中24小时里在那个时间段很容易想到的事情。我们在0点跨年,在8点读报纸/新闻,在12点考虑正午的事情(其实是吃饭),在下午看彩虹,在23点进入梦乡开始做梦……

我喜欢《24小时天文课》的第二点是,帕斯卡·德康提问题的方式很有意思,有种废话文学的幽默。比如“黑夜为什么是黑的”,平时正常人谁会问这个问题啊!不“黑”怎么是“黑夜”呢?但其实常识背后的天文学知识,可不是废话,它包含了宇宙膨胀理论、光学、万有引力等等。

我喜欢《24小时天文课》的第三点——也是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一点——天文学的浪漫。天文学在帕斯卡·德康笔下,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遥不可及的幻想(当然,我也喜欢星辰大海的幻想),而是融入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是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惊喜与浪漫。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也许很难买台望远镜去看星空深处,但绝对可以去看看“月有阴晴圆缺”,或者是去郊外看银河或者流星雨;我们几乎没可能在月球上看看蓝色地球,但绝对可以欣赏雨过天晴后的蓝天,说不定还能收获一道彩虹。生活中处处有宇宙给我们设定的惊喜,只要用心去观察、去感受。

我们总低头刷着手机,也应该多抬头去看看天空,看看我们身边的世界。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四):天文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这本《24小时天文课》开启认知

提到到天文学,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关于宇宙、关于银河系、关于恒星、关于行星,等等具体天体的认识、规律以及相关研究的科学。 但其实这些远远不够,天文学还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最日常的一些活动都会受到天文学的影响,都是天文学研究下的结果。 法国巴黎天文台,天文计算与信息服务部负责人帕斯卡·德康写的这一本为广大读者科普的著作《24小时天文课》,就是给我们普及着天文学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方方面面。

24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而这本书的设计结构也就是以一天24小时,每一个小时一章的形式,讲了24个日常生活中最常提及的问题,满足我们对于天文学知识的需求。

那么这里24小时,仅仅是用来体现这本书结构的吗?其实24小时所涉及的时间,就是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还包括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冬至、夏至,等等,这些与时间相关的概念都与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而我们熟悉的日食、月食、天空中看到的月亮、星星以及它们对于地球的影响,这都是天文学知识,这也都是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 在我们的认知之中,一小时60分钟,这是不容更改的真理,但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并不是的,在我们的时间中,经常会出现一小时不是60秒的情况发生。而这一现象的来源就是因为时间这一概念存在着天文学和物理学相关的不同解读。

我们今天的时间单位都来自于国际原子时,铯原子振动90亿次左右的时间就是一秒。但这与地球自转、公转所确定的世界时就会有一个误差。这个误差如果不修正的话,随着时间的积累,在未来就有可能出现昼夜倒转,时间就会发生严重偏差。而这就提出了一个“协调世界时”的概念。一旦协调世界时和世界时差值超过0.9秒,我们就会在6月或12月最后一天的最后一秒再加一秒,这也就会出现一分钟61秒的现象。是不是很神奇?

其实,根据天文学中的地球、月球运行规律进行时间调节已经成为我们普通人的正常认知,因为我们的闰年、闰月都是这样来的。而现在所有这些时间概念都有国际标准来统一,地球上的每个国家都必须使用,这就是格列历法。曾经出现过,1908年俄国因为未使用这一立法,造成俄国时间和欧洲有着12天的差异,导致了俄国奥运会代表队整整迟到了12天的有趣故事。 天文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大量的关联,阅读一下这本《24小时天文课》,开启我们这方面的认知吧。

《24小时天文课》读后感(五):仰望星光,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

我们通过肉眼看到月光只需要1秒多一点,然而最遥远的行星(同样用肉眼观察)所发出的光到地球则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因此,仰望星光是让时光倒流的一种方法。

我们多久没有仰望过星空了?

我时常回想没有网络的年代,观星是夏季纳凉一项重要的活动。

夏季到爷爷奶奶家避暑,白天房子外面酷暑难耐,房子里面凉凉爽爽的,到了晚上,房子外面温度降下来了,房子里面闷热的很。

此时最有兴致的,莫过于在屋外大树下铺一席凉席,全家席地而坐,摇扇,吃井水冰镇的西瓜。邻居有擅评书的,每晚来上一两回,极过瘾。

当然会抬头看天,只有一次天气特别好,满天星,大概就是银河。

流星倒是常见,一个亮点须臾而过。有时看到一个亮点慢慢的从黑空中飘过,也认作流星,现在想来,大概是飞机一类。

在北方时,有中秋赏月的习惯。

中秋节,家人聚餐后,在院子里置上一小桌,碟子里各色月饼,每人分享一小块,品尝香甜的同时,还要对今年的月亮点评一番,总会有那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后来搬到楼房,观星赏月的活动倒是越来越少,到现在,一家人到院子里去观赏月亮的活动,竟是一次也没有!

《24小时天文课》,一本让人感动的科普书。

感动人的可能不是书,

而是回忆。

这本书以24小时为线索,分为24章,每章提出一个天文学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里面很多问题极有意思,往往又会被人们忽略。

有一个一分钟有61秒可还行?梵高的星空到底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画的?怎么会闰年的说法?离太阳越远,温度越高,离太阳越近,温度越低是怎么回事?月亮为什么时大时小?

提出问题是种本事,在见怪不怪的生活里,互联网提供了一切答案,屏幕能解决一切,只是不能解决丧失对客观存在好奇心的问题。

黑夜是如何产生的?

初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太小儿科,为什么?因为地球自转背对太阳了呗。

这就落入了作者的文字陷阱中,并被作者狠狠的嘲笑一番:

“这个问题第一眼看上去十分荒谬,就像在问为什么雪是冰凉的,火是烫人的,或者光会照亮一切。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看上去最普通的问题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你需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抛开显而易见的事实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答案。”

“人们获得的知识往往来自习惯和传统,在这样的约束下,我们会习惯于捏造真理或得出伪真理,而这些道理经过思考后其实没有什么科学之处。”

作者真正想问的是:晚上为什么没有光,不仅地球上没有光,从太空中向远方望去,整个宇宙是黑漆漆的一片。

数学卷和物理学家帕斯卡充满忧虑的说道:“无尽宇宙中那永恒的沉寂使我恐惧。”

起先人们以为,宇宙是封闭的空间,单纯是宇宙中没有足够的恒星来照亮整个空间。

牛顿最先打破了这个说法,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宇宙中所有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吸引力。在定律被证明的情况下,如果宇宙是封闭的,那么就会因为引力产生坍缩,宇宙将不复存在。

“黑夜悖论”有此产生,空间无限大的宇宙里有无限数量的恒星,所有的恒星,无论是距离地球是近还是远,它们在单位面积上投射的光照能量是相同的。

那么,天空的每一寸都会接收到和太阳相同的光亮,如果你喜欢计算的话就会发现,此时天空比太阳还要亮18万倍!天空不仅不会变黑,还会变的十分明亮。

哪怕这些恒星极为遥远,但总有一天,这些光会到达地球的天空。

可实际上并非如此,黑夜仍是一片漆黑,宇宙也是大片大片黑色。

悖论由此形成。

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原来原因有很多种。

宇宙大爆炸导致目前宇宙可能达到了相对比光速还快的膨胀速度,那些天体的光永远也到达不了地球了,并且光不是同时产生的,产生的时间有先有后,并且恒星也不是永恒的,恒星会“死掉”,不再发出光线。

最主要的是,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降低,产生了光线,这是由于热能转化为光能而释放出来的。大爆炸产生的光线非常强烈,宇宙的温度达到极点。然而,现在宇宙的温度却比当时低,只有-270℃,失去了热量的光线,变的不可见。

光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通过肉眼无法看到罢了。

得到知识,固然可贵。

知识的获得,取八卦趣闻本质上是一样的。

最可贵的是带来思维的改变。

不随意做出判断,多想一层,建立逻辑思维。

近几日读《论语》,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程颖读到这句,做下一段评论:“此言至浅,然当时诸侯果能此,亦足以治其国矣。圣人言虽至近,上下皆通。此三言者,若推其极,尧舜之治亦不过此。若常人之言近,则浅近而已矣。”

那么为什么当时诸侯不用儒学,两宋儒学兴盛仍不能大治?程夫子为何这么说?

八卦越挖越有料,书要读的明白,

也得挖。

杞人忧虑天空会塌下来,被嘲笑了几千年,互联网唾手可得的知识造就新一批叶公。

为了抓到闪电的瞬间,拍一章闪电的靓照,有一种追闪电的人,全国各地在雷雨中抓拍闪电。

做不了追闪电的人,也可以试试城市天文观测,哪怕抬头望一望白云,对颈椎也有好处不是?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屏幕,还有浩瀚星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