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四书通讲读后感摘抄

四书通讲读后感摘抄

《四书通讲》是一本由刘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元,页数:4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书通讲》读后感(一):追寻并实践传统文化的精髓——读《四书通讲》

文/岸晓风

我们的脑中常有这样的印象,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那就是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里文化一直延续至今的,也有人说,“四大文明古国”说法是不对的,另外三个国家是“古国”,我们中国就是“中国”而不是“古中国”。

那么因为一种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使华夏儿女始终绵延不绝而且“愈战愈勇”,在世界经济社会文化中的比重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追根问底的声音这样问我们,“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显然,这其实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是肯定有人能说清楚,并且在说清楚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受到启迪和教育。比如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强教授的新作《四书通讲》就是这样一部充满了使命感的优秀著作。

从书名大家也能猜出来,作者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都蕴含在“四书”里。众所周知,“四书”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它们分别出自先秦儒家的四位代表人物,即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可以说,是这四位圣人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一直影响下去。

读这本书,我有两个突出的感受。一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起到了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自五四运动以来,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以致于,说到国学就与“迂腐”、“死板”等挂钩,而言必称西方思想。进入21世纪,大家开始“拨乱反正”,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因为大家发现,对于前进中的很多问题,还是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找源头、找答案。

《四书通讲》就是给读者提供这种答案的。全书共有15讲,包括修身、为学、忠恕、孝悌、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等,可谓洋洋大观。比如,对于“中庸之道”,作者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拨乱反正”,曾几何时,“中庸”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被认为是没有原则、一团和气,但实际上,在特定的时代,为了追求“振聋发聩”之功效,一些言论和文章的确对“中庸之道”进行了批判,但这只能是特定的时期、为了特定的功用。书中认为,“中庸”其实是“用中”之义,中者,正也,不偏不倚、与时俱进,简单来说,中庸之道是守中、是纯正,也是大气。

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激情澎湃”。能把四书讲述的充满热情、充满干劲的,这本书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有带有朝气的“劲头”,也许,让中华文化重新焕发生机、重新激励我们前进的感觉就是这样吧,永远有朝气,永远充满希望。

《四书通讲》读后感(二):如何读《四书》

几年前,我囫囵吞枣般的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就是所谓的《四书》。大概是读的太粗糙的缘故,总觉得有些滋味没有读出来,还缺少一点当头棒喝般的顿悟,缺少一位“人师”在旁边的点拨。所以,在今年我开始读刘强教授的《四书通讲》,希冀在本书中可以收获更多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四书通讲》其实是有限定读者群的,你可以把他当做学习《四书》的入门书,但是前提是你要知道《四书》讲了一些什么,也就是至少要读过,在本书中,刘强教授会用到许多《四书》中的经文,但是除了不易理解的部分以外,并不会做白话今译。因此,刘强教授在开篇之前的《本书读法》疑问中,给出的建议是在阅读本书的同时,为防止理解偏差,手边最好还是要备一些辅助工具书之类的以帮助阅读。 刘强教授通过对《四书》内容的归纳总结,将其归纳为为学、修身、孝悌等十三“道”,再次又据此细分为学道、修道、孝道等十八个子目。仅对于我而言,是十分中意于教授的这种讲法的,《四书》内容何其庞杂,到个人自然在关注度上又有所区别,因此,教授这种编排方法,可以方便读者在最初的时候先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学习了解,最终,再去贯通全书,毕竟如教授所言,《四书》作为一个整体,在内在逻辑上实在是有常山之蛇的既视感,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 孝悌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四书》中更是有不少的篇章不断的在提及这个问题,在联系到最近互联网世界不断出现对于“孝悌”这一问题的曲解与抹黑,因此在本书中,我首先关注的便是刘强教授对于这一问题的阐释。关于“孝”的问题,出现在本书的第三讲《孝悌之道》中。刘强教授认为儒家的“孝悌之道”其实就是“爱的教育”。孝悌之道,既教人享受被爱,还要主动爱人。不能一提到孝,就说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应该在于这是一种双向的爱的表达。除去弟子之孝悌以外,还要兼顾到父兄之慈爱。所不同的是后者是良知良能,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而前者则需要培养与召唤。如此大义,在今天到了某些人的眼中,却只是觉得父母只是在用爱来绑架子女,只是觉得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只是源于父母生养你之后的负罪感,何其可悲! 在孝悌的问题上,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论是孔子还是孟子,在面对愚孝的问题上,其实都表现出了自己深恶痛绝的态度。曾子更是曾经因不避家暴,险些被孔子逐出门墙。孔子先是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孟子据此又阐发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于孝,而言,先贤们所在意的是孝必本乎义,义之所在,其实与你的身份又无多少牵连,但是缘何后来竟然发展成了愚孝愚忠,何其可叹! 仅从孝悌之道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人对于《四书》或者对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解读,已经出现了许多的偏差。如刘强教授所言,对于经典,许多人只是因为搞不懂其中的真实义理所在,就蛮横粗暴的将其归类到封建糟粕之中,除了证明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之外,则一无是处!

《四书通讲》读后感(三):《四书通讲》:从本书的解读中对教育之道想开去

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只有“诗圣”杜甫《戏为六绝句》的一句诗:“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凡是读过高中的,想必大家都背过这样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为不论今人古人,清词丽句,有长处就要学习借鉴,不能一味推崇古人,一概否定今人。但在《四书通讲》中,作者激烈的言辞他对现代文化的贬低与埋怨,以及以偏概全的讨论。 其次,我看过一部情景剧,里面的人物说过这样一句打趣的话:“所谓教材:就是把一个简单易懂的名词,扩写成一堆谁也看不懂的句子。”从本书中从四书引申出去,论述了十三个道理(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但实际上,这些道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处处体现出来了。 不过,通过作者的解读,我还是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在学习教育学的时候,论述的教育之道已经深入我心了。教育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的对象是人,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四书通讲》中落脚在了它狭义的解释上,作者把教育之道定义为为师之道。 自然,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探究为师之道是有重要意义的。 一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电影《死亡诗社》的船长老师一样,循循善诱、真心勉励学生。 二来温故知新,教学相长。作者认为“教学相长”是相互的,学生善于提问,老师善于解答。在我看来,这样的关系更像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样的的灵魂互相唤醒模式。 三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教师的心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是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培养。 四来落实教育独立教育独立,论是指主张教育超越于政党斗争和宗教教派斗争而处于独立地位的教育观点。这个理论之所以消亡,原因是浅而易见的。教育可以超前与社会生产力,但它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因为教育行为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政党斗争和宗教教派斗争也是同样的。 五来愤起悱发,教亦多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话,意为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教亦多术则是孟子的话,在教学方法上是因材施教的下文。 六来重缘循法。俗话说:“学缘不亚血缘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缘分始于信任,也正是缺乏信任,才造成现在家校之间的诸多矛盾吧。 陋见如上。

《四书通讲》读后感(四):构建儒学的世界体系

构建儒学的世界体系 “”四书五经”这个称谓,即使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民,也是约略知道的。因为这些儒家文化的根本经典,已经血液甚至基因一般地融入到了中国人的生命编码里,是比水乳交融的形容还密切的。一个人生活在整个民族文化的营养圈里,那么他受到的滋养也就自然而然,这是一种无言教化,形成了某种民族精神和道德人格的凝筑和炼化,成为了中国人世系的鲜明标签。 但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不这么认为,没有什么天生的注定的东西,即便有,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他一生提倡教育,认为有教无类,而且教育可以使人明智,使人懂得道理。对于懵懂无知的人,不对其教育,就是人的过失。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他的对人的基本判断是一脉相承的。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任何一个人从先天以来都有善的根源,但是后天的变恶,就与他受到坏的影响,即没有受到良好教育有极大关系,所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并且把它提升到国运昌隆、世界大同的地位上来。 后人总结孔子的教育理念,仁义礼智信,各有发挥,各有举倡。但是,综合起来,无外乎就是几种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国家自然天地的关系。这里面还包含着什么呢?就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和标准,以及如何看待自身之外的事物和各种关系。对自己,按照孔子的理论,要想成为一个“完人”,就是要不断学习,加强修养,“养浩然之气”。对他人呢,也要友爱帮助教化,令其达到人格和道德操守的提升健全,达到人生的完满程度。 对于国家社会,孔子强调要和谐统一的发展,因为天地万物是一体,仁义道德,忠孝悌忍,都是强化一种理性而智慧的关系,能够达成这样的关系,这个社会国家就是健康的,就是理想的。对于个人人格来说,也能达成天人合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结果。儒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程,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像亚洲一些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都是受到这种文化辐射并且深刻影响其民族思维的国家。 四书是对儒家文化的高度提炼和总结,其思想代表了儒家文化最突出的层面,包括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可以说,要想了解儒家文化思想,不读这四本基础书是不行的。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注解这几部书的大有人在,都是硕学通儒,一时的名家。相比之下,现代人刘强所著的又有其自身特点,他最大的不同是不只是单独对书内容的阐释,而是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儒学和佛学以及国外类似思想的差异,对儒学研究并且树立其世界性体系做了探讨。 尤其是他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令人难以理解的和容易产生歧义的儒学思想进行了辨别、澄清、纠正,让人们对孔子的学说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广阔包容性更多了深入了解。思想的输出,文化的输出,也是一种实力性的象征。先进的就要取代落后的,领导落后的,但这是一种接受和融合的过程,不包含外力的压迫,否则也是违背儒家和而不同的思想。儒家文化思想注重和谐,但不是无条件、无标准的和谐,求同存异,取得各方平衡,利益最大化,这是最好的选择。希望儒家思想在新时代里,更加异彩纷呈,茁壮成长。 2021年7月22日

《四书通讲》读后感(五):古代科举考试必读典籍“四书”,到底讲了些什么?

公元1182年,当52岁的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一体,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自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被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它不仅意味着朱熹个人思想体系的完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教育的新时代。

那么,时至今日,这样的经典还应该继续传承下去吗?它又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在《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刘强的新作《四书通讲》中,我想大家可以找到答案。作为一名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刘强已出版包括《古诗写意》《论语新识》《世说三味》在内的二十余种作品,其专业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四书通讲》同样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书籍。在作者刘强看来,儒学之道,归根结底离不开一个“人”字,是为了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而出现的。换句话来说,儒学其实就是为人处世之学。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儒学,本书的作者刘强以四书为基础,通过梳理其思想内涵,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日用常行之道”。比如,为学、修身、孝悌、忠恕、仁爱、义权、诚敬、正直、中庸、治平、齐家、教育、交友等。而后,又对每个主题进行细致分析、解读和归纳,让读者可以清楚地意识到儒学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为学之道”为例,一个人的启蒙、成长乃至安身立命,都少不了学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很多人以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习了知识并时常温习是很快乐的事情。然而,在作者看来,这个解释是非常肤浅的。

通过追本溯源,可以发现:“为学”的真义不是别的,正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说,真正的为学之道不是求知识,而是通过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随后,作者又介绍了为学的四种方法,即学思并进、博文约礼、温故知新和一以贯之,而这也再次印证了之前所提出的“知行合一”这一观点。由此可见,为学之道,学、问、思、辨、行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最终没有落实到“行”上,那就是“知而不行,还是未知”。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书中的主题虽然看上去是彼此独立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像为学与修身,修身与孝悌,忠恕与仁爱,仁爱与义权,教育与为学……儒学之精妙就在于能够彼此呼应,又一脉相承,自成逻辑。

在我看来,《四书通讲》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慢慢消化的书。它不仅总结了四书的思想内涵,又融入了作者诸多现代人角度的解读,可以让人重新看待儒学这门深奥又接地气的课程,也能进一步获得内在的精神滋养。若是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想读四书却担心看不懂,相信这本书给你提供很好的启示和帮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