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凉山纪》读后感锦集

《凉山纪》读后感锦集

《凉山纪》是一本由何万敏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腔背装图书,本书定价:108,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凉山纪》读后感(一):读《凉山纪》之泸沽湖—读书笔记

何万敏老师的新书《凉山纪》是一本介绍四川省凉山州前世今生人文历史百科全书。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泸沽湖,我索性从泸沽湖读起。 说起泸沽湖,无人不知。因为那里有西南高原腹地最美的原生态山水和人文景色,那里的事儿,如果你想真正了解,我推荐各位读者不妨读读何老师的这本新书《凉山纪》。 阅读前,我对处于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只是知道一些花边新闻,只知道有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走婚制度。 也通过杨二车娜姆这位从泸沽湖走出去的明星,在几次娱乐节目的简单介绍。 从而泸沽湖乃至凉山州给我的印象就是高原固有的好爽和原始。彝族人民的部分写照可以从杨二车娜姆的话语中了解一部分。 还有就是吸引国人的火把节和名扬天下的走婚。顾此失彼往往能吸引大众的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故事,而要了解故事的真相,还需严重推荐何老师的这本新书《凉山纪》。 当我阅读了何万敏老师的《凉山纪》才知道,原来固有的一切关于泸沽湖浮华的猜想,只能算是一种偏见,一种低质量的浏览。 民族的文化,泸沽湖的灿烂的文化需要正本清源。正如何老师的这本《凉山纪》那样,何老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走访见证者,深入彝族群众生活中,了解泸沽湖,需要了解史书记载,需要采访见证者,需要深入泸沽湖。深入生活,了解原委,告诉读者。文化工作者深入深入生活的必经之路。 说起泸沽湖,我在何老师的这本书中了解到泸沽湖一带的前世今生,了解到这个少有民族是由甘藏青的土著民族,迁西而来。 而他们的走婚,实际上是中国爱情史上的真正意义上的男才女貌。而并非流言中的那般污秽不堪。女方看中男方的人品和担当,而并非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的男女双方的双向吸引。 泸沽湖的居民依然保持着母系生活的传统,尊老爱幼,女性勤劳而质朴。生生不息的繁衍,有青山绿水,有宁静的天空,她们的虔诚是有地域和底蕴的。 时代因科技发展,物质发展而走向一种更加便捷而高效的生活模板。但美丽夺目的,且传统而质朴的泸沽湖的景色和当地居民在吸引八方游客的同时,没有因为物质的文明,而丧尸对追求精神卓越的努力,依然守卫着一方净土。 她们依然天然而质朴,依然会按她们自己的习惯方式去享受美好生活,去歌唱生活。 仿佛在读何老师的《凉山纪》时,我已踏入凉山州,踏入世外桃源的泸沽湖。这一次,我没有偏见,有的只是一种羡慕,一种对他们文化的好奇和致敬。 湖边的木船在等待着我,那里的一草一木在安详的等待着我。。 书中给我最大的直观印象就是书是画,画中有文化底蕴,画外是位谦谦君子般美好的介绍和祝福。

《凉山纪》读后感(二):《凉山纪》荐书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出版)

《凉山纪》荐书语:何为“纪”,不仅仅记录,更是指向一个漫长的历史时间和地理单元。“凉山纪”是指记录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前世今生的人文地理历史的,类似于地方志的书写。这就要求作者要皓首穷经地查阅当地的文献资料,多方考证彝族历史文化的渊源,还要有深入田野调查和实地的民俗探寻考证,需要相当的严谨性,真实性,准确性,是要经得起历史验证的,因为传给子孙后代的民族志,这个责任和担当,很难靠一个人实践能完成的,一般由地方史志办的完成的使命。但是作为新闻记者出身何万敏先生,本可以在新闻特写,文化随笔和文艺评论方面有所建树,成就一方气象。他却认为“书写凉山才是他一生最该用心的事”,方向就是行动力,理想来自于饱满的深情。于是,何万敏耗时多年,用脚力在凉山大地行走丈量,用笔力记录凉山的风土人情,用非虚构写作的方法,确保真实性;用文学的笔调书写,力求故事性。如同小说创作,有了故事性,超强的叙事能力,才会吸引读者的兴趣。这就让我产生了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凉山纪》为什么能吸引和影响远在山东的文学读者,在此之前我对凉山的了解和认知几乎等于零,这几天我反复思索其中的“暗力”在哪里?继续在阅读中发现,终于幡然醒悟,原来何万敏深谙新闻传播学效应和效果,在作品的不留痕迹,不动声色的体现他的长项。我为这一发现而高兴,《凉山纪》如此引人入胜,让受众群体产生入脑入心的强烈感染力,为地方志书写提供了绝佳范例。将非虚构纪实写作巧妙穿插和衔接于文学的趣味性和新闻的传播性之中,从丰富的细节中传递场景和声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让你了解凉山,爱上凉山,对彝族人产生感情,也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和团结,加强了外域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让受众感兴趣的写作才是最有意义的写作,能从真实的链接中产生精神的力量才是最有价值的写作,好的写作是见人、见物、见景,有一种一见钟情的喜爱,流连忘返的召唤和回望。

《凉山纪》读后感(三):我要去凉山!

凉山太美了,它的美在于它的淳朴与自然,我想去看看。

作者何万敏,汉族人,在凉山出生和成长,读书和短暂在外工作后,又回到了凉山,现任梁山日报社副总编辑。工作便利和对凉山的热爱,十几年间走访了凉山十七个县市,展现给我们一个全方位的凉山,通过凉山地理位置上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不同的地区,而且穿插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同时也不乏故事性,不管是彝族的走婚习俗还是毕摩的传统,抑或是“鬼山”都很容易吸引人。每一篇土地都有自己的神话故事,凉山也不例外。其实让我深刻的是西昌,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真想去那读读书,安静的享受世外桃源生活。看到美丽安静的泸沽湖,立刻被它吸引了。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感兴趣的也是泸沽湖附近的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摩梭姑娘,她们的恋爱关系的建立比较自由,主要以感情为基础,这种保持着传统母系部落里的走婚制,背后是家族和谐,家族和谐是摩梭族最重要的价值观。还有娘亲舅大的观念,舅舅的地位,也是母系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想到模样俊俏的摩梭姑娘,享受爱情的自由滋味,就觉得凉山的生活真是惬意。

当然惬意的同时也有无奈,在彝族传统的宗教祭祀毕摩眼里,很多无奈,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眼看着孩子们对继承传统没有任何兴趣,对动画片,求学和外出工作更感兴趣,传统的习俗后继无人,毕摩人数随着时间推移的减少,究竟是更接受现代化的科学还是要守住彝族人自己的传统,充满无奈。

走到现代,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旅游,脱离贫困县等字眼,凉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他很难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现代化或者跟上大都市的潮流,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是继续马驮行李的生活还是走向现代化,抛弃古老传统的彝族生活,哪个是真正的对彝族人民来说比较好的方式,也是很难界定的。可以感受到作者想通过这本书,通过介绍美丽纯朴的凉山,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改善凉山人民的生活水平,好像父母满心希望孩子们过得好一样,作者家乡是牛牛坝,看到那一章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情怀在里面,当然,非虚构写作好像不应该带着那么多的情怀,包括写景,作者也运用了散文的方式来写。

这本书的装帧特别好,摸起来手感很好,图片清晰,古朴,腰封设计得很有凉山的氛围,据说凉山的名字来源于海拔高,气候凉爽,以前,我想到的凉山,是青底彩花的民族服饰,是流淌着民族歌舞艺术血液的彝族同胞,现在,我脑中的凉山是古道的马蹄印和奔腾的老君滩,是四季如春的西昌和平静的泸沽湖。我想去看看,趁着一切都还有着古老宁静的样子,一切都还不晚,早点去感受一下彝族的文化,火把节的氛围!

《凉山纪》读后感(四):大山无声的锻炼着人的秉性

这本书的水准很高,作者是一位大凉山人,高级记者,做新闻记者很多年,他文笔一流,视角独特,充满了对故乡的热爱之外,用能从他笔下的小人物故事以小见大的看到整个凉山。作者10多年来深入凉山的17个县市, 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金沙江大峡谷老君滩、茶马古道、邛海湖畔与安宁河畔、凉山最高峰夏诺多吉、彝人之歌……不仅是地理风貌、民族风情,还有文化故事,人的一生,一个时代,我想这本书中都有、都有。

这本书读的时候没有汇报文学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质感丰富的凉山纪录片,内容量非常的丰富,画面感也很强,书中的配图照片也看到了作者的用心和考究。是一件文字和图像都美的艺术品。

如果有人问我关于凉山我知道什么,我肯定会回答我不知道。看这本书之前对凉山是没有概念的。如果问我彝族,我肯定只能想到彝人制造,年少的暑假,坐在电视机前,贪婪又仰慕的看着他们的MV。三个长头发的男人唱着好听的歌曲。但问我彝族在哪里,我可能会说云南。事实上的凉山州位于四川西南部。

我们国家有800多万彝族人,其中有四分之一在凉山,而且凉山也是彝族文化最浓郁的地方,在这里还有很多彝族的文字和诗歌,彝族阿姨们会穿着少数民族服饰跳广场舞。墙上可以看到彝族的文字。作者从这里走出去,又回到这里,而彝族像作者这样的文化工作也有很多,比如彝族的音乐教父“老鹰”吉克曲布。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原来吉克隽逸、吉杰他们都是彝族的,当然还有更多我并不熟知的彝族歌手,彝族文工团、歌舞团,原来今年的中秋晚会会场也在凉山。凉山的文化发展,一直是欣欣向荣,凉山人,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热爱文化和生活。

彝族的音乐教父“老鹰”吉克曲布

除了可爱的彝族人和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凉山更吸引人的是他的地理环境,如果彝族的文化让凉山多了神秘,那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凉山又多了壮美、雄浑。这里有群山绵延、河谷平原。我们熟知的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和“北斗”送往太空。凉山神秘而独特的彝族文化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养育了一代代的凉山人。

关于四川,我们知道更多的是四川火锅和美食,大概以为成都就是四川的缩影。但其实,川西是高原藏区,川东是湿热南方,而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则是国内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家对于彝族的认识和了解比较少,或者说是空白,而这本书,这本有温度的书,正好填补了这部分的空白,我们了解了凉山州偏远的地域和古老而独特的文化,这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凉山人文地理、历史文化著作,也是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凉山人文史和精神史。我上一次对少数民族好奇是藏族。

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记录了很多精彩和珍贵的瞬间,是研究凉山和了解彝族非常重要的资料,是了解当地文化最好的招牌,看起来爱不释手,津津有味,仅从出版角度来看也是一本装帧和版式设计的佳作,非常推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果然不会失望。

设计感很强的书封

正好今天是感恩节。感恩

《凉山纪》读后感(五):大凉山的朝圣者之歌——今年休假了,一定要去大凉山看看

如果不是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沉,断不会为生养自己的故乡创作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土生土长的凉山人何万敏老师,用脚步丈量大凉山的每一寸土地,创作了这部反映大凉山的文学作品——《凉山纪》。

大凉山,既是一座山脉,又是一片以彝族人为主生活的土地。打开这本书之前,或者观看推介大凉山的纪录片之前,大凉山留给世人印象更多的是偏僻与落后,陌生与神秘。打开这本《凉山纪》之后,顿觉得一股浓重的山水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她与世无争,默默驻守在华夏西南,她的厚重与美丽,她的顽强与坚韧,都隐藏在大山的褶皱里,沉没在江河的波涛中,浓重得一时居然化也化不开。

1

大凉山是一座跨越千年的灵秀之山。“四根撑天柱,撑在地四方”。作者在攀爬翻越中感悟山的生命,聆听群山咚咚的心跳、匀称的呼吸,感悟一座座山峰之巅蕴藏的丰富情感和坚韧秉性。螺髻山被誉为“动物王国”“天然植物园”,她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作用的天然博物馆,一道道古冰川刻槽,彰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再现了远古时期冰川运动的自然奇迹。还有“鬼山”之称的德布洛莫,镇守着凉山的“北大门”,她是否真如世人所说的充满了神秘、诡谲、邪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但这种奇异印象背后的迷宫,正体现了大自然的丰富多样。

大凉山是一个远古文化传承不息的缩影。这里民族文化保留完好、历史积淀丰富,是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南边百越文化与巴蜀文化相遇的要害,是“神秘的文化宝库”。以毕摩为代表的原始宗教的仪式和神话传说仍有保留,“以母为尊,以女为贵”的“现实版”女儿国依然存在,摩梭家族实行走婚制度的两性结合方式还未消失,摩梭末代王妃肖淑明由贵族到干部夫人再到普通农民的传奇经历,更为彝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这些尚待解开的“太多疑惑”,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探索。

大凉山是一处自然力量与人类生命交融共生的地方。大凉山有群山,也有不舍昼夜、或奔涌或流淌于群山环抱而成的峡谷之间的江河湖泊。邛海湿地公园的美不胜收,泸沽湖的似真如幻,湖光山色掩映间的神秘莫测,都会让游客流连返。但与沉静美丽相对的,还有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另一面。有着“世界滩王”之称的万里长江第一险滩——老君滩,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向前,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的雅砻江大峡谷,让人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敢于挑战,2名来自彝族的姑娘,在“长江漂流”中淘洗与磨砺了生命意志,彰显了彝族人战天斗地的拼搏豪情。

2

为大凉山著书,敬畏的是自然,敬重的是生命,敬仰的是历史与传承。面对高天白云、深山峡谷、江河奔涌、淳善兄弟,作者摒弃了那种“小布尔乔亚”式的迂腐,“默默被全部的感动彻底征服”。这种征服,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处青山碧水的着迷与依恋,“渴望理解山中事物成为我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就是一个朝圣者对圣地的无限崇敬。不管是回响在茶马古道上的马蹄声,还是飘荡在江面上的号子声,抑或是绕响在耳朵边的诵经声,都是朝圣者一步一叩首顶礼膜拜的理由,他跟着凉山之魂在群山之间游走。游走是一段没有止境的探险,探险背后是一次永不停止的赞美与吟诵,为这千年无言的山,为这奔流不息的河。

为大凉山立传,挖掘历史的积淀,铭记自然的恩赐,让凉山之魂一代一代传下去。大凉山是一处大自然一手创造的神圣之地,也是一处大凉山人世代生活、繁衍生息的生命之地。作者“逗留在博物馆聆听远古的呼吸,踯躅在古迹处历史的尘埃,或者去穷乡僻壤的地方游历”,并不仅仅是“在陌生而美丽的景色中填充履历”,更是在山与水之间,在生存与毁灭之间,在时间与流逝之间,探寻过往的历史,追寻生存的意义。相比现代化的大都市,大凉山是愚昧落后的;但相比肤浅浮躁的都市生活,大凉山又是沉稳厚重的。就像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瞬间的印象”具有“永恒的价值”。这些山山水水以及播撒延续在山水之间的古老文化,就是价值的具体体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作者沉醉在大山身处,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为大凉山呐喊,寄希望从远古历史中汲取营养,让这座古老的山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在追寻探访中,作者对大凉山发展的关切之情跃然纸上,民居生活的改善,县城经济的发展,大凉山正在阔步跟上新时代。但发展的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也初步显现。民族服饰的魅力败给了街上的廉价时装,青年人缺少了从前的英俊或妩媚气质,独特的审美准则荡然无存;淳朴的民族文化被庸俗地滥用于市场,原来卓有特色和尊严的地方文化正逐渐失去魅力;毕摩知识与文化教育的冲突,让这种“活态的原始宗教文化”面临难以为继的传承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与这些人恰恰相反,他对“现代性”逐渐失去以前的热情,反而对“原初性”表现出莫名的向往,这种向往,并不单是为瑰丽的自然景观所吸引,更是为了“重新发现被遗忘的语言、历史、民族和文化,重新发现其珍贵价值”。这大概是作者踏访大凉山的目的所在。发现之后如何传播,大凉山的歌舞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有着“东方狂欢节”之称的火把节红透了大凉山内外,熊熊燃烧起来的还有对大凉山的深度开发与探索。在这座巨大的宝库中,自然的景色是古老生命的多彩呈现,内藏的文化历史则是生命勃发的鲜明印记。何万敏老师以记者特有的敏锐执着,文人的浪漫气质,地质学家的严谨考证,生物学家的细致观察,探险家的无所畏惧,在漫游中为大凉山著书立传。

翻开《凉山纪》,走进大凉山,沿着作者的足迹,追寻那股从远古而来、绵延不绝的神圣气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