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精选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精选

《生活的陷阱》是一本由[澳] 路斯·哈里斯(Russ Harri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12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0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一):《生活的陷阱》:带你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寻找到内在的力量

你的人生第一次遭遇巨大的痛苦是在什么时候?你又是如何顺利熬过去的?工作、生活、婚姻,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若遭遇困难,你又该如何应对?是恐惧、是迷茫,还是自暴自弃,什么都不做,或是重新振作,接纳你目前所经历的?

我们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或大或小,那些真正能够从生活的琐碎中挺过来的人,他们往往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突破口,让自己重新站起来。

那么,如何重新开始你的生活?如何勇敢地重拾对未来的信心?如何消除你周围的消极情绪?

在《生活的陷阱》这本书中,作者哈里斯博士将带我们了解与探寻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学会接纳生活带给你的打击,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哈里斯博士是在40岁前,过得幸福,他有好工作,好家庭,好身体,这是很多人都羡慕的。然而,40岁后,小孩的出生本可以让他的人生更完美,可孩子在1岁多时,就被发现了“自闭症”,这个让人惶恐,又不知所措的可怕病症。

哈里斯博士知道消息后,悲痛万分。在陪孩子治疗的时间内,哈里斯博士与自己的心理作斗争,他开始学着接纳生活带给他的不幸。他把自己如何与现实裂隙相处,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如何让自己重新振作的经历与方法,写这在这本《生活的陷阱》中。

《生活的陷阱》一书中提到,现实裂隙是我们在面临“发生的现实”和“渴求的现实”,这两者之间的裂隙。这种裂隙我们可以去弥补它,无法弥补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方法,来去获得自我满足。

探寻自我的内在关系,寻求自我满足

当我们遭遇困难、深处低落的情绪中时,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希望从外在获得能量。也就是说,通过他人的安慰、鼓励来走出人生的困境。

然而,真正能够了解、让我们自己摆脱痛苦,接纳自我的人是我们自己。

在《生活的陷阱》中提到了一个“3P原则,也就是”,当下、意图、荣幸。

当下-我们如今所处的困境、痛苦,也就是我们当下要面对的。学会安处当下才能让我们获得持续满足的能力。

意图-我们想要自己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才是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身处逆境,感到痛苦时,唯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了解去发掘自身的内在价值,我们才可以继续往前走。

荣幸-将我们遇到的问题,看成是生活带给我们的荣幸,而不是去选择抱怨,充分理解生活带给我们的价值,相信活着本身就是值得我们感激与欣赏的。

当我们能够彻底地把“3P”原则学会和应用,生活中的很多不顺,也许经由我们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后,就会有不一样的改变,从而让我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启动人生的暂停键

不少人在经历的痛苦与挣扎时,也会想到要放下,放下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在《生活的陷阱》中提到,我们需要的是把自己投入到你如今经历的事情中去,去留意你身边正在发生的事。

学会放下,其实也是善待自己的表现。当我们不被现实所困,烦恼和痛苦自然也就会少很多。当我们把精力投入到当下所做的事,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会因此少些烦恼与不满足。

有时,我们也可以启动人生的暂停键,当我们不能左右我们的情绪时,不妨给自己一个暂停,学会停止对自我的束缚。

做一些正念呼吸,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在《生活的陷阱》中,作者哈里斯博士提到,正念呼吸有助于我们缓解情绪,提升注意力。学会留意我们的注意力,并把它从迷雾中重新带回来,再去找寻自我的价值,并努力去面对痛苦,实现价值。

生活总会有困难,那么如何让我们从困境中复原,如何走出困境呢?

在《生活的陷阱》中,提到了4个方面:

很显然,第一个离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就如我们在面对工作和婚姻的困境时一样,有些情况的离开,只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痛苦,而不能真正让我们脱离痛苦与困境。

而第二种选择,是让我们在面对困境时,选择留下来,去改变能改变的。这个选择能让我们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可不能改变的呢?我们该如何做?

这里就提到了第3种选择,接纳不能改变的,遵从价值而生活,最终我们还是得去接纳,并从中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而不是选择任意而为,更不是选择去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命运的无情。第二和第三个选项,是紧密相连,又是同时进行的。

作者哈里斯博士也曾用这样的选择,来帮助自己走出孩子是“自闭症”的困境与痛苦。

他和他的太太,没有选择逃避,他们努力寻求最科学的方法,给孩子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这中间,他们面对来自自我的压力,来自环境的压力,甚至夫妻感情不和的压力,可他们最终挺过来了。他们的孩子在4岁时,就能和幼儿园的孩子融入到一起了,用他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奇迹。

哈里斯博士的真实经历,让我们发现,生活可能总会有不如意,可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即使情绪失控,情感发生冲突,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选择逃避,积极面对困难,也许我们就能找到方法,去解决问题,并重拾生活的信心。

如果你也曾因痛苦,因不知所措而身陷迷茫,不如来读一读这一本《生活的陷阱》,它会让你在人生的至暗时刻,做出更为合理的选择,让你真正摆脱困境,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二):生命至暗时刻,学会用爱拥抱它

你对万物皆可慈悲,而你是否忽略了自身亦为万物之一?来这人世历练一番,方知世间各中滋味的模样。 ——题记

内卷——职场或学习内部恶性竞争

年初,“内卷”一词在互联网平台遍地开花,一时间各种相关的内涵文铺天盖地。记得一位好友曾考我如何理解这个词,对于这个似乎更适合意会的词来说,我竟不知如何定义它才好。抛开“内卷”词意的争论不谈,单就整个社会“内卷”现象来说,在人才过剩的表象背后,正是人们内心不安感和对人生动荡未知的焦虑恐惧被激发的体现。

那么,人的价值究竟要如何表现?以何来衡量?面对无法控制的情绪和事件,我们要如何安放自己的脚步,何去何从?

多数人处理情绪的方式可分为两类,控制情绪,或者被情绪所控。面对负性事件,我们可能会选择视若不见,又或与其一杠到底。然而试图对抗的方式往往会令我们身心疲惫,而投降任之的做法则令我们迷失。这就是“内卷”现象出现和浑浑噩噩被生活推着走的两个极端的根源。

如果说我们追求的是幸福,那么承认让自己快乐和幸福是一种能力,将会是转变的开始。

以思会友,以书为媒,我有幸遇到了哈里斯博士的新书《生活的陷阱》,单从书名看,我可能会因误判这本书的内在价值而错过一次成长的机会。当我读到第二章斯金纳的临终故事,方才改变最初的臆断。如果你也认为这仅仅是一本快餐式工具书,那么请与我略读一二,其中许多作者的思想和观念,将会成为阅读中最为美妙的火花。

斯金纳作为心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能身处当下去品尝一口水的清凉,他并没有将注意力全然放在即将到来的死亡,也没有浪费于回忆此生。只一句“这太美妙了”,品的是那口水的滋味。生离死别固然会有身心的痛苦和恐惧,此生固然辉煌中带有遗憾,只是,这些都是那时那刻需要体会的内容。斯金纳老先生临终时的这一课,留给自己的是平淡的美好,留给后人的是朴素的智慧。

全然活在当下的能力,是一种中国自古就有的智慧。未来和过往并非不足轻重,未来有目标是一种方向,过往有总结自然化作成长,但太过担忧未来的目标是否达成,免不了无端的恐惧,因一件尚未必然出现的事而折损了今日所拥有,丢了未来本可得的幸福,当真算不得上上策。

细细算来,我们每天都会花大把的时间去胡思乱想,人类的大脑凭借优秀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创造世界的同时,还擅长编故事,由一点引发一段推理,乃至某一重大事件,这种编剧所制造出的心理波动也会让大脑上瘾,深陷自己制造的假想可能中。大脑制造各种心理迷雾,责备归咎、白日做梦、糟糕未来、忧心忡忡等等,迷雾一层套着一层,不断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故事的另一端也许是我们的最爱,也可能是精彩的人生。而深陷迷雾的我们却无缘看到。执着于迷雾的患得患失,最终与追求的人事擦肩而过。

从内在培养一种深深的平静与幸福感,远胜于对外在目标的追求和获得,当我们把自我价值定义为自身的表现,带着好奇和开放的心态去注意此时此地的事,对于这件事的评判自然会变成背景。如果我们以充满爱和温暖为自身价值的话,那么我们的内心是否关注伴侣的喜怒哀乐,是否给对方带去了快乐,我是否做的事情真的让她(他)心安,我所做的公益是否令我感到温暖和充实,还是我的内心强烈索求对方给我什么。当你在思考让她同意嫁给我与我能让她幸福两者之间的区别时,就明白了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这是跳脱出心理迷雾的开始,也是与真实自我和现实联结的开始。

我们常讲慈悲,你可曾忽视了以慈悲之心温暖自己?你对万物皆可慈悲,而你是否忽略了自身亦为万物之一?我们多么希望能有这么一个人,无论面对什么,都能确定他(她)能一直守护我们。若我们不够那么幸运,就让自己成为那个守护者吧。世间事不会都如童话,但我们可做自己童话里的守护者。

平复情绪,原谅自己很难,尤其是当你做了 一件自己不认可后悔的事时,原谅并拥抱自己更难,但正因为我们在乎,才会受伤,而在乎正是缘于存在爱,渴望爱的治愈。

爱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联结、关心、贡献。

联结是设身处地,全身投入地融入对方的生活,走入对方的内心,感同身受地享受与对方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亦或者是投入一件事业,一项任务,此时更多的是体验而非评判。而总结经验教训时,感受的正是思考与收获的乐趣,而非沉浸在自我评价批判的对错是非中。

关心即是在乎,在乎对方的感受,在乎自己给对方的感受。在乎一件事的进展和现状,在意你们之间的联结方式等等。

如果说联结是在教会人不要分心,关心则是在倾注感情。而贡献讲的是行动。父母的爱怎样表达,给孩子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陪伴,给他们更多的拥抱和理解,一份纪念意义的礼物等等。

爱就像是银行的存息,一点一滴浇灌的是与任何对象之间的联系。它可以是自己、朋友、伴侣、父母、孩子,亦可以是环境、工作、宠物、一件事、一个物件。凡你所投入精力、倾注情感、付出行动者,都属于自我价值,都在为其注入意义。

你我皆为平凡,爱可以治愈一切。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三):所有人都会受苦,问题是我们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虽然在少年时心中无处倾诉的苦闷是真的,但与成年后的挫折相比,实在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真正成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经常被生活掌掴。事实上,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遭受到生活的掌掴,并造成程度不同的心理创伤,严重的情况比如亲人离世、遭遇意外、罹患重病,轻微的比如失恋、离婚、失业、考研失败等等。可以说,生活的挫折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误以为那些“成功人士”是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的“物种”,以为他们天生更幸运、生活的路程更平坦,抑或是天生意志力较于常人更强大。后来我才发现并非如此。其实每一个看似高不可攀的“大人物”背后,都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们平时会受的挫折、对自我的怀疑、沮丧的心情,毫无例外也会在他们身上出现。只不过区别在于,他们更早地摸索出一套应对策略——这是一套积极且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几个字很关键。“积极”主要指的是态度,虽然各种成功人士的个人经历各不相同,但在“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方面却出奇的一致,所以他们并非不会遭遇情绪的低谷,只不过他们更善于理性且积极的看待这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有效”两字相对“积极”则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当你动用理性思维,并有了较高的认知水平之后,会发现大部分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并不是缺少了什么零部件,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无效”的。这就好比一个人用了同等的力,但有的人把力气用到了恰当的地方,于是就事半功倍,而有的人则把力用到了无效的地方,结果力没少出,但却始终原地打转。

当明白了万事万物的底层逻辑,也许会发现所谓“成功”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

何为有效?就是你出得“力”,方向正确,效果显著。比如一个人遭遇了人生的不幸,无效的应对策略包括但不限于:怨天尤人,恨天怼地,指责他人(命运),陷入愤怒(悲伤)的情绪不能自拔,到处诉说,屏蔽隔离,闭口不谈等等。有的人明明受了很严重的伤,但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很可能是动用了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将痛苦(真相)排除在外。

那么何为有效?首先是允许自己悲伤、愤怒,接纳自己的情绪,然后是慢慢从创伤中走出来,开始从这件事中总结和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看到了自己的桎梏,更理解了别人,有了心灵的震动,最后知行合一,更深的理解了生命的意义,并且有了应对类似事情更多的方法等等。

这一切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却很难。这是因为当我们动用种种防御机制时,往往是自动化的,自己毫无觉察的,而动用理性思维对于人来说,是反人性的。是耗能且痛苦的。所以,大多数人要么沉迷于自己毫无觉察的自动化思维当中不能自拔,要么自我欺骗,选择一条更好走的道路继续人生。

最近读了一本哈里斯的新书《生活的陷阱》,说起来,哈里斯算是我的老熟人了,他之前的几本书《自信的陷阱》、《幸福的陷阱》等“陷阱”系列,我都有读,且收获良多。所以当哈里斯这次的新书《生活的陷阱》一经推出,我就迫不及待的一睹为快。

在这本书里,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哈里斯“自曝其短”,用亲身经历——他的儿子患有自闭症,向我们再次践行了心理治疗中的ACT疗法。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畅销书作家、心理学家在遇到生活致命的“掌掴”之后,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看完整本书,我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没有人可以轻松获得真理——就像哈尔斯,作为深谙ACT疗法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在自己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时,他依然和普通人一样,经历了否认、愤怒、抑郁孤独等几个必经阶段。

从这个角度说,人性总是相通。

在这里,我要首先引入一个概念——现实裂缝。

在我的文章中,曾经无数次地引用过托马斯▪摩尔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就是拉近ta与真相的距离。”可惜的是,很多次我把这句至理名言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他们大多数都面无表情,表示对这句话“没什么感觉”。因为这句话听上去,的确太像一句“废话”了。

但是,真的如此吗?事实上,我们如果不经理智脑(前额叶)的特别注意,几乎时时刻刻都处于脱离现实的妄念之中,所谓“现实裂缝”,指的就是我们“拥有”的现实和“想要”的现实之间的距离。换言之,一个人如果不能将真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整合,并保持觉知,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就会经常处于各种痛苦的情绪之中:羡慕、嫉妒、恐惧、失望、震惊、悲伤、生气、焦虑、内疚、怨恨....甚至还有仇恨、绝望、厌恶等等。

一个人只有真正的理解了托马斯▪摩尔的这句话,真正抱有正念的生活态度——接纳现实,活在当下,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平静与幸福。

如果对以上内容不理解,那不妨随便拿出生活中的案例来实施,比如一个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愤怒至极的家长,真实(真相)是: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家长的教学方法不恰当、此刻充满防御,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课程很枯燥无法吸引注意力等等,在此刻就是听不懂家长的教授。而理想现实是:家长在潜意识中觉得孩子“应该”听懂了,因为自己已经讲了好几遍了。所以,如果孩子还没听懂,那就是孩子的问题,接下来只需要给孩子贴上“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等标签,再发一顿脾气,就可以摆脱潜意识当中承认“自己教授方法令孩子不感兴趣”或自己强压怒火的表情“令孩子充满防御”的责任。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自以为逻辑通顺的“真相”和“客观真相”之间,有着巨大的裂缝。裂缝越大,我们的各种烦恼越多。

而ACT疗法,就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裂缝,和真实的世界构建关系的方法,那么,何为ACT?ACT疗法,即接纳承接疗法。是一种将正念技巧与自我接纳的实践结合起来的心理疗法,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提升心理灵活性。当我们想要更悦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扮演关键角色的是承诺(Commitment)。通过ACT,我们将学会承诺自己去直面问题而不是逃避压力——通过承诺自己去采取那些能够促进经验的行动,从而坦然面对当前的挑战。

ACT疗法有6个核心步骤,分别是:

•接纳(Acceptance);

•认知解离(Cognitive Defusion);

•关注当下(Being Present);

•以己为镜(Self as Context);

•认定价值(Values);

•承诺行动(Committed Action).

在《生活的陷阱》这本书里,哈里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阐述了ACT疗法的实操步骤。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既是一本故事书,也是一本教科书。

在我看来,ACT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它的6个核心步骤中,既包括了正念疗法的核心理解——接纳、关注此时此地(活在当下),同时又有一整套完整的行为指南——解离、厘清价值、承诺行动。

生活中很多人在遭遇痛苦的时候,并不想花时间思考,而是急于要一个“方法”,他们重点关注的是“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解除自己此刻的痛苦,正因如此,类似于市面上打着“情感咨询”的骗子才大行其道,其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定是没有的,但是更有效的应对痛苦,从认知的改变开始,再到行为的有效——这是有的。ACT就是如此。

接纳承诺疗法,可以为所有被生活掌掴的痛苦之人提供一整条有效的应对策略: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并不是要等风暴平息后才能开启生活,而是我们本就一直生活在风暴中。

从这个角度说,人生是一场动态的平衡——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无时不刻不需要调试自己的身心,而不仅仅是遭遇了肉眼可见的人生挫折时才需要振作精神、重新调整。事实上,生活琐事无时不刻不是对我们的“考验”,在生活中觉察,以及将恰当的生活理念应用,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所以,那些总是说“想好了再干”的人,本质上是在逃避生活。

如果你也对生活充满困惑,如果你也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如果在对内探索的旅途中遭遇到了困难...不管哪一种情况,都可以读读哈里斯的“陷阱”系列,其实所有陷阱殊途同归,我们走出陷阱也只有唯一方法:调取每个人心灵的内在资源,获得终极幸福。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喜欢,请关注我,欢迎点赞,评论,打赏,各种互动。

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

我为自己写作,希望遇到产生共鸣的“同路人”。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四):如何摆脱糟糕的情绪、减少内耗?试试解离法吧

我是个情绪内耗很严重的人,日常生活中,碰到点小事情,我就可能由此及彼地想到很多糟糕的事情。我经常深陷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不仅搞得心情灰暗,还耽误手头上的工作。真的非常伤。

所以,我会看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想努力修复自己,减少精神内耗。这本《生活的陷阱》对我帮助很大,从书中我get了很多减少情绪消耗的干货。

这本书的作者是路斯·哈里斯,曾经写过百万级畅销书《幸福的陷阱》,这本《生活的陷阱》跟它是一个系列。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英文名字:The Reality Slap:How to Find the Fulfilment When Life Hurts。 The reality slap直译过来就是"现实的掌掴”,当生活掌掴你的时候,你该如何疗愈自己?

路斯·哈里斯提到个有趣的说法——叫“现实裂隙”(the reality gap),其实,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生活的陷阱”。这是啥意思呢?哈里斯认为,现实生活总是无常流转,充满波折,有痛苦和喜悦,这是生活的“现实版”,然而,人类的头脑在进化历程和个人经验的双重塑造下,会发展出映射并扭曲现实的能力,这个现实就是“头脑版”,生活和它的“头脑版”之间存在着裂隙,这就是现实裂隙。

简单来说,在我们“想要”的生活,和“拥有”的生活之间,有一条鸿沟,这条鸿沟就是现实裂隙。这条裂缝越大,我们就会越痛苦。很多情况下,这些裂缝不会很快弥合,而是要耗费很长时间。面对这个现实裂隙,我们会感觉很糟糕。

本书基于承诺疗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教我们来应对生活的掌掴。生活对我们的掌掴有轻有重,有时候,它重拳出击,打得我们猝不及防,比如:离婚、患重病、亲人离世等等,有时候,它的掌掴比较温和,只是让我们受困于某些负面情绪,比如:嫉妒、孤独、怨恨等等。

我控制不住想起一些糟糕的往事,算是比较小的“现实裂隙”。怎样摆脱这种负面情绪呢?书里面介绍了一个方法,叫做“解离”,我觉得很好用。

在ACT中,有个专业词汇叫做“融合”(fusion),指的是我们和自己的想法融合到一起,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被想法绑架,将之视为绝对真理,想法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和想法“解离”,它对我们就没有那么大的威力。解离指的就是和我们的想法分离,让自己看穿这些想法的本质:不多不少,它们不过就是一些词语或者画面。

我们的大脑很擅长编织故事,并且将人带到情境之中。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自己深有体会。遭遇挫折的时候,脑海里面会上演小剧场,无限放大这种挫折,感觉日子再也不会好了。其实,这些都不事实。我们要学会和这种负面的想法解离。

通过以下三步,可以让你和自己的想法解离。这三步是:留意、命名和削弱。

留意两件事情:第一,我们的头脑正在做什么,第二,我们如何对它做出反应。

这是在观察我们自身和想法融合的程度,如果某个想法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很大,那么就处在融合状态,如果当下的想法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比较小,则可以视为解离的状态。

值得指出的是,融合或者解离的状态,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的心理状态是连续的。就像按下电影的暂停键,电影会暂停一样,当我们按下注意力暂停键时,脑袋里的想法也会暂停。

我们脑海里的想法各种各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给它命名。比如:糟糕的往事,你可以命名为“黑历史”;沉溺于幻想中,你可以命名为白日梦;如果纠结于眼前的困境,却无法解决,你可以命名为“思维闷烧”或者“思维反刍”,等等。

我们可以用风趣诙谐的方式来命名,但不能表现出轻视,或者嘲讽。用幽默的方式给想法命名,能够让我们用更轻松地面对它。比如:你想起那些糟糕的往事,不妨尝试跟自己的头脑对话,“哎哟,怎么又是这个老掉牙的故事啊!”

这么一来,那种糟糕的情绪就会被冲淡一些,心情好像也没那么沮丧了呢。

我们还可以继续拓展下“命名”这个做法。比如:以自己面临的现实裂隙为主题,写一本书,或者拍一部纪录片,将自己的想法、情绪以及回忆全部放进去,并给故事命名。命名的格式是“那个xxx的故事”,比如:那个“我的生活完蛋了”的故事,那个“孤独终老”的故事。

说实话,这个方法我还真用过。有时间觉得生活无聊、没有盼头的时候,我会像电影《笔底求生》里面那样,想象自己的生活是一本书,有旁白在介绍我的生活,“这是Gloria,她目前是个自由职业者,她每天的生活都鸡飞狗跳,早晨从匆忙地送孩子上学开始……”

有时候,这样想着想着,我能笑出声来。原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生活,居然是这样的!

我还想过,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构思的时候呢,又觉得,“哎,作为小说,主人公的生活好像有点平淡,来给她的生活加点料吧。”于是,我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也还好,没那么波折。

值得指出的是,故事命名需要注意两点:

1、能够概括你面临的问题

2、承认这个问题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痛苦。

Attention!命名的时候,我们可以幽默,但是不能表现出轻蔑和嘲讽。

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到留意和命名,基本上就能阻断想法对我们的控制,但有时候也不管用。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第三步——削弱。

简单来说,就是针对这些想法,采取某些措施,来削弱它的影响力。削弱技术主要有两种:视觉性削弱、听觉性削弱,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另外,你还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削弱技术。

这里给出几个示范,供参考下。

1、视觉性削弱技术:

以泡泡的形式画出想法,想象着把想法投影到电脑屏幕上观看,想象着海绵宝宝,或者埃及艳后从嘴里说出你的想法。

2、听觉性削弱技术:

用流行歌曲的曲调在心里唱出你的想法,用不同的声音对自己说出想法。

3、创造专属的削弱技术

将想法置于全新的情境下,让自己明白,这些想法不过是一些词语或者画面。你创造的削弱技术,也可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着手,或者兼而有之。让想法能够被“看见”或者“听见”。比如:让你的想法成为飞机尾部拖曳的横幅标语、骑行者后背的刺青,想象机器人或者有口音的人在说出你的想法,等等。

感觉这些点子都可以尝试下呢。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会尽量尝试解离法,期待自己能尽量减少内耗,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吧。

《生活的陷阱》读后感(五):生活的智慧: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生活的陷阱》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如何应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所以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那部讲述丘吉尔在任职首相期间,集结整个国家为自由而战,试图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度过黎明前黑暗的电影《至暗时刻》。正因如此,我一直担心书里描写的东西会漂浮在空中,看上去头头是道,实际却对人没有任何帮助。

但随着对《生活的陷阱》这本书的阅读,我发现“至暗时刻”未必要发生在特定的人身上,每个普通人都会拥有自己的至暗时刻,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悲伤的、痛苦的、失落的场景,都可以被称作至暗时刻。丘吉尔有他的至暗时刻,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所迫。

《生活的陷阱》把我们现实中遭遇的挫折,称为生活对我们的“掌掴”,比如离婚、失业、意外等等。这些“掌掴”带来的伤害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他人的白眼和嫉妒、被孤立和怨恨、对现实的失望乃至绝望等等。

面对这些艰难的挑战,没有谁愿意束手就擒,但很多人却因为不知所措而最终“认输”,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帮助人们在面对逆境和挫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而不是一直被现实和情绪裹挟。

痛苦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种资源,但很少有人能够在痛苦中仍旧保持着这种信念。《生活的陷阱》作者路斯·哈里斯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简称ACT)培训师,压力管理专家,他的培训方式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他曾经出版过的书籍《幸福的陷阱》在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被翻译成了30多种语言,看上去他一帆风顺。

直到他的儿子在将近2周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时,他终于被现实狠狠地“掌掴”了,生活并非一直厚待他。他经历了“哀伤五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纳。虽然这个“哀伤五阶段”理论最初是针对死亡和临终情形而提出的,但实际上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丧失、打击、危机和创伤,路斯·哈里斯也的的确确在儿子确诊后重复经历了多次这几个阶段。当这件事逐渐变成过去,作者也从这次掌掴中获得了非常大的成长,这本《生活的陷阱》就是作者对个人经历的分享,同时也基于ACT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有效应对的路径。

在作者看来,每种境遇下人们都会面临“发生的现实”和“渴求的现实”两者间的裂隙,裂隙越大我们能做的就越少,所以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应对现实裂隙的策略,它适用于各种程度的裂隙,帮助人们获得内在满足。

作者在第一章就明确指出这种策略的四个步骤,它们分别是:

《生活的陷阱》的基础是接纳承诺疗法(ACT),这是一种行为疗法,有人把它称为行为治疗的第三代浪潮的典型代表。它通过接触当下、接纳、认知解离、观察性自我、澄清价值和承诺行动提高心理灵活性,让我们过上有意义的人生,而不只是为了消除人们身上的症状。它可以让人们接纳自己所经历的所有经验,包括记忆、想法、情绪等等,并在不断觉察自身和外部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价值方向承诺行动。

ACT是基于正念的认知行为疗法,所以在书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正念练习,我们可以挑出那些自己感兴趣、容易操作、愿意尝试的练习去跟着做,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灵活性。

《生活的陷阱》是一本充满力量的书,贯穿它的除了对正念和ACT的层层解读和实操练习,还有一条“暗线”,就是作者与家人一起帮助儿子战胜自闭症的故事。

在第17章“四种路径”中,作者详细展开了在面临问题时的可走路径:

对作者而言,儿子被诊断为自闭症,如果走第一条路,就意味着要遗弃亲生骨肉,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第四条路虽然可以直接放弃不再努力,但对孩子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让病情愈演愈烈。

最终作者选择了第二条路和第三条路,去改变那些能改变的,接纳无法改变的,并遵循价值而生活。

人一旦想要改变,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在网络上搜索各种关于自闭症的资料,找到有用的建议,从若干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中选出那些可能有用的,在作者和家人不断的努力之下,孩子终于不再自闭,成为了可以正常生活的孩子。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面对各种困境或是问题,有的时候引发我们负性体验的甚至连个问题都谈不上。

我的一位朋友和我讲了一件事情:有一天下班他因为急着坐车就把耳机落在了办公室,等上了车想要用耳机的时候发现忘了带,于是心情顿时降到冰点。

他发现路上的人都太吵了,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车上人太多了挤得自己喘不过来气,而且红绿灯好多啊,车开得很慢自己非常不开心。最夸张的是,就因为耳机忘在了办公室,他难受得晚饭都吃不下去,甚至把自己搞失眠了,因为第二天上班他还要面对没有耳机的上班之路。

听他说完,我说我很理解你的感受,但我同时能感觉到你的享受,因为这种情绪的爆发证实了你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当然第一时间否认,于是我和他说,你可以去尝试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变化,找一找这里面的深层原因。

这件事看似是因为外界原因引起他的情绪变化,实则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让自己重新回到那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中去,那才是他自己更加熟悉和感到安全的状态。

在我看来,这本《生活的陷阱》非常适合我这位朋友,一来可以在书中学会一些觉察自己的方法,二来还可以练习正念,第三还能够仔细读这第17章,在面临问题时做出最优选择。

因为忘记带耳机这样的小事而影响心情,怎么看都不是特别经济,很明显他做了第四种选择,任由情绪蔓延,破罐破摔。

如果仔细分析这四种选择路径,就能够发现第一种离开有问题的环境是不太现实的,而放弃努力破罐破摔是于事无补的,那么能做的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改变的。

没带耳机,这是一个既定事实,即便是心情烦躁到极点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路上堵车、车上人多,这些也是我们无法决定的事情,不妨先尝试去接纳。

接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在路上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在车上读一读电子书,或是看看车窗外的风景,感受一下那下班后久违的放松感,也许都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认知行为疗法也总会告诉我们,你的情绪并不是因为生活事件引起的,而是你对生活事件的解读,也就是说你如何看待这件事。

而不管是认知行为疗法还是ACT,中间都一直在强调观念对结果的影响。我想我会推荐给我这位朋友这本《生活的陷阱》,在我看来与其说是生活给我们的陷阱,莫不如说是自己给自己的束缚。

泰戈尔说,如果只是站在那里,痴望大海,你将永远无法穿越海洋。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如果改变只是停留在口头或是脑海里面,那将永远无法成长。

人生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真正的勇士不是没有挫折,而是越挫越勇。这本《生活的陷阱》可以帮助你更轻松的生活,更坦然和勇敢地面对那些不愉快,我们并不是等风暴平息才能开启生活,而是本就一直生活在风暴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