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是一本由包若宁 / 卜文远 / 傅鼎荃 等编著 / 张国强 审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一):从儿童的视角学编程

我们总以为程序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才能够完成程序设计,实际上很多时候,程序设计的很多思想是源于我们生活的,比如我们外出进行规划,先去哪再去哪?如果天气下雨,我们怎么规划行程?一日三餐怎么解决?开车、高铁和飞机哪个是最优方案?总之,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各种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较为常见的。既然源于生活,那么我就可以从生活出发,去学习算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计算的思维,我相信这就是《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作者的初衷。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了一门必备技能,而计算机的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我在小学的时候,也学习过一些程序设计的知识,但觉得很枯燥,最后也无果而终,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所学的知识脱离实际生活,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二是枯燥的代码输出的是各种字符,提不起来兴趣,后来的学习就无果而终。

最近,我读了《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儿童在程序设计学习的一些痛点。首先本书是基于Scratch语言编写的一本儿童读物,Scratch语言是一门较为友好的语言,主要采用拖拉拽的方法进行编程,减轻孩子们对于编程语法的记忆负担,让孩子们专注于具体的算法。其次,本书强调的是“计算思维”,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的还是一种算法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让孩子学习编程的切入点。最后是本书举了一些有意思的案例,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总之,这是一本针对儿童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好书,可作为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这本书应该是基于中关村儿童的学习经验,这些儿童的眼界本身比较开阔、思维本身比较活跃,也长期接触计算机,那么对于一些小城市或者农村的孩子是否适合?这点我是存疑的。不过我倒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进行学习,双方共同进步,毕竟可能对于部分孩子来讲,书中的一些知识还是略显深奥,有家长的带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二):什么是计算思维?什么是孩子的计算思维?

疫情之前的2020年初,当时还和我们团队的一名老师在讨论少儿编程思维的教育问题,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编程思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当时的团队还在做少儿VR编程事业,想将教材体系扩大,但是随着疫情的这几年,大家好像都忙于自己的手头了,直到前几天,原来的董事又开始张罗这件事情。选教材。

由于我一直在教计算机,而且都是高年级的学生,这几年的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生从大一开始没有掌握编程思维的话,整个大学会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年,简直有些同学会开始怀疑人生,主要是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候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思维不够了解,或者根本就没有计算思维。而且大学基本大一开始就上C语言,纯正统的学法,会淘汰掉一大片学生的,因此我们开始想办法,比如模块化编程,这个可以开一个单独专题的。因此我们感觉,从小培养计算思维还是比较重要的。这里面有2个问题,第一,什么时候培养?第二,用什么培养?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可以进行计算思维练习了,朋友的孩子参加乐高的机器人培训,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一直没有什么特别,好在家长就是让孩子去玩的,但是到了三年级,需要对孩子的理解与计算之间进行平衡了,这时候做思维训练是比较合适的,所以,,不要太早。

用什么培养呢?SCRATCH是世界比较认可的培养孩子计算思维的工具,国内的教材往往都会带有成人观点的来对待这个工具,恨不得孩子能成为编程大师,和SCRATCH的教师聊了很久,他们的普遍观点就是这个工具是让孩子玩的,不是来编程的,仅仅训练思维,不要想太多,如果让孩子学编程,还是得上计算机语言,例如Python,但是计算机语言又要孩子的思维再上一个层次才行。

以前用的教材是谢生涛老师的SCRATCH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这本教材的问题就是,前面的章节有点像是给成年人用的,在这里又要吐槽一下,国内教材很喜欢这样,就是先假设你是个天才,啥都会,啥都理解,然后上来一套理论加概念,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只有那些经历了大规模“训练”的“学霸”才能适应,一般学生一开始很痛苦。

这次拿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应该是大人们模仿孩子们的语气写的,至少都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再看待计算思维。所解决的问题也是计算机领域里面常见的思维问题,比其他的站在老师的角度的书要好,但是,摆脱不了的还是核心的如何让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我让2个2年级的小朋友看了大约一个星期这本书,得到的反馈就是,,,看完了,然后呢,,,,没有然后。我拿了其中的循环给他们讲了一下,发现接受比较快,主要是他们学习了乘法和除法。

感觉突然找到了解决的方案,编程思维其实应该和小学数学以及语文结合起来,不要强求孩子过多接受,而是作为他们学习的补充,后面我还是和团队商量一下,看看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点能不能对应教材拆开来,慢慢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毕竟,兴趣和需求要结合起来。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三):孩子写给孩子的计算思维养成记

有朋友的孩子今年上四年级,在给孩子学业规划的时候选择了编程,用简单基础的编程学起,每次上课都特别认真,而且积极主动地上课。让孩子在少儿时期建立正确的计算思维,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记录了六名小学生的计算思维养成过程,是他们中科院计算所三位研究员组织的数学亲子兴趣班,教授孩子们数学思维与计算思维;孩子们在学习时编程序、写心得、记笔记,最终汇编成了这本书。书中包括10讲编程基础和15讲动手实例,讲述6个基本计算思维。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在学习编程的孩子阅读,我第一时间把它推荐给了孩子学编程的朋友。 01 以孩子的视角,用学习心得的方式编写,孩子更容易爱上编程 本书是孩子们自己记录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们计算思维的养成,从简单的编程基础开始,从第一个Scratch程序“Hello ,world!”开始到阿尔法小狗,书中共有25讲,通过讲解知识点、动手练的过程、课后作业和教师点评几个环节,形成一个初步的“小学生版”计算思维。 书中指出,计算思维的核心是碰到问题时如何观察、如何尝试,然后如何根据观察到的规律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记录的是从孩子的视角对每一讲的看法和总结,记录每个编程初学者对编程从陌生到熟悉并形成自己思维的过程。孩子更懂孩子。同样的问题大人和孩子的理解会存在着偏差。本书讲述这些编程非常有意思,而且加入了小伙伴们的感受,适合学习编程的孩子认真读一读, 02 通过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建立计算思维,感受模拟世界的奇妙 书中践行的数学观是“慢数学”,重在倾听孩子们的理解和猜想,重在引导孩子们观察、尝试、联想、归纳、推理。孩子们通过“尝试——验证——改进”不断地尝试通过编程来解决数学问题。 “四个和尚分馍馍”是孩子们解决的一个问题。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孙悟空化缘化到了10个馍馍,四人分吃,有多少种分法?先确定基本思路,把复杂的问题变成最简单的问题,然后设计角色和变量,编写代码,遇到bug解决改正,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行思考与延伸,了解这个题目的数学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实践了“从简单的情况做起”的思维习惯。 03 既动手又动脑,以动手促进动脑 全书共记录了25讲,从基础编程开始,小读者们在阅读时,可以实践,跟着书上的过程写程序,自己动手看看是否可以完成。同时,在自己编写程序的过程中,学会动脑,进行拓展和延伸。 动手的过程其实也是动脑思考的过程,而且书中还记录了课后作业,更多增加了动手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促进动脑思考。用记录的方式进行反思,同时也是一个思考动脑的过程。 写在最后 中国进入信息社会,培养中小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的刚需。计算思维的建立可以从阅读《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开始,这是一本亲子游戏过程的记录,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过程的总结,是一个孩子写给孩子的学习心得。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四):教一门编程语言 vs 教一种思维方式

当下的时代洪流是数字化、人工智能化,无论是新兴的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各种传统行业,无论是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大中型企业,还是基因里就是数字化的创新公司。数字或者说数据渗透到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用的方方面面,遍布到生产生活的边边角角。

对于当下的孩子,会用电脑已经是基本要求,能理解编程会编程某种程度也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这并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程序员,而是说计算机科学上的一些知识、思维方式甚至是技能将会下沉到更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身上,成为一种社会的基础知识。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应该如何去一起应对?毫无疑问,必须要积极主动地拥抱新技术新工具新的思潮。从操作层面上,父母陪孩子一起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应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但教孩子学一门编程语言容易吗?我对此也颇有疑问。

单说“教”可能也还算容易,如果不去考虑最终的成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陪孩子一起成长这个层面去看;那更进一步,“教会”一门语言对于施教者和受教者来讲应该都是个考验,不仅考验施教者的自身的能力储备,尤其是教育教学或者说对外输出的能力,也同时考验受教者的消化理解、应用和实践能力,实属不易。然而比这更难的应该是教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这已经完全上升到授人以渔的层面了,而计算思维可能又是更难的一种大“渔“。

数学和计算思维对于成人来讲,能拿出这条“鱼”可能都是非常有困难的,因为自身的计算或者数学的思维能力可能就不是强项,不论是因为自己的教育或者学识背景,还是日常工作的是否涉及到数学计算或者计算机编程甚至是应用,等等情况都可能让我们这些家长没有这样的一条或者多条“鱼”来和孩子分享。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渔”具,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去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参考书籍。书里有工具有样板可以供家长参考,为如何和孩子一起去思考实践探索程序化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套路,聪明的家长更可以以此拓展更多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学相长的做法。

作者们大约花了4个月的时间教完孩子编程和计算思维的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内容,分享给我们,我们从中能有怎样的收获?

本书的第一部分编程基础篇,以儿童编程语言Scratch为基础,讲解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点,并配合动手练习,最后以老师点评收尾,对于有无编程基础的家长都是可以照猫画虎,随着书本循序渐进,和孩子一起实践和思考,一起交流互动。

第二部分计算思维篇,完全提高到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高度,对家长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对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都有相当的考验。书中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做到的事,我们也应该可以去尝试。

希望本书能以授人以鱼为起始点,最终希望达成授人以渔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则是家长陪同孩子成长的一个苦乐酸甜可能都有的过程,一个彼此都可以铭记的过程,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孩子很快就会长大,我们能陪伴的时间说短也是很短的,而尤为重要的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论大人小孩!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五):培养少儿编程思维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

科技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看到机器发展更新替代的力量。如果说硬件配置是机器的骨架,那么里面运行的系统和程序,则是机器的大脑和组织。程序是如何运行的?如何去编程实现?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小朋友都想探究编程世界的奇妙,编程设计逐渐走入少儿的兴趣课堂。

大多数少儿编程书籍从大人的视角,给孩子描述了一张学习发展的图谱。《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这本书是六个孩子的Scratch编程学习实践的总结和归纳,虽然名字起的太过严肃,但副标题『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解释了一切。有实践经验,有理论总结归纳,有学习心得,有思考分析过程,而且,书中的诸多案例都是孩子们归纳总结出来的。

整本书的编排当然是大人的整理,分为『编程基础篇』和『计算思维篇』两部分。是不是看起来有点枯燥?没关系,这只是大的分类,实际的章节是一个个案例组成。

比如编程基础的变量命名,重复执行,字符组合,模块化等都是在编程实践的案例中去学习领会,不是名词的呆板讲解。比如计算思维的刘徽割圆计算,递归法,二分法,仿真等等,都是在孩子学习实践的案例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特别重要。

像我们熟知的脑筋急转弯那样,如何把大象放进冰箱?程序就是执行规定好的动作,一步一步完成提前设定的目标。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如何引导儿童去思考,如何引导儿童去拆分解决?有没有更好更快的方法提升效率?是否有更简便的方法?这是一系列的主动思考过程,也是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

以前的电视,现在的短视频刷屏,再到游戏的不断刺激,这些被动的接收和刺激,会养成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儿童还在成长期大脑的发展。在编程学习中,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去解决,是孩子们不断要去思考的。比如,实现一个小游戏。它会有哪些场景,会有哪些路径,如何操作,如何通过等等,孩子们会在实践中探索分析。孩子以前玩游戏可能很快乐,但设计一个小游戏,再故意设定一些小陷阱的快乐,更是玩游戏所体会不到的。

儿童在学习编程这一过程中,会尝试解决实际的问题。实际问题常常会有很多关联知识点在里面。对关联知识点的了解,可以很好的拓展儿童的视野。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是谁?什么是黄金分割?如果按传统的学校按部就班的学习,这部分知识可能还没接触到。编程时一旦遇到,就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而且,这种学习不是机械的填鸭,相当于一个主动探索过程,孩子会更好的理解和吸收。

这些年流传着一个词,『降维打击』。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一下,什么是『降维打击』。比如,你现在去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是不是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同样,孩子在编程学习中拓展了知识和视野,再去看教科书上的知识,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降维学习』。

作为少儿编程学习的书本,《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这本书在编排上较为合理,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六个孩子的编程实践,不只是案例的罗列,而是一个案例分析过程的展示,引导着读者去思考,去尝试,去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中思考,学习中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关键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扔掉手机,让孩子快乐的从本书的学习旅程出发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