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作全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写作全指南经典读后感有感

《写作全指南》是一本由[美] 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 / [美] 安东尼·C.温克勒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全指南》读后感(一):从提笔就怕到什么都能写

在这个“知识变现”的时代,大众对写作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只要文笔好,在家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如何提升我们的文笔呢?

这本《写作全指南:从读者到作家》或许能够带给我们答案。

这是一本非常全面而深入的写作指南,有精当的范文,也有练习和提高的技巧,并提示读者该如何避免写作的陷阱,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理顺写作的底层逻辑,从而流畅自如地写作。

作者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文学教授,长期在大学教授写作,已出版多部畅销写作教材。

另一位作者,安东尼·C·温克勒,作家,剧作家,著有小说《彩色的独木舟》、喜剧《疯子》、舞台剧《夜贼》等作品。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通过批判性阅读方法和八种行为模式,理解写作的底层逻辑,可以随时查看使用,真正从提笔都怕蜕变到什么都能写,真正掌握写作这项人生工具。

写作始于模仿,要想学会写作,就需要先学会阅读。

无论你喜欢与否,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阅读,有时只是看看路过的公交车上的标志,或者是广告牌上的文字,除非你生活在洞穴里或者是荒岛上,现代生活会强迫你进行阅读。

目前,至少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阅读,随意型阅读、休闲型阅读、获取信息型阅读、批判性阅读。

其中随意型阅读最为常见,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阅读,比如:随便看看杂志、电子邮件或路标。

休闲型阅读是第二种常见的阅读方式,无论是读悬疑小说还是爱情小说,这种阅读方式轻松自在,无需批判型思考。

第三种阅读方式,获取信息型阅读,是把阅读当做工具来搜集信息的人所采用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需要读者集中精力,理解文字并记忆内容。

最后一种阅读方式是批判性阅读,何为“批判性阅读”?即不轻信作者-不尽信书上的内容。

批判性原则须秉持14个原则: 1. 积极阅读 2. 切勿迷信作者 3. 要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4. 对于所有观点,设想一个相反的观点 5. 搜寻偏见和隐藏的假定 6. 区分情感和事实 7. 对于比较生疏的话题,要仔细查阅相关事实资料 8. 以从某个学科获得的洞见来阐明或修正另外一个学科 9. 评判证据的真伪 10. 考虑某一个说法背后的价值观 11. 甄别逻辑错误 12. 不被伪命题所诱惑 13. 阅读时随时注解 14. 确保自己理解作者写作的大背景

写作绝非与人类智慧相隔绝的孤立的技巧,相反,写作根植于一个人的各个方面。

阅读越广泛,我们就会对写作好坏的评价就越成熟。进而,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我们也可以重温当初自己阅读难忘的故事书时所感受到的乐趣。

而享受这些乐趣,无须在电影院买票,也无须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张图书馆的借书卡,或者直接到书店,立刻找本书,阅读起来。

只有好读者,才会成为好作者!

《写作全指南》读后感(二):学习写作,从读懂一本书开始

大多数人都知道想要写作,我们就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从本质上写作就是一种模仿,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越多,我们可以选择模仿的对象也就越多。

但是,也有人会说我读过了很多书,依然不会写作。那么请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你真的会阅读吗?你会做读书笔记吗?你会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吗?

生活中我们至少会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阅读:随意型阅读,休闲型阅读,获取信息型阅读,批判型阅读。然而要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必须学会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就是鼓励学生分析自己所读内容,厘清作者是如何清晰表达思想,并通过吸收融合作者的观点,继而自己的新观点。最后读者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评价。

每次读完一本书想写一些评论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而翻开各个书评网站会发现有的读者却能洋洋洒洒几千字,我只会一边看一边想我怎么没想到呢。究其原因还是在阅读的时候缺少思考,读完一本书就不能输出有用的观点。如果能进行批判性阅读,我们就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

在《写作指南》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养成正确的批判阅读习惯的原则。我觉度其中有几条对于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

1. 积极阅读。当你确定作者的观点时问问自己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要随意迷信作者。尤其是读到成功学,养生或未经真实证实的论点,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辨别真伪。

2. 要理解所读的内容。某个难以理解的地方往往在读第二遍时就会变得清晰,只有理解了作者所说的,我们才能针对阅读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

我想到自己最近刚读完了一本小说,小说以茶为载体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其中关于茶叶的制作过程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而这些内容涉及一些古代文化比较难懂,我在读的时候就直接跳过了。现在想来这些内容才是应该重点读的部分,如果读一本小说只了解了人物关注关系和小说情节,不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不能提升对小说的理解。

3. 阅读时随时注解。

我们拿着书,靠在沙发上,很快就会进入昏昏欲睡的状态。要避免成为一名懒惰的读者,一个方法就是阅读时要随时最笔记,在书的空白处做些注解。

写作始于模仿,要想学会写作,我们需要先学会阅读,只有好读者才会成为好作者。

《写作全指南》,这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写作指南,有精当的范文,也有练习和提高的技巧,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理顺写作的底层逻辑,从而流畅自如地写作。

《写作全指南》读后感(三):这本书能切实帮你从读者晋级作家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个人表达力越来越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重视的一项技能。这项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充分表达自己,在工作时大有助力,现在兴起的个人ip就是基于表达力的一种建构。而其底层能力写作力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如何具有好的写作力?著名的写作老师曾经说过,“她确实见过一些不是作家的读者,但是没有见过不读书的作家。”因为本质上来说,写作就是一种模仿,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越多,我们可以选择的模仿对象也就越多。

《 写作全指南:从读者到作家》一书正是一本手把手教我们从读者逐步晋级到作家的书。它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她长期在大学教授写作,出版多部畅销的写作教材。另一位是作家,剧作家安东尼· C.温克勒,著有小说《彩色的独木舟》、喜剧《疯子》、舞台剧《夜贼》等作品。

翻开《 写作全指南:从读者到作家》,我的感觉是打开了一本非常严谨的沉甸甸的大学讲义,每一篇的内容都非常具有含金量,不仅包含了大量精彩的历史名篇,还有与之相应的老师的点评分析和指导,最后还有针对此的专项训练。可以说,如果你真想学写作,完全可以沉下心来,跟着这本书细细揣摩,进行相应的训练。当然,读这本书仅看一遍很难吸收到其所有精髓。我仅就它介绍的如何“读”才能引导“写”来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在作者看来,阅读至少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随意型、休闲型、获取信息型和批判型。其中,唯有批判型阅读是帮助我们从读者升级为作者的有效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阅读方法的大量原则会帮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积极阅读 2.切勿迷信作者 3.要理解所阅读的内容 4.对于所有观点,设想一个相反的观点 5.搜寻偏见和隐藏的设定 6.区分情感和事实 7.对于比较生疏的话题,要仔细查阅和事实相关的资料 8.以从某个学科获得的洞见来阐明或者修正另外一个学科 9.评判证据的真伪 10.考虑某一个说法后的价值观 11.甄别逻辑错误 12.不被伪命题所迷惑 13.阅读时随时注解 14.最后,要确保自己理解作者写作的大背景

当你看完以上十四条原则,想必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这种读书方法真够累的”。不过一条条原则细看过来,我们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和作者对谈的位置上,代入对方的背景,设身处地地考虑在当时情况下作者的表达,同时还要考虑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逻辑等是否有问题?这分明是主动把自己放在了和对方切磋的位置上。

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再翻看后面一篇篇精选文章,就理解了如此大费周章的阅读方法如果运用于名篇作品操练一遍,那得到的进步也必将是神速的!有了这些名篇做底子,再辅以后面作者给到的修订自己文章的编辑室,一条条规范修正,这样出来的文章不优秀才怪!

《写作全指南》读后感(四):写作路上的指南针

每个人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文字,有时是主动阅读,比如看书、看杂志等等,有时是被动阅读,比如等车时看到的广告、路标,逛商场时映入眼帘的品牌和标识等。 可是,你真的会阅读吗?你会不会觉得一本书看了像没看一样,明明很认真花了很长时间,却什么也没记住? 当别人对一本书侃侃而谈时,你支支吾吾,只能想起你好像看过这本书,可什么观点都说不上来? 看到别人将读过的书写成书评和拆书稿,赚取稿费时,你会不会心生羡慕,却不知从何入手? 还有的人能够把书中观点写成文章投稿,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精进自己的写作能力,长久受益。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曾说:“我早年对阅读的无法抵挡的爱,就是用印度的财宝来交换我也绝不同意。”毛姆也说过:“阅读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可见,做一个好的读者,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是很重要的。 《写作全指南》书中提到的批判性阅读方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不只是在看,而是始终保持与作者的精神交流,带着思考在读书。

这本书的作者乔·雷·麦奎恩-麦修利尔,是文学教授,长期在大学教授写作的他,出版过多部写作教材。另一作者安东尼·C.温克勒,是作家和剧作家,有多部小说、喜剧和和舞台剧等作品。 这本《写作全指南》再版了15次,原版销量超100万册,是美国广受欢迎、经久不衰的大学写作教材。

作为一本实用的写作指南,有精当的范文,也有练习和提高的技巧,并提示我们如何避免写作的陷阱,带我们从读者到作家。 作者认为,想学会写作,就要先养成阅读的习惯。因为阅读的作品越多,接触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可以供我们模仿的对象就越丰富,而写作本质上就是一种模仿。 阅读时不能只盯着表面的文字,更多的是要弄懂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而且不轻信作者。 比如在看到书中某一个观点时,不是盲目认可,而是保持独立思考,通过分析所读内容,搜集资料,考虑观点的正反两面后,最终得出支持哪一方的结论。 批判性阅读,需要坚持以下原则:对于所有观点,设想一个相反的观点,搜寻偏见和隐藏的假定,区分情感和事实,仔细查阅相关事实资料,评判证据的真伪等。 在阅读时随时注解,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书的空白处随时做记录,添加注解,写下自己的感想,表达对观点的反应和收获,也方便在读后进行整理。 我每个月能看5-8本书,不算多,但胜在坚持。看书能让情绪更平和,精神世界更开拓,碎片化的时间下意识打开微信读书,而不是刷短视频。 作家自己就是一位热情的读者,每年要读几百本书,多读书,将其他作者的思想融入自己文章,会模仿,慢慢会写作。而且阅读越广泛,对写作好坏的评价就越成熟,写作能力相应也会提升。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提升自己的方式,而写作是最低成本的创业方式。

写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底层能力,无论你是自媒体工作者,还是想通过写作赚取副业收入,我都建议你学习写作。 《写作全指南》这本书,通过学习批判性阅读和八种行文模式,能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理顺写作的底层逻辑,从而流畅自如地写作。

《写作全指南》读后感(五):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7种技巧,特别是第5种

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作家,就像张爱玲所说的那样“出名要趁早”,而今已过三十岁到了而立之年依然是素人一个,好在我依然保持热爱,依然还有想成为作家的想法,读过好多关于写作的书,助益都不大,唯独这本《写作全指南》我爱不释手,书中关于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7技巧,对我助益很大,希望也能帮到即将成为作家的你。 TOP.1批判性阅读是积极的阅读 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达到分析自己所读的内容,理清作家的思想是怎样得以清晰表达。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阅读中,你尽力去和作者进行精神沟通,作者的某些观点你不认同可以在书的一侧记录下你读后的反应和评价,就如同脂砚斋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所做的批注一样。 TOP.2恰当的使用说服艺术————修辞 修辞是一种最有力、最恰当的表达个人观点的艺术,合理又恰当的使用修辞可以尽快取悦读者,让其沉浸在说服的魅力中。 有一位作家是这样定义修辞的:“像每一位作家一样,我的头脑中有两个人物:作者(我)和读者/编辑(也是我),他们代表了任何一个阅读我的作品的人,这两种人在对话。” TOP.3引用外部资料 当原文非常醒目或极富说服力的时候,只用原文字词来解释就会显得非常乏味,那么,此时引用外部资料就非常关键了。 当然引用也是需要遵循一些原则的:首先要确保文章中自己的论点要处于主要位置,然后再把资料编织融入到自己的论证过程中,最紧要的是还要考虑形式和功能。 TOP.4作者的语气 当我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一坐下来就自觉的用某种风格写作,但我们一定会尝试将自己的某种语气呈现在纸上。或欢喜、或悲伤、或风趣、或幽默……总之,我们在写作时会习惯性的将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情感流露于字里行间,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语气。 当我们能够在写作时灵活的运用自己的情感,简单的写出自己的声音时,那么写作这件事就事半功倍了! TOP.5确定自己的论题 论题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出自己文章的主要观点。当我们在写作时,论题就是确定要告诉读者什么,证明什么,驳斥什么,描述什么,讲述什么,或是解释什么。 只有论题明确了,我们才能在写作时一一展开,井井有条的写出流畅的行文,供读者阅读。 我们在拟定论题时应该避开这九个错误:一论题不应该是片语;二论点不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三论题不应太过宽泛;四论题不应该包含不相关的因素;五一个论题不应包含“我想” 或“在我看来”这样的短语,因为会削弱作者的论证;六论题不应该以模糊的语言表达;七论题禁用混乱或不连贯的语言表述;八论题不应以比喻性语言表述;九论题不能是毫无意义的。 TOP.6要有个人观点 写文章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叙事,更要有强烈而鲜明的个人观点。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需要先花好自己的蓝图,建好稳固的地基,才能盖成高楼大厦。也就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先构思好自己的思想主旨,理顺想法和自己的观点后,下笔才能如有神助。 TOP.7写出成功的段落 一个成功的段落不仅包含了丰富的事实依据、例子和细节;还要有一个主题句,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心思想,让读者通过阅读轻易就知道作者所写内容将要表述的意思和思想内容。 好段落的特点除了要做到一致性以外,还要有连贯性和完整性。我们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写出成功的段落,供读者阅读而有所启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写作全指南》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站在岸边学不会游泳,只有去写,去找方法,才能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