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法律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法律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法律博物馆》是一本由江隐龙著作,平装出版的2021-9-30图书,本书定价:308,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律博物馆》读后感(一):法律文物中的名与物之辩

作为法学科班出身的读者,对“中国法制史”这一经典学科并不陌生, 然而高校所教授的内容却往往集中在历代积累的,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律令及其背后的中华帝国的政治形态上;尽管有大量的案例实录佐证,却还是不容易了解传统社会中的真实普通百姓如何接近法律、理解法律,以及在信息发布极为不便的条件下,律令皇权如何主动向百姓“展示”自己。

中国人喜欢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拥有凡事必先正其名的传统,这也是儒家思想最核心的“礼”的表现形式。《法律博物馆》一书展示了20多件古代法律文物,在我看来都是各种“名”的物质呈现,在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明镜也罢,宝剑也罢,不断地沉淀凝结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使得统治者能够用一种非常通俗直观高效的方式,向绝大多数大字不识远离庙堂的老百姓传达权力的存在。

作者江隐龙先生也从追溯每件器物的“名”开始,对多种古文献进行了详细考据,旁征博引。先厘清器物之名的原始释义与原始作用,再阐述器物在历代法律制度的沿革中的具体名称与具体使用方式的改变,并探讨不同时代器物所象征的具体法律文化内涵。

中华文明之古老使得许多器物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其文化影响力往往超出想象。哪怕朝代更迭后一件器物变得“有名无实”,它也并没有真正消失。江先生考察了器物在实际生活中谢幕后,它的”名“仍存在于观念层面,与历史不断互动。譬如人人耳熟能详的”节度使“称号就是绝妙的例证。“节度使”一职在隋唐出现时,”节“这一历史上代表兵权的器物随着帝国权力的不断集中早已不再使用,朝廷却依然沿用,或者说借用着这一”虚名“来分封官员。然而唐后期的不少节度使却果然成了割据一方手握兵权的分裂势力,这其中的历史循环,非常值得玩味。

江先生除了从中华帝国以”礼“为”法“的法律文化传统角度去解读器物,还不忘考察佛道两家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例如“明镜”,在秦始皇时期便被赋予了能辩正邪的“魔力”,而后起的佛、道二教又将镜视为法器,增加了“观业”、“照妖”的功用,多重文化意象的层层融合之后,“明镜高悬”便成为了中国百姓人人都能理解的符号,成了对司法公正的这一朴素追求的情感寄托,也成了衙门加强自身从事司法审判工作的威严。如此习俗,虽不出自成文律令的规范,在世俗生活中的效果恐怕胜似律令,也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最“接地气儿”的一面。

《法律博物馆》读后感(二):文物除了记录历史,也承载了更多的东西

文物从脱离制造者之后就从动态转变为静止的物品,而有关文物背后的知识除了文物旁的卡片简介应该还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就像《如果国宝会说话》为很多喜欢文物的朋友打开了科普的大门,《法律博物馆》通过对二十件文物细致入微的介绍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与法律演变交织的闪光时刻,对于了解文物,了解历史都有很大的帮助。

王莽新朝代汉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取得玉玺。玉玺是当时至高权力的象征。而在玉玺出现之前最高权力的象征是什么?是楚庄王所问的“九鼎”。九鼎代表的是当时的九州,因此可以代指天下。而在秦始皇赢政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后着力将原本民间也可用的印玺转变为皇帝垄断使用固定其材质为玉制,更能体现玉玺代表皇权的事件则是秦末代皇帝子婴将玉玺献给了汉高祖刘邦,完成了统治政权的更迭。在封建王朝时期,“天命所在”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对于非统治阶级出身的刘邦而言尤为重要;而历经秦汉两代四百多年的更迭,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时代对于玉玺的推崇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各路诸侯都想将其纳入囊中并以此来彪炳自己的“正统”...玉玺的命运跌宕起伏,最终经后唐消失踪迹,又在北宋后期出现。但再出现在统治者视野中的玉玺已经不再像往日一样受人追捧,而到了明清时期这样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这种转变并非源于玉玺本身,而是思想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如何发生以上的变化,值得我们深入去挖掘。

崇尚节俭是传统美德,但在考取功名后学子却会参加规模浩大的“闻喜宴”、“曲江宴”、“琼林宴”等,颇有当下“升学宴”的氛围,不过举办方并非学子家人。不管名称如何,参与者众多、有多重含义是这些宴会的共同特征:三年举办一场,除了宴饮之外尊重长者也是特点之一。而到了唐朝,原本由落第举人举办后转变为及第进士盛宴的曲江宴规模更是到了“长安几近半空”的地步,而这时的曲江宴还是由民间发起的,然而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参加如此规模的宴会难免囊中羞涩,最后催生了将其变为朝廷赐宴的集会。

了解文物背后的知识有时可以见微知著,去欣赏一段又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法律博物馆》读后感(三):一件一件权器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震慑他们的“大棒“。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也是线装本,读起来比较顺手。下面简单说一下几天来阅读的心得。

P12读后感 圣旨在后期已经将形式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对于圣旨的保持俨然已经成了受封人内心的重石,必须万分小心珍藏,如果保管不善,导致虫蛀、损伤或潮湿破坏污染者,便要罚俸六个月。罚俸六个月对于清朝的清贫的官员来说,已经是很大的生活压力了。如若丢失,还要面临革去官职的风险,这圣旨表面对于官员来说是荣光,实际也是压得他们如履薄冰的重石。

P21 读后感 东汉群雄都视玉玺为“奉天改命”的神器,而无视了真正的神器“天子”,可能大家都太想快速取而代之,而不想留下一个弑君的名声。

P24 读后感 李二这么爱篡改历史,没想到还喜欢刻玉玺,他是多爱自我满足阿。

P26 读后感 宋朝确实文官集团的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次玉玺重现竟然如此黑色幽默,确实讽刺。

P27 读后感 刘邦以丹书铁卷赐他的合伙人,就是想让他的合伙人为所欲为,让功勋集团在三代之内引祸上身,这样才师出有名,彻底削弱功勋集团对刘家皇权的威胁。

P28 读后感 唐德宗果然是位被低估的帝王,“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实不德,兆民非咎。”

P45 读后感 丹书铁卷是与帝王的乾坤独断相矛盾的,臣子在后期往往更愿意相信圣意难测,而不愿意将身家性命赌在一个铁块上面,一般能爬到可以得到丹书铁卷这个地位的人,是很难相信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操作。

P50 读后感 明朝的皇帝是真正全面的学习了丹书铁卷的使用说明书:引蛇出洞。

P63 读后感 皇帝给予臣下的“专杀”之权,其实只是一定程度上的“专”权与需要非常克制的杀权,要是臣下这点觉悟都没有,那离祸不远。

P69 读后感 崇祯以毛文龙之名杀袁崇焕争议太大,他给了袁崇焕这个权力,又因为这个权力而杀了袁崇焕,说明崇祯的政治思想太不成熟,至少,别提杀毛文龙这个罪名阿。

P193读后感 中国历代的户籍政策将老百姓牢牢的钉死在了土地之上。历朝历代对老百姓的不同最大程度上是汲取程度的不同。

读完全书,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历朝历代对于臣民统治所使用的“权器”,一件一件权器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震慑他们的“大棒“。

《法律博物馆》读后感(四):作者另辟蹊径,读者惊叹不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多少朝代兴衰更迭写进历史,多少英雄豪杰殒没化为白骨,我们既不能穿越回任何朝代,也不能在今日与古人相逢,就如李白所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月亮一样,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那些陈列在博物馆里千百年前的文物,去了解背后隐藏的的历史故事,去感受古人的真实生活。

对于我们这些文物鉴赏小白来说,走进博物馆去欣赏文物,那纯粹是走马观花,并不会看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唯有借助书籍来填补对于文物的空白,去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才能对文物有更深的理解与探索。

关于描述文物的书籍也是琳琅满目、难以取舍,一致受到好评的有马未都先生的《马未都说收藏》、王世襄的《自珍集》、孙机的《从历史中醒来》等,这些书籍能帮助我们成功地摆脱“门外汉”的头衔。

而这本《法律博物馆》却另辟蹊径,只从众多的文物中择出二十多件与法律有关的文物,述写其诞生的历史原因与价值体现,让我们在认识文物的同时,也了解了千百年前的法律制度。本书从法律的角度书写文物,也与作者江隐龙先生一直从事法律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不仅仅是阐述该文物当时的历史意义,更是追本溯源,将它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读者做到了真正的解惑答疑。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极高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惊叹作者的博古通今。

如书的开篇“圣旨的面孔”。对于我们这些小白来说,对圣旨的了解好像还停留在古装剧里“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开场白,而仅这八个大字,那也是跟随着朝代的更迭不断变化而来。作者也对圣旨的漫长演进做了详细的阐述。

之所以说作者博古通今,不仅仅是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更是引用了大量的文学典籍, 如“圣旨的面孔”中的《尚书》《经世大典》《古文辞类纂》,“当年笏满床”中的《礼记》《史记》《唐会要》,“饕餮科举宴”中的《仪礼》《周礼注疏》《新唐书》等等。而且书中还有很多的生僻字,所以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大家要做好查字典的准备。这是一本内容涵盖量非常广的扫盲书,如果你阅读此书,你会被作者的博学多才深深折服。

作者不仅仅是阐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更是将自己的个人感悟与见解记录在册。在每个章节最后都附有结语,让读者在了解文物、了解历史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作者进行思想上交流与沟通。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除了连连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外,更是惊叹作者的博学与逻辑。

如果你是一位文物爱好者,推荐你读这本书!

如果你喜欢历史,更推荐你读这本书!

《法律博物馆》读后感(五):影视剧中的“免死金牌”居然是“催命符”

这两年有一档节目异常火爆,她让我们真正了解了那些沉睡千年的文物,这档节目就是《国家宝藏》。《国家宝藏》自开播到现在已经有三季了,每一季都广受好评,豆瓣网友分别给出了9.0、9.1、9.2的高分。

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个节目,除了明星演得好以外,更多是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对于很多人来说,文物只是存放在博物馆里没有生命的老物件而已。而这档节目让人们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见证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充实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法律博物馆:文物中的法律故事》(以下简称:《法律博物馆》)这本书,同样也是让我们通过文物,然后细品文物背后的故事。或许很多人看到“法律”两个字,就觉得这本书只适合学法律的专业人士读。其实不然,这本书的作者语句很幽默,普通人完全可以读懂。

如:圣旨既不神秘也不神圣,细品之下还有一丝“文山会海”的案牍气,而至于其内容,放在当今的语境下,大致可以翻译成“xx皇帝关于xxxx一事的通知”吧。

有“免死金牌”之称的丹书铁券,其实是“催命符”

影视剧或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免死金牌、尚方宝剑等神器。它们是超越皇权的象征,免死金牌代表不死,尚方宝剑更是代表正义。“上斩昏君,下斩佞臣”这是尚方宝剑出场时的标配语句。

但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免死金牌,不是万无一失的护身符,而是一个契约、一种约束。而尚方宝剑的神圣使命更是不存在,因为没有哪一位皇帝愿意有人拥有可以杀死自己的权利。

“免死金牌”也叫“丹书铁券”,它是由汉高祖刘邦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制定契约。

而“丹书铁券”真正具有“免死”含义是在南北朝时期。从这以后“恕十死、恕九死”更成了标配,这样“丹书铁券”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免死金牌”。

但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吗?很遗憾地告诉你,不能。

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小旋风柴进家有宋太祖赵匡胤亲赐的免死金牌,但依然被逼上了梁山。

后唐庄宗李存勖对朱友谦“赐之铁券,恕死罪”,后来又将朱友谦及其家族二百余人都杀了。哪怕朱友谦的妻子临刑前拿出铁券说“这是皇帝所赐也”也不管用。

“免死金牌”只是皇帝安抚功臣的一个手段而已。如果持券者恃强凌弱、强取豪夺、滥杀无辜甚至试图谋反,那么等待他的一定是必死无疑。

“免死金牌”是荣誉,也是约束,也是帝王的权术。

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夜生活,古代压根不存在。

提起“更鼓”,很多人想起的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但“更鼓”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醒人们天黑了,该睡觉了,以及天气干燥,谨防着火这么简单。

在“更鼓”的背后,还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古人的夜生活。因为白天时间宝贵,便用刻漏来细算时间,晚上主要用来休息,便用“更鼓”粗略计算时间。

我们心目中的古代夜市是唐朝曲江池畔的笙歌达旦,宋朝琼林苑的金碧辉煌,以及明清秦淮河的桨声灯影。

然而真实的古代夜生活别说繁华了,到了晚上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才是古代夜生活的真正写照。古人真正的做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样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吗?当然不是。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历朝历代都有着严苛的宵禁制度:更鼓一响,你若不回家去,怕是就回不了家了。

古人没有闹钟,只能用刻漏来计算时间,“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在古代,夜间行动往往会与抢劫、盗窃、嫖妓等负面事件相联系。

因此无论再怎么繁华的都市,当夜幕降临后,也会变成一座空城。

但在这座空城里,只有一种人可以行走,那就是打更人。每当夜幕降临,街市渐空,“手打梆子或摇着铃”的打更人,一边摇铃一边唱着古老唱词:“凡我甲户,致奉圣谕,谨守律法,各保身家,严禁盗赌,有犯连坐……”悠悠更鼓声才是最真实的古代夜生活。

《法律博物馆》这本书,除了更鼓、丹书铁券(免死金牌),还有对惊堂木、朝服、笏板、圣旨等20多件法律文物进行了详细解读。

文物是死的,但它的故事是活的。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故事,共同构成了星河般的灿烂文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