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九小时》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九小时》经典读后感有感

《第九小时》是一本由[美] 爱丽丝·麦克德莫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九小时》读后感(一):一部刻画女性群像的小说

从书名的注释来看是带有宗教色彩的,但是我看不懂,所以就不从宗教方面来说了,从小说的时间线来说,故事的背景发生在美国内战之后,工业革命新兴,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部分社会阶层疆域被打破,这其中还能看得到爱尔兰移民潮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劳工的部分身影,从小说描写的角色来说大都是中下阶层,很少能看到中上阶层的影子。

作者刻画了一群女人形象,着墨甚多,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修女,这其中包括年老且悲天悯人的圣萨维尔修女、和安妮朝夕相处的洗衣修女伊路米娜塔、照顾孩子的珍妮修女、照顾送奶工夫人的露西修女,即使这些修女献身神职,却依然有着自己的情感。作者的文字很是细腻,尤其是这么一句话,“修女很想将女孩的肩抬起来一点,好给已憋得生疼的膀胱减少些压力,但她忍住了,还能再忍一会儿”。另一类是遭受苦难且孤独在生活中挣扎的普通女人,这两类女人之间相互帮助扶持,丈夫自杀的安妮、被嫌弃的门卫夫人蒂尔尼太太、患有舞蹈症被狗咬残的斯科特洛夫人、想要让母亲幸福的莎莉。

上诉两类女人在那个苦难的年代相关扶持,主要是刻画了那个年代的女人勇敢坚强的形象,与之相对的是对于男性角色着墨较少,感觉作者似乎在有意识的弱化男性形象,让人感觉这个小说世界有点失真偏离。

《第九小时》读后感(二):一本女性群像刻画丰满的小说

“第九时间”用书中的注释来说是指天主教规定一天要做八段祷告,第九小时是指从日出之后算起的第九小时,大约在下午三点左右,正是祷告的时间,所以从书名《第九小时》来看这可以是一本从宗教入手的小说,因为对宗教知之甚少,所以有些关于宗教的东西读起来相对有点枯燥。

从脱离宗教色彩的角度来看,小说里主要描写了两类人物。

一类是形形色色的修女,年老的悲悯的圣萨维尔修女、和安妮朝夕相对的洗衣修女伊露米娜塔、照顾孩子的年轻修女珍妮、照顾送奶工残疾老婆的露西修女,有些只是简单数语就将这些修女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立体,比如这句“修女很想将女孩的肩抬起来一点,好给已憋得生疼的膀胱减少些压力,但他忍住了,还能再忍一会儿”,当时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感觉我就是那个尿急的修女。从作者的文字不难看出,这些修女献身神职,但都有自己的情感纠结,甚至有些情感的诉求超过了宗教的束缚,比如说圣萨维尔修女试图将安妮自杀的丈夫埋进身前准备好的教堂墓地里这样想到,“就把这记作我的罪过吧……等我见到上帝您时,我们再来算总账”。

另一类是遭受苦难或孤独的女人们,丈夫自杀的珍妮、被公公嫌弃的门卫老婆蒂尔尼太太、患有舞蹈症被狗咬且截肢的科斯特洛太太、试图让母亲幸福的莎莉,这些形象相对修女来说有点单一且片面,相对丰满一点的是莎莉及其母亲珍妮。从书中的只言片语不难看出,小说主人公所处的时代是美国内战之后,当时工业革命新兴,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同时打破了部分社会阶层壁垒,可谓是百废待兴,所以通篇小说很难找到上层阶层的身影,大都是刻画得中下阶层的形象,这其中还提到了爱尔兰移民和中国劳工。

另外,小说在描写女性角色方面可以说是浓墨重彩,但在描写男性角色时,轻描淡写,感觉这些男性角色都是工具人,小说里的用语似乎在弱化男性角色,坑你这是为了凸显女性角色在当时生活的不易和相互扶持,但这种感觉让人觉得这个小说世界有点失衡,甚至是失真。

《第九小时》读后感(三):世上有多少坏人,同样也有多少好人

安妮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外出买了个东西,回来得知被布鲁克林地铁公司开除的丈夫吉姆自杀了,甚至是《差点害死他人的自杀事件》。

这对在此地举目无亲又即将生产的安妮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而圣萨维尔等修女的出现犹如撕开黑暗的那束光。

《第九小时》这本书中用了几代人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修道院这些善良、有趣、温柔、严肃且充满爱的修女,帮助柔弱女性激发出自身的力量,让凝结在困难家庭中的那些悲伤、痛苦和难以启齿的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了妥善安放。

圣萨维尔修女可怜安妮,哪怕背负罪过也要将无资格的吉姆葬在加略山教堂的墓地,虽以失败告终,但她为安妮争取到了在修道院洗衣服的工作;在露西修女的帮助下,安妮和蒂尔尼太太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伊路米娜塔修女用肥皂为莎莉雕刻小动物,珍妮会陪莉莎玩耍……数年之后,深受影响的莎莉想要成为修女。

“莎莉不适合当修女。”

露西修女严厉,是个难以亲近的人,而我却很喜欢她的果断干脆,看待事物的眼光毒辣且一针见血,除了给予穷苦人肉眼可见的帮助,还有精神层面的照拂,她会让珍妮修女帮忙看莉莎,因为孩子的母亲需要“喘口气”;安妮需要一个家和丈夫;解救遭哥哥家暴的两个小女孩,她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科斯特洛太太逃避现实折磨身边人:“苦难,不会掩盖一个人的本性,只会把它暴露出来。”也敲醒了莉莎的天真“别以为只凭你一个人就可以消除世上所有的痛苦。”

兴许人注定就是要撞一次南墙才知道回头,火车上的遭遇让莉莎打消了成为修女的念头,回到家却意外撞到母亲和科斯特洛先生的私情,为了求得上帝的宽恕,她主动去陪伴科斯特洛太太,更为了母亲的幸福心生邪念,而她的朋友珍妮修女为此放弃了去天堂的资格,只为了她能平安快乐的生活下去。

纵观全文可知修女们在成为修女前经受了各种各样的人生苦难,成为修女后要面对的是比之前更多的悲苦人群,即使面对丑陋和肮脏,她们仍用一颗善良、正直、悲悯的心去救助世人,鼓励、支持、引导弱势的女性挣脱黑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仔细想想,修女们在无形中为两个家庭的子女结合牵了红线,莉莎和帕特里克及他们的孩子们都在修女的爱护下成长变老,随着时间流逝“神圣的修女已经要濒临灭绝了”,这一段温暖的过往只能存在于记忆中,十足的可惜。

感谢爱丽丝·麦克德莫特,感谢KEY-可以文化,让我这个对“修女”这个只知其名对其他一无所知的人可以了解这个群体。

《第九小时》读后感(四):第九小时:黑暗教堂中的一支祈愿蜡烛

《时代》的这则评论,或许更贴近我读完全书之后的感受。那是一支小小的,小小的,摇曳着烛光的祈愿蜡烛,底色是一片黯淡横陈的灰与影——但正是因此,那支祈愿蜡烛显得愈发温暖而明亮。

《第九小时》:剥离明黄色书封后的暗色书面

所以,什么是底色呢?

一个布鲁克林地铁公司列车员,一根连通燃气阀的橡胶软管,一阵稍纵即逝的嘶嘶声,一场平静而又巨大的迎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想些什么呢?

一个乘上火车即将远行芝加哥的见习修女,一次不漫长的坐铺票之行,一串关于人们和自我的联想,一场夜晚和它所见证的返途。在决定说“不”的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呢?

尽管带着一些悲观主义的论调,其实我觉得,无论是走向生命结束的吉姆,还是逃离既定轨迹的莎莉,他们是相似的,但或许这并不是什么重蹈覆辙。——这是生命本身的含混与意义。

在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的简介中,吉姆似乎是一个背景板式的人物,他只是一个“因”,由此敷演出一场漫长的“果”。但在我的阅读体验中,开篇吉姆平静地为自己设定结局的场景,反而是全书最为浓墨重彩的一划。吉姆的自我戕害是不必然的,他或许想了很久,但并没有想清楚。在他走向他为自己设定的终点的过程中,一切生活正在他的身边稳定而恒久地持续着,正如在他离开之后,生活又有序地推进着一样。又或者是,正如在他离开之前,生活的回忆在他脑内碎片般的闪现。而后,一个男人选择了死亡。

至于我们的“主人公”莎莉——实际上,我并不认为这本书中存在着一位绝对的主人公——她的返途,其实更像是一场逃离。打破自我臆造的幻想,看见真实的不带有丝毫滤镜的生活。她被修道院午后的阳光保护得太好,那些跟随修女而目睹的一切更像是她加深自我催眠与自我感动的理由,而真实的她,在一个人面对旅途时,才真正去直视,直视生活。莎莉其实也没有想明白过,无论是离开之前还是返回之后。她所迷恋的,是一种平静而温和的语调,不带花纹的素饰背后所象征的意义,又或者,是第九小时的阳光。最后,芝加哥少了一位远道而来的修女,但是布鲁克林迎接了一位去而复返的女人。

至于亮色,在底色的映衬下才更显得突出。

事实上,书里的每个人都有他的过去与未来。复杂,多变,而立体。有温暖的时刻,像是阳光倾洒在整条街道的生气勃勃,或者是光打在修道院餐桌上的圣洁明亮,抑或是推开一扇门轻轻点头的迎接与熟稔。“会好的,愿上帝保佑你。”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书中人称与视角的变换,像是一场游戏,又或者是一个谜语。过程中隐隐猜测,在最后揭晓答案。口吻并不伴随太多评判色彩,或许也是作者为读者埋下的一个小小的礼物。

最后,阅读愉快。

第九小时

评价人数不足

[美] 爱丽丝·麦克德莫特 / 2022 / 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