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摘抄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摘抄

《恒河三千年》是一本由[英]马凯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20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一):读《恒河三千年》:谁能读懂印度人的痴情和狂乱?

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养育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一条很具有传奇色彩与悠久历史的河流。印度人眼里,恒河就是女神般的存在。 但就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哺育了那么多人,却被无情残害,被动接纳污浊不堪的垃圾、污水和废水,使她成了细菌病毒传播的温床。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记者马凯,他花了四年多时间,从恒河源头一直走到下游,采访过很多人,参考过众多书籍,终于有了这本优秀的人文环境历史书籍。 《恒河三千年》是本很厚重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不过并不像我想象得那样枯燥无味,它被喻为有趣的纸上纪录片。 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的是印度民众迷一样的自信。在他们的眼里,恒河因其灵性,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玷污、被破坏的,它有着超强的再生和自愈功能。就算恒河被无限污染,但始终不影响它精神上的圣洁。对印度人而言,这该是怎样根深蒂固的执念,抑或是不可撼动的信仰? 哪怕恒河垃圾成堆,尸横遍野。当地人照样很虔诚地在恒河沐浴,他们坚信恒河水能洗涤污垢和灵魂。印度人甚至可以直接饮用恒河“圣水”,而不经过任何净化处理。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印度人世世代代都坚信恒河水是绝对纯净的,不可能通过任何接触沾染污秽,而且无论什么东西碰到了恒河水,就一定会变得纯净、清洁。 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他们国人的健康状况。每年有40万~50万5岁以下的幼儿死于腹泻,马德里的妇女罹患胆囊癌的比例居世界首位,至于发疹子、长脓疱、烂指甲及肢体麻痹的情况,就是家常便饭了。 都说恒河亡,则印度亡。恒河兴,则印度兴。恒河是印度的象征,承载着过往辉煌的记忆。可如今的她,则带着满身的污垢和伤痕,疲倦地一路奔流至今。 掩上《恒河三千年》,不禁长叹一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河,它是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但是像印度这样残害恒河又对它无比敬重的行为,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人类因为无止境的欲望,过度开发、破坏自然环境,却不知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成相辅的。人类因无知和欲望扼杀的美好,终将成为日后悔恨的源头,即便用成倍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不复当初的美好。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二):大河记

大河记 ——读《恒河三千年》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河流的伟大作用不可忽略。正如人体的本身构成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水一样,人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水,人类离不开水。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水的需求可能还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存需要,一个池塘一条小溪就可以满足了。甚至是冬天的冰雪融水,雨天的雨水,对于个体来说,这些水的获取是容易的。越是到后来,人们对水的需求越多,也就越离不开水。 当个体逐渐增加,成为群体,人类面临怎样解决水的问题。掘井汲水是一个方法,引来水流是一个方法。前者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人群聚居,因为地下水的汲取不容易,难以满足更大的用水量。引水是可以的,可是也有个距离的要求,巨大的工程量,也令一般人望而却步。 还有一个既省力又省事的办法,就是居住在水边也就是河流旁边。人类所有的重要文明都是在河流两岸发展起来的,这有着十分现实的原因。比如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还有中国的长江、黄河,这些河流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疆古代的塔里木河水量充沛,人文辉煌,后来水流中断,河流区域荒漠化,文明也就成为了历史,消失不见了。 印度的恒河也是一条对古印度文明极为重要的河流,可以说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灿烂的辉煌文明,就是在今天也是重要的大国。数千年来,围绕着这条河流发生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以及存在着的宗教、风俗、民情,不胜枚举,引人入胜。 《恒河三千年》就是一部介绍恒河历史,普及恒河文化的优秀著作。作者马凯是记者也是作家,在亚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有30多年的新闻采访经历。他耗时四年,以第一手的报告和研究,从恒河源头实地全景探索,从地理到人文,从古代到今天,呈现了这条生命之河的全部意义。 记者、电视评论家卡兰•塔帕说:恒河是印度的生命之河,被印度尊称为“圣河”。千百年来,生命的兴衰围绕着恒河,轮回不倦。 十八章的章节详细地描绘了恒河的过去和现在。当然,作为职业记者,关注现实问题还是要更多一些。因此,书中大部分篇幅讲的都是恒河的目前现状。它的神圣的宗教性,它的严重的污染以及水流量大幅减少,还有它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贸易量的减少,还有人们对这条河流的整治和拯救。 文明的辉煌外衣下,宗教的神圣加持下,依然离不开的实质是人们对于水的需求,那是须臾不可分离的,犹如空气对于呼吸。 可以看到,恒河的过去是辉煌的,现在则是混乱的、废怠的。过度的汲取和过量的使用,让恒河难以承受负荷,现代化药物污染,病毒、病菌肆虐,让这条河流成为了“毒河”。如何治理,让它继续辉煌,为人类服务,是当代的人们面临解决的问题。这些,其实正是本书的写作宗旨。 唯有灿烂的辉煌和毁灭的急迫,才让人们震聋发聩般惊讶和警醒。是时候该收敛人们的欲望和无尽索取了。一条大河,它无私,它给予,它自然,它也要人们的珍和保爱护。 2022年3月1日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三):现实中的恒河水与精神上的纯洁的恒河水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喜马拉雅山脉中有多条主要河流排水,其中以在印度入海的恒河,在巴基斯坦入海的印度河,在孟加拉入海的布拉马普特河(其上游就是大名鼎鼎的雅鲁藏布江),还有在缅甸入海的伊洛瓦底河,尤为出名。印度神话中认定恒河的发源地高穆克冰穴,就在喜马拉雅山南坡。

今天要读的这本书,就与恒河相关,是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恒河三千年》。

本书是内外双封精装设计,为16开,尺寸为787*1092。

《恒河三千年》是英国作家马凯的作品,同时他也是一位记者,曾于2012得因纳伦德拉莫迪崛起的特写获得过拉姆纳特冈卡新闻优秀奖。在本书有作者亲自拍摄的大量照片,可以从中一窥恒河与印度。

恒河大部分河段不稳定,一个是因为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一个是因为入海前逐渐下降的高度。恒河的河流从纯净的高山融雪出发,然后越往下流,渐渐变得混浊污秽,经过的城市越多,污染就越严重。

一条河养育了他们,他们的生活都与这条河相关:游泳,祈祷,清洗,咏唱,饮食,火化。印度教教徒都渴望死后能在印度的瓦拉纳西的河岸旁被火化,让骨灰沉入恒河,他们相信自己的灵魂因此得到净化,可以从出生到重生的苦难轮回中解脱。

之所以选择瓦拉纳西,是因为这是印度教圣地,著名的历史城,坐落在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段左岸。

印度北方的莫拉达巴德有许多工厂,比如造纸厂、蔗糖厂、黄铜铸造厂和塑料厂,但是这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拉姆根加河及其支流。

印度的坎普尔是北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坐落在恒河河岸上,同时附近也盛产棉花、小麦、甘蔗等。但是这里工厂不进行基本的废水处理,以致于化合物不仅影响河流水质,河流生态、动植物群,也影响使用河水的人,甚至农民田地用水都是混合了生活污水和处理后的废水。

印度教教徒认为恒河是不会被人类污秽所玷污,恒河有着很强的净化能力,甚至可以净化污水,杀死细菌。他们崇拜恒河,他们把现实中的河水与精神上的河水分割开来。

书中,作者也引用了大量关于恒河的资料。比如英国测量员JA霍奇森的关于恒河景致的描述,比如梵学者戴安娜艾克复述的吠陀神话里关于恒河的形成,比如诗人佳干纳特的16世纪的恒河赞美诗,比如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关于恒河的故事等等。

在这本《恒河三千年》里,作者带我们从恒河沿河流而下,让我们看到恒河现状,穿插着各种恒河资料,以及采访信息,让我们全方位认识恒河。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四):了解印度:用创造保卫传统,用传统护佑未来

《恒河三千年》。

这是一本厚重之书。题目是恒河三千年,仿佛跨越的只是时间,实际的内容却还要丰厚很多: 如梦如幻纯洁的上游和判若两河的中下游文化; 河流文化的神秘与宽容; 宗教文化的盛况与实际河流的肮脏形成的巨大反差; 神秘而神奇的河豚、鳄鱼和老虎; 宝莱坞文化对于恒河现象的赞美和反思; 外国人包括作者这个英国人对于恒河的沉醉和惋惜……

恒河跨越了本土印度的范畴,而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文化符号,成为世界最古老国度的宗教密码,让人为之向往、为之沉醉、为之迷惑、为之惋惜。 恒河仿佛对我们悄声诉说着陌生而辉煌的岁月,宇宙洪荒时代的传奇清晰再现,它仿佛是一位身材丰满的妙龄少女(一如宝莱坞中经常给她的形象),穿着美丽的沙丽,而沙丽的裙摆上满是脏污。 这是一条充满了矛盾的河,它发源于世界上最高的山,带着山母赋予她的厚重,她承受着印度人对于她的敬仰,负担着洗涤灵魂的责任,她是圣洁之水,可与此同时,由于印度人对她的过分崇敬和依赖,她也承受着生活中的种种希冀与重负,她接受着沿途的脏水污物的随意随时灌入,甚至还接受着死后寻找神圣归宿的尸体。

作者是一位英国作家,他在研究恒河的过程中爱上了河流文化,他用详尽的笔触,尽量不加任何喜爱和厌恶的滤镜,尽量平心静气地观察,也尽量心平气和地诉说着这一切,尽量公允地把一个真实的恒河和恒河背后的印度文化呈现给我们读者。 因为真实,所以震撼。 因为真实,所以迷惑。 这是一本研究印度文化的必读之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印度的窗口,我们尽可以把这本书当做是一艘在恒河上游弋的小船,跟随着作者去了解恒河的风光和文化,我们会跨越时空,了解着这条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和大家分享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 第三章《圣水》中提到的大壶节,这是一个超出了我想象的活动。

首先是它的规模,一亿人同时参加,在寒冷的浑浊的恒河中,大家都会浸没在这个星球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盛况中,绝大多数人怀着无比的虔诚,另外一少部分人被周围的人带动着,不由自主地参与着,在那一瞬间,整个恒河都闪烁着神秘而圣洁的光芒。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大壶节的来历,圣哲们由于宗教的需要而创造了这项传统,让大家能够合理合法地聚会和沐浴圣洁,正如作者所说,“创造传统,这本身就是印度的一个伟大传统。”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古老的中国也有类似的习惯,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许多地方我们都能见到炎帝和黄帝的雕像并排亲密地亲密站立,仿佛一对最好的朋友,其实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炎帝和黄帝也曾打得不可开交,最终胜利的是黄帝,可是在我们的传统中,这两位神仙还是被捏合在了一起,甚至失败的炎帝还排行在前,然后共同承担着中华民族祖先的责任。 历史大概就是这样,不愿意抹去一些人一些事真实存在的痕迹,用创造保卫传统,用传统护佑未来。我是在这个大壶节上理解了印度,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现代魅力。

另外,这本书是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所以里面的精彩插图绝对不能错过,拍两张感受一下。精美大气的画面,会令你沉醉其中。

《恒河三千年》读后感(五):印度的恒河,神圣而忧伤

人类对水始终有敬畏之心。一切生命离不开水,文明也是。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爱琴海催生了古希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滋养了古巴比伦文明,黄河抚育了中华文明。然而世界上没有哪一条河流能像印度的恒河那样,负载着巨大的神圣,以及数不清的文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神圣的河流。

在《恒河三千年》这本书中,作者写下了这条神圣河流的前世今生。

01.印度神圣的母亲河

恒河发源于喜玛拉雅山南麓,横穿印度斯坦平原,全长2500多公里,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历史上,恒河曾经不止一次地改变河道,淹没了不少城市和乡村,但在它留下的旧河床上,总会兴起更多的城市和乡村。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印度人把恒河看成是生命之河,也看成是死亡之河。

恒河的水量非常丰沛,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地下水储备,而且在雨季时,河水中夹带着肥沃的泥沙,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稻米、小麦和其他农作物,支撑着大约7亿人口的日常生活。因此,在印度流传着“恒河生,印度生。恒河亡,印度亡”的说法。

对于恒河,印度人有很多神奇的信仰。比如,他们相信,如果把盛有食物的容器放入恒河,食物在一年时间内都能保持新鲜;如果把霍乱胚芽放入恒河,几个小时之后,霍乱胚芽就能被杀死;如果把人的尸骨放入恒河,3天的时间尸骨就能被消融。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因为在印度人看来,恒河水能洗去罪孽,攘除灾祸,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在河岸边结束,希望肉体化成的一掊泥土能被恒河水接纳。尤其是对于印度教教徒来说,一生中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跳进恒河里洗浴。

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个所谓“幸福”的事儿,居然会毁了自己心中神圣的恒河。在经历了日复一日的洗浴之后,恒河水早已失去了以往的清澈。然而他们依然在印度河里喝水,洗脸,排泄。

这多少会提醒人们明白,为什么印度会有如此之多的结核病、黑死病。恒河这个大浴池,正像是一个病菌的温床,让每一个外来者惊诧不已。

我们不能理解印度人的思想。同样,印度人也不能理解我们。

02.被无视的污染

《恒河三千年》里有这样一段话:

如今,第一眼看到印度的河流很少会让人觉得是一种美丽的景象。河

水通常混浊不堪,可能是黑色的,还散发着恶臭,水中混杂着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有时还漂浮着人或动物的尸体。河流两岸几乎遍布着垃圾、剩余的宗教供品,还有各种碎屑残渣。

这段话可能会劝退大部分想去恒河一睹风采的旅人。

的确,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恒河水已经脏臭不堪。根据印度教的传说,恒河是印度的圣母,因此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在恒河中朝拜、沐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苦行僧,还会在恒河边上断食断水,来锻炼忍耐力。

此外,无数印度教徒会千里迢迢把亲人的遗体运到恒河边的瓦拉那西,有的老人干脆到瓦拉那西岸边等死以求早日解脱。然而由于木材短缺造成火葬用的木材价格越来越高,很多没有完全烧尽的遗体会被直接丢入恒河,在恒河边上不经意间就可以看到漂流上岸的一些头骨。

不仅如此,岸边的居民还把生活废水也排入恒河,因为他们相信,恒河自身有清洁能力,是不会被污染的。

正因为如此,恒河成了垃圾河。根据印度卫生部门统计,经常在恒河中沐浴的人有40%至50%会患上皮肤病和消化道疾患。然而这并不妨碍虔诚的印度教徒在河中沐浴,母亲用河水为年幼的孩子洗脸,大一点的孩子则在浑浊的河水中欢快地游泳。

03.比生活垃圾更致命的工业废水和细菌

《恒河三千年》里,作者记录了一个印度人的顾虑:““现在这条河死了。所有的城市污水都流进了河里。但是只要铺设下水管道,事情就会有所改观……我真心希望可以帮助这条河恢复最初的样子。到那时,也许我已经老得没法下河沐浴了,但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在这里沐浴。”

普通老百姓都能想明白的事儿,那些企业家们却不明白。如今,每天都有许多有毒废料从工厂排进恒河,损害人们的健康和自然环境。水污染导致的肠道疾病在沿岸居民中越来越常见,包括急性胃肠疾病、霍乱、痢疾、甲型肝炎、伤寒,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恒河在现代被人们的一举一动伤害到“面目全非”,这里滋润着上千年的古老文明,也滋养着如今生活在这里的印度教徒们,对于面对的“危险”和“死亡”,人们似乎还沉浸在自我的愉悦之中•恒河的生与死,是我们看到的问题,也时刻督促我们审视自己的问题

除了污染之外,恒河更可怕的是细菌。

《恒河三千年》里提到:凡是到访印度和南亚其他国家的人们,常常会犯胃病,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地落后的卫生条件。

印度13亿人口中有一半人都没有最简单的厕所设施,他们在露天处大小便,各种传染病就会传播到食物或水中。事实上,即使那些有厕所的家庭产生的污水也很少得到处理,那些污水最终也会流进恒河和其他河道中。

在这样恶劣的卫生环境下,即便在印度旅行,也有可能感染上一种最近才被发现的超级细菌,一个人只需要四处走走,接触一下当地的空气和物体,那些超级细菌就会进入他的肠子,而更可怕的是,含有这种超级细菌的许多疾病都对抗生素产生了极高的耐药性。

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中的一项研究表明,印度每年有超过5.8万的新生儿死于对大多数抗生素都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导致的感染。这个现象尽管才刚刚出现不久,却已经日趋严重了。印度的一位新生儿科的医生告诉作者:“5年前我们几乎从没见过这些类型的感染疾病,今,我们接收的婴儿中几乎百分之百都存在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感染。这太可怕了。”

如果换做其他国家,遇到这种情况早就想办法控制了,可是印度却任由其发展,根本就没有治理的想法。再加上印度本来就拥有庞大的医药产业,老百姓吃药也无所顾忌,因此,印度成了世界上最容易遭受耐药性细菌侵害所导致的死亡和疾病的国家之一。

04.独特的印度风情

尽管如此,印度依然是个神秘的国度,恒河也依然是这个神秘国度的精神支柱。在《恒河三千年》里,作者还写到了印度的人口压力、宝莱坞的明星、河上的异国风情、风暴与沙洲、一去不返的贸易要道等等,真实地还原了一个人们所不了解的印度。

由此看来,恒河作为印度最神圣的河流,承载印度文化,是印度人民的精神依托,同时也是印度文化的表征,是印度人付出最珍贵感情的河。这是印度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其他文化所没有的。

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正因为恒河的圣性延绵不绝,所以滋养了圣雄甘地、神圣的泰戈尔文学家族,以及伟大的尼赫鲁政治家族。这样一来,对于印度人对恒河趋之若鹜这一件事,就不难理解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