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摘抄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摘抄

《再袭面包店》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1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一):象的失踪

象的失踪这篇故事非常有趣,一头大象和他的饲养员老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是非条理性。这头年老的大象,被动物园遗弃,无可奈何由镇政府和房地产商分别领养和提供收容设施,食物是镇立小学小学生们的剩饭。从经济利益角度看,这头大象和他的饲养员毫无用处,除了偶尔来写生的小学生,以及出于兴趣观察的“我“,并不被任何人所在意。”而在这急功近利的世界上,成不了商品的因素几乎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这”不具有任何意义“的事物就消失了,因为他与现实社会脱离,失去了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协调性。

审视个人与这个功利世界的关系,我们终日努力去创造所谓”价值“,绞尽脑汁去产生所谓”意义“。对于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来说,个人越是变得急功近利,确实是”产品卖得越快“,在社会中所处的”价值“也越大,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里的协调性,用尽全力保持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平衡感。而没有经济价值,没有现实意义的事物,即使是像大象那样的庞然大物,似乎也会从这个世界上、从人们眼中突然消失,徒留下一座空空如也、杂草丛生的象舍,”地球照样单调地旋转,人们照样打着哈欠去公司上班,孩子们照样准备应付考试。“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二):去夜奔,去找寻内心的火焰

是在听《凑近点看》一期讲夜奔的播客时,听到主播提到了这篇村上春树的小说。 在夜晚发生的事情,好像再离奇也觉得有可能。人们丢掉白天的铠甲和面具,做些荒唐、毫无用处但又浪漫的事情。就像主播提到夜晚开几个小时的车,去看绵延不绝的山火吞噬森林和黑色的天幕,去向自由,去向荒诞。 就像《再袭面包店》里没有道理但又觉得非发生不可的情节:平淡又乏味的新婚夫妇在没来由的饥饿夜晚,丈夫说起年轻时和那时的恋人抢劫面包店,古典音乐爱好者的店主却让劫匪以听完瓦格纳的音乐作为交换。而那晚以后,丈夫的人生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正常地上大学,工作,最后与现在的妻子结婚。妻子听完以后,却产生了必须和他再抢一次面包店的想法,仿佛抢劫面包店,是挣脱庸常生活束缚的有力反抗。再袭面包店时,他们开遍了高速也找不到一家面包店,最终以抢劫麦当劳作为替代,并抢走了30份汉堡,又单独付了可乐的钱(因为只想抢面包)。 这篇小说有着村上春树小说的常见风格:困惑细腻敏感的男性、果敢又充满独特魅力的女性、大量的隐喻。 那种身心双重的饥饿感,想出走想离经叛道的冲动,对荒诞和无规则和渴望,都像是冰山底下深深隐藏的火焰,在夜晚才会熊熊燃烧起来。也许这是生命之火,我们白天,就靠着它的温度在冰山之上航行着。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三):闲言碎语

再袭面包店是由“我”向妻子提起抢面包店的往事引发的,诱发“我”回忆的正是“饥饿感”,在我看来,“饥饿感”在这篇文章里更多是一种象征意味的:1.三个小时的睡眠按理说不会带来如此剧烈的饥饿2.作者在文中用“不知什么缘故”“居然”“特殊饥饿”诸如此类的文字来凸显这次“饥饿”的不同寻常。结合后文来看,我觉得“饥饿感”象征着在平淡的看似踏上正轨的日常生活中对独特自我,激情的强烈渴求。作者在文中特意提及“不知何故我就是想不起我结婚时的具体年龄”,在我看来,是由于“我”潜意识对所谓“人生正途”的抗拒造成的记忆缺失。

同时,“水底火山”和“小艇”这两个意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火山”象征的正是“我”内心深处对不寻常的人生的渴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结尾抢劫完成之后,火山消失了,而“我”“闭上眼睛,等待汹涌的潮水把我送往相应的地方”,由此可见,“我”心中的躁动可以被一次疯狂的行为抚平(或许还有夫妻感情的升温),最后“我”还是沉醉于现实,向时代的潮流妥协了。

故事的主要情节发生在麦当劳,并突出了麦当劳的服务员及店长按规行事的特点,文章最后提到的“索尼高保真收录机字样的巨大广告塔”等等都暗示了这是一个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在这里,主题得到深化,即对“我”施加压力的,逼着我被“同化”的是其实是这个社会。

另一个引发我思考的设定就是麦当劳中两个自始至终沉睡的情侣,他们可能是真的在睡觉,也有可能中途被惊醒在装睡,但无论如何,他们对这次抢劫“无动于衷”。这里可能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就是我认为这可能是作者的有意为之,作者故意为这次行动设置这样“冷漠”的旁观者,因为他们知道“我”最终还是会回归主流。

最后,妻子在整个抢劫中表现出来的熟练令我惊异,对此我的想法是或者妻子也早就厌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为打破传统默默做好了准备(但还是有戏剧化色彩在这里)。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四):心中的面包店

《再袭面包店》新版读罢,感触颇多。

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上的成就,未来在文学史上恐怕要高于长篇。

半夜想要袭击面包店,最后打劫了麦当劳,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符号全都出来露了个脸。

“我”是如此的渴望打破这种秩序和规则,从而找到真正的自我。喜欢看村上描写的饥饿感,看的我都饿了……

可是打劫完麦当劳又能怎样?“我”还是无法影响到这社会的运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终将是徒劳。

“我横躺在船底,闭上了眼睛,等待涨潮将我运到最合适的地方。”本篇结尾写的极美,应该是有借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那段“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

这本里面很惊艳的还有《象的失踪》,动物一直是村上的好朋友,也是他想象力的来源。

象的存在、失踪,还有“我”看到象的缩小,私以为都是代表着村上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老年的象和高龄的饲养员,无疑都是不被人们所需要的。代表着旧日时光,代表着无法被重现的过往。“我”无疑是有些沉溺与这些旧日过往的,看到象和饲养员的消失,行文之中总让人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和惆怅感。

《家庭事件》这篇读来颇有趣味,一向不喜欢写家庭的村上,居然写了一篇兄妹之间的小说。妹妹找了男友,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刺激,真是让人读来哈哈大笑。通过对吃着别扭的意面的描写,把“我”复杂的心情给体现了出来。那盘意面就像生活一样,一旦有了新变化,很多事情就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终究我们还是要接受新变化,就像我想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生活也彻底变了,而且是不得不接受的那种改变。

剩下的三篇,就是一如既往的村上短篇风格,这里不太想多写了。

这本读完,其实感触最深的是村上小说中关于“自我”的魅力。起码之于我而言,每天面对着宏大叙事,精神过于紧绷。读完小说以后,总觉得自己好像重新从一个群体性的生活中找回了“自我”。从一个宏大的、秩序性的社会中,重新找到自己,重新思考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自己心中的面包店,恐怕这就是村上小说之所以迷人的原因。

《再袭面包店》读后感(五):看到的不仅仅是象

再次感慨在小说前头译者序的重要性,不然在我眼里,看到的象就是象了。现在是做阅读理解,自己看完一篇之后,马上去前头找林少华先生的解读,如此这般才安心。

可不是嘛!最前面的两篇,《再袭面包店》和《象的失踪》,没有看透面包店的本质,以及袭这一动词,尤其是两次袭的对比,还真不能算把这个短篇看明白。由此看来,村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还真是一肚子的不满,之前的长篇小说中也有讲到。可短篇似乎是有将锋利的水果刀更深地,也更直接地刺入包裹中的感觉。不像长篇,需要慢慢品,缓缓思考才能将最核心的批判寻找出来。

《象的失踪》倒是让我想起了之前村上一篇短篇,讲的是大象工厂,里头的工人是为大象的零部件打工的。而且每一个工人会定期去不同的生产部门工作,这就是大象的生产方式。而在这里,象的数量显然是稀有的。只有一头,还是一头老迈的,没有什么利益价值的象。一度,我在寻找象的过程还让我觉察出了一点侦探小说的意思。谁知道,后头的结局就是不了了之了,就像我们真实的生活。很多事情找不到源头于是就被后浪吞噬了。可大象只是在表面上,肉眼可见的物体,它的精神象征以及村上为何喜欢用象这个动物作为小说中的描写主角,还是通过“解读”才明白的。王王是带着解读,剖析,重新再去翻阅一下短篇,意蕴悠长。

可有时也有点神经过度了。比如讲到正常日本家庭嫁娶,兄妹日常的,就让我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我还没获得。结果只是为一本女性杂志所写的短篇,毕竟人家的标题就叫——《家庭事件》。

我之前说,看村上的长篇,男主人公往往有他的缩影,也许是随笔看在前,对于他生活中的不少喜好偏爱都有所了解。所以会认为男主人公是他,是理想的他,是假想的他,是两一个世界的他%而在短篇里,也被我找到了。就说最后一篇《拧发条鸟雨星期二的女郎们》(天马行空的标题,忍不住感慨一下,当然行文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家刚辞职的律师男,在家做些家务,买菜,找猫,做晚饭。这和一段时间的村上本人很像,他自己在随笔中提及到,讲到夫人去公司上班的日子,自己的悠闲度日。由此,想到了在笔下的这个他,是不是就是那个时候他的异想天开。被神秘女郎连打几个电话,在找猫的路上与16岁的少女偶遇……最后拧发条的鸟把一切拉回现实。

最后,这本书也是踏板,是基石,指引着我去迈入村上的下端旅程。大概是《奇鸟行状录》吧,要去看看双胞胎们到底是怎么了。总体来说,这部短篇是精华体现,看起来很快,再次沉浸于村上对于日常琐碎的描写,天空、居民住宅、生活片段……是个观察者确凿无误,但是又能有绝妙的功力把这些平凡写成我愿意看的,并且深深着迷的文字,是他的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