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乌云来客读后感锦集

乌云来客读后感锦集

《乌云来客》是一本由流马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云来客》读后感(一):言之成物与创造者的神性

收到流马兄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幽暗的森林》《乌云来客》,爱不释手。国内纯文学领域,现在已经基本可以说,聚焦在了短篇小说上,而且,写的好的一些短篇小说家,已经隐约有了纯粹小说的风范,多年来,从欧美、从拉美、从亚洲的写作学习中,已经拥有了一种能灵活驾驭的国际化的小说语言,一种完全不受互联网破碎、肤浅、喧闹中文制约的广阔、深邃、精妙的中文,一种对梦与现实进行不懈探索与表达的、进入民族与土地隐秘处的、自我流放、重生与救赎的精神努力,也正在短篇小说领域默默践行着。可以说,就是这样的努力,才回顾并重申了这样一个信念:我们这个民族,不是纯然都是粗鄙、野蛮、无知与轻佻,以及整体呈现为一种精神荒漠而蚕食着人类精神的绿洲,它偶尔也有隐秘的精神世界。我从很多短篇小说中,看到了这一事实。森林、乌云,这是汉语不曾真正拥有的意象,短篇小说家们,将它们塑造并输入到汉语中,从而让汉语变得更精神化。作家们的职责,也正在于此,不是使用语言,而是捍卫语言并为语言不断贡献词汇或将词汇精神化,成为可以居住的家园。这便是“言之成物”所谓的创造者的神性。

《乌云来客》读后感(二):记忆中满天的乌云

知名作家残血曾经盛赞过一位年轻的作者流马,他说流马是一位正在形成文学信念的作者,起点很高,其写出作品有备而来,抓住了文学的本质。

近期我看的这本书,乌云来客的封面印着作者流马的名字,又一次碰到熟悉的名字,我赶紧拿起手机来查,发现他的作品不多,却每一个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评分以及赞誉。乌云来客这本书就是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我想短篇小说集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功力的。在短短的五页,十业之内能写好一本故事是非常不容易的。打开本书,书页轻轻的摊开在我手掌心,上面的一篇正是叫做葬礼总是在雨中。

这应该是他这篇说说记里最短的一篇,在这一篇中,他描述了他老娘的去世,他不曾直接在文字中写伤感以及悲痛,可是他却将这些情感藏在了文字之中。 他说他爱他的老娘,他的老娘也爱他和他的表兄弟们。

他说舅舅和舅妈看着他们部里的母亲,一张黑铁锅朝天,张着大嘴,好像在唱一首快乐的歌。

他说舅舅家的屋顶上看见一条青色的棉被,就像一块巨大的膏药,平整的贴在漏雨的屋顶上他的二舅总以为自己是一只羊他想对那些绵羊说起老娘的事,有一只绵羊会流泪,那时他就能分辨出哪只是二舅了。

这样直接的描写总让人感到很真实,不像某些小说一样,强行伤感只会让人觉得尴尬,相反大家很能在这种文字里共情,并感受到隐隐的悲伤,这种悲伤虽然不至于让人痛哭流涕,可是总是能感觉到许久之前那个村庄里的小孩经历了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也为世事无常以及时间匆匆感到深深的忧心以及遗憾。有时会让我们回忆起无能为力的往事

全文基调很伤感,他描写了很多次生活的离别以及生死离别,这本书更像是他在向某种东西告别,这种东西像是旧时的乡村或者是儿时的梦,这本书发生的故事正是他的梦,那些过去的往事就像天上掉下来的雨一样噼里啪啦的,让人来不及准备,却在转眼间消失了,那些痕迹也会消失无踪影,只有自己可以肯定的知道脑海里的回忆在过去的某一刻像乌云暴雨一样撼动自己小小的世界。

这本书挺厚的,但拿在手里很轻,在胳膊还没有觉得累的时候眼睛就以领略了数页。

《乌云来客》读后感(三):这是一台时光机回到小时候那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

有的时候,看着眼前的事物感慨的时候,会想起小时候,回到故乡,会见些老朋友,去写老地方,能想起一星半点,但具体的事情原委已经记不得了,感觉也回不去了。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回到了过去,作者像是会时空穿越一般,拍了几个那个年代的纪录片,搬到我们面前。

他不仅写出了童真童趣也写出了真实的农村面貌,和当时农村的痛和苦。

书中的小时候是农村。那些在我们记忆里沉淀着的痛并快乐着的小时候,在书里渐渐清晰了起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一个个物件还原,又让山水石头河流都有了生命和温度。那时候人穷,村里多的是苦命的人,总有几个被孤立的孩子,痴傻的大人,稀里糊涂看着大人们忙活的丧事。

有些情节,我好像是看到了自己小时候,那个年代的小男孩、大人、母亲、父亲、奶奶和姥姥,邻居是这样的。那时候的穷,现在的人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不然他们不会看到穷人就觉得是因为那个人懒。小民的好友广东就是住在断断壁残垣里。

那时候的奶奶似乎都不喜欢儿媳,我的奶奶也经常欺负远嫁的母亲。那时候的奶奶们仅有一丝温柔给了大孙子。

那时候的人们对家畜可能比对孩子好,因为家畜是家里的财产。婆婆会看准下蛋的老母鸡,攒下来去集上换个钱,母亲会赶一上午的路拉着小猪去卖;二舅养着他的几只目光清澈的羊……那时候,小民的母亲每天都在小腿上搓麻绳,顾不得抬头看他一眼;那是什么都没有的时候。

故事是小孩子的视角,天空是小孩子的天空,他们活泼好动,有时候挨打挨骂,也想着调皮捣蛋,但有时候,大人们也给他们嘴里塞上一块糖,雨夜抱着瘦小的她们睡下。

小孩子也没得玩,他们有时候聚在一起用玻璃瓶收集椿树的汁液当胶水,有时候在树下挖个坑埋上自己的小秘密。这本书写出了“男孩视角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候家里的光景,人物关系。学校生活、打架、青涩的连个影子都没有的“早恋”……

还有小孩子不能理解的人死的时候,姥姥死了、姑妈死了、奶奶死了再后来大一些回到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山村看望将死的姑父。那种荒凉和迷茫,铺在纸页上、日子里。因为故事中的丧葬习俗,跟我的家乡习俗过于相似,甚至是方言,有些都一样,我特意翻回去看了一眼作者的籍贯,发现确实不算太远。也许当年闯关东的那些人都散在了华北平原。

故事写得真好,就像是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破房子破衣服,什么都破,大人不怕累,小孩子都特结实。

故事写得真好,好像就是我们村自己的故事。好似我们只要一深想,一个后仰,在故事里奔走、迷茫的就是我们自己。

推荐八零九零的年轻人都看一看,看看小时候天空上是不是也有这些“乌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