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摘抄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摘抄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是一本由刘德喜 主编著作,广东经济出版社 / 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3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一):建设海洋强国

在一些较为大型的演习上,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海陆空三方的亮相。对于一个国来讲,维护海洋与陆地,以及领空三个方面的控制权都是同等重要的。 而在一些古代战争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陆地领土的争夺,对于天空人们完全没有能力争夺(没有飞机等),更多的是对于天空远方的精神向往,而对于海洋,则是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 最近我读了这本书,对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也许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明白为什么建设海洋那么重要?换句话说,为什么对于海洋的维护是很关键的? 我们很容易觉得在海洋中虽然有很多的生物,但是我们又不能在海洋中生活,好像和陆地相比,海洋就没有那么重要。但实际上这样想是非常狭隘的。 在印度洋,你会看到各地的人交汇,并带来世界各地的产品:东南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绸、非洲的宝石……这样,印度洋地区形成了一张发达的贸易网,带动了亚非欧三大洲的互动,在世界格局中,登上了中心地位。 如果仅仅把争夺海洋主权当作争夺商业利益,其实把历史想简单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安全的维护,自身主权,尊严的保护。 比如,欧洲最早开始航海的葡萄牙,目的就不仅是“贸易”,还带着战略目标——他们与本国附近的穆斯林一直有摩擦,于是希望通过航海,绕到对方的身后牵制和打击。当你明白了这个背景,才更能理解他们在殖民地的所作所为。 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就是实施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海洋强国建设,首先是经济和军事支撑,同时文化支撑也很重要。 现在的时代,经济竞争是主要的话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文化竞争、文化影响的分量大大提升,甚至可以说,今后征服一个国家可能主要不在于你有多强大的舰队,而更在于你的文化能不能产生影响,让其他国家接受你的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就是从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想要成为海洋强国,就必须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原则。在建设中海洋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但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二):从这本书里,我们学习一下我国海洋发展的科普知识

我们的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的71%。而在这个人类已经不断向外太空、向宇宙探索的时代,地球作为人类家园,地球上的海洋的探索无疑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在海洋上的发展,有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明清之后的禁海运动,让中国海洋建设严重落后于世界,当西方列强开着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人忍受着屈辱,奋发图强,凭借着自己的顽强意志,战胜了所有外来的侵略者,成就了自己坚实的力量。 而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更多是在陆地上消灭了入侵之敌,但海洋也必将是我们重要的防护方向。我国也要成为海洋强国,要成为可以屹立于地球海洋强国之林,不让任何势力觊觎的国家。 我国海洋的发展,我们将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呢?在这条道路上有着怎样的具体实施方案呢?而在这些理论和方案的背景下,体现了我国怎样的一种大国精神呢?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海洋强国建设需要有着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公民心中。 这本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就是给我们最全面的海洋强国发展的普及读物。在这里,一张海洋建设的宏伟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于我们国家的这一政策和实践路线有了清晰的认识,是我们爱国教育最好的载体。 这本书先带我们回顾了我国海洋发展的历史,我国也曾经是陆海复合型文明,在海洋的发展上曾经领先于世界。但为什么后来没落了呢?我们最常听到的解释就是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但在这本读本中,给出的答案更全面,也是我们海洋发展面临最大的困局。 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世界其他地区都逐渐强大了起来,而面向于海洋,中国的地缘劣势就凸显了出来。美国直面三大洋,俄罗斯也面对着两大洋,而我国,虽然东面有着大片的海洋,但都不是直面广阔的天地,真正能连接太平洋的海路并不通畅。 在明清时期,来自陆路的侵略压力不断增大,也就缺少了强大的能力去展现自己的海洋力量,加之我国本身海权意识淡薄,太过重视陆路文化,这就成了明清海洋发展困局的原因所在。 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面对着现在的世界格局,我国必须成为海洋强国,必须从这狭窄的出海洋面走出去。但怎样走出去,在走出去中用什么样的理论来统筹我们的海洋强国战略,这是一个国家的指导方针。而在这本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军事等五个维度论述了我们我国强海洋之路必然是经略海洋和和平海洋之路。 而在这些指导方针之下,我国海洋强国的实践道路也就自然而然会是“合作共赢”的道路。“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就是我国海洋强国的实践方向。在这样的重要理念下,落实到具体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带一路”建设和我们不太听到的“冰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他们具体的计划和步骤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本书中也有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要做的改变,所要和世界的交流,和其他文明相互借鉴,都是海洋道路上必然遇到和一定思考的问题。 认真读一下这本书,了解我国海洋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也就真实了解了我国海洋道路发展的方向,这是对于我们国家、对于世界海洋发展了解的重要一课。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三):保护海洋,守护蔚蓝

8号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确,人类活动正在使世界海洋付出可怕的代价。过度开发,不合理的捕捞活动、外来ruqinwuzhong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海洋污染,正在使海洋造成威胁。 除了人类活动,海洋自身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进一步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所以,对于海洋保护势在必行。

刘德喜,正是海洋战略研究的专家。他的著作《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从“海洋强国建设概论”、“海洋强国战略实践”、“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黄蓝文明融合发展”四章对海洋强国这一理念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有的人可能会有疑问,我们大部分人生活在陆地上,为什么guojia还要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呢? 建设海洋不是应该,而是必须。刘德喜教授从多维度解读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ZG是陆海复合型guojia,既有海洋性,又有大陆性。我们有着非凡的探海能力,如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加快了海外贸易。我们有着深远的海洋信仰,比如流传至今的妈祖文化。人们对于海洋的探索、利用、文化信仰从未停止。 哪怕我们曾经损失了巨大的海洋利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海洋意识渐渐被唤醒,海洋领域又重新被纳入综合管理之中。 海洋综合管理既是guoli的一种,也是安全的要求。属于我们特色的海洋强国之路如何走?这必须在现实情况和发展的基础上,走持续发展之路。 特色海洋强国之路是具有经略、和平、包容、公共四大特性的,必须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去建设。 作者认为,建设海洋的zhanlv方针是:使用经济kaifa、文化宣传、falvzhidu、junshi力量、guoji关系五种手段,充分发挥三个主体,实现合力发展。 在海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用文化建设去带动经济建设,从而支撑军事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就是合理、科学地利用海岛资源,这一措施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而且有利于海上航路的畅通,能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在海洋建设之路方面,我们还有不少路要走,不少困难要克服,但我深信,终会成功。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读后感(四):正在实现的海洋强国梦

我们生活的国度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超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数万年来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从远古到今天,数辈中国人沉淀下来的海洋文化,一点点植入东方巨龙的血液中、根植于我们的DNA里......

远古的海洋梦

海洋一直有着难以形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前赴后继地前往探索。从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先人的航海遗迹,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殷商文化遗存的海贝、鲸鱼骨等化石,再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龙山文化遗迹,以及后来的百越海洋文化遗迹等等古代文化遗迹,无一不记载着远古先人们探索海洋的足迹,以及他们征服大海的义无反顾......

先秦的海洋梦

在先秦文献记载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与齐国,就曾爆发海战;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更曾四次来到海宾,望于南海,甚至派徐福东渡......这段时间,海上丝绸之路开始萌芽,岭南地区的先人们开始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岛屿,开辟了以陶瓷为纽带的海上贸易交易圈......

唐宋时期的海洋梦

唐宋时期国力的强大,特别是民间财富的巨增,促使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蓬勃发展。在泉州港、广州港、宁波港等港口,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远洋商船云集,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盛况推动了诸多与海洋文明相关的技术与经济贸易,带动了国际贸易,更为国家与民间积累不少财富......

明朝的海洋梦

明朝永乐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28年间,郑和率300多艘船27000多人的庞大船队一路西行,走访了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此举,把海上丝绸之路推到极盛的顶端,先后引进不少外来物种,也促使多国移民力量的加入,推动了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明清海禁下的海洋梦

闭关锁国政策下,明朝政府禁止人们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断绝了民间的海外联系,无论是中国人赴海外经商,还是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活动,都被明令禁止。这一政策将制海权拱手让与他国,更放弃了来自海外的利益,改变了中外贸易局面,也让中国远离海洋文明......

挨打后的海洋梦

清代末期,列强的坚船利炮炸开了国门,随着一个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打开海洋大门。在对外贸易层面,无论是往来交易的国家地区,还是商船的数量、贸易规模,都源于高于前朝;可是这些带来的更多是耻辱......

知耻而后勇的海洋梦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闭关锁国政策告诉我们的至理名言,也是坚船利炮炸开后,东方巨龙的顿悟。重塑海上贸易通道,开放多元与包容和谐的发展道路是今天我们海洋强国梦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增强文化影响力、维护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措施!

封面

翻开《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第一章中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历程看得我热血沸腾!回首过往,我们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曾经爬得多高,后来就有多痛!看着万载千前,祖先们征服海洋实现海洋的强国梦,看着海洋母亲回馈给我们数之不尽的资源,看着牵系海内外文明的纽带,我们都必须继续走下去,知耻而后勇地奋力站起来,迈向海洋,开始创新探索的征途。

无论是政治维度,还是经济维度、文化维度,军事维度,或者是生态维度,海洋强国建设之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 建设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从理论、实践、机遇与建设等若干角度,深入且全方位地探讨海洋强国建设之路,并结合一带一路、结合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融合与发展,详细分析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

部分目录

这本书讨论的落脚点非常宏大:海洋强国梦,并在讨论中结合当今海洋建设与一带一路等当下政策,从实际出发地分析其理论根基、实践经验,以及需要规避的问题,全景式地分析讨论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建设之路、以及如何超越文明冲突,重构黄蓝文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如一张宏伟蓝图般,带着读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等角度清晰、全面地看大国责任和大国担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