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锦集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锦集

《跟动物交换身体2》是一本由[日]川崎悟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一):懒得想标题的读后感

和前作相比,本书的系统性更加明显了。之前的第一本更像是短视频时代的作品,通过零散的人体动物图先声夺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第二本显然更有野心,希望通过同样的方式,将整个动物的演化过程梳理一遍。因此,文中就涉及了不少史前动物,比如恐龙。 当然,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样,科学没有纯粹客观性,也包含了作者的意识形态。本书的侧重点是动物各种各样的奇怪身体部位,并且介绍这些身体部位形成的原因,从而最终得出后记里的结论——“(动物)都不是为了获得某种能力而主动演化的,而是顺应环境变化后才获得了某种能力。”这里不仅包含了进化论的观点,而且也有点环境决定论的味道。 不过,对我来说,动物依然具有主动性,因为同一个环境仍有不同的适应方式,这些动物通过主动的选择,获得了各自的能力,这也导致了物种的分化。有些为了体积而放弃了灵活,有些为了飞翔而简化许多器官,正如人类,也选择了头脑,使得腰和头颈承受了更大压力。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二):比起第一本,卡在了专业性和趣味性中间的夹缝了。

就算不是尽善尽美,也是科普佳作。看了一遍,复习整理了一遍,配合了其他书补充了一下。

腹部肋骨消失后,可以卷起来,看我家狗子卷得多好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三):用人类变化去探究生物进化的路线……

用人类变化去探究生物进化的路线……

川崎悟司,对古生物、恐龙和各种动物情有独钟的日本古生物研究者、插画家。1973年出生于大阪,2001年开设了以时代/地域分类收录生物插图的网站“古世界的居民”,凭借极具个性、栩栩如生的古生物插图大受欢迎。主要著作有《跟动物交换身体》《灭绝的奇妙动物》《我的宠物是恐龙》《马用一跟脚趾站立》等。去年阅读过了其《与动物交换身体》系列第一本,今年迎来了这个系列的第二本。

这个系列的第二本延续了上一本的魔性画风+专业知识+奇趣解读,以独特的视角直观解读动物的身体结构,向你展示跟动物交换身体是怎样一种体验。非凡脑洞创意,独特的“体感型”动物图鉴,画风清奇,吸睛搞笑,人体“超级变变变”,实力演绎“进击的动物”!

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创造出一种有趣又有效的科普方式,图解20余种动物的身体结构、成因、特殊功能、生活方式、进化故事等,专业知识全掌握。全彩四色印刷,精致装帧,轻便口袋书。

全书用多幅魔性的插画描绘了鲨鱼、袋鼠、霸王龙、天鹅等二十多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及演化奥秘,通过将动物的特征与人类一一对比,将专业的生物解剖学知识转化成夸张、冲击力超强的画面,产生真实有趣的对照,带你走进一场跨物种体验的惊奇之旅!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第二本在延续了第一本的优点的同时有所突破,首先是作者选择了生物进化这条主线去讲述动物的变化,系统性更强,第一本中重点突出了“动物与人结合变身”这个灵感演绎方式,而这一本中通过动物进化的几条路线有意识的加入了生物进化路线沿革的讲解,十分难得的是对于古生物进化分支和路线使用几张形象生动的图解让其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所以本书对于古生物学习者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各种“动物人”变身的图示依旧是一大亮点,还是那句话,有些生物变化之后会有科幻恐怖电影反派主角的感觉,但是难得的是作者的变化是有所依据的,本书实体书大小适合装在口袋中,有兴趣的可以去购买,个人评分9.2分,推荐指数五星。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四):画风清奇,但不失科学风骨

看《跟动物交换身体2》,很像是在看一场超级变变变。

鲨鱼的颌骨与头骨是分离的,好,那我们就这么——完成变身。

当然,如果你把这本书当成是当代《山海经》,多少有点浪费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毕竟,这是一本严肃的科普书籍。 每一张夸张的图画,都蕴含着专业的生物解剖学。

而从源头上来说,人类和里面提到的动物实际上还真是同根同源。鱼类、两栖类与爬行类、恐龙与翼龙、鸟类、哺乳类等不同的种类,如果要问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么,大概是因为这些都是脊椎动物。

不过,这本书又绝不仅仅是变身那么简单,里面很多科普的小知识也是我第一次接触。

之前我还听说过这样的传说,说是鲨鱼一生都在换牙,用坏一副就换一副。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鲨鱼的牙就是它的鳞变的,你可以理解成啊鲨鱼有一部分鳞长进他口腔里了,还变形了,变得特别大,就是牙了。

虽然以前是吃肉的,但从食肉变成吃草,肠道还是保持了较短的长度,因此为了更好地消化竹子,大熊话进化出了新的消化方式,比如增加肠道绒毛,腺体的数量,由此可以扩大肠道对竹子的吸收面积,增加消化液体的数量。同时还借助肠道的细菌帮忙,对竹子进行消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最为核心的一句话。

然而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又常常伴随着误解,比如我们是“进化”的,所以我们人类更加高级,但是通过《跟动物交换身体2》,我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进化,只是为了适应生存,而在大自然的淘汰中,逐渐剩下适合生存的变异。人类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我们需要的是平等的看待万事万物。

《跟动物交换身体2》读后感(五):这是一本披着怪皮的正经科普书

先说感受,看到封面我便移不开眼睛,读完后却意犹未尽。

其实之前在社交媒体平台有刷到过推荐,多数信息是诸如:“san值狂掉”“诡异荒诞”“是碳基生物能想出来的东西吗”之类的评论。但是当我真正看到本书时却丝毫感受没感受到所谓诡异与荒诞,细想原因,大约是因为科学其实有时就是和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背道而驰的。

于很多我们熟悉的东西事物是如此的,很多我们甚至没听过没见过的事物更加如是,古人云: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从这个角度我似乎更加感受到这本书的巧妙意义,那就是如何能让“小白”快速并准确的学习到科学常识,这是一本披着怪皮的正经科普书。

《跟动物交换身体1》里面只涉及到四足动物,而这本《跟动物交换身体2》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鱼类,于是包括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恐龙、鸟类、哺乳类在书里都出现了,至此,一条清晰的线索展现出来,动物2围绕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展开。

“具体来说,作者解构了不同的动物骨骼,并科学严谨地让人类‘如法炮制’,搭配合理的运动姿态,深入浅出地演绎演化之美;用动物之间的对比,解释了不同的生理现象。”

浅放几张图片剧透一下给感兴趣的uu们参考:

动物类的科普书不少,但是像这本书脑洞这么大的不多。有趣是真有趣,科学亦是真科学,疫情当前,天天在家呆着,打开社交平台皆是烦闷污糟事,特别想要读一点跳脱生活的东西,暂时远离当下的压力。当然也可以刷科普短视频了,但总觉得读书才会让人在某一刻有会心一笑的抚慰。

很喜欢作者在后序里写的一段话:

“无论是人类还是鸟类,都不是为了获得某种能力而主动演化的,而是顺应环境变化后才获得了某种能力。换言之,人类作为生物,并不是演化的最终形态,而是演化过程中的一个结果。”

愿你也能在书里找到一点快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