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读后感精选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读后感精选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是一本由(美)A.大卫·纳皮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1.00元,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读后感(一):艺术、历史与文化

作为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一门学科,人类学(Anthropology)通过研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进而发现文化制度之间的异同,探求人类存在的本质。这门学科主要有四大分支,分别为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

艺术人类学则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关于何为艺术人类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于人类社会不同场景中的艺术现象、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也有学者从艺术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角度,将艺术人类学理解为同样是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甚至是“人类学早期的理论框架去探讨今天的学术问题”。根据王建民在《艺术人类学译丛总序》中的定义,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学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的学科。

伦敦大学教授A.大卫·纳皮尔的《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涉及了艺术人类学更为细化的分支——象征人类学。所谓象征人类学(Symbolic Anthropology),又被称为符号人类学,或是象征与阐释人类学(symbolic and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是文化人类学主要学派之一,兴起于1960年代,该学科视文化为“一套由象征与意义构成的象征体系,因此人类学家必须视异文化为文本,借由田野调查等长时间的研究方式,解读并细腻地诠释当地文化”。

如作者所言,《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这部著作的首要目的之一,便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何以会对“文化”有多样的了解,这种多样性是如何反映本土的认同观念的,即人何以为人,以及社区、政体或民族国家(nation)由何构建,以及民族的或族群的归属观念如何也是个体层面认同的反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分别考察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文化景观,运用人类学的理论范式,试图发现这些景观背后的艺术逻辑——文化如何出现,以及历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阐释的。

由于之前对象征人类学了解甚少,读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许多地方也是一知半解,尤其是一些专业名词如“影响”、“入侵”、文化自我、人格社会理论等,更是加深了阅读难度。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有时阅读这样一本书也是一次难得智识挑战,探索更多的未知领域,从而发现在“舒适区”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风景。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读后感(二):艺术与现实是一种相互重叠又相互成就的关系

前几年受朋友所邀去看一个艺术展,老实说,有点云里雾里,因为艺术这门学科,颇有些见仁见智的意味。

一张白纸粘贴在墙上,有人说这就是白纸,啥也没有;但也有人说,什么都没有象征着虚无;也有人说,这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洁,它在告诉父母们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谁说的对,谁又说错了?

其实谁都没错,只是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维不同,就会出现很多不一样的声音。

我们看待艺术作品时尤其如此,千人千象,是非对错也无从去评判。

我相信,很多第一次去看艺术展,或者去欣赏一些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困惑:

艺术与现实的连接点到底在哪里?

我看完《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这本书后,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高于生活,同时它又服务于生活。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

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莫奈的《日出·印象》《睡莲》、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等等传世名作,无一不是来自于现实,但同时其艺术内涵又高于现实。

更神奇的是,在这些艺术作品上,我们还能从中品味出一些或惬意、或悔恨、或希望、或绝望、或烟火气等等精神层面的故事,并以此来丰富现实生活。

对此,伦敦大学教授A.大卫·纳皮尔在他的《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这本书中用了一个更为学术性的词——象征人类学来给我们普及了这一结论。

即人们为什么会对“文化”有多样的了解,而这与宗教、地区、人种等等因素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艺术没有定论

当然,要想解释这一结论,三言两语肯定是说不清的。

举个例子来看,印度的牛的地位是很高的,它们吃坏蔬菜、作物是不会受到惩罚的,而且就算它们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也不会被驱赶。

但是在其他以牛肉为食的国家里,通常就不会出现这种事,它们更多的作用是被食用或者是作为劳动工具而存在。

与此同理,很多事物由于在不同的地区或者是宗教思想的影响下,会成为截然不同的文化符号。

正如A.大卫·纳皮尔在书中所说:

本土文化不是简单地对外来事物的影响加以否定并消弭其所带来的影响力,而是适应、调整吸收,兼容并蓄地重新创造。

每种文化和艺术的流行都有它的时代印记,它们背后所承载的深刻内涵才是我们真正要去看的部分,或许永远求索异同,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桎梏,颠覆已知,走向未知。

《异体:表演、艺术与象征人类学》读后感(三):文化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弘

1.3秒是光从地球到达月球的时间,8分30秒是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什么是永恒?永恒就是很长的时间,尤对尽头而言。永恒是写在苍穹之上的。

从时间的历史出发,去探求那个存在于时间之中的所谓存在,去体味宇宙和时间宏大的一角。

人类学、考古学、音乐、舞蹈、神话人文等艺术史.....这些用我们最远的想象都难以描绘的画面,就在这本《异体》里。

惊叹作者的广征博引,科学严谨,以及为读者带来地极大冲击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书中的信息量巨大,纵横深广。阅读中时时停顿下来,思绪千千;在增长知识的喜悦中,又惶恐自己的无知贫乏,不自觉地谨慎起来,放慢脚步,细细回味;不敢随意评论,不敢妄论对错。

生命及其蕴含之力量,最初由造物主注入,无数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即是从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演化之中;它们彼此之间是如此的不同,却复杂又和谐地相互依存。。

《异体》,已不仅仅是一部传统的宏观科普书或历史著作,它融合了诸多跨领域的文化理论和物质文化,娓娓道来文化的活力并非被外来影响而是被吸收且积极适应的理论。

作者A.大卫·纳皮尔,他的是如此视角独特,立论新颖,比如“本土文化不是简单地对外来事物的影响加以否定并消弭其所带来的影响力,而是适应,调整吸收,兼容并蓄地重新创造”……

纳皮尔从容游走于多个学科之间,思维跨度广,以点状的证据,通过详实的细节连成一线,加以逻辑推断堆砌成面,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

纳皮尔在书中给出了他的核心论点:当边界变得不再那么固化时,同化会如何进行。

《异体》促使读者重新思考,当人们认为图像边界变得更加灵活时,文化如何出现,历史又会对文化如何进行阐述。这一“特立独行”观点,为读者更好地阐述了:人们何以对“文化”有多样的理解,这种多样性是如何反映本土的认同观念的。

人类自古就在好奇文化艺术是如何产生?而对伟大和神秘的向往,对无限可能的好奇,让人类渴望解释:艺术为何用这种方式阐述文化现象?它是怎样开始的?它是如何演化,进步,影响了我们?

也许没有哪一个主题如此地超越文化和时代。

对自身和生命的求知欲望,是人类探索文化艺术的永恒动力。从图腾到神话,从不同形式的本土文化如何和外来事物相碰撞;终究使人类:以人之力,探神之域。

大爆炸至今宇宙已走过150亿年,对人类们来说存在的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的熔炉中,呼吸,行走,看见,听见,沐浴着最近的那颗恒星的温暖;我们是多么地幸运,能够用自由的意识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物。

《异体》的令人敬佩之处,不仅仅是拓展了人类学的科学知识,还有作者的独特思维,探索精神引领我们以宏观的角度,关联的角度看世界,看人类发展,看自身内省。

纳皮尔的思想广袤深邃。他让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真切地认识到,在广袤的视野中,不以有限的认知去限制想象,去体验作为一个高级生命的多种可能性。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依靠思想和科技的力量,每一次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在不同领域的每一步拓展,都有可能是对任何一种已知的颠覆。

“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而文化的起源,又在人类起源的地方。由于这个原因,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文化的源头,即从人类告别自然界而成其为人的那一重大转折关头开始。从人类走出自然,再通向遥远的星辰大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