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收山》的读后感大全

《收山》的读后感大全

《收山》是一本由常小琥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320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1-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收山》读后感(一):收山

暑假时把书看完。心久久不能平复,对手艺的传承是最应珍惜的。在看遍地的烤鸭店,有种莫名伤感。对食物的追寻,何尝不是对文化的考究!老一辈的匠人匠心,是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新时代的发展,让我们品尝不到地道的烤鸭!让我们在速食的世界迷失!也让我对地道的北京烤鸭产生强烈好奇心。作者用心的生活,用心的感受给我们打开一扇门,让我们走进厨师的视野来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

《收山》读后感(二):厨子,江湖,落寞

很喜欢常小琥的《收山》。这是我读过的第一部与厨师有关的小说。不知为何,我始终觉得收山这个词本身便带有一种悲伤的色彩,洗手不干为之收山,收山便意味着结束意味着终结,意味着某个时代的结束,就如本故事中所出现的那些人那些事。。。。。。 常小琥笔下的厨师故事,其实更像是一个江湖故事。做人做事自有自己的一套规矩。故事中最惹人深思的规矩有两个,一个是师傅收徒之后,会郑重其事的找到徒弟家中,告诉对方父母,你孩子在我手下学徒,店里会照顾好他,请放心;一个是杨越钧给屠国柱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做厨子,最要紧的是有一颗孝心。两条很简单的规矩,你越琢磨便会越觉得有意思。尤其是后者,做厨子为啥要有孝心?说白了厨师这个行当,除了天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师傅如何教,是不是会防着徒弟抄了自己的后路,而故意留下一道偷手,就是咱们老话说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这孝便多半是落在了这里。只是这真孝与假孝,或者即便连师傅也未必能够十分把握,只有徒弟才真正知道自己吧! 故事中,烤鸭师傅葛清可以说是故事中最悲情的一个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派厨子形象,有大本事,有大脾气,胸中也自有一套自己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在故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人物其实是相当的不讨喜,不但旁人,就连自己的徒弟屠国柱对于葛清其实也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就是很容易让人吃瘪。但是这个老人的坚持与操守,却值得所有人打心眼里的尊敬。葛清身上有一种独属于厨子的工匠精神。他做烤鸭所用的鸭子都是自己亲手喂出来的,怎么喂喂什么都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流程。当饭店不再让葛清自己养鸭子开始使用屠宰场的鸭子的时候,老人的抗争显得无力,但是莫名的有一种悲壮,他说出了不如碾死我这把老骨头,倒也清净这样的“气话”,也用外边买来的普通鸭子狠狠的奚落了一阵来参观的领导们。他写信给领导,阐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关心与担忧,但是在领导看来,这些都是一些可有可无无需在意的小事。葛清注定是在厨师行当即将没落之际的最后殉道者。 屠国柱的命运在某一程度上延续自己师傅葛清的悲壮。在故事的最后,万唐居改革,几乎所有的老师傅都会被扫地出门,未来的厨师行当不需要他们这些老古董老顽固,所有的菜肴都可以被量化被标准化,至于所谓的技巧经验与秘方云云,都被认为是一些不羁之谈。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悲情落幕。。。。。。

《收山》读后感(三):《收山》:一本围绕厨师而写的书!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不过包含短短的几个字,但是却将吃饭这件看似平常不过的事情放在了较重要的位置。但是细想下,吃饭这件事虽然平常却对人们格外的重要,若是都无法填饱肚子,每天都处于饥肠辘辘的状态,又怎么能收获最基本的幸福感呢?

而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果腹即可,而是对菜品的色泽以及味道等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此时,一位好的厨师就显得各位外重要了,毕竟天下的厨师数量的确不少,可是真正可以做到顶尖级别的厨师却是少之又少。

对于一位厨师而言,其生平最大的成就除了体面的完成自己的这份厨师工作之外,还有就是自己最终是否可以体面的收山。而《收山》一书则是围绕厨师而创作的一本书,书中所写的很多细节都可以让我们从中找寻到当时社会发展的痕迹。

“一位师父能否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保住这一行的香火,别断下去。有朝一日,能给后人当一块垫脚石。

这段话正是《收山》一书的总结,厨师这一行业体面的收山所指的就是其所收的徒弟后续的作为,是否可以让这一行业在其手中继续发展下去。

对于写厨师的书籍很多都是讲述菜肴烹制方法的,而该书则不同。《收山》围绕厨师作为出发点,对20世纪70年代末,老北京饭庄的发展情景进行了描述,将曾属于那个时代的悲欢用小说的形式向人们娓娓道来。

说道这里,不得不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该书作者是一位北京人常小琥,曾获得过多个奖项,如第四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以及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等奖项。

本书情节流畅,易于阅读,可以更为深刻的对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本由几代人苦心经营的传统行业不断的被冲击着。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行业是退还是进,是留下还是消失?而这一答案还是需要看行业的发展而定,为了可以更好的发展,不得不在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不断的挣扎和提升。

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原有传统的行业造成冲击,而行业是否可以继续传承发展下来,则是需要看这些行业是否可以禁得住时代的历练。

《收山》读后感(四):《收山》:老味道的传承

在几年前,有一次打车,和司机师傅聊天,聊到了北京美食,得知这位师傅家里以前是做卤煮火烧(北京的一种小吃),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店铺关了,现在又开着涮肉馆。他非常热心地告诉我麻酱小料怎么调会更好吃。讲到开店的故事,满脸自豪还有一些无奈。

有时会在网上看到有人调侃北京是美食荒漠,除了烤鸭,铜锅涮肉,就是一些小吃了。没有粤菜的精致,没有川菜的味道独特。 北京作家常小琥的长篇小说《收山》,带着我们了解传统餐饮行业,这本书起笔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将老北京饭庄的景象寄于北京万唐居三代厨师的人生沉浮,书写了一段氤氲着饭菜香的时代悲欢。

餐饮是勤行,起早贪黑。书中的人物屠国柱选择到万唐居工作,成为厨师,最初就被派到鸭房,跟着他的烤鸭师父。在某一天早上,四点半就被师父叫醒。我也曾在一家爆肚店,听老板讲他家的故事,他的父亲在早上四点就开始用抹布擦拭地面。

整个行业在时间的流逝中,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被裹挟着前进。在书中提到,烤鸭的工序,从饲养到出炉,经过择毛,烫食,宰牲,填养活鸭。到后来,被拆掉鸭圈,省掉了很多工序。“一只鸭子,本该120天出栏,有人能缩到60天,甚至更短。”

收山,传统行业的“传帮带”,师父把手艺传给徒弟,在书中多次提到“一位师父能否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保住这一行的香火,别断下去。有朝一日,能给后人当一块垫脚石。”

中国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在《收山》里,屠国柱说到“我以前也是这样看我师父的,可是后来我慢慢理解,其实不是。师父永远不会担心徒弟抢自己的饭碗,永远不会。师父担心的是,他的东西被以后的人改走了样。”其实,师父最怕手艺没有得到传承。“有些菜,你们永远都吃不上了。”一些味道再也找不回来了。

餐饮业,是保持原汁原味,还是创新呢。不仅北京菜会遇到这样的境况,朋友带我去的一家餐厅,他家的东北甜品,雪绵豆沙,从工艺上来说,非常的费时,很多餐厅都不会再做。老味道慢慢消失了。

希望后人还能有机会尝到老味道。

《收山》读后感(五):《收山》:将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收山”这个词,在词典里的释义有退出某个行业,洗手不干的意思。《收山》是年轻作家常小琥的一部讲述技艺传承过程中夹杂着师徒情深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名为“万唐居”的百年老店的兴衰为主线,描写了传统餐饮行业逐渐被新的经管理念与营销模式所颠覆的过程,成为时代背景下传统餐饮业命运的缩影。

小说主人公屠国柱初进万唐居时,见证了万唐居的鼎盛时期。店里的师傅身怀绝技,注重传承,“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从不存在,即便之前曾遭到徒弟的背叛,师父葛清依然愿意把技艺传给屠国柱,师徒之间交往讲究的是老礼,遵从的是家法:“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地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老师傅既要有坚持手艺和信念的理想,又要有留住手艺、保住香火的责任,做到这两点,收山时才能问心无愧。徒弟拿起接力棒,同样要坚守理想,担起责任,将手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就是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所谓传承的意义。

身为传统宫廷烤鸭的传人,屠国柱成功地接过了师傅葛清的接力棒,但在变革的时代下,也亲眼见证了万唐居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他虽有心将代代相传的技艺发扬光大,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实用至上、效益为王的社会。那么,身处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手艺人究竟应该何去何从?是逆流而上、将手艺传承,还是顺应时代、任手艺消亡?正是这种进退两难的纠结让屠国柱茫然,最终在无可奈何的酸楚中黯然收山,徒留一个手艺人渐行渐远的背影。

艺术源于生活,为了《收山》的创作,常小琥跟不少厨师下过馆子,了解过与饭店和厨师有关的很多常识和经验,因此书中对于此方面的描写十分专业。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场景,他的文字更是流露出了一种不加修饰的白描之美,他常常能够抓住那些很少为人关注的细节,发掘其中的象征意味,写出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词句。就像他书中所述:“真正刻在你心里,在你记忆婆娑的那一刻,映在眼前的,不过还是那一两个瞬间而逝的画面而已。它们曾经于某段时光,停留在你的生命里,就此扎根。我想,这样的画面,就是宿命,是任凭你穷尽一生、千辛万苦都不会改变的。因为有它,你才所以为你。”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快餐、外卖、短视频等元素的商业时代,人们追求的是效率为先、利益至上,这也直接导致,耗时费神的传统技艺日渐衰退。传统手艺人一旦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时代浪潮冲散的流沙。不仅仅是手艺,许多传统的东西都在消失,而这些东西的载体——人,也在逐渐老去,所以才有了类似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谁来守护这些传统,不仅需要大众的关注,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传统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念的改变,才能带来行动的改变。好在我们已欣喜地看到,传统的东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去继承和发扬,希望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这些传承下来的东西,依然会给我们带来温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