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才和天才之间的读后感大全

天才和天才之间的读后感大全

《天才和天才之间》是一本由[英]托比·费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4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和天才之间》读后感(一):费伯出版社发家史

天才和天才之间,我以为是那些绝顶聪明之人之间的小故事,实际上是作者和出版人之间的故事。我以为是天才作者和天才伯乐之间的故事,其实更应该说是费伯出版社的发家史。作者托比·费伯是创始人的孙子,费伯出版社一直是费伯家族经营,经历磨难,有了今天的成绩,最值得拿出来说的就是费伯出版社出来的十三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费伯出版社,在文学领域获得斐然成绩,有什么秘诀,本书并没有明说,本书就是呈现事实,事实的载体是一堆图片和信件,中间穿插了作者托比·费伯的补充描述,让所有的内容串联起来。

虽然没有看到大段的结论性论述,或者说干货,但是本书的价值就是在于呈现事实,大部分事实是网上查询不到的,所以本书的价值是极其巨大的。

当然,如果那十三个诺奖得主有大家喜欢的,看看这本书,或许能从另外一个视角看看自己的偶像。

《天才和天才之间》读后感(二):出版届的大佬,也是编辑人的案头书

天才和天才之间

另外,其实费伯远不止是一家普通的文学出版

社这么简单。它自诞生之日起相当长的一段时

间内,它其实是同时代里唯一的文学出版社: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主义萌芽之际,费伯

已经在该领域执牛耳;再往后的日子里,它至

少又经历了两次涅槃重生。费伯的故事,那些

灿若群星的伟大作家的出版铁事,本身就是一

段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文学史。

读完这本书,我表示很惊叹。费伯•费伯出版

社 (Faber and Faber) 是英国古老的独立出

版公司。1929年在英国创立。在它91年的

出版名录上,出版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其中

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重要奖项获得

者的作品。同时,在纪实作品、音乐、少儿图

书以及电影和戏剧方面,费伯•费伯出版社也

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广泛的影响力。

费伯出版社作为开山级别的出版社,它的兴衰

史,崛起辉煌的战绩,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天才和天才之间》读后感(三):从费伯出版社看出版行业

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阵这个问题“如果不考虑收入,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自从深刻认知到自己没有写作才华之后,只好退而求其次去追求与之相关的职业,做个编不赚钱的编辑也很好的嘛。我还真的并不是一个空想主义,投了几份简历,然而全都无疾而终orz

如今的出版行业式微,如何在碎片化阅读的自媒体时代存活,是困扰着出版人们的最大问题。这几年有一部与出版行业相关的记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的制作未必多么精良,可是真实地将文字相关的工作者——编辑,译者,出设计师,展示给读者,将他们枯燥,重复,也许还廉价的工作呈现给我们,这份真诚足以打动任何人。

与这部纪录片相似,这本书由费伯出版社的创始人杰弗里·费伯的孙子所著,由大量的出版人、作者、编辑的通信,以及杰弗里的私人日记构成,托比·费伯通过时间线来将这些串联起来,并根据重要程度做了必要的删减。我想对于出版行业的人来说,不能不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我喜欢本书的原因当然主要还是它几乎相当于一本信件集,相对于作品,私人通信更能直观地呈现出作家们的性格特色。以前读艾略特的诗真是觉得他晦涩又无聊,可是信件中的他如此生动,对自己和作品都十分自信,慧眼独具地为费伯出版社挑选新作家,偶尔的俏皮话又十分有趣。加上他原本银行经理人的职业,他整个人在我这里的形象一下子从一个艰涩诗人扭转为温和,英俊,无所不能的诗人。

除艾略特之外,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作家,毕竟费伯出版社素有“诺奖搬运工”的美称。著名的英国反战诗人西格夫里·萨松,国内出版他的作品并不多,甚至他的诗歌译本也是前几年才有的,关于他,大家最熟悉的大约是余光中先生翻译的那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书中写到萨松曾出版过一本《猎人回忆录》,而一开始之所以选择匿名,是因为他的羞涩。读到这里我不禁要大喊一句——太可爱了吧!喜欢西尔维亚·普拉斯的读者大约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对特德·休斯抱有太多好感,可是本书中无论是西尔维亚生前还是过世之后,都能从信件中看到特德·休斯对于她的感情,而编辑们对于特德·休斯才华的肯定,也能让人稍稍理解他们二人如此纠葛的一生。

这本书对于出版人最大的启迪大约是不仅我们当今的出版行业需要变革,当年费伯出版社的创业过程中也并非坦途:需要小心翼翼地顾及审查制度,甚至因此错过了詹姆斯·乔伊斯的书;在战争期间,原本就已经举步维艰,还需要将超出战前的销售额度提交税收;T.S.艾略特对于费伯出版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非但因为他伟大又畅销的作品都由费伯出版社出版,更因为他独到的发掘眼光,而新旧编辑的交替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最后,给予出版人和出版行业诚挚的祝福。

《天才和天才之间》读后感(四):文学作为生活

那些在文学世界中光耀夺目的作家,我们能称他们为什么呢,只好用天才这个笼统的说法来概指了吧。看着这本《天才和天才之间》,我想起了那本一手打造了儿童美国文学黄金时代的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书信集《亲爱的天才》。是的,这名字够雷同,况且还是同一主题的,不过我们也无法找出更好代称了。

尽管名字类似,但内容上,这本《天才和天才之间》并不是原样地展示那些被挑选的书信,而是在关于费伯 - 费伯出版社成立至今的近一个世纪中浩瀚书信中精选出那些重要时刻信件,讲述费伯 - 费伯出版社领航现代文学的故事。在《亲爱的天才》那本书中,读者经常会读到编辑与作家对于作品的具体意见和对于儿童的种种观念与见解,但在《天才和天才之间》我们很少能读到关于文学、关于作品的评述与争论。

作为费伯 - 费伯出版社创始人杰弗里·费伯的孙子,托比·费伯自然是阅读着那些顶级作品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他并没有试着向读者讲述费伯 - 费伯出版社的文学理念,而是向我们更多地展示这家出版社在现实问题上的种种坎坷。

而之所以不去展示出版社诸位编辑对于文学和作品的评论与看法,恐怕是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文学已经是他们的生活。“假如我是一个外部投资者,但深谙出版业内,我做梦都不会向这行投入一分钱。”被杰弗里所引用的这句T.S.艾略特的这句话看似冷酷无情,实则透露出一种对于文学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已经浸透了艾略特的生活。

对于艾略特来说,尽管他已经写出了《荒原》这样辉煌的作品,但他并不以为此事多么值得被永久赞赏与怀念。他如此评价自己作为费伯 - 费伯出版社编辑的身份:“我们可以继续写一些别人写不出来的东西,但《荒原》和《尤利西斯》这样的作品将是永远停留在历史里的丰碑。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先挖掘一个出色的作者,等他名声大噪后再把他拢在麾下,这两件事可有天壤之别。”

我们可以看出艾略特对于自己天才的自信,但对于出版业,他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其中。尽管声言“发掘出色的作者”,艾略特的胆识却并不过人,他也曾因谨小微慎地对待政治与审查,而错失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乔治·奥威尔的作品。

天才并不仅指像艾略特这样一众独具慧眼的文学编辑与他们的作家,也应该特指杰弗里·费伯,这个“在34岁那年尚无‘正经工作’”的失意作家。他写了一些作品,但难得有人问津,走上出版业也像是无心插柳,结果开出如此硕果。作品的第一二章描述了他是如何在创业初期的波涛中坚定自己的信念的。本书正文第003页有他的照片,那双眼睛中透露出来的正是这样的神采。

作者评价杰弗里“他在财务方面天生有敏锐的理解力”,“很擅长让其他理事同僚人尽其才”。读者当然还会记得在第一章中他写给大股东那些火药味强烈的信件,他始终秉持文学的信念,将文学作为生活,也因此,他才能在那些“这副重担我是很难再扛下去了”时候继续坚持下去,将出版社终于从老东家手里独立出来,建成现代文学的奇观。

《天才和天才之间》读后感(五):《天才和天才之间》文学天才和天才的捕手们

《天才和天才之间》文学天才和天才的捕手们

如果说哪些人是最靠近那些我们熟悉的文学天才们的,我想这些人一定是这些作家们的编辑,还有他们作品的出版公司了。无怪乎有人将这些文学天才的编辑们称之为“天才捕手”,而我想这些曾经出版过那么多文学天才作品的出版社,也可以称之为天才们的庄园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托比 费伯,他就是那家传奇的,古老的,著名的英国出版社的嫡系继承人。费伯·费伯出版社(Faber and Faber)是英国古老的独立出版公司,1929年,由杰弗里·费伯爵士在英国成立。在其出版物中,出版了无数的文学作品,包括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其他重要获奖者的作品。同时,费伯费伯出版社在纪实作品、音乐、儿童书籍、电影和戏剧等方面始终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影响。

作为费伯 费伯出版公司的继承人作者当然很便利地就可以获取其公司很多内部的资料:那些历史信件,备忘录,理事会的记录,日记的条目和出版的书目。阅读这些文献的时候,作者仿佛亲耳听到了当年他们创业之初时所经历的种种,以及现在早已誉满天下的伟大作家们被刚刚推荐给出版社时,出版社和作家之间的谈话,从而可以了解到许多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想想这些该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作家特别是文学作家,他们多少都有一些自负和桀骜不驯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会告诉读者们,这些文学天才们,他们不少的所不为人知的秘辛。因为出版商们有这样的心理优势:“书都是作者写的,这没错;但是要是没有出版商,再好的文字,大众也读不到,更不会花钱去买呀”。确实如此,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是为读者与作者之间构架的一座桥梁。

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宗师人物,T.S.艾略特就与费伯 费伯出版公司过从甚密,艾略特不仅身兼诗人、编辑和评论家等多重的身份,他的实际工作还是一位银行职员,具有特别敏锐的商业头脑。于是作者的祖父杰弗里 费伯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怎样让T.S.艾略特加入自己这个重新组建的出版公司。从书中列出的几封他们两人之间沟通的信件以及引荐信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祖父在筹建出版社时经历的资金上的困难,以及他坚定的信心和敏锐的洞察力,老实讲,即使是当时TS艾略特在初文学界有了一定的地位,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读者来说,他的作品恐怕仍然是偏向于晦涩的,但是杰弗里 费伯,好像却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在他给TS艾略特的信件中,依然很诚挚的告诉了他,他们出版社的理事会会议上,大家一致是同意邀请TS艾略特来担任他们出版社的一个新季刊的主编。并且亲口承诺将来艾略特的待遇,他的稿酬和他的薪资不会比他在伍尔夫那里给的少,作家也是要吃饭的,必要的时候真的需要在金钱方面做一些拉拢的。当然费伯说的一些谦卑的话肯定是更有用的。当他收到TS艾略特的《荒原》时,真的读懂了没有无从得知。但是他告诉TS艾略特,“老实讲我正带着激动沉醉在里头上下求索”,“你知道吗?你真是个高深莫测的人,跟你比起来,梅瑞迪斯在艰涩晦暗的篇章也不过似儿歌一样清澈透亮,浅显易懂,你或许不知道你有多么深奥,但转念一想,也许是我太笨了”。读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有理由相信费伯也许根本没有看懂他的诗歌。但是这样的奉承的语言,赞美的语言,怎能不打动一个作者的心呢?我想这个时候TS艾略特的心中,多少会有一点认为费伯是有一定的知遇之情的。

书中讲到的有趣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除了TS艾略特的,还有他与菲茨杰拉德,他与詹姆斯 乔伊斯的,甚至詹姆斯乔伊斯后来成了费伯的儿子,汤姆 费伯的教父。 TS艾略特编辑过的作家有:埃里克布莱尔也就是乔治奥维尔,大卫琼斯也是一位英国现代派诗人。路易斯 麦克尼斯,爱尔兰的诗人,剧作家。史蒂芬 斯彭德。佩勒姆 G 伍德豪斯英国的幽默小说家。……

书中不光有这些名人之间的书信往来,还有很多他们之间的正事,轶事,琐事,值得信任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都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原始的文字资料。所以说这本书不仅可以当做一本那个时代的出版史上的闲趣杂谈来看,同时也不妨把它当做一本出版史上的史料书籍来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