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1000字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1000字

《细说史记三千年》是一本由王嗣敏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一):霸主之路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首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创作《史记》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本身内容是丰富的,是一部伟大的创作,而司马迁同样是伟大的。司马迁的伟大可能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创作出了《史记》,而《史记》之伟大又与司马迁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最近我读了《细说史记三千年·霸主之路》这本书,本书的三大主题是源远流长、姜齐豪士、大晋悲歌,分别对应自三皇五帝到西周建立的华夏2000年历史,从姜尚受封至田氏代齐的齐国历史,以及从周成王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的晋国春秋。

作者先从司马迁的经历说起,司马迁“因言获罪”,身心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摧残,然而他还是在那种非常让人绝望的困境中发愤图强,忍辱负重,后来完成了《史记》的创作。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作者把司马迁看做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历史学家,我想这也是促使作者写下这本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个人对于司马迁同样感到非常敬佩,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倘若是我,可能根本没有办法坚持下去。我常常在想那是一股怎样的精神力量,才促使司马迁勇敢的走下去,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

本书的内容主要是重新梳理了一遍史记的内容,并且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很多事件展开了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一些作者独到的见解,也能够让读者对于那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情有一些大致的了解。 作者重点谈到的一个问题是,区分性格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这一点是我曾经不曾考虑过的问题。

先说历史的真实,就是我们常常希望自己在一些历史书籍上看到的内容都是历史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即追求事实真相,而警惕主观猜想与评价。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往往都特别注重历史的真实。 而所谓性格的真实是指,我们通过对某些历史人物的了解,会在记录他们事件的时候,也展现出他们的性格。

有一些内容可能并不一定是完全据实陈述的,毕竟我们与这些古人相隔了那么多年,不可能不存在任何的偏差。然而倘若我们记录的内容与他们真实的存在在性格这个角度是一致的,那我们就可以认为实现了“性格的真实”。

举个三国的例子,小说中写道,曹操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即便是那些修撰史书的人,又怎会知道曹操到底说过哪句话,没说过哪句话呢?然而曹操说这句话是符合我们对于他的整体认知的,这就是符合所谓的性格的真实。

《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这一本书的阅读,我们也能够对《史记》这部作品有更多认识,并且发现一些思考历史问题的新的角度。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二):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读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书读薄,比如诸葛孔明“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一种是将书读厚,比如王嗣敏“打破沙锅问到底”。以本人的不成熟见解,将书读薄的往往集中于非专业读者,他们读书的目的是知道“是什么”,将书读厚的则除了了解“是什么”,还需要给出“为什么”“如何办”。

《史记》,相信很多爱好文史的读者都读过,但是我们一开始读的都是史记故事,而不是史记原文。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一致的现象,主要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光凭我们有限的阅读能力,是无法读出司马迁简短有力文字背后的深刻用意。于是,古往今来,读者只能通过故事来解决有限的认知能力与无限的文化底蕴的矛盾。

感谢王嗣敏历经多年所做的贡献,阅读《细说史记三千年》,你会走进那个遥远的时代。举例而言,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成语,从春秋战国算起,已经有了两三千年的历史,尽管我们并不一定知道仁义之师、退避三舍这些成语是从何种环境中生成的,但我们使用这类成语毫无障碍感。

历史不容想象,但研究历史却少不了想象。王嗣敏指出司马迁写作《史记》是基于一定想象力的发挥。一部《史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黄帝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司马迁的古代史部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汉景帝时代是“司马迁的现代史部分”,从汉景帝到汉武帝时代是“司马迁的近代史部分”,而且王嗣敏给出了划分的原因。如此可见,对于“司马迁的古代史部分”,他既不可能有考古发现,也不可能有规范的典籍记载,因此只能凭着当时大众口口相传的线索,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去展示心中那漫长而光辉的“原始”时光。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归根到底,它有效地处理了“历史的真实”与“性格的真实”之间的关系。虽然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我们完全没办法推理出性格决定历史。作为史书,他首先要关注的是“历史的真实”,哪怕我们把历史当作小说去读,也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次才是“性格的真实”,推动历史走向的毕竟是人,只有人才能创造历史、并从历史中反思。反思即使不是我们读历史的唯一意义,但我们如果能从历史中反思,像一面镜子既照见走过的路,也照明我们要走的路,我们就是减少挫折与痛苦的概率,增加幸福与快乐的权重。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三):细说史记三千年|管仲的临终嘱托:什么样的人能当宰相?

宰相这个位置至关重要,是国民福祉的保障,更是国君福祉的保障。齐桓公放下仇恨,任用差点要了自己老命的管仲为相,君臣无猜,管仲得以施展才华,齐桓公成就霸主地位。

时光如白驹过隙,齐桓公四十一年,模范宰相管仲健康日益恶化,眼看就要撒手尘寰。齐桓公忧心忡忡地问管仲,该把国事托付何人。管仲在病榻上回答了什么样的人能当宰相的问题,甚至帮齐桓公安排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奈何齐桓公没全照办,导致自己生为霸主,死如狗熊。

齐桓公去探视管仲,问:“仲父的病很重了,似乎已经不可以隐讳不谈了,万一不幸,您此病不愈,我能将国家大事托付给谁呢? ”“鲍叔牙如何?”

鲍叔牙是管仲的铁杆兄弟,当初就是他劝解齐桓公放下射钩之恨,任用管仲为相的。没想到管仲摇了摇头,说:“鲍叔牙是个君子,把千乘之国送给他,如果不符合道义,他也不会接受的。尽管如此,他不能执掌国家大政,只因为他疾恶如仇,见人一恶,终身不忘。”政治事大,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人性复杂,政治决策总是在灰色地带。一个人如果像鲍叔牙,见人一恶终身不忘,疾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那么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自己私德要求高没有问题,但如果要求他人也如此,最后很可能无人可用,无法做事成事。

齐桓公问,“那谁可以?”管仲回答,“隰朋可以。他既能高瞻远瞩,又能不耻下问;既能以德示人,又能授人以财;既能用善行超越别人,又能靠行善救济别人。他曾救济过五十家贫困户,却隐藏姓名。另外,他对政事无所不知,对于家事也无所不知。侍奉君主,没有二心,同时,公私兼顾,还能大仁大义,除了隰朋还有谁呢?。”

齐桓公接着问,“宾须无为人好善,宁戚为人能干,曹孙宿为人 能说,他们都是一等人的人才,为啥他们当不了宰相?”管理回答,“宾须无为人好善,但是当需要他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其善时,他做不到;宁戚为人能干,但是不知适可而止;曹孙宿为人能说,但不能保持适当的沉默。隰朋的为人,审时度势,一举一动,量力而行,很有谋略。”管仲讲完,深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宿命的话:“上天生下隰朋,本来是做我的舌头的,可如今身子要死了,舌头还能活着吗? ”后来,果然,隰朋只做了一个多月的宰相,也随管仲而去。

桓公问:“易牙如何? ”管仲说:“您即使不问,我也要跟您说,像和开方这三个人一定不能任用。”

桓公说:“我当年随口说自己山珍海味吃遍了,只是不知道人肉的味道,结果易牙二话不说就杀死了自己三岁的儿子,煮熟给我吃,让我换口味, 他爱我胜过了爱自己的儿子,这种忠诚度,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管 仲说:“人情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父子情,虎毒不食子,他为了迎合您竟然对自己的儿子都下得了手,太不近人情了,若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阴狠歹毒的人怎么会对您如此卑躬屈膝呢? ”

桓公说:“竖刀自宫来侍奉我,他甘愿舍弃男人最宝贵的东西,说明他爱我胜过爱惜自己的身体,他可以吗? ”管仲说:“竖刀阉割自己来侍奉您,同样不合人情,这样做只是暴露了他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本性,绝对不能让他当国相。”

桓公又问:“开方曾经是卫国的太子,他放弃了继承国君之位的机会来侍奉我,他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一心要留在我身边,把我看得比他的父母还重要,这可以了吧? ”管仲说:“开方背叛自己的亲人来侍奉国君,这也太荒谬了吧。试想一个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孝顺的人, 怎么会对您真心实意呢?他背叛自己的祖国,连国君的位置都不屑一顾,是因为他有更高的目标。这三个人都不能任用,若是亲近他们,肯定要有内乱。”

桓公问:“这三个人已经服侍我很久了,您以前怎么没有和我说这些话呢? ”管仲道:“我当时不说,不是没有看到,而是不想太违拗您的心意,因为他们好像水流,有我做堤坝,他们根本别想干扰大局。如今我已经油尽灯枯了,好比堤坝撤掉,恐怕要洪水泛滥了。您一定要离他们远些。”桓公默然离开。

管仲的这一番话,体现了洞悉人性、做事成事的高水平。对于国君之恶,他并不是像后世的魏征那样,闻过则谏,紧盯不放,而是无形地护卫国君,让危害可防可控。

管仲死后,隰朋接任相位一个多月后就去世了。桓公欲拜鲍叔牙为相。在桓公一再坚持下,鲍叔牙说:“您知道我的秉性,若是真要任用我,必须把那三个小人屏退。”桓公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三人罢黜。鲍叔牙主政,一切按照管仲的办法行事,齐国继续平稳地向前迈进。

但自那三个人离开以后,桓公食不甘味,夜不酣寝,干什么都没有兴致,平常有那三人千方百计地讨好他,他已习惯了。他的宠姬长卫姬和易牙关系好,就进言说:“难道鲍叔牙的周围就不放置得心应手的人了吗?您年事已高,何必自苦如此?您只是把易牙召来给您调调口味,有什么不可以的? ”桓公听从了。鲍叔牙进谏道:“您难道忘了仲父的遗言吗?怎么又把他们找了回来? ”桓公说: “这三人对我有益,对国无害,仲父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了。”鲍叔牙本是眼里揉不进沙子的人,他愤恨加忧郁,没多久也去世了。现在能真正影响齐桓公的人都死了,桓公也年老糊涂了,易牙、竖刀、开方三人变得肆无忌惮,开始专权用事,把齐国的政局弄得乌烟瘴气。

齐桓公四十三年,一代英主也进入了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但他还要回答君主的最后一道考题,选定继承人。没有了管仲等贤臣的协助,他已经没有能力回答这道题了。桓公的五个儿子无诡、太子昭、潘、商人和元各树党羽,互相猜忌,好像五只老虎,各藏爪牙,虎视眈眈,专等着齐桓公去世好来搏杀。

齐桓公病重时,易牙、竖刀和长卫姬率先发难,谋划要立公子无诡为国君,他们在宫门上假借齐桓公的名义发布通告,大意是:我现在偶感风寒,心里慌乱,请勿打扰,不论是谁,一概不准入宫,易牙与竖刀护卫宫廷,一切大小政务,等我痊愈之后处理。易牙、竖刀把宫里的人都驱逐出去,只留无诡和长卫姬,换上来的人也都是他们的心腹,并且在齐桓公寝宫周围筑起三丈高的墙,内外隔绝,只在墙下留一个狗洞大小的门,早晚让小太监进去探听齐桓公的生死消息,一面整顿甲兵,防止其他公子哗变。齐桓公就这样在高墙内悲惨地死去。

无诡被立为国君后,大杀反对者,但反对派联合起来,把无诡、易牙、竖刀全杀了。之后,太子昭与其他公子几番争夺,才在宋襄公的帮助之下,坐稳国君的位置。齐桓公死的时候,儿子们争权夺位,根本没有人有空去为齐桓公收尸。直到六七十天后,他才被收殓,此时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出了寝宫门外。

离开管仲,齐桓公也不过是一个好色、听信谗言、优柔寡断的昏君。在历史上,名君少见,名相也不常有,因为两者需要同时出现,亲密合作,相互成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