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年世代》读后感摘抄

《青年世代》读后感摘抄

《青年世代》是一本由李佳蓬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世代》读后感(一):200后……

读过样书!有许多的感悟!很值得一读!!!200年后的世界,你曾想过吗?科幻小说可以展现。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青年主导世界?社会体制如何走向?等等,尽你去浮想。无论是站位、立意、文学的中心主题都是追求人类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我喜爱这部作品,并从中受益良多!作者在短时间内就一气呵成写出这么优秀的作品,是坚韧和勇敢的精神动力才能实现的创作目标,谢谢作者的辛勤付出!

《青年世代》读后感(二):年轻人的希望

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吗:“有理想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 望在的地方, 痛苦也成为欢乐。 ”昔日的“地狱”已被一棵棵树苗变 成“天堂”, 他们就如一把伞帮我阻挡绝望, 如发着绿光的灯照亮我 的希望 市里有一块荒地,那儿很早据说种什么什么都不长,但是这一天围满了人,我很好奇但不想钻便待他们走了我就俯下身子来看。那是一株小树苗,小的绿的并不稀奇,但见风一吹在叶下的茎便出来了,看似娇嫩的芽儿竟然隐藏不为人知的伤痕累累,茎上一道一道地都是棕褐色的疤,有的还流着汁液。我像是受了个霹雳全身都震悚了,它在只有风和沙的地方成长,在风和沙的面前挺立,动物们包括人只能在它的茎上留下伤疤,它是多么的坚强勇敢不屈不挠,面对困难它没

《青年世代》读后感(三):差一点成为佳作

内外封反色的设计还不错,让看起来诡异的浅绿色融合在光线之中放在科幻故事中也不违和。看封面的推荐有了过高的期待结果体验一般,这本小说在我的定义中并不属于科幻,确实有很多精彩的元素融入其中,非职业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也不必苛求,正如作者所说故事来自于一个想法——青年人主宰的社会会怎样?

背景发生在百年后,世界局势分为亚太、美洲、欧洲三大联邦,对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保持一种无进步论的幻想(似乎不是对未来的乐观期盼?),虽然有很多小的设计是很合理的,但整个未来世界的架构是基于对现状不完全了解的推断,此外又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结果呈现出一幅有点尴尬的“对又不完全对”的局面。比较喜欢的几个角度有“新的危机总会带来新的商机,在资本利益的趋势下,人类总有办法在注定毁灭中苟延残喘。”是对人本质赤裸的讽刺,还有对投票制度进行优化、重组议会结构的方式等等。

小说的一场重头戏就是选秀,本质上也还是大逃杀的格式,甚至出现了多数票游戏这样的博弈游戏。三个热门选手分别是女星、男演员和体育明星,这样的设计背后自然有其意义,可惜后面完全放弃对选手整体的描写,只着重描写主角团队的故事。另一个精彩的元素是类推理的结构,科霖之死展开背后的阴谋,兰妠身份的特殊性逐渐展开一切背后的推手,最后幼稚的反转与经典罪犯忏悔实在老套。

关于两大主题青年与人工智能。青年党与潮流党对峙,“因为青年最好控制,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却什么都不懂。”是最好的写照。Europa是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与很多科幻电影设定相同是作为中心计算机的工具,小说中的贾维世不能说与贾维斯无关,而产生自我意识的Adeva与三体中的部分情节如出一辙。最后不过一句“人类在很多时候的判断靠‘感觉’,可以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时触碰到真相。”草草收场。

《青年世代》读后感(四):披着科幻之皮的时代内省

“人口老龄化”是最近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论是漂亮的漂亮国还是亚洲唯一发达国家霓虹国,或者是社会福利优越的北欧国家,甚至是最近开放三胎的我国,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人在年老之后无法创造可观的收益,还占用了国家的资源养老,有的身居高位替自己铺路,使青年无法一展拳脚,因此在书中便出现了“青年革命”,推翻旧时代老一派的治理方案,将资源更多地倾向年轻人。在青年统治下的“青年时代”之中,不管你原本是什么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你愿意就能进行议员的参选,只要你有足够庞大的粉丝群体就可以当上管理整个欧洲的议员之一。

那么,年轻的议员没有足够的阅历和判断力该怎么办呢?不要紧,我们有时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它会在无数条道路中选择最合适的一条,只需要按照它的判断按部就班地推行政策就足够了,久而久之人们逐渐迷失在人工智能所给予的快乐中,逐渐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毕竟人脑有限的思考能力并不足以与高阶智能相媲美。

因为好友意外去世,丹尼在探寻真相的信念驱动下竞选议员,而在当选之后接连发生了爆炸案,洲际武装冲突火拼,绑架案,以及发现了一个因为某些原因被困着的,比现有人工智能更高阶的人工智能,同时也是现有的人工智能之父。恰巧的是,创造出这个人工智能的正是自己死去好友的父亲。一系列的事情突如其来,让人反应措手不及,看似不相干的几件事,暗地里却是环环相扣让丹尼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对待,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美好的“青年时代乌托邦”的背后似乎有一双滔天巨手在推动着,这些都压得丹尼有些无法呼吸。

最后的最后,丹尼在为是否解救被困着的终极人工智能苦恼,仿佛潘多拉魔盒一般不知打开后会有何事发生。作者在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看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大概也能猜得到丹尼最后还是打开了它,没人知道最后结果会是如何,高阶人工智能会不会反手统治地球也没人知道,但是我们都知道潘多拉魔盒里最后剩下的东西,叫做“hope”。

《青年世代》读后感(五):青年,一种值得更多历史期待的力量

当科技继续沿着历史的轴线向前发展,当政治被新的模式彻底翻盘,当最充满活力的理想引导陈旧的大陆,当宿命重塑似已摆脱的轮回……两百年后的欧洲,两百年后的世界,会以何种面貌呈现?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构建出一种合理又不可思议的可能。

立足于这个时代,我们的所见所闻、我们的种种经历,让两百年后这个科技高度发展、各大洲联邦一体化却又各自孤立的社会似乎有据可依。当前社会所出现的种种倾向,成为作者推演未来世界图景的条件和依据。民族主义所带来的现实危机,在未来成为了各大洲内部统一、外部对立的先决条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人口老龄化和高福利政策,成了青年一代彻底登上舞台中心的现实背景。从悠长的历史来看,这种发展的结果似乎有些过于理想和绝对,但是在各种现实问题面前,在科幻体裁的高包容性下,这种设想却又是合理自洽的。

无论是脱胎于当今时代潮流文化、政治模式的“选秀式”政治,还是老年税、老年中心等“去老年化”的青年民主政策,无一不是对这个“青年世代”社会风尚的一种强调。作者通过这个青年时代中的一场政治博弈,为我们模拟出一种历史可能。作者更希望我们能够接着这个历史沙盘,重新反思作为青年人,在思想和政治的发展以及科技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所具备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层面来说,《青年世代》牢牢地抓住了青年的脉搏,它所带来的启发价值是很深刻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建构起如此完备的世界观,并且做出各种合理的推演,足可见出作者个人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的全面。作为一位拥有数学、统计和医学领域学位的青年作家,作者在创作中用自己的专业积累为我们展现出诸多逻辑严密的情节设计。这种专业视角,让小说既具备人文关怀,同时在科学性和逻辑性上也可称严谨。

小说在选题和视角上都很亮眼。从个人角度来说,在表达上依然还有可精进的地方。在政治寓言的严肃文本性格之下,能看到一颗闪动着的追求自我表达的文艺的心。在对未来的反思中,在对青年人价值的探讨中,在对人与人工智能的共存关系中,我们对自己笔下的历史,应当有更多期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