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1000字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1000字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一本由于坚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6,页数:2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一):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诗人于坚的长篇散文,也是一本摄影集。虽然书名提到了“密西西比河”,但实际在书中并没有描写密西西比河的语句,我推测应该就像长江之于中国一样,以密西西比河指代美国。“密西西比河某处”应该就是遍指美国。整部作品分成两部分:一本是散文,一本是摄影集,以函套的形式合二为一。诗人以文字与图片两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带我们进行一趟美国的精神之旅——带我们去看美国的大城市,带我们去看美国的乡下,带我们领略美国的时尚,也同时带我们欣赏美国的粗俗。我们既可以看到美国多色人种混合在一起的包容,也可以看到美国的排外。可以说,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很多方面。

先来说一下摄影集。摄影集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拍摄美国的山河大川、旅游胜地这类。诗人记录的是在美国的点点滴滴或是生活的某个切片,既没有讲究艺术美,也没有进行修图,甚至有一些照片还拍虚了,这种随意的妙手偶得就是一种真实的呈现,呈现的是真实的美国日常。另外,摄影集中的图片都是单色的,这并非诗人的摄影器材拍不出彩色,应该是诗人有意为之,让我们更关注除了颜色之外的一些细节。

在长篇散文中,诗人于坚回顾自己如何第一次拿到签证,如何跨越大洋,又如何来到美国。异国他乡的现代都市的场景让他看到很多也想到很多,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我们也跟随他见到他所见,闻到他所闻,感受他所想。借着这么一个过程,进行东西方两个大国之间的文化碰撞。诗人回忆自己还有朋友的人生经历,回顾美国的历史,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来一趟知识与文化之旅。

散文这本既不分章也不分节,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就像是一条奔腾的河流一样。整本书从一首关于河流的歌开始,一气呵成,如大江东去奔流入海。说实话,习惯了阅读各种小说的我,对于诗人的这种散文的叙述方式一开始是十分不适应的。虽然里边也有人物、情节、背景等等,但是读起来总没有像小说那样顺畅清晰。但是深入阅读进去之后,渐渐也习惯了诗人的这种叙述方式,慢慢的以文字形成的影像与体悟也可以感同身受了。印象最深的是叙述到诗人刚到美国纽约的时候,以整页都不分段的文字将多个影像给我们形成某种视觉的强烈冲击的效果,各种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前卫的艺术的一股脑的完全塞过来,像极了我突然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地方,那种看什么都新奇的感受。

在行文当中,诗人时不时添加了一些现代诗,更加丰富了这本书的内涵。固然东西方文化与生活有着天差地别,让身处异国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国人产生浓烈的乡愁,同时也有渴望完全融入当地的孤独感与疏离感,好在有诗歌这种语言形式,打破隔阂,将不同地域的人串联起来。

诗,成了联结远方的纽带。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二):镜头与诗带你巡游密西西比河某处

书名:《密西西比河某处》

作者:于坚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于坚,昆明人,诗人、作家,也拍纪录片、摄影。2005年开始“坚记系列”的长篇散文与摄影的写作,书写“有难度的散文,而不是“轻骑兵”。著有《昆明记》《印度记》《建水记》《巴黎记》《大地记》《希腊记》等。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诗人于坚最新长篇散文,也是他的第一部摄影集。全书没有章节,没有小标题。似游记又非游记的文字穿插着诗文,记录了作者从昆明到纽约之行,用图文诗的方式带我们看不同的世界,探寻另一个世界的文化。

“我不从审美的角度看世界,我所拍摄的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看到的世界。”

摄影集去除了色彩存在的“杂念”,选用黑白表达情绪与氛围。黯淡背景中形成高对比氛围,烘托出人物自身的情绪。通过这些照片表达了于坚对世界的见解,告诉读者在他的时代里,看见过什么,思考着什么以及记下了什么。在他镜头里拍下的是一部分人视而不见的东西,选择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美,而是它们是能否能感动到自己。

“照片、文字都属于一种语言,但语言不是世界本身,语言只是世界的隐喻”

“我只是想通过这些照片和文字,让读者知道我在思考着什么。照片是我看的痕迹,文字是我思考的痕迹。”

在他的照片和文字中,纽约有一种现代主义的魅力、生机勃勃,充满机会和创造力,一直处于世界创造力的高端。纽约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你可以成为最前卫时尚的,也可以成为最落伍寂寞的,当你注视着巨大的广告牌恐龙般的攀着摩天大楼的身子向天空飞去。扭头一看,下面可能有一个流浪汉正躺在店门口。

密西西比河联系着大半个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风土、历史见证了一代美国是谁啊的崛起,赋予了诗人灵感。美国新与旧的碰撞,中西文明、思想、诗文化的交融。

一位风格鲜明的摄影家,一位题材广泛、语言自由、心接古今中外的诗人。带读者去体验昆明与纽约之间来回巡游,完成诗了对文明的守护。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三):一位诗人热烈又朴素的精神长河

贯穿美-国南北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河,是美-国早期崛起的发源点,是一国长期繁荣、强大的根基,是一代文明的摇篮,于是,密西西比河也堪称美-国的母亲河。在奔腾的密西西比河沿岸,是古老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文明交汇,是新与旧观念的碰撞,也是一卷波澜壮阔的历史文明的画卷。

在这片土地上,密西西比河以其独有的魅力风姿吸引着无数诗人、作家前往,也以其深沉的韵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向往自由的灵魂,像林肯、马克·吐温、梭罗、海明威、福克纳、凯鲁亚克等等都与密西西比河有着无比强烈的情结。

诗人于坚与密西西比河同样有缘,青少年时期,爱好诗歌的他爱上了自由,读诗也读得“血肉横飞,灵魂出窍”,也爱上那些与密密西比河孕育的自由灵魂。在那些密西西河优秀儿女的感召下,于坚对密西西河充满向往与热爱。终于有一天,亲自踏上了这片心中的热土,并孕育一部《密西西比河某处》。

《密西西比河某处》是一部散文集,也是一部摄影集,是诗人于坚站在异国他乡,以亲历者的感触描摩的异国游记,是对贯穿整个漫长缓慢的青少年时期的密西西比情结的一次历史性梳理,也是多年后的于坚亦诗亦文,亦行亦思,以诗人的灵感触摸独属于自己的真实。在他的眼里,这是“一切自然”,“精心设计处,但处理成洪荒时代的样子”,大河,“安静,就像一个老人正坐在故乡的大树下钓鱼”,“美-国消失了,英语消失了,回到最初的世界上,上帝从来没有创造过国家这种东西。河流就是河流,石头就是石头,树就是树”。只有亲历其境,才可以看见人们怎样生活,还能怎样生活。只有身临其境,才知道生活的本色原来就是热烈和朴素。

人类在自然之力面前是无比渺小的,面对大河同样也是。诗文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自己亲历的世界交织在一起,是既让人忧郁,又让人热烈的隐秘色彩。有人说读不懂诗,那不要紧,还可以读文章,看不懂文,还可以看画面。文是诗的注脚,诗是文的短章。诗是精悍简炼的,而文则舒慢而沉思的,前者犀利,后者深沉。图则简明直白。

我很喜欢看于坚讲上个世纪的故事,那个时候,压抑的外面环境,内里都是不甘平庸的自由心。分明是苦难的历史,如今看来满是苦尽甘来的释然。那些大时代滋生出的生活情境,如今再也看不到了,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也换了另一番面目,即便是苦中作乐,如今也变成是让人乐呵一下的回忆。

于坚的散文是长长的线,以个人视角串起了那些尘封的记忆,平凡的人们的诸生态,一一现露笔端,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些站在世纪中段的人们的生活图景,所思所想,特别是那些“热血奔流,生命被语言解放”的诗人们的人生百态。

于是,自然之河密西西比河变成了一条精神的河,在黑暗中滋养出无数属于自己的歌。这些歌的共同点便是“自由激励着生活”,是他们无比渴望着无拘无束的精神世界。于坚站在这里,观察着这条密西西比河历史的沿岸,也洞悉自己所经历的过往,漫步慢行之中也思考着诗,诗人和生活。

一个人的阅读史铸就了他的灵魂,一个人的剖白也激发着对自我的不断认知。在《密西西比河某处》一书中烛火观照自我与大世界,混乱生命的悲剧以及人之活着的伟大。就像密西西比这条大河的一草一木,万物皆有灵。

《密西西比河某处》里的摄影作品全黑白,偶遇的人,街角,随便的物什等等,看似非常随意,就是那么信手一拍。构图也是不走常规风,随性又让人意外。读完诗文,再看摄影作品,便也理解了。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四):密西西比河的某处,也是全世界的某处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大陆上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的称呼来自印第安人,意思是“大河”或“众水之父”。密西西比河通过暗藏在岩层深处的潮湿末梢渗透了整个美国,流入大西洋,汇入整个地球。密西西里河的某处,可以是美国的某处,也可以是全世界的某处,当然,全世界的某处,也可以是长江黄河的某处。

当然,对于于坚来说,密西西比河并不是通过海陆循环、不是伴着太平洋季风降临到的云贵高原,而是通过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通过小说里的那条鱼游到了遥远的昆明。于坚,字之白,昆明作家、诗人,在阅读了大量美国文学作品后,在千禧年开启四年之时前往了纽约,并把这段旅行的经历写成了《密西西比河某处》。但是,尽管附赠了一本于坚的摄影集,这本书并不能算是一部游记,而是一趟文化之旅、认知之旅、发现之旅,以散文的方式构筑回忆的主线,以诗歌的穿插抒发适时的情感,以记录的真实再现异国的风光。《密西西比河某处》的同名摄影集则是这位诗人拍摄作品的首次集合出版,我们可以通过于坚的作品看到,在一个诗人的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诗意的语言是怎么搭配照片的。

毫无疑问,这套《密西西比河某处》是个文艺的作品,但也不是难读的作品,就像于坚的朋友评价于坚的诗那样,“然而就诗人本身的语言来说,于坚当晚读的诗。几乎没有欲将翻译者推向绝望的深渊的遣词造句。”于坚的诗很白,文化很散,但是流传到了海外,文艺其实不是故作高深、矫揉造作、话说一半,在于坚那会儿,文艺就是大家在工厂焊铆钉,别人在休息时打扑克,他在看书。

在于坚那个年代,拿到老美签证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选择横跨大洋的,要么是求学的学生和陪读的父母,要么就是文艺骚年们前往可以包容一切的曼哈顿,当然也有书中那个忽悠所有亲戚朋友一起开地产公司,最后卷钱跑路的那种极端个例。书中的美丽国和最后落地看到的毕竟是不一样的,于坚朋友说过,中国的电饭煲比老美的好,老美的消炎药药效更快,不管是实际主义者还是文艺主义者,都可以在书中感受到另外一个国度平时见不到的一面。

世界是一部人类的巨著,在世界某处,不同的人都过着不同的生活,多看书,多上路,这也算是理想中的状态。

《密西西比河某处》读后感(五):在诗人于坚的作品里,看见异国他乡的风景!

这世界,诗人那么多,但唯有一个于坚。他是一个生于昆明长于昆明的人,大概是昆明的蓝天与白云,养成了这位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诗人。他的文章独具自我特色,善于用摄影作品展现世界。他自己也曾说过:“我通过摄影回到一个作者与世界的那种原始关系,首先看见而不是思考世界。”,这种“图”+“文”的形式,在文学界算是一种新的开拓,这本《密西西比河某处》,便是一种用摄影作品+散文的形式,展现远在大洋另一端的异国风景,感受异国他乡的文化与风情,以及让我们有了更多看世界的路径。

这是一套<散文集>+<摄影集>的书,它看似一本于坚的游记,可我却觉得这是一本异国他乡的研究记事本,他在密西西比河两岸,走过了那么的路,见过了那么多的人,他给他们拍照、记录他们,用文字和影像将这一趟的旅行重新回忆并构建一个不一样密西西比河,他见证垮掉的纽约派诗人,观赏奇特的街景建筑、回忆斑驳的食物,他把异国他乡的文化、风景,不同风格的故事,不一样的人和物,都讲述给我们听,让我们看见远处的城市与人。

这本书很有趣,不仅仅散文集富有诗意,随书的摄影集同样拥有魅力。散文是于坚出游异地的回忆记录,摄影集则事他走过的那些地方的留念,就好似看一部黑白的默剧,那些黑白光影交错之间就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比彩色的摄影作品来说更具有冲击力,直击心灵,就好像我在那儿看着这些时光的流逝,看着这些人或物,一点一点的走进记忆中。

读他的文字会越发觉得富有力量与温度,以前读诗歌是这样,现在读散文也是这样。看到了在密西西比歌边上点火热生机与无限魅力。

读于坚,会有独特的美,也不怪乎别人称他的文字是“清淡简洁,就像落在郊外废墟上的一场雪”。清淡、冷静,温度、有力,都是他文字的代名词,也有着更多的人间烟火气。

读于坚,会很迷人,他让人看见异国他乡的月亮,比国内的亮,却没有国内的“亮”,他们那儿的人不关注月亮,他们没有李白,没有浪漫,即使圆如玉盘的明月高悬,他们也只看到脚下的泥土与草地。

他说:“月亮在八月十五的时候,总是要照亮李白的诗文,不是故意的。 这白玉酒杯,刚好搁在月光够得着的那层。 ”你看,就是这样的烂漫,才是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的原因。你可以在书里只读一句话、一首诗、或是一篇散文、一幅摄影作品,它都可以让你回味无穷;也无需禁锢于什么时候读,可以随时拿起读一句,也可以随时放下。读于坚嘛,就是要如他那本自由、随心所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