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摘抄

《中国艺术史》是一本由(英) 迈克尔·苏立文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页数:4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一):艺术浅读

“古老的传说也从未被人遗忘,其中之一涉及世界的起源。在遥远的过去,宇宙混沌一团。一天,混沌初开,上面变成了天,而下面变成了地,两者之间出现了最早的人——盘古……”

试问,哪一位孩童的年少时,不曾伴着古代神话传说而入睡?天有多高,地有多深,牛郎织女何时相会?连一代大家鲁迅先生的童年都是在百草园中如饥似渴地听着《山海经》的故事,足以见得古代文艺对人影响之深。

苏立文先生潜心研究中国艺术数十载,对中国艺术有了充分的了解。待到对中国历史也有了相当清晰的认知之后,才能从庞大的中国艺术素材库里采撷了一些精华部分,以史学家的眼光梳理成册。

《中国艺术史》不仅是一本有着高超的专业素养的学习用书,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艺术小百科、小宝库。

“事实上,我还能追随那些前卫前沿的艺术家走多远,一直走进他们的价值呢?”作者苏立文先生这样问道。这不仅仅是在问社会上那些仍然在追求艺术的创作者们,同样也是问他自己。的确,如今艺术品和艺术创作的审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产生了诸多新的形式、新的变化,寄希望于画廊和媒体的曝光而一举成名,是很多艺术创作的手段和目的。如此汲汲于名利、醉心于虚妄的鲜花和掌声,于艺术创作和艺术家本身而言都是一种亵渎。

翻阅《中国艺术史》,我们能在三朝六国的笔墨之中注视着山水画的诞生,在隋唐两朝之中感受敦煌辉煌,与五代与两宋艺术之中亲手抚摸建筑与雕刻,在元代艺术之中观赏墨竹与瓷器,在明代艺术之中披上历史的织物,在清代艺术之中遍赏流光溢彩的漆器与玉器……

一本《中国艺术史》,泱泱古国灿烂的艺术宝库可窥见一二。硬度适中且含有墨香的纸张上写满了作者的思考,彩色的文物插图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色彩。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石头重举,隐峰无言。若更不会,三千大千。”《中国艺术史》并非空中楼阁,走进他、深入他、热爱他。在浩渺无垠的中国艺术宝库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建构属于自己的艺术家园。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二):苏立文的《中国艺术史》,盛名之下,必然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感悟

东方艺术对于西方世界有着无限的魅力,而东方艺术又以中国最具代表性。那么中国艺术在西方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认知状态了,而致力于把中国艺术介绍给世界的学者,对于中国艺术是怎样看待的呢?他们所认识的中国艺术和我们自身的认知是否有差别呢?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我们自身,也许能够看到我们平时看不到的部分。

迈克尔·苏立文,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前退休院士,他曾经来到过中国,并接触了中国艺术,和很多中国现代艺术家有着密切的交流。他更是致力于向西方推介着中国艺术,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而他所著作的《中国艺术史》成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艺术的入门必读书,在西方各大高校沿用四十余年。

这本书也在他的有生之年不断的修订、完善,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中,依然在完善着这件事。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版,就是根据苏立文的最后修订版翻译引进,也让我们中国读者可以看到苏立文毕生心血最终的结晶。

苏立文在这本书中讲了中国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了21世纪的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形成一个了解中国艺术完整的闭环,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学术论著。

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本《中国艺术史》的介绍也依然是有意义的,是新颖的。毕竟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系统性的知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依然是了解甚少的,而有着一本全面的系统性论述,无论这个作者出于哪个国家?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它都是有意义的。更何况苏利文本就是一位严肃的学者,他的艺术理念也更注重于把艺术回归于艺术,用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虽然在艺术的演变之中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其他因素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也必然依靠艺术本身来发挥作用。而这本《中国艺术史》也就单纯的讲述着艺术的美,让我们可以领略中国人对于艺术的极致追求。

《中国艺术史》是以年代为顺序撰写,那么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有什么呢?瓷器、玉器、绘画、书法这些艺术是中国一以贯之的,从远古到现在都有着它们的身影。而这也在苏利文的《中国艺术史》中的每一个时间阶段都有单列的分章,从这些系统性艺术品的前后连贯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

而且,每一个时期也都有着这一时期特殊的艺术特色,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青铜器也更多存在于这一时期,在后来的时代中,很少再现它们的身影,但青铜器依然是《中国艺术史》重要的一部分。在其他各个时期也都有着特有的艺术,也是必须要着重关注的。从三国六朝时期开始佛教艺术兴起,特别是像敦煌这样的艺术宝库也就是在这时产生,介绍《中国艺术史》,这也是无法绕过的。

中国艺术广博繁杂,用一本书把中国5000年的艺术历史理清楚,是极具挑战性的,也是考验作者功底的。但在这本书《中国艺术史》中,苏立文以点带面的给我们普及着中国艺术史的整个脉络。在整个脉络的知识体系形成之后,再去了解中国艺术,也就更有的放矢,更能清晰明了。

《中国艺术史》读后感(三):一叶知秋来,归去亦丰硕

作为西方几位公认的通晓中国艺术的大师之一,英国艺术史家、著名汉学家迈克尔·苏立文被誉为“20世纪美术领域的马可·波罗”,这一称号象征着他以毕生精力横跨中西方美术领域的桥梁纽带作用,几十年来,他以一名交流使者的身份潜心耕耘在自己挚爱的艺术领域,将贯通古今的艺术理念于普及与传播中发扬,成为了该领域内的权威代表和标志性人物。2013年9月他以97岁的高龄溘然长逝,但却为后世留下了诸多关于中国艺术史领域研究著作,精神财富是承载着人类智慧与思想的凝聚与载体,在揭示过去与现在所特有的时代本质中,预示了光明与希冀的未来。对于苏立文先生而言,属于他的荣耀是值得我们加以铭记,在《中国艺术史》这本书中你也将会领略到华夏文明的艺术绚丽与历史脉搏。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由世纪文景出品

《中国艺术史》在国内首版于2014年4月,一经推出就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今年6月份由文景推出了全新修订版,将整书的质量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档次及水准,两个版本的翻译徐坚老师是一位长期以来致力于考古学与艺术学的专家学者,凭借着多年来参与中外交流的丰富经历,铸就了高水平的翻译质量,进而将苏立文先生的风格与内容原汁原味地带给了国内读者,如今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再一次翻阅这本书时,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苏立文先生对于中国艺术史极为精准到位的见解和描述,并能从中汲取几千年中积累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在这其中徐坚老师的付出功不可没,无疑是为全书增添了稳固保障。另外关于本书的整体设计也是值得肯定的,大开本的有质握感加上内插彩页的配图,图片之间的搭配呈现出了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视觉上带来的冲击力配合文字上的娴熟程度体现出了一本佳作所应具备的优点,可以说那种适合摆放在书架上反复回味的经典书籍,从这一点上已然超越了同类型题材的诸多作品。下面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本书的几个突出特点。

迈克尔·苏立文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是当代西方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学术泰斗

从本书的结构来看,苏立文先生按照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时间顺序进行上下延续和前后贯穿,开篇从远古时代谈起,根据中外考古研究所发现的遗迹遗址遗物等等资料,由原始时期直至历朝历代,最后落脚到了当代中国,跨度之大,可以说纵横经纬,要完整的写出关于某史的研究书籍,除了应具备丰富的积累和大量的资料之外,关于结构上的设计其实更为重要,因为结构代表了叙史的方式与角度,从这一点出发能看出作者所持有的认识层面是处在何种地位。本书的章节保持了相对稳定与平衡的状态,没有特别倚重或偏爱于哪个时期,在涉及到诸如朝代中的艺术时,均能保持了较高的完成度,使读者不会产生主观上的偏差。同时,对于每一章节的论述保持一个总分的结构形式,先交代大的历史背景,然后分章节谈及所涉及的各个艺术领域,要注意到的是,有时也不单单局限于纯艺术方面,比如在三国六朝艺术一章中,受当时时代因素的影响,对于道教的认识和解释必不可少,所以也被作者特意添加其中。这样的结构对于读者来说较为容易理解,大时代加上小版块,你中有我,互相影响,成为了构成时代的整体缩影,充分体现出了苏立文先生对于中国艺术整体结构上的娴熟驾驭。

对于内容上的全面论述一方面以大量基础资料为佐证,主要是来源于距今发现的考古发掘、留存文献等等各种资料,由于从古至今所能支持的内容相当冗繁,如何将其有效地归纳总结并提炼出可供参考的核心证据,成为摆在致力于从事这项挑战的作者的面前一道难题,然而对于内容的合理把握造就了苏立文先生的叙事内容是以深浅两层面的解读为主,从浅层面理解的话,每一件关于艺术的物品凝聚了人类高超的技艺,本质上是生产力进步的结果,同时各具创造性的艺术手段和手法带来了不同形式、各具千秋的外在形象,缔造出了庞大且渐成系统的体系,当我们欣赏一件物件时,可以从中看到它身上的种种方面,“一叶知秋”的艺术感油然而生,令人不得不为之称赞,说明了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丰富多彩的。从深层面理解的话,艺术往往是历史的载体和人类文明的体现,揭示艺术背后的成因与影响是我们所要获取的关键信息,无论是青铜、瓷器、绘画等等艺术形式,其实都是展现某一时期下特有的文明与文化精神,苏立文先生带我们领略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称赞的朝代或者某件知名艺术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从中理解到了人类自古以来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以及对于美好生活向往孜孜不倦的向往与渴求之力,这种力量促使着人类从原始走向了文明,从低端跃居高位,艺术是人类文明进步与文化繁衍中最明亮的那颗宝石,它闪耀着的光芒从始至终,不会因时代落幕。

《十二禁禦景图》轴由清乾隆时期丁观鹏、余省、沈源、周鲲四位画家合绘。此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另一方面可以试图理解为是建立在历史宏观脉络上的集中展示,每一小章节中关于诸多艺术形式的论述,如果从近的角度看可以归结为是本朝代下的艺术成就,由于交代的非常清晰,特别是涉及到具体创作者和艺术成品时,苏立文先生都介绍的非常详细,并特别点出了精髓和影响,所有浓缩形成的观点保持了较高的理论水准,从远的角度看,如果将其放在整个中国史中则更像是整体链条上的一块不可割裂看待的环节,保持了一定的高度性和俯视感,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做到前后串联、上下贯通、相互映衬,历史与艺术的结合呈现出了较好的流畅度。对于细节上的判断与考证,往往不过分追究差异与争论,关于艺术领域内求同存异的主流观点赋予了本书严谨公正客观的视角,所以是能够为广大读者接受的高质量佳作。

此《历代帝后半身像册》为南薫殿旧藏,内含七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于主题而言,《中国艺术史》所带来的艺术价值需要从书中的最深处得以整理挖掘,在此可以理解为艺术自主性所创造出的价值魅力。什么是艺术自主性?这个问题从整书来看是考量每个时代中所有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关键所在,艺术由人类主观所创作形成,加持了人类经验做法等等主观因素,每一件艺术品的形成都不是凭空或者突兀的诞生、存在,自出现的那一刻,甚至是在出现之前的酝酿过程,都是由人类关于艺术意识参与的过程,对于那些创作出艺术作品的先人们来说,作品本身就是他们身上的缩影或者是身体的“一部分”,时刻保有着客观存在的魅力。后世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往往也是从创作者本人出发而做出的一系列评判,然而一个人的经历何其之多又何其之大,特定状态下的灵感迸发掺杂着各种因素下的努力,最终缔造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成品,那对于艺术品而言,它是否完全需要依赖于人呢?答案应该是不完全需要的结论,这里就涉及到了艺术自主性这个概念的理解,国内来自湘潭大学的学者杨向荣在其论文《艺术自主性》(《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中的结语中写道:

这段话其实十分形象的概括了艺术自主性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中国艺术史》中所列举的各类艺术作品既是中国历代艺术家所创作的意识产物和生活投射,又从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个体在审美救赎过程中的差异化与独立性,超越了人类自身上升到另一个高度,它所创作的距离为后世研究中国艺术史领域打开了一个可以遐想的空间,苏立文先生撰写此书的意义是要拓展我们认识艺术世界的边界,过去那种传统的就物言物的理解方式已然不再广阔,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人与物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艺术的回归是返璞归真的本质还原,是兜兜转转历经演绎之后的重新呈现,也是其在演变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创新与突破,而对于自主性的认识也将成为我们以后研读艺术与历史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艺术辉煌灿烂的历史是属于国家与民族的永恒记忆,任何时候都不会将它们轻易忘却。无论是由于中国近代史的衰落导致它们因故流落异乡(每每看到那些现存于国外博物馆的中国展品,心中总是万般的无奈与不舍),还是由于第一章开头所说的那30年动荡挫折时代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对于中国艺术的传承与维护,是历史交付在我们当代人手中的一件使命,认识与熟知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意义上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应该成为我们所捍卫和坚守的东西,在我们认识自身艺术史的道路上,很荣幸有着像苏立文先生这样国际友人的指引和帮助,未来的道路漫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点亮中国艺术的璀璨繁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