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精选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精选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是一本由龚理 杨敏 张志钢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一):海里的小丑鱼

我从小就怕水,对于海洋更是有种莫名的恐惧,海洋里奇形怪状的生物,还有丑丑的鱼,都让我害怕。但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海洋是人类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维持系统。但与此同时,海洋被污染、被破坏,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海洋生物有可能永远也见不到了。这本书图文并茂,记载了61种鱼类,11种节肢动物,22种软体动物以及6种其他类群的生物,都是我国沿海的常见生物。本书分门别类记载了每一种生物的拉丁学名、英文名、俗名、分布以及保护级别。配上栩栩如生的图画,以及每一种生物的“性格特点”,让人眼前一亮。

我喜欢温血鱼类——斑点月鱼。它真的好漂亮,它上部为蓝色,下部呈玫瑰色,鳍条为鲜红色,体表具有白色圆斑。是一只大美鱼呢,因为它足足有两米那么大。而且它体温恒定,平均肌肉温度比周围的水温高出5摄氏度左右。一直以为鱼类都是冷血动物,直到斑点月鱼的出现人们才知道,它们的身体里也流淌着温热的血液。

秋刀鱼的滋味,猫跟你都想了解。细长的秋刀鱼,是菜式常客,餐桌美味。红裙舞者——黑带金麟鱼,它性情温和,容易饲养,它妙曼的尾鳍,就像是一个精灵在翩翩起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海中绿翅——小银绿鳍鱼,它真的好可爱,两个绿色的小翅膀,感觉好像是一个水中蜻蜓。虽然小银绿鳍鱼只有30厘米左右,但是它们在海里不畏惧任何生物,甚至连鲨鱼都敢攻击,真的是无知者无畏的小小勇士呢。

海中蝴蝶——丝蝴蝶鱼,它也很漂亮,它身上有黄白交错“人”字型的纹路,像是一只巨大的海中蝴蝶。海中歌手——白姑鱼,虽然它相貌平平,但是在集群排卵时能发出“咕咕”的叫声,因而得名。但这叫声能把渔民招来,所以还是不叫的好。哈哈。右眼鞋底——带纹条鳎,它就是我害怕的那种丑鱼,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最好不要看它的照片,它就像是一只特别胖的毛毛虫。它的两只眼睛都在身体右侧,那它是不是属于“残疾鱼”啊?原来它和比目鱼一样,都经历了变态发育过程,当它还是仔鱼的时候,它的身体还是左右对称的,慢慢的一只眼睛就移到了身体另一侧。好神奇,但是也好可怕。

女神之名——栉棘骨螺,它外表覆盖着梳齿般的长刺,像是骷髅头,相传它因维纳斯的发梳而得名,因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利用骨刺罩住小型螺贝或其他生物,美食一顿。 妖艳杀手——蓝环章鱼,它也怪吓人的,身上大大小小的蓝色光环一看就不好惹,它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只要0.5毫克便可使人中毒身亡,非常可怕。所以遇见它时,千万不要上手去摸或抓取,一定要小心防止被它们咬伤而出现生命危险。

大海变幻莫测,大海仍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虽然大海给予我们礼物,让我们食用美味的海鲜,但是大海也是有脾气的,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海,它随时有可能把这些礼物收走。不要等海里的小丑鱼都灭绝了,我们就只能在书里看到它了。保护海洋,从我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涸泽而渔,才是争取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二):“中国版海底两万里”的动物世界

中国海岸线总长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根据海岸的形态和组成,我国有平原海岸、山港海岸和生物海岸三种类型。漫长的海岸线、复杂的海岸地形,造就了千差万别的海底环境,滋养了各具特色的海底生物。 《大海的礼物: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以下简称《大海的礼物》)一书收录了我国沿海常见的100种海洋生物,配以100幅精美手绘,带你领略海洋的魅力。龚理、杨敏、张志钢、罗锦华几位作者都是海洋研究领域专业人士。插画作者杲飞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对大海理解深刻、感情深厚。

一、像“白眉大侠徐良”一样冠以特征绰号。本书是为非专业读者编写的一本科普读物,因此在语言上尽量避免出现过于专业的描述,力求通俗有趣。就像“白眉大侠徐良”一样,有个家喻户晓的绰号,此“白眉”是面部显著特征。打开此书目录,100种生物100个“绰号”,有表现身体特征的,如黑斑胎记、变色鬼头;有表现杀伤力、战斗力的,如海中猛兽、海中力士;有表现体态特征的,如幽雅滑翔;有表现生物学特性的,如心向月光;有表现用途的,如,最早货币......你要想知道这些都是什么?请仔细阅读。

二、假如到穿越100多年前提供一本参考书。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该书最早被翻译到中国则是在1902年,题为《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如果能够穿越,把这本《大海的礼物》送给儒勒·凡尔纳作为创作参考书,我相信他肯定会把历险中增加中国沿海多姿多彩的内容,而且对海底动物的描写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要尽力防止“未被发现就已灭绝”的天大尴尬。《世界海洋物种目录》统计,截止2022年2月底,全球已知海洋生物共计237020余种。科研人员保守估计,海洋中(已知物种和未知物种)共有70万-100万种,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尚未被发现和报道。《大海的礼物》是献给广大读者的礼物,也是献给大海的礼物,记录大海的子孙。目前,因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物种入侵等原因,估计50%的海洋生物已经消失或处于濒危状态。因此,某些海洋生物正处于“未被发现就已灭绝”的巨大危机之中,这是“尴天下之大尬”。

我们要热爱大海、保护大海,先从了解大海、懂得大海入手,《大海的礼物》就是让你深入熟悉大海的礼物,请打开大礼包,看看礼物的内容。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三):这份珍贵的礼物,一定要懂得去珍惜

还是先来问一个关于中国地理知识的问题吧。都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和美国的差不多,一个居世界第三,另一个居世界第四。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公里呢?不少人会一下子答出“960万平方公里”。确实,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从小学地理教材开始,中国的面积确实就是这个数值——难道这还会有什么疑问吗?

然而,说到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值,确实距离真正的数值还有较远的距离。准确地说,中国的陆地面积是大约960万平方公里,另外还有约470多万平方公里的内海和边海水域面积。而这长久以来被“遗忘”的“蓝色国土”,却实实在在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更是一份特别珍贵的礼物!

地球上有约70%的面积被海水所覆盖,而中国背靠欧亚大陆,同时又位于太平洋西侧,既是一个传统上的陆地大国,也有足够的潜力成为一个海洋大国。只有这样,中国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而珍惜海洋国土这份珍贵的礼物最后的方式,就是更深刻地认识海洋、更有效地利用海洋以及更加到位地保护海洋。470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成为中国大踏步前进的可靠力量的时候,也一定就是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历史时刻!

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和海洋“面对面”的机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的,更不用说去认识那些在沿海的人们习以为常的“虾兵蟹将”了!正因为如此,由人民邮电出版社“隆重”推出的《大海的礼物: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这本235页的“小书”才显得尤为难得。不是说不很认识那些“虾兵蟹将”吗?拿着这本书去“按图索骥”,估计大多数常见的海洋生物就顿时成为“熟客”了。更为难得的是,这些中国海洋生物不是拍摄的图片,而是手绘作品——假如不是书名上特意标明了是“手绘”图鉴,还真的不会觉得,书中的那些特别精美的图片均系“手绘”而来!

《大海的礼物》这本书中,一共有100种常见海洋生物。“前言”中说,这些海洋生物具体包括61种鱼类、11种节肢动物、22种软体动物以及6种其他类群的生物。这些生物长的都是什么样,估计即使是长年在海边居住的人来说,肯定也认不全;对于内陆的人来说,单是那些鱼类,除了长得特别有特色的几种,其他基本上也会不出意外地成为“脸盲”——由此更可以看得出来《大海的礼物》这本书的珍贵之处了。

为了帮助大家认识这些海洋生物,《大海的礼物》这本书确实非常用心。书的体例很简单,基本上一页是专业而通俗的文字介绍,另一页则是精美的手绘生物。“伴随”着手绘作品的,还有包括这种生物的拉丁学名、英文名、俗名、分布、保护类别在内的“专业”介绍,可谓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要是有机会见到这些真实的海洋生物,一定要对比着仔细看一看,“手绘”和实物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少?相对来说,目前这本《大海的礼物》印刷上还是比较“质朴”的,要是使用了铜版纸等纸张、色彩上再有所改善的话,那效果估计会“更上一层楼”,更加让人爱不释手的!

从书中的介绍也不难知道,这里所涉及的100种海洋生物,一部分数量庞大,处于“无危”的位置,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比如俗名“魔鬼鱼”的蝠鲼、“营养大师”太平洋鳕、“海中雨林”鹿角珊瑚等处于“近危”级别,假如不加以特别保护,那可就永远也见不着了!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见到这一刻吧!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投身于保护这些海洋生物的实际行动之中;而且还要告诫更多的身边的人一起来做这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增长,资源的供给矛盾日趋突出,海洋也越来越多地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而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生物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而且已经付诸实际行动去保护海洋、保护海洋中各种各样的生物。国家也已经出手,从法律法规层面、从大面积的休渔政策上对这些海洋生物进行保护。也只有各方面的力量都充分行动起来,“蓝色国土”会显得更加蓝、更加宝贵,进而为大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珍宝级“馈赠”!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四):拿在手上的海洋馆,一起来畅游大海,在求知中感受美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带孩子出去旅游,只要是有海洋馆的城市,海洋馆是必游的景点。为什么家长愿意带孩子去海洋馆,孩子又这么喜欢海洋馆呢?那是因为,海洋生物太多姿多彩了,平时看到它们、了解它们的机会又太少了,海洋馆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方式。

可是,受环境和条件限制,全国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海洋馆。就算是住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海洋馆也不可能天天去。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想看就看呢?拥有这本《大海的礼物》,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座海洋馆,让你一次性认识100种海洋生物,详细了解它们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甚至还有一些相关的传说和有趣的小故事。怎么样,你一定很期待吧。

专家团队,科学严谨

两百多页的书并不厚,却凝聚了专家团队的心血。龚理是浙江海洋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杨敏是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志刚是两江中国原生创始人,中国渔业协会常务理事、专委会主任。罗锦华是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动物学系,长期从事海洋馆技术管理工作。他们都是专业出身,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有一颗热爱海洋生物的心,他们用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献上了一顿丰盛的科普大餐。

手绘插图,美的享受

一般的科普书籍都是使用照片,全面清晰地展示事物本身。但是本书中的插图,全部是由杲飞手绘创作的。杲飞是青岛人,出生在海边,极具绘画天赋,画的就是他喜欢又熟悉的海洋生物。一幅都是那么精美、栩栩如生,既真实还原生物的特征,又凸显出形体和色彩的搭配,给人以美的享受。

简约排版,灵活多变

这本书的排版我很喜欢,每种生物通常使用两个页面来介绍。在文字页面,有的在标题栏或者图片页用三至四幅画来体现出手绘上色的过程,有的用比较浅的图片作为底色,有的在标题栏或者文字下方再放入一幅小的插图。根据文字的长短,综合使用多种排版,灵活多变。在图片页,除了一张彩色特写“肖像”外,还列明了拉丁学名、英文名、俗名、分布和保护级别,将基础知识一网打尽。在每类生物的最后一个,增加了一个页面,邀请了6名从事海洋生物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士,阐述了他们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展望与愿景。他们共同表达了对海洋的崇敬和对海洋生态保护的期望。

语言流畅,阅读舒适

《大海的礼物》是科普读物,文字描述准确性和科学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为了避免纯说明性文字的阅读疲劳,书中对一些生物进行介绍时,会加入其他内容。比如在介绍眼斑双锯鱼时说,“《海底总动员》中的主角小丑鱼尼莫和爸爸马林之间的温情故事从电影上映以来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比如介绍翱翔蓑鲉时说“狮子鱼美丽的外表下有一颗高冷的心,它们喜欢独居,习惯白天隐匿、夜间活动。”让读者不但一下子就记住了它们的特征,也把学名和俗名联系起来了。

本书按照鱼、虾、蟹、螺、贝等进行编排,为了便于记忆,编者抓取每种生物的特征,为它们列了一个四字小标题,比如“清洁模范”“火锅浪子”“饺子伴侣”等等。书中所展示的100种生物中,濒危物种3个,易危物种1个,近危物种1个,一级保护物种2个,二级保护物种3个,大多数处于无危和未予评估状态。也就是说,大部分都是可以吃的,而且非常美味,从我上面选择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

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并不会比对太空多。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在中国南海中进行了多次下潜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2020年11月10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能看到的海洋越来越深了。海洋带给我们那么多的美味,我们吃得心安理得的同时,也要注重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海洋资源的科学利用,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让海洋生态更美丽多姿。

《大海的礼物 中国海洋生物手绘图鉴》读后感(五):带上这本书和孩子一起来一次海底大冒险

六年的大学时光,是在一座海边城市渡过的。 每日清晨,风中夹杂着海水的鱼腥味吹进宿舍,夜深人静的时候,能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在海边长大的同学,会在凌晨五点的时候带着我们去海边赶海。

她带着我们用脚的大拇指挑开沙滩上冒着泡泡的一个个小眼,挖出一个像竹子一样的生物,她告诉我们那是蛏子。每年她都要从家里带给我们一大包煮好的,像虾一样的东西,他们叫做虾爬子。

后来在杭州呆了三年,每次去菜市场或是超市,看到海鲜的摊位总是无从下手。买回家的鱼总是不知道是什么。比划着它的形状和样子,当地人会告诉我它的方言小名。

在杭州的三年,儿子最喜欢去的就是浙江省博物馆。在整个一层的都是海洋生物的展馆,门口是一个长着巨大翅膀的鱼,儿子第一次看到它就兴奋地向我说道:“妈妈,你看那是魔鬼鱼。”

在那个一整层的展馆中,我看到了很多认识的鱼,和它们陌生的名字。儿子总是不断地指着展示的一个个生物,向我询问它们的名字。

相较于陆地上成千上万的生物,我们对海洋生物更加的陌生。生命诞生于海洋,了解海洋生物,也是对我们生命起源的追溯。

这本《大海的礼物》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它收录了我国海域中最常见的100种海洋生物。囊括了61种鱼类、11种节肢动物、22种软体动物和6种其他类群的生物。同时也满足了成人的餐桌认知水平,家庭观赏鱼的认知需求。

在《大海的礼物》中,作者做到了通俗易懂。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海洋生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分布范围、生态习性、受保护情况,以读者容易接收的形式呈现出来。

大名鼎鼎的“魔鬼鱼”,它的学名是蝠鲼。虽然被称为“水下魔鬼”,但实际上它性格温和,它被称为“水中最美丽的鸟”。虽然不具有攻击性,但是却自带锋芒。在遇到惊吓后,它大大的翅膀足以拍断成人的骨头。

你知不知道,在整个自然界,并不是只有妈妈能生宝宝,其实爸爸也可以生宝宝。《大海的礼物》为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位称职的超级奶爸——海马。

在海马爸爸的腹部长有一个育儿袋,在海马繁殖的季节,海马妈妈会把卵产到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大约两周的时间,海马宝宝会从海马爸爸的育儿袋中孵育出来。

如果说文字是情感的直抒胸臆,那么图画则是视觉上的情感碰撞。

在这本《大海的礼物》中,既有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述大海的生物。也有色彩斑斓,生动逼真的图画,将文字以立体的形象刻画在我们的大脑中。

每一片鳞片的鲜红,每一片鲜红之间露出了白色的鱼肉。脊背上鳞片上点点的黑灰色,在海中摇摆的红色鱼鳍和鱼尾上夹杂的一缕缕黄色和湖蓝色。《大海的礼物》的插画作者杲飞,这位自小在海边长大的人,他对大海的熟稔程度远胜于我们这些在内陆生活的人,他熟悉大海的颜色,不是只有一种颜色。在他的眼中,大海是色彩斑斓的。那些色彩来自于大海身处那些生物的颜色。

可是这些色彩斑斓正在逐渐在变淡变少,气候的变化正在一步步改变海洋的生态环境,人类的过渡捕捞使得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据科学家统计,已经有50%的海洋物种消失,这个数字是陆地物种灭绝数量的2倍,海洋生物链已经开始断裂,这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不仅仅是因为生命诞生于海洋。还在于,海洋为地球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氧气,为地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海水是天然的“净化器”。一旦海洋的生物链被破坏,人类也将遭受灭顶之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