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精选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精选

《艺术史导论》是一本由[德]汉斯·贝尔廷 / [德]海因里希·迪利 / [德]沃尔夫冈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5.00元,页数:4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一):权当是领略下德国学风

最初是在网站的推荐上看见这本书,正好自己想转向艺术史,虽然感兴趣的是中国绘画史,但“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还是买下这本书做个入门读物,特别是刚刚读完陈怀恩的《图像学》,似懂非懂之间,也希望严谨的德国人帮我复习一下吧。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导言开始讲起本书缘由,再开始第一部分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第二部分讲事实确认,这个在过去的艺术史研究方法中好像不多见,因为它仿佛属于专门的鉴定知识,跟意义阐释不是一回事儿,但这本书将其放到了一起,可见德国人觉得在事实没有搞清楚之前谈论意义是不可靠的;第二部分就是常规的各种方法轮番轰炸,从最早的形式分析到图像学,阐释学,语境分析,接受美学,艺术社会学,女性主义,神经美学,图像媒介和跨学科研究,最后还有一篇译者记,这也许是全书最好读的一部分。

整体感觉德国人写的书跟之前读的其他艺术史著作不太一样,行文比较拗口,可能是译者为了保持原著的风格而翻出了很多长句,不是很好懂,个人觉得最难读的是接受美学那一章,可能是因为这一章跟自己以前所获知的接受美学不太一样,还有神经元那一部分,觉得有些地方离医学心理学比较近而离艺术学比较远,总之就是读不进去。但有些地方静下心来反复思考,还是觉得讲得挺好,比如用一个莫比乌斯环来说明阐释法的要义,还有“作品只有在失去功能后,才有可能、有必要被理解和阐释……阐释的开始是将我们的不解表述为一系列问题(p180,181)”,等等。

话说这本书豆瓣评分挺高的(现在是9.1),但打开看评论(一般都是看过的人才会写,但评分则不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象,不知道那些给高分的是不是真的读完了,当然我宁愿是自己还没看懂,也许这本书的合理定位应该是随手可取的工具书,在做艺术史研究时,可以随时翻开相应的内容再做重读。

另外做两小校对,一是第111页倒数第二段加黑的那句话“年代确认的基础是史源评判和风格评判的接合”中的“接合”似乎一般都用“结合”;二是第376页第一段第四行“雅克·拉康x尝试”中多了一个“x”,希望再版时订正。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二):艺术史的深度与广度

艺术史起源于19 世纪的德语国家,因此如果想了解艺术史是什么以及如何学习甚至研究艺术史,选择这本由多位德国艺术史各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学者所撰写的《艺术史导论》再为合适不过了。

本书的德语原版在德国已经畅销了30年之久,对于艺术史相关的高校学生以及对艺术史感兴趣的业余读者而言都是久负盛名。

本书相较于一本导论,其实更适合称为一本指南,50%的篇幅对艺术史的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定义、方法、案例进行简要阐述,而另外50%的篇幅则是将相应的延伸阅读文献和论文进行了罗列,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踏入艺术史的门,也为读者入门之后的深入钻研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本书还是更适合艺术史相关专业的低年级高校学生进行阅读,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任何系统的艺术教育背景的普通读者而言,内容还是有些难度,理论性和专业度都不是特别小白友好。

通过本书我第一次了解到,艺术史的研究范围是如此之广,除了常规的绘画和雕塑,甚至建筑和工艺美术品也都包含在艺术史的研究范围之内。

艺术史的研究深度更是令人咋舌,确定博物馆中每一件藏品的真伪、来源、创作时间都需要非常专业的艺术史学者,而要胜任这份工作除了需要从书本和史料中汲取知识,更多的则是依靠日积月累的经验。比如研究建筑的艺术史需要对建材的产地和不同时代的房屋修建风格和技术了如指掌,研究绘画的艺术史除了鉴赏画作的内容、甚至要懂得颜料和纸张的配制。

所谓隔行如隔山,本书让我对艺术史这个学科有了初步的了解,更多地则是让我对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有了一种深深的敬佩之情。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三):艺术带来美,艺术史带来眼界,艺术史研究则是一门科学,带来知识

提到艺术史,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对于古代各种艺术品的整体回顾、对于艺术家成就的介绍,也就是对于过去艺术的总结。我们最常提到的艺术都有什么呢?雕塑、绘画、建筑和工业美术,这是现在对于艺术研究的四大类型,那提到艺术史肯定就是这四者在历史上成功作品回顾了。 但当我打开德国学者们撰写的这本教科书级别的著作《艺术史导论》时,我发现了一片新大陆,原来还有一门专门对于“艺术史”研究的著作。这本书不是基于过去艺术品进行的研究,而就是研究“艺术史”本身。这本书就是让广大艺术史学者怎样去对过去的艺术品进行研究的著作合集。也就是艺术史学者系统性的学习怎样去研究艺术史的著作。

研究“艺术史”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前面已经提到了艺术的四类,那艺术史也就是这四类艺术的过去历史。涉及这些艺术的具体内容表现是什么?比如我们可能碰到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那么这幅画到底画的什么?什么时间画的?又谁画的?而在其后面的漫长时间里,对当时或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受到什么样的评价,等等。这就是“艺术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对于艺术本身美的属性,反而是“艺术史”研究极少的一部分。美是艺术的本身特点,但却不是艺术史更关心的内容。 艺术史研究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在这本《艺术史导论》中也就从科学的方法来具体介绍怎样研究“艺术史”,怎样完成“艺术史”的研究?

艺术史首先确认的是研究对象的事实确认。研究对象也就是历史上的艺术品。历史毕竟也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构成,艺术史也就是一个个艺术品构成,而艺术品首先是一个个物品,物品就有物质的本身属性。怎样确定这些艺术品的物质属性是对于艺术品研究的起点。比如雕塑的材质,比如绘画的用料、比如建筑的尺寸,这样都是确定艺术品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有很多艺术品可能是赝品,而这种确认是给艺术品定性,把这些物质的具体数据研究清楚,是对于艺术品史最基本的内容。 艺术史还要研究艺术品的含义阐释。而对于不同的艺术品,对于艺术品阐述也有着完全不同方式,这就是这本《艺术史导论》的重头戏。比如有些艺术品可以从美学进行研究,有些艺术品可以从社会学进行研究,甚至还有些艺术品可以从性别进行研究,从神经科学进行研究。艺术品能够给人类带来美得感受,必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因素,而艺术史也就是把这些整理清楚,给出艺术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

《艺术史导论》不是一本关于艺术的著作,而是一本关于科学的著作。想了解怎样研究“艺术史”吗,那就来了解一下这本书吧,当然如果想从事艺术史研究,把这就是一本必备教材了。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四):接近生活的艺术史研究

我们的生活或者说现代人的生活是被设计的,设计的概念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如《艺术史导论》中的这句话:“人类的私人生活该如何组织,其核心规则由设计师们提出;公认的经典标准通过设计师之手才能适配千家万户。”

我们或许会以为自己的住宅是依照自己的舒适原则布置,因为它属于我们私人所有。但艺术史家们认为,住宅其实也具有某些公共性质,是具有展示性的空间。更多时候,它的布置原则是展示和交际的。

正因城市的住宅是高度设计化的,在现实中,它也是千篇一律的,人们会渴望不一样的景观。这也许能够解释最近几年那些拍摄农村生活的短视频为何引人瞩目。

在这些短视频中,呈现的是一种几乎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活形态。而背景中的房屋建筑也较多地显示出一种私人性质。有时候一些“波普艺术”的画片贴在墙上做装饰用,这种可复制的装饰品显示出私人品味来,也呈现出一种年代上的落后,乃至整个乡村生活的落后。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某些具体艺术的年代变迁专著,而是一本研究艺术史的入门指南,是一本对于艺术史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以及具体内容的解释。

用艺术史这门专业的行话来说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如何对研究对象进行事实确认和研究对象的含义。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教科书式的安排,本书也的确主要是面向此专业的学生以及想要从事相关职业的读者。因此在研究对象的事实确认部分,几位教授一再地告诫读者,艺术史的研究不能只限于书本和理论,一定要去接触大量真实的作品才可以获得真才实学。

这是艺术史研究的硬性要求。确认艺术对象的“目的是将隐藏在黑暗中的实情还原出来”,这就像是一位侦探与法医的结合体,而他的对手是时间。

为了确定真实性,他必须对原始记录、材料、艺术品的技术和保存状况等进行确认。要完成这些步骤,必须得有其他学科的辅助。艺术史研究目前已经是一门跨学科的研究了。

尽管如此专业,但赖于此书行文的严谨有序以及翻译的流畅,对于想要了解艺术史是什么、它到底研究些什么以及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看到的艺术史的模样的读者来说,它依然是一本友好的导论作品。

比如,在“语境中的作品”这一章,作者告诉我们的是,观看艺术和书写艺术史的唯一正确方法其实是不存在的,这或许能够打消我们对于艺术权威的顾虑,放心地观看艺术。

而“艺术史、女性主义和性别研究”与“图像媒介”等章节中,我们会发现艺术史所研究的对象其实是深深地嵌在我们的社会、观念、技术等方面的,艺术史的研究其实是与生活非常近的,甚至它的对象就在我们的日常中。

《艺术史导论》读后感(五):学习艺术史,方法很重要

近年总会听到一些吐槽的声音,老师们苦恼学生在艺术史研究方面越来越见不到水平,学生也懊恼老师的教学总是让自己没有什么收获。不管是什么领域,基础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希望学生学力有所增进,学生自身也想在专业里深入探索,扎实根基重要,找对方法同样重要。

由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海因里希·迪利(Heinrich Dilly)、沃尔夫冈·肯普(Wolfgang Kemp)、威利巴尔德·绍尔兰德(Willibald Sauerländer)和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合著的《艺术史导论》,历经七次修订,读者也终于引来中译本。书中除去导言与译后记分为三部分共17章,从什么是艺术史、如何确定艺术史研究对象到如何阐释研究对象,尽可能让读者在这本书中全方位了解艺术史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

由于中文译本尽可能抛开生涩的专业术语而使用大众能读懂的表达,所以这本《艺术史导论》也适合对艺术史感兴趣,想找途径入门的专业外读者。

入门艺术史,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艺术史。顾名思义,艺术史就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与流传的艺术作品的历史,这里面要注意的是,什么艺术作品可以入史?仅仅是因为我们提及的“经典”?不要忘记,我们所接收到的“经典”的定义,其实大多数来自艺术史对艺术作品的定位与列序,并非我们先有“经典”的意识才有艺术史,而是艺术史让我们认知何为人类创造的美,何为能通过人类不同时代审美考验的“经典”。

故言之,研究艺术史者任务艰巨,需要在漫长人类历史进程中存在过和流传至今的无数作品与艺术家中找到精华,而研究者挑选出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又需要经过其他人以及时间的甄选与检验,在这过程中,人的观念和审美标准持续变化,而艺术史也会经历着一次次的评价、贬值、限制和拓展。研究艺术作品历史的同时,也要兼顾艺术作品的保存与传承,是艺术史研究者的职责。

问题是,艺术史研究者如何判断和找出能留在艺术史中的艺术作品?这就要求艺术史研究者同时具备福尔摩斯侦探的能力,首先要对发掘的艺术作品进行信息确认:艺术品名称?作者是谁?什么时候创作?所用媒材都有什么?它蕴含的艺术风格与当时社会文化,对后来艺术发展的影响会是什么?

发问固然轻松,然而论证的过程十分复杂且艰辛。“魔鬼藏在细节中”,艺术史研究者需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中的细节都埋藏着什么“秘密”,最著名的例子还是要列举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研究者对其不断进行的研究都会发现不少细节,这些细节几乎每一次都差点颠覆达·芬奇的个人形象以及人们对他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认知。如果艺术史研究者不够博学,对古与今艺术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与技法不熟悉,尤其当下对某些检测技术不够熟悉,对于艺术市场运作不了解,就不能对面前的艺术作品做出专业的判断。(想象一下,福尔摩斯如何通过一幅蛋彩画所使用的蛋清与矿物质来确定它的年份,从而确定凶手的身份?)

上述所说的,只是艺术史研究的一部分。如何向学界与大众阐释自己的论证,也是艺术史研究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并且这也是他们的日常。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学科发展也走向多元,跨界跨学科的合作成为今天突破学科局限的重要研究方法。在这样的需求下,艺术史研究以社会史、性别史或图像史为新的视角,利用学科之间科学性的共同规律,为艺术作品与艺术史找到更宽广更立体的视野与研究空间,如此才有更多的可能去挖掘人类精神世界与美的追求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用“意境”去概括中国文人画,用具象和抽象来认知西方古典主义和立体主义。震撼心灵的艺术作品,背后都内含着创作者无穷的力量,而这些力量需要艺术史研究者不断深挖、呈现,公众不断理解,社会不断流传,它们才有生命力并且延续下去。海因里希·迪利在书中曾提到,一幅画、一件雕塑和一座建筑称不上艺术,如果没有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没有大众的参与,艺术史真正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

一起学习艺术史吧!别再只用美丑来形容你所见的画作、雕塑、摄影和建筑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