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1000字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1000字

《今夜通宵杀敌》是一本由郑在欢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7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一):有人替我把故事讲了

书还没看完,刚看了个开头,已经引起强烈共鸣了

看到有人说荒诞现实,有人说是魔幻现实,难道没有人觉得就是现实、是写实吗

作为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感觉作者写的都是我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小的时候会想以后要不要写本书把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记录下来,看到这本书后发现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过,哈哈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二):讲几句——苏旭东

讲几句:

说书之前先说个故事:忘记怎么和郑在欢认识的,是在诗歌会上?还是在聚餐上?总之第一次对这个家伙有记忆点是在百老汇电影中心,我问他等谁呢?他说等一个妹纸。我问是不是女朋友?他说不是,是别人的老婆。我立马对这个家伙肃然起敬,充满了崇拜之心。后来他的第一本书《驻马店伤心故事集》锐气出世,我也是第一时间读完。汉语文学中,写人物故事的,除了蒲松林我还喜欢冯骥才,90后中我觉得郑在欢当数第一。

说说这两本新书,我看书一般不看名家写的序还有推荐,特别破坏我自己的乐趣。朱文写的序我没看。为了应景,我昨晚看完的是《今夜通宵杀敌》:第一辑依旧是锐气满满的人物,热腾腾的,和第一本书气质相投,天分的展示。第二辑是一些很有邪典风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剑走偏锋,是经典的电影短片脚本。最喜欢《我只是个鬼,什么也干不了》。是作者感受能力的万花筒般的展示。

这本书我的感觉是在“生活”的右边,他坐在每个人的右边,把左边现实中的人最有趣最诗意的东西挖了出来。

第二本《团圆总在离散前》,这本书看到他第二阶段的创作特质。结构和更大的人文关怀注入其中,稳重,老练。这本书我觉得是他在生活下面铺了一个粘老鼠的胶,当生活路过,把留下的痕迹捡到自己的宝库中。是一般人发现不了,体会不到的东西。是一个作家能力和技术的考验。同名的《团圆总在离散前》用一个很好的结构和时间点写完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工作地和故乡的关系,是一篇大成之作。

郑在欢小说的当代性和趣味性,以及年轻态和表达角度,是我特别喜欢的特质。也是小说本身生存的意义,不被其他东西代替的尊严。

就讲这么多,推荐大家看看。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三):乡村文学的另一条道路

在读《今夜通宵杀敌》的时候,我一直脉动着亲切而强烈的共情,因为我深深地明白,郑在欢所讲述的故事,有我生命的轨迹,也有我生活的影子,那未尝不是我所曾经历过的鼻青脸肿的人生。

郑在欢,驻马店人,90后,农村长大的孩子。仅仅是这三个充满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的标签,便足以使得我们拥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和共通的生命体验。因为我也是90后,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而驻马店,可以置换为黄淮四市的任何一个城市或乡野,无论是商丘(我的家乡)、周口还是信阳。符合了这三个特征,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是无差别的一代人,我们共享的是同样的成长故事,或者是成长事故。

所以我才会生发出如此深刻的感同身受,在郑在欢的故事中总是会牵扯出自己的原型。90年代上半叶的那一代人,尤其是生长于中部城镇的我们,太熟悉书中所展示的时代元素了:烟气缭绕的网吧、氨水刺鼻的发廊;审美偏差的杀马特、特立独行的非主流;坚守在学校的,不认真学习就打架斗殴,奔赴向工厂的,不好好上班就沦落街头······典型的符号,标准的意象,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故事。

《今夜通宵杀敌》冷峻沉静,又不乏黑色幽默,书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心疼的人物。失去母亲的李青,游荡在村庄与村庄之间;李青、张辉、刘毅在漂浮的生存状态中,以服药自杀阻断毫无意义的人生;在工厂打工的少年,无所凭寄,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寻找不到生活的突破口。

郑在欢可谓是小镇文学家,他所开创的,是乡村文学的另一条道路,它淡化了乡土底色,模糊了故土情怀,而是把90年代农村/小镇青少年这一阶层群体作为切入口,以戏谑叛逆的方式呈现了生存的困境,以荒诞不经的态度还原了生活的紧张。他们四处碰壁,遭遇生命突围的失败,在爱情与事业中失意,最终只好退缩在逼仄的角落,年年月月,成长为具有同一副面孔的群体。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今夜通宵杀敌》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本书中的人物、故事都是围绕着驻马店这个地方展开的。驻马店是郑在欢的故乡,相对于他现在居住的北京而言,驻马店是一个小地方,有的人在这里出生、长大、离开,在回到故乡;有的人为了追求梦想,远走他乡;有的人从出生、结婚生子、慢慢老去,却从未离开,一直生活在这个地方。

作者离开了故乡,他对故乡的人与事的书写,带有了一种他者的目光,对故乡的人和事进行了重新审视。不管是对过去生活的追忆,还是对当前故乡人物现状的书写,他都会站在了一个既是参与者,同时又是旁观者的视角来对家乡的一切进行批判与反思。

作者写了驻马店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这也是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带有某种悲剧的色彩。比如《收庄稼》中在异乡打工失去生命的龙马、《漫斜》中被继母虐待被爸爸打的李青、《今夜通宵杀敌》中网瘾少年。

他的小说,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时有波澜出现,这就形成了小说情节的摇摆。比如,《驻马店女孩》中,两个陌生的男女在大街上相遇,他们各怀目的而走进了女孩的美甲店。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女孩从事的是肾脏的非法交易。而作者运用了摇摆了手法,写到了女孩与一个男孩的爱情故事,男孩如何由弱势群体转变为器官买卖者,他们如何分工,如何互相配合,都在女孩的讲述中女孩通常充当了猎手的角色,依靠外在的形象,吸引不同的人走进她的美甲店,而男孩则是行动者。《海里蹦》同样也运用了摇摆的手法。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靠卖零食为生的张国典在学校门口卖零食,因为对学生热情,有美味的海里蹦而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胡思想与儿子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是导致张国典命运的悲剧。

《外面有什么》中,写了一家人的不同遭遇。丈夫是个有些游手好闲的无业者,他先后做过搬运工、出海打渔、粉刷房子、贩卖蔬菜等行业,最后做了一名贼。而妻子花米一直在做饭店的服务员,处于叛逆期的儿子为了一个女孩而与别人决斗。生活一地鸡毛,在烦琐的生活中,他们都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花米忍受不了丈夫的无所事事,为了爱情,在除夕之夜与经理私奔,而他们上车时,正好被附近的儿子看到,他拦车没有成功,被一辆经过的货车碾压,失去了双腿。

《今夜通宵杀敌》中所收录的短篇小说,语言都十分流畅,故事情节紧凑,显示了作者的写作才华。作为驻马店的一个讲述者,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关于驻马店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也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

《今夜通宵杀敌》读后感(五):有关生存

很长时间没读国内的中篇小说了,因为在读了几本号称写异类、写意作者写的小说集后,被狠狠地恶心到了。当代人不再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笔触虽然涉及底层,但玩弄拿来主义的技巧,把故事讲得五迷三道,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小说读后留不下丝毫记忆,更遑论心灵的回应。但当一个叫郑在欢的作者及其作品走入我的视野时,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今夜通宵杀敌》一书,在充满着酒色财气的物欲社会中,尚能保持一种冷峻、清醒和质疑,用平易的文字和朴实的叙述,在一个个近乎平凡的故事中,把人们经常忽略的、熟视无睹的身边人重新拉进了视野,并不由自主地引发出关注。作者没有夸大沉重和悲惨,也没有刻意去涂抹灰暗,但书中的各色小人物的命运却让人如此牵肠挂肚,因为他们的故事映射出被社会挤压的共同情态,无论你处在何种境遇,或富贵、或贫贱、或安适……看到他们,你会联想到人类(包括自身)的生存——终将殊途同归。

书中的视野在农村,聚焦的也是农民。死于车祸因卖过期小食品被处罚的老商贩,仅仅是唤起自己童年物质匮乏时代的馋涎吗;对死尸的恐惧不过是对亲情的渴盼;叛逆是跟舅舅去偷窃;“通宵杀敌”是对性萌动的恐慌吗;“这个世界有鬼”在告诉我们,城市以自身的倨傲排斥、歧视,让农村孩子彻底的绝望?……这里有赌徒、窃贼、酒鬼、骗子和杀人犯,但他们又都是极普通的人;他们单纯,他们也热爱生活,他们邪,但不恶;他们没有利欲熏心,所有的罪孽都是为了生存——“偶尔想想明天,但不会思念远方。我们对世界没有什么感情,只守着眼下这一亩三分地过活就足够了”。相较于农村的落后与贫困,城市在作者的眼中也未见有多优渥,因为作者的视角是生存在底层的人群与环境。年轻的农民后代跻身在城市的边缘,城市给他们的是诱惑、迷茫和失落,于是有携手自尽,有打架斗殴,有“通宵杀敌”(电游),有甘愿被骗,有盗窃送命。虽然不是主流,亦或有太多的消极与片面,城市被解读为冰冷的梦幻,或许在不经意的描述中作者表达出这一思考。“外面有什么”的结尾,当窃贼进入一家经过长时间观察确定无人的家庭时,发现了沙发上的一具白骨。“这具白骨如此干净,至少死了十年之久”,“这个孤独的的主人死在了自己的大房子里,过了这么多年都没人发现,如果不是他这个热心的贼,恐怕它还要一直在这里坐下去”!城市就是如此不堪,这里没有寄托,也没有依靠,更无法融入,何况谁都是过客。

很久没有因为一本书让自己如此沉重,也许久没有让书中的故事使自己久久不能释怀。读此书,让我反思,自己的心灵是否尚未麻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