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锦集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是一本由[日]中平卓马著作,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一):1

左派摄影师对消费社会以及社会制度的批判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媒介包括摄影都在制造“幻像”,广告为商品添加符号价值,电视新闻操纵影像来说服民众。所以他想剥离这些附加的意义,但人对世界的反映始终是唯心的,他认为的“幻像”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事实,毕竟有时候人确实会被广告呈现的东西感动。他批判的是过于夸大的、矫饰的甚至是编造的呈现内容,这确实有一定理论价值,毕竟糖水片那种装逼照太多了。但他政治倾向太重了,对摄影的批判有点矫枉过正的意思,所以最后拍的东西都是跟素人差不多的水平,但他认为这是最接近事实的样子。有一定启发啦,但人就是活在主观与客观的碰撞中,他太极端了,所以最后一直疯疯癫癫的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二):第一章

我们惯称为“诗意”的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这种通过自我、先验般地捕获到的“意象”

不就是由自我对世界进行润色、变为情绪之后表现出来的东西吗?

正是因为这种暧昧模糊的领域,“诗意”才会诞生

我才会通过情绪化的方式把世界变成自己的私人物品

第二现实

他们并非现实,而是恒常性地强制成现实的虚构视角。

是因为“意象”才是使艺术成为艺术的那个东西

就是由艺术家个人所抱持的某种关于世界的“像”,而个体必须先验地具备这种“像”

现在终于到了开始对此加以质疑的时候了吧?

个人与世界处于的对立面

现代的历史就是按照这种模式,通过个人的、人类的欲望,把世界工具化,对世界加以改变。

可是,这种行为并非如实地凝视世界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三):不是摄影技术,而是摄影艺术

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想象一下。就书名而言,《为什么,是植物图鉴》直观意义上应该是本图鉴集,内容以植物为主,整本书就算不是一本图集,至少应该是有照片鉴赏或者有对一些照片的拍摄记录。但是,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这样想的,那么只能说,我们都天真了。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是一本摄影评论集。这是一本关于摄影的思考和感悟的小书,为什么说它“小”,因为整本书的纸张比普通书籍较小,且纸质较为柔软,适合握在手中,更为方便携带,可以随时随地地翻阅。但是纸张虽小,篇幅不大,却是作者中平卓马自身对摄影的感悟和总结。

书的主题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连续不断的视觉掠夺》、《日期、场所、行为》、《现在,所谓观看究竟是什么》。和这三部分的标题一样,整本书的内容风格都很随意,在日常口语化的叙述过程中,作者不仅缩短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摄影的技术和思考传递给更多的人。中平卓马不仅是一名摄影工作者,更是一名摄影思考者,这已经超出了很多一般摄影爱好者,将自己对摄影的层次提高到了一定高度,也分享给更多可以与之产生共鸣的爱好者。

很多人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这本书的书名从何而来,为什么选择了植物?为什么是图鉴?为什么没有照片?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定的解释,简单说来,植物更为接近人类肉体的元素,图鉴更为清晰准确,所以就选择了植物图鉴。但是为什么全书没有照片,可能与作者曾将自己的所有摄影作品烧光有关系,这只是我自己的猜测,并未有官方证实。但是,并没有人规定,一本书必须有必要的照片,也没有人规定,摄影评论集就必须有摄影作品的呈现,只要是好的作品,好的评论,依然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书中的每一篇摄影评论,都是作者对摄影作品的思考,在特定的摄影时间段结合特定的摄影背景,对当时的照片和摄影故事显得更为真实和有血肉。例如《回归朴素的记录》就是作者对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拍摄的越南战争报道摄影的评论,在评论过程中,作者不仅对照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介绍了道格拉斯拍摄照片的背景,还有作为摄影家的自己对照片拍摄的感受和简评,同时结合现在的社会背景,对照片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论述,使得这组照片不仅体现拍摄当时的特定场景的动态特征和象征意义,同时也极具现实价值。作者的每一篇评论文章,更像是一篇篇随笔,描述照片也是在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世界。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将摄影艺术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评价图片,评价摄影,也在评价社会,评价生活。读过之后,你不一定会懂摄影技术,但你会更懂摄影艺术。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四):一个摄影家对世界的凝视——《为什么,是植物图鉴》

在读第一章之前,看了书衣上侧页的作家简介,仅仅几十字,传达出的信息让人不禁咋舌,酒精中毒,逆行性记忆丧失,而后每日出门拍照,被称作“变成相机的男人”。这就是与森山大道齐名的中平卓马。只看过森山大道作品的我,特意到网上找了中平卓马的作品来看,怎么评价呢?那些作品大概展现了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家摄影家对这个世界的凝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在作为摄影家之前,中平卓马首先是一个评论家,所以这本书本色还原了他的本性,一张照片都没有,是一本评论集,里面收集了1967年到1972年间的作者评论文章,有一些对当时发生的事情的时效很强的评论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评论文章或多或少都和摄影有一定的关系,至于标题《为什么,是植物图鉴》仅仅是第一篇文章的名字,和其他文章没有任何横向或者纵向的关联。本书分为三章,将人本身放在了第一视角,而将摄影或说影像作为客体,作为人去掌控,去拍摄,去欣赏的东西。深度讨论了照片或说影像的存在,对观看的人的视觉掠夺;大众媒体利用影像欺骗或说掌控大众言论方向;影像的独立作用是怎样的。

新闻传播讲究用事实说话,在撰写文章时,喜欢插入新闻照片,所以新闻有专门的摄影记者,当人们在阅读新闻时,有配图的新闻总是容易使人们信服。而中平卓马指出了虽说摄影作为记录本身有其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纪录片本身相对于电影,被称作真实的记录,而这种真实何尝不是作者通过对真实的挑拣和重组形成的呢?这些记录的幻影组成的作品有其局限性,事物的意义局限于拍摄此物之人与观看此物之人的了解限度。被称作艺术的作品,因为有等同艺术概念的世界的映射而成为艺术,照片记录了事实,而这份事实是主观的,有其作者意志的。高明的大众媒体已经不会去直接撰写煽动性的报道,而是仅仅往读者面前塞进一张夺目的新闻图片,掠夺读者的意志,将零散的事实组装起来,做成影像的样子,让读者得出结论,让读者误以为这是他们自身的意志,不可谓不狡猾。

你认为的,真的是你认为的吗?其实这都是大众媒体的阴谋,他们通过画面,重复,角度,时间的重组和拼接,不断地向我们输出观点,这些影响潜移默化,无处不在,防不胜防。什么是事物,什么是世界?我们都以为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其实我们只不过生活在事物之间而已,然而什么是事物?是物质本身吗?和意识相对的实体吗?中平卓马显然不相信事物是脱离了意识的。我们凝视事物,想要占有它而冲向事物,但是事物对此不会做出任何应答,我们的视线只不过被事物那坚硬的表皮反弹回来而已,事物面对我们的视线,不断地后退。事物通过视觉进入了我们的意识,我们对此做出判断,做出描述,我们没有触摸,没有品尝,只是在看而已,我们对事物的感受是通过光完成的,而我们的视线与事物的视线所编制进去的那种带有磁场的场域,就是世界本身。不是什么包罗万象,不是什么光怪陆离,仅仅是我看见事物,事物看见我,两种视线的编制已然是世界了。

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消失不见。影像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此,我对一个东西都没有认知,那我观看的当然是消失的世界。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文字,说到了那时战后日本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那是我知识的断层,并没有太多的认知,所以所感甚少,但对影像,绘画,电影,纪录片,照片却有很多的共鸣,观看者与之的关系,以及作为艺术,作为现实的思考。对于对传播学有兴趣的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五):植物图鉴?摄影评论!

第一次接触摄影评论类型的书籍,原本以为《为什么,是植物图鉴》真的只是植物图鉴,以为作者是针对自己的作品去剖析评论的,结果这是作者中平卓马对于摄影这一艺术的探索。从头到尾,没有作品,却都是他对于摄影这一行业的思索。

其实书有点小,哈哈哈,拿起来有些袖珍哦~

纵观他的生平,能够感受到他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思考。因为对于意义的思考,他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去与这个世界辩驳,直击每一位摄影师的心灵。也因为命运的捉弄,酒精中毒后导致他逆行性记忆丧失,重新拿起相机,从此变成“相机的男人”。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却是和植物图鉴毫无关系的存在,作者将植物与图鉴割裂开来。因为动物腥气重,矿物拥有坚固性,而植物存在于二者之间,更加清新,更加柔软,更加容易走入灵魂深处,于是作者选择了植物。图鉴在作者的心中,是拒绝行程任何阴影、拒绝任何情绪潜入其中的。从整个作品的名字看,便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摄影评论的尊敬,精心的选择富有含义的名字,希望自己笔下的评论更加纯粹,不为外界舆论或是其他因素所左右,无论如何,这份对于自己热爱事业的纯粹,是令人敬佩的。

这部作品,亦是作者职业生涯中,不断自问自答式的探索,感觉很多都是随笔评论的形式,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会知晓其创作下的背景,仅仅只是从其中的字里行间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其中,我看见了作者对于越南战争的看法,抛开社会舆论的美化,他看见的是战争的掠夺与苍凉,那些镜头下种种残忍与血腥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痕迹,作为一位摄影家,他认为职业的意义莫过于展现社会时代的真实,让观众能够通过镜头了解到那些并不美好的真相。然而,越是在这个行业带着,就越是能够感受到作品需要受到社会、体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即使摄影家亦是要遵循制定的规则,成为引导者的工具。在其中,我也看见了作者对于参赛报奖的看法,他的摄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追寻奖项的道路之上,不愿强行为了迎合社会、时代套上大众的思想。即使在浪漫的巴黎,他的计划也只是循环着以日期、场所、行为拍摄自己的作品,展现想要记录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框在相框之中成为自己若有若无主张大的表达。

作者将自己的思路分为了3个部分,《连续不断的视觉掠夺》、《日期、场所、行为》、《现在,所谓观看究竟是什么》。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分析了他当时摄影生涯以及对于周围作品的相关看法,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艺术评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思想灌输,其实看起来会有些迷茫,仿佛聆听作者的倾诉,了解他的经历、了解他的思维。或是认可,或是辩驳,各种思绪汇聚,也是收获不少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