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漫漫长路》读后感1000字

《漫漫长路》读后感1000字

《漫漫长路》是一本由[爱尔兰] 塞巴斯蒂安·巴里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漫长路》读后感(一):“万福玛利亚”

这是一本我看的最为心痛的书。人们常说的“大时代、小人物”,放在这里恰如其分。

“战争是一件他娘的好大喜功的蠢事,它把像他们这样的绅士统统消耗了,即使活着的人也都毁了,只要是战争就没有任何区别。”

下定决定读这本书是因为R和U。那天我回忆起自己读过的唯一一本和战争有关的书,就是《永别了武器》。现在的印象也只剩下,Catherine难产而死后,“Henry像一尊大雨中的石像,木然地走回宾馆”的场景了。Hemingway对战争场景的描写总是点到为止,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漫漫长路》截然不同——Sebastian不愧为戏剧作家的身份,他对于的描写总是那么地让人身临其境,仿佛也和Welly一起,于冰封的壕沟中熬过了那个肃杀的冬季,在夏季暴雨的泥泞中冒着榴霰弹挣扎求生,在春季弥漫着Rotten corpse气味、一抬脚便可踩到Internal organs的乡间土路上行军。

现实的战争与我们所想的战争有多大的区别?这场漫长的战争和另一个人笔下的战争有多大区别?

“他们不会写那些关于像我们这样的人的书。他们大都是写军官与上层人的生活。……你把一群伙伴赶到战场上,另一方也把一群伙伴放到了战场上。你有步枪子弹和骑兵,然后像我们这样的低级伙伴就被派遣到山沟野地里,像他娘的狮子一样打架。……等到另一方士兵都死掉了,你就获得一场胜利。”

也算他娘的胜利吧。

我们好像习惯了Instrumentalization却怠于思考谁在操纵着这些“工具”。

我并不认为Welly是一个可悲的人,但他无疑是一个悲剧角色——二者不矛盾。

Welly已经胜过了那场战争里的大多数人:他幸运地在一场场恶战中幸存,保持着道德底线,埋葬了数个同胞(甚至是被他杀死的德国士兵),虔诚地向神父巴克利忏悔了一次对未婚妻的背叛……他是被战争机器碾压的蚁群中最顽强的那一只。

尽管他最终还是没能理解战争。

Welly几十次思索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人真正理解战争。

被流弹击中的Welly最终没能听到父亲的道歉,也终于不用再炮火纷飞中浑身颤抖了。

父亲在心中写到,“世上没有哪个活着的人做错事能不说一句对不起的话。”可谁来为三万多灵魂道歉?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很快就消失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保存的。三万多灵魂和一个期望中的国家以及那里的梦和信仰相比,在上帝的天平上没有砝码。

“然而,他将如何生活与呼吸呢?他将如何爱与生活呢? 他们中的任何人将如何活下去呢?那些出国参战的人有一打理由,有的愚蠢,有的明智,有的二者兼具,离开的是一个他们又爱又怕的世界,但是却同时在他们身后消失了。一个人怎么能为自己的国家出来参战,他们的国家却在他们身后解体了,像一块糖在雨水里融化了?一个人怎么能热爱他的军装,而同样的军装却把他们的新英雄们杀害?”

没有一个人能从战场上完整地回来。

晚安,Private William。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你能以建筑手艺为生,娶妻生子,和心爱的姑娘过着普通的爱尔兰人的生活,不用再做另一个国家的羔羊。

万福玛利亚。

《漫漫长路》读后感(二):《漫漫长路》:“威利”可以被遗忘,但是历史不可以

子弹裹挟着黎明,穿透威利的身体。冲锋队咆哮着踏过弹壳和废墟,将每一个普通士兵的生命碎片踩在脚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格兰承诺,只要爱尔兰人民响应号召上战场,他们就给爱尔兰自治权。

怀着满腔爱国心,看着各种振奋人心的报道,19岁的威利换上英国军装去比利时打仗了。从未见识过战争的他和同伴们看着沿途的风景兴奋异常,甚至盼望战争早点开始,这样就能早日回家。

可是事情渐渐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以为上了战场的他会很勇敢,可是他会吓到尿裤子,会忍不住哭泣。

猝不及防的毒气攻击、炮弹轰炸让越来越多的同伴失去了生命,死状惨烈,难以言表;

明明只是作为志愿者参军,却因为头脑清醒不肯屈服而被枪毙的同伴让他开始怀疑参军的意义;

直到有一天,爱尔兰国内爆发了反对英格兰的内乱,他被迫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人。支撑他参军的信念彻底崩塌了。

从此以后,他就没有国也没有家了。

国内的小孩会朝他扔石头,他的父亲再也不会帮下战场回家的他洗澡。但参战合同还没有履行完,他只能重回战场,长路漫漫,归家遥遥无期。

经历了这一切痛苦的他,只有21岁。

故事的最后,可怜的威利还没来得及自我救赎,还没过上普通、安稳的日子,还没等到父亲理解他的心情,就死在了战场上,死在了和一个德国士兵对歌的时候,死在了一战胜利的前一个月。

也许,这对他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一个弱小的国家,一个弱小国家的普通百姓,一旦卷入大国之间的纷争,很难不成为牺牲品。死在战场上的,是千千万万个这样渺小的威利。作者没有从恢宏的角度去分析一战,只是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描述了战争的残酷。越往后读,越觉得窒息。明明是只吃一顿乱炖就能开心好久的大男孩,明明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大男孩,最后的心态,却如同历经沧桑80岁的老翁。战争就这么摧毁了一个人。

忍不住唏嘘感慨。

可是,“威利”可以被遗忘,这块坟墓可以被遗忘,这段历史却不可以被遗忘。塞巴斯蒂安勇敢提笔,以威利的视角给爱尔兰人民、给世界讲述了爱尔兰在一战中经历的巨大苦难和创伤,是一位值得人们尊重的作者。

最后,以史为鉴,唯有和平,才是永恒的真理。

《漫漫长路》读后感(三):《漫漫长路》:我交给世界一个孩子,他觉醒未半而···

威利被放了冷枪后,他们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抚恤,也没有批评。就像是威利从来没来过一样。只有乔和克里斯蒂,给他树了墓碑,然后带着担忧重新开拔。

多年以后,只有多莉,威利最小的妹妹还记得自己的哥哥,却也永久地离开了故土。就像是带走了威利最后的一丝魂灵。

我们无从知道,乔和克里斯蒂的结局,无从知道多莉为何离开得那样决绝,只留下丧失了神志、垂垂老矣的威利的父亲,在时光中湮灭。

所以,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漫漫长路》带给我的阅读体会:无人生还。

我会忍不住想,如果威利生在一个和平年代,他的人生会怎样?大概会和我们现在一样吧。上学、工作、恋爱,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空了去唱唱歌,陶冶一下情操。

但仅仅是这样,威利又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果把他放到一个大环境下,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一样:这只是一个小故事。威利也并没什么特别。那如果把目光聚焦到威利身上,他跟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有挺多不一样的。

论出身,威利得算是一个中产家庭,威利的父亲也是公门中人。但不管是威利的父亲还是威利本人,都没有很热心地想要往上攀爬。

威利的父亲还会因为自己的职责造成的过错主动给人补偿。这在《漫漫长路》里的背景下,很是难能可贵。

如果说威利的父亲有什么梦想,那大概是:威利赶紧去入伍效力吧。为此,他经常为威利量身高。因为入伍对这个有要求。然而威利始终没有长到那个符合标准的个头。

这事对威利打击其实挺大,只不过没人在意。威利的梦想也是入伍,这是被他父亲灌输的。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一样,以上一辈的梦想为梦想,然后被现实冲撞得头破血流。

威利有梦想吗?我想,威利的梦想是唱歌,做个歌唱家。作者一开始就说了,威利有一条好嗓子。在后来的那些战场上,威利也用嗓子赢得了很多队友的喜欢。直到最后,威利也是因为忍不住唱歌被放冷枪。

这事听起来就很有嘲讽感,但就是这么荒诞。唱歌是什么呢?唱歌在一战那个年代,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也是一种审美。

残酷的战场上,留不下审美。所以向往着审美的威利,是个异类,也注定不能被余下来。在审美这件事上,威利并不孤单。他还有一盏灯,那便是神父。

威利对神父有仰慕之心,所以才会停下来关心神父。神父因为懂得威利,所以给了他多一点的交流。某种程度上,神父也把自己的一部分期待放到了威利身上,所以才主动提到他的休假。然而神父也疲倦到疲惫,比威利还要更早地亡于战场。

我一开始看《漫漫长路》,有种不适感。后来我发现,这种不适感源自上帝视角下对威利人生的压缩。被压缩的威利的人生,是匮乏的,更是懵懂的。

全书自始至终,威利都在问问题。他对这个世界看不明白,他想找到答案。一开始,他的答案可以从父亲那里获得。后来恋人给了另一种可能,但只有神父,在一定程度上照亮了他。

如果威利没有那么多问题,没有那么多烦恼,或许他可以不用活得太痛苦。他的临时同伴柯万比他聪明,更早想到那些问题,也更早看到答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自主选择了结局。他的精神指引父亲比他固执,在面对他的那些问题时牢固地坚守着自己的答案,所以也没那么痛苦。他一直的战友乔和克里斯蒂,虽然也有各自的苦痛,却都能自己消受掉,所以没他那么受折磨。

威利刚好处在一个中间态,所以他的痛苦最多,并最终被这痛苦击垮。这里面最难的一点是,威利被打动过。无论是父亲、还是巴克利神父,又或者是多莉,甚至是只不过相处几次的约翰和柯万。

因为被触动,所以有问题。

因为有问题,所以找答案。

因为没答案,所以飘荡零落。

如果,我是说如果——

威利在和平年代,他的这些痛苦都有充足的机会去解开。

哪怕一时解不开,生命也不太会以一种荒诞的方式结束。

但威利不是,他的遭遇也并非个例,书中有许多示例。

这痛苦,叫做觉醒,而他倒在半路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