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游戏天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游戏天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游戏天性》是一本由[美]凯西·赫什-帕塞克 / [美]罗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 /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戏天性》读后感(一):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游戏=学习

这本书基于大量科研成果,对当今学龄前育儿的很多谬论进行批驳,引导家长重新思考育儿的本质和游戏的价值,供家长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以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e.g., 各路断章取义UC震惊媒体、收智商税的商家、制造焦虑的大V、peer pressure从众心理等),保持判断力、增强抵御力。

1.孩子是被女娲用抟土捏好的,而不是能被家长按其意愿揉捏的。也即,孩子的气质、智力等的发展脚本,已蕴含在传递了150万年的人类基因密码里,自会随大自然的神奇之手逐步解开,家长不妨接纳孩子、如他所是。

2.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游戏=学习。其中,游戏是由孩子主导的、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的、开放性的游戏(如过家家、捉迷藏、玩棋牌、搭积木等)。学习也不限于机械性事实知识这类浅层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孩子在游戏中自会获得。(然而这些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发展,却远不如背两个单词这种事实知识的学习,那么容易被家长识别,导致家长常常认为孩子在瞎玩、浪费时间。实际上,书中科学家们设计了大量精巧的实验,识别到了游戏对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结论就很清晰了)。

3.让孩子做游戏的主导者。家长该做的只是辅助:为孩子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做孩子游戏的支架和搭档、帮助孩子的社交和情绪管理。

《游戏天性》读后感(二):如果父母能对孩子的发展轨迹了如指掌

理想的育儿是什么样的?

大概是从孩子出生(甚至从孕期)开始,就完全了解孩子在什么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征,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为孩子做什么事。这样就能按部就班,不慌不忙,毫不焦虑。

然而,现实情况是,父母们往往毫无头绪。我们接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关于育儿的讯息,观察着身边的其他父母在做些什么,拼命想给孩子最好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鸡娃的现象就这样出现了。

如果有一本书能告诉父母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各方面的发展特点,一切是不是都会有所不同?

《游戏天性》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总结了几十年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详细描绘了0~6岁孩子的能力发展轨迹。

《游戏天性》可以说是一本改变了我对育儿书的观念的科学教养书:原来育儿书可以既科学专业又切中时弊、易于应用。当然,是作者身为儿童发展学界领头人的背景让这成为了可能。

这本书开篇就直指鸡娃的弊端:过早让孩子学习他们的发展阶段还不支持他们理解、掌握的知识不仅无效,还会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和焦虑;更重要的是,这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时间,剥夺了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学习的机会。

很多家长把自己当成孩子大脑的“雕塑师”,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只好自欺欺人地相信孩子就是一块白板,自己如何塑造,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人类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一套自然的程序。

家长真正需要做的,是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了解孩子发展到了哪一步,充当孩子的脚手架,支架式教学,帮助孩子在现有基础上往前迈进一小步。

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家长们都会为了孩子的各种“第一次”而欣喜万分,但也会注意不到很多能力的出现。你怎么能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发展出了共情的能力?这需要知识和方法。

书中配有很多“发现孩子的能力”专栏,正是指导家长通过实验游戏检验孩子是否发展出了某种能力。通过这些实验,你将会收获更多发现孩子“第一次”的欣喜。

在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之后,该如何帮助孩子往前迈进一小步呢?当然要采用孩子的学习方法——玩耍。

很多家长会觉得然孩子玩是浪费时间,但其实孩子在玩中能收获最好的学习效果。

回顾我的童年,我的父母当然并不懂很多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但我很感谢他们给了我充分的自由玩耍的机会。从水彩笔涂鸦、迷宫游戏、胶泥,到后来的弹珠、象棋、球类运动,妈妈一直允许我花很多时间“不务正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母为我收集了一些毛绒玩具,我常常在周末的早上醒来后,一个人在房间里用毛绒玩具作为人物编故事,一编就是几个小时。那些经历无疑对我后来的语文学习,以及后来对心理学的兴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玩耍,0~6岁孩子的语言、数学、读写、社交、自我认识等能力都自然、快速地发展。

身处内卷的、充满竞争的环境,即使懂得了这些道理,可能仍会不时感到焦虑。但至少,对于育儿这件事有了一定知识基础,父母可以更有底气,也更有信心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至少可以说服自己,在孩子到达学龄之前,鸡娃都是无效的。

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

《游戏天性》读后感(三):游戏,孩子了解世界的方式

父母们在育儿这件事上毫不松懈,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育儿方式让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好。

这场育儿的竞赛,现在已经提前到还在在胎中便已开始,父母们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报辅导班或学习上的教育,他们不知道还能够为孩子做些什么,才能让他们成长地更好。

作为孩子的我,能够从凯西描述的情境以及自己的儿童经历,感受到在父母视角下,对育儿的一种焦虑以及紧迫感。

如今市面上已引入大量关于科学育儿的书籍,准爸爸或准妈妈也在寻求此类书籍。

如果你是父母、准爸爸/准妈妈或孩子,你怎么看待“游戏”?游戏,对育儿有什么帮助或者说对儿童有什么影响?

一、育儿的竞争

“内卷”,在成年人的世界普遍存在。

记得在《自驱型成长》中,有个很鲜明的例子,咱们姑且例子中的人是自己:每年的夏季是高考季,当你准备参加高考时,起初你会给自己定一个学习目标,每天都要按照这个学习目标努力。

但不止你一个人参与高考 ,你会感受到周围的人都在学习,一次考试你就会看到还有很多考高分的人。

于是你会发现竞争力变得更大,开始花更多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减少睡眠时间去学习 ,只因你担心当自己在休息时,别人在学习会把自己甩地太远。

育儿的竞争,就如我们备考高考时的情形一般。

当看到身边人的孩子能够读出几百个汉字/英文、会弹钢琴、会计数,父母就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甩得太后。

当然也一定因为与身边人的孩子竞争,也许只是单纯的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或知识,为孩子未来的学习打基础。

二、孩子的视角

父母期望还在成龙成凤,我们作为孩子的视角是怎样的呢?

像到要把自己的童年经历描述出来,还是不知从何下笔,也许是因为读了这些育儿书籍,让我更能理解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他们为自己所期望孩子成长的样子,而做出的努力。

我努力地表达出作为孩子的视角,希望能够填补曾经童年的一种愤恨吧。

还是《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不要抱怨父母为我们做的不够好,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到最好!”,这句话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作为孩子的我们,何尝不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像电视剧当中的父母一般,温馨、互相体谅,能够向对方倾诉,就像朋友一般。

而我对父母却是一味地隐瞒,我会想尽一切方法,避免让他们知道我的想法,就算他们问道也会说其他想法来搪塞过去。

我想这是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有一点从小到现在父母有一点一直影响着我,每当跟他们出去逛超市,他们会问你想要吃什么?我的回答都是:没有啥想吃的。

但自己的内心是非常想要获得某个零食的。

大人们总会说:学习要从小抓起。

作为儿童来说,刚接触这个世界,还需要足够的时间,自己慢慢探索世界是怎样的。

我们正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将自己在游戏中理解的世界,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

在游戏的同时,学习到各类了解这个世界的知识。

童年需要快快乐乐、轻轻松松、而不是被大量课程所填满。

很庆幸自己能够阅读到科学的育儿书籍,发现父母育儿的想法和做法。

《游戏天性》读后感(四):一味的学习可能适得其反,孩子的天性是玩耍

孩子多玩一会儿,就会少了学习的时间;如果不玩的话,那学习时间就更多了;最好能够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

在不少家长眼里,玩跟学是对立的,只有多学习,孩子才会更聪明,才能在同龄人的竞争中取胜。

不过,笔者最近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费城天普大学教授凯西·赫什-帕塞克,康奈尔大学博士,特拉华大学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教授罗伯塔·米尼克·格林科夫和心理学家迪亚娜·埃耶写的《游戏天性: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一书,整个思路都已经被颠覆了,因为“玩耍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

比如,让孩子学会说话,从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到一篇文章,这似乎需要几年时间的刻意练习,但书中给出的办法,却能让你豁然开朗。

第一点,基于孩子的观察和行为展开对话

道理很简单,如果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听家长说话,那么他们就会吸收、理解其中的每一个字。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个母亲带孩子去博物馆,孩子盯着博物馆门口的大象雕塑看,母亲却忙着带他去里面看重要的展品,就这样孩子被强行拉走,眼睛还是回望着大象雕塑。

作为家长来说,去博物馆就是为了给孩子长见识,多看文化底蕴深厚的展品才可以,如果只是看个大象雕塑,有什么意义?

可回过头来想,我们带孩子来博物馆是干什么的?不就是为了孩子吗?那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不给他说道说道,那他该有多失望啊!

事实上,如果孩子真的对某件物品感兴趣,家长就应该停下脚步,把这个东西跟孩子多讲讲,无形中就会跟孩子的思路发生碰撞,继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点,基于孩子的语言展开对话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只听孩子几句话就结束,要接着孩子的话继续展开,扩展到其他的领域,这样孩子就会在对话中有所收获。

第三点,引出对话,而不是终止对话

很多家长都想知道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但如果问的问题不对,那孩子一句话可能就结束了对话;说到底,不要问大问题,而是要从细节入手,让对话能够继续下去。

第四点,不要害怕使用婴儿语

很多人觉得,家长要有家长的样子,不能跟孩子一样说话,还是要有大人的范儿;实际上,如果不能融入孩子的圈子,一切都免谈,孩子会把家长拒绝。

第五点,限制电视时间

电视和手机,现在成了不少家长让孩子打发时间的工具,但这在事实上让孩子陷入了另外一个排除的空间,而且跟家长没有互动。

如果想要充分地利用电视和手机,基本的一点就是要限制一定的时间,而且要跟孩子一起看一些高质量的青少儿节目,看过后开展亲子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游戏天性:为什么爱玩的孩子更聪明》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并推动孩子的社交发展。读完本书,也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儿童发展规律,塑造自信的科学育儿观。

《游戏天性》读后感(五):尊重孩子的游戏天性

这是一本今年五月才在中国出版的新书,不过早在2003年获得美国最佳心理学类图书奖。书中谈到美国父母焦虑的场景,正同现在的中国父母,内卷得不行。国家正在整顿教培市场,家长也来减减压,看看这本《游戏天性》。

书中谈到父母育儿有四个误区。

一、越快越好。这是一个“唯快论”的时代。公司生产也罢、人的发育也好,都讲求速度、增长。打小身体发育更快的孩子,往往得到旁人的羡慕,发育慢的孩子,则背负压力,做父母的焦虑得不行。其实,若干年后来看,那些在儿童早期看起来很大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微不足道。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只是在这个社会氛围的影响下,许多父母一门心思要求孩子更早地学知识,更早地向成人化靠近。想一想,我们去菜市场买菜,总是对那些被激素催熟的动物、蔬菜退避三舍,但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我们何尝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智力发展得更快,身体发展得更好,并为此作努力呢?被迫早熟的孩子,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二、珍惜每时每刻。受氛围影响,家长们忙于给孩子安排各种课程和活动,忙于设计孩子的未来,认为如果孩子要成功,就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孩子上了很多课,但是自由玩耍的时间严重减少。自由玩耍就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方式。孩子们通过自由玩耍,可以学到很多重要知识。这种学习是孩子自己主动探索得来,对孩子日后成长非常有帮助。长大成人的孩子,最终要离家独立。如果我们不让孩子有自由玩耍时间,自由探索的空间,他们就无从发展出独立自主必须要具备的主动选择、情绪认知等方面的能力。

三、父母无所不能。受媒体和商家的渲染,很多家长对自己要求苛刻,生怕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孩子行为不端或成绩不好,一定是自己哪方面没有做好。但事实上,父母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的设计者。孩子的成长,家庭是一方面,社会、学校、同伴是另一方面。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生命中的过客,需要父母的养育和陪伴。但是父母不是万能的,不需要对孩子的发展负全责。如果认同这一理念,为人父母的焦虑会有所减轻。只要我们给孩子适当关爱和照顾,把更多精力专注于自我成长,就是好父亲好妈妈了。

四、孩子是一张白板。孩子是一张白板,但也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孩子一出生就认识周围的事与物,你没有教他什么,他已经知道自己身处何样的环境,周围是些什么样的人。人类进化到现在,每个人都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欲望,但是如今的过度早教、教育制度、考试机制削弱了人类的主动学习欲望,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被动学习的知识很难被消化吸化,仅仅停留于表层,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们需要的是在玩中学,自主学习。好比父母在生活中对孩子说:“帮我拿一只碗”,也比在黑板上写上一个“一”字的被动学习效果好得多。

误区之后,作者认为值得提倡的四个原则。

一、最好的学习是量力而行。人类社会发展至现在,有两个主题一直如影随形,那就是自由与平等。这是个永远都解不开的难题。因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做什么可以让每一个来到世界的人都平等?这不是人自个和自个过不去吗?从育儿方面来说,每个孩子出生的天赋就不同,发展能力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好比一粒种子,有晚发芽的,也有早发芽的,你非要拔苗助长,那就不要怪种子长大了成为歪瓜裂枣。做父母的,要了解自己孩子学习到哪一阶段,帮助孩子拓展现阶段学习技能。而不是非让孩子去摘够不到的桃子,这样做的后果无非是让孩子害怕学习,厌恶学习。

二、强调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家长在意孩子的分数,合情合理,因为这是对孩子整个学习过程的检验,学没学好,从分数可以看出来了。不过,聪明的妈妈一定不能只在意孩子的分数,而是从分数上看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哪些题没掌握?哪里的知识点不牢固?这才是家长更要注意的。不可否认,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在重结果轻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有辨别是非的定力,重点看孩子学习过程,没考好,下次努力,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三、重视社会情绪能力,而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简单地说,一个是情商,一个是智商。现在的人都知道情商的重要性,但情商从何而来。除去遗传因素,情商的培养是在孩子的游戏打闹中培养。孩子们在一起玩,就是在训练各种社会文化角色。一个女孩扮演妈妈生气时的情景,实际也是在帮助孩子排解和调节情绪。

四、情境学习是真正的学习。情境学习是指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比如我们教孩子数学,不必搬块黑板,在上面写上各种算术。我们只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引导孩子:帮我拿一只碗来,从下到上数第二个抽屉,诸如此类。情境学习也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孩子玩打抢游戏,感受虚拟世界的冲突,玩医生游戏,感受照顾病人是什么样的体验。

内卷年代,你可以选择挤独木桥,也可以选择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不是让我们不要早教,而是不要过度早教,不是让我们不要教育孩子,而是不要过度教育孩子,给创造孩子自由玩耍、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