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1000字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1000字

《遥想手工业时代》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5,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一):希望可以看到更认真的书评

对一些书有独特的看法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过于独特并且没有合理的逻辑论证就超出我的接受范围了(关键不是一篇评论是这样是好几篇)。

从“私通”的角度来分析《百年孤独》主题是作者自由(我不做评价)。但是写阿婆“人物呢,又总是一个家族,一间寄宿舍,一艘游轮,或者一列客车,甚至只是一个晚会和一桌餐席。这多少也能看出女性写作者较为狭小的社会以及居家性格。”我就不太能接受了。王安忆读完了阿加莎全集之后得出的居然这样充满偏见的言论,《无人生还》还有《ABC谋杀案》的场景都比较大呀(我没读几本阿婆书的人都能举出一些反例),男性作家写的悬疑小说很多也是在庄园、列车上的(就是这种密闭空间好尽快锁定嫌疑人,展开推理)——京极夏彦(我反倒是一下子想不出他有什么作品是不在密闭空间推理的)、冈岛二人、东野圭吾(《放学后》是学校,《盛夏方程式》就是海边的一家旅馆,《秘密》还只是“一家三口”)、伊坂幸太郎《疾风号》也是在列车上、 绫辻行人的馆系列、福尔摩斯也是庄园、 奎因写的也是家族呀(《Y的悲剧》)。阿婆首创了非常多的设定,后人模仿致敬(《恶意》就是致敬《尼罗河上的惨案》)。

斯通纳和鲁迅相比较真的有点生硬。莉拉对莱农的恶意越来越大,毁坏莱农生活的论断我也不太理解。最后一篇写萨拉沃特斯的也太随意了吧,萨拉沃特斯的书也不算类型小说吧。《守夜》2019年2月就出了的(“其中《守夜》尚未见到,是没出版,还是出版了断货?”这种措辞真的有点敷衍),我当时关注的博主做的分享要更细致全面。这本书2021年1月出版的,应该是有充足的时间去填这个坑的(就算作者自己不屑于去填,编辑也可以补充呀)。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二):写作者的前提是读者吗?

在阅读东方出版中心新推出的王安忆的《遥想手工业时代》之前,我刚读过王安忆的《发廊情话》。王安忆特有的细腻,对一种事物,事无巨细的描述,从她的小说一直延续到了这一本文学评论集。 在她的小说中,我可以看见她对一个场景中所有事物变化的捕捉;在她的评论集中,我看见了她对一个作家不仅仅限于文学的评论。或许封面单指的外国文学,亦可换作是“王安忆谈外国作家”。 在这本书中,王安忆用了六十多页的篇幅去解析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位伟大的侦探小说作家,通过作家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出发去分析一篇篇作品。这种解析,似乎远比自我阅读小说更加清晰,不但从写作手法剖析,亦从人物塑造,结构章法等角度去阐明作家在写作中的意图。 文中有一段话使我注意到:“在英国人眼里,低地国家的民族无疑都是乡巴佬,波洛这样事事讲究,最终亦不过是一个光鲜的乡巴佬。”这句话似乎更在分析时代的背景,像这种基于文本却在文本以外的理解,在这本评论集中并不少见,它出自于王安忆自身的理解。 王安忆作为一个集写作者与读者于一身的作家,似乎更乐于在文本之上进行再“创作”。这很好地反映在了《乔伊斯的脸》这篇短文中,她用极少的笔墨去书写《尤利西斯》的内容,却通过这一篇类似游记散文的文章,却无处不在联系着乔伊斯。或许在她之前,从未有人关注过乔伊斯的脸与爱尔兰人脸的区别,她通过这一角度入手,去书写乔伊斯与都柏林之间那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这是她在融会贯通乔伊斯作品之后的有感而发。对于读者的阅读又是另一种新奇的体验。 有时是轻松的突发奇想,有时则是严肃的文学解析。阅读中一定要拿着笔,如同阅读王安忆的小说一样,很容易会漏掉一些类似于宝藏的细节,需要一遍两遍地去与她一同思考。 回到本文的题目:写作者的前提是读者吗?现在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一个好的写作者自然拥有着仔细明晰文本内容的能力,如同王安忆一样,写作的习惯延续在阅读与她的评论一样,两者在冥冥之中自有联系。王安忆作为复旦MFA的教授,也带有着东方创意写作的视角去看待西方作家,这部书似乎也给予了读者不一样的角度。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三):跟随王安忆找寻自己的灵敏感官

跟随王安忆找寻自己的灵敏感官

本书中的22篇文章是作者王安忆阅读外国文学的一篇篇随笔。

“华丽家族”一章讲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尤其重点分析了波洛、马普尔小姐和贝雷斯福德夫妇等人物,有小说精彩片段分析,也有人物心理、文章谋篇布局的分析。不过可惜的是我对谋杀破案类的小说不感兴趣,粗粗地读过而已。不过王安忆分析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写作手法的比喻很贴切:“她就像编织毛线活的女工,凭着简单的工具、材料,加上基本的阵法——于是,杂树生花,万树千树。”用简单的手工活来比喻心思细腻的文艺作品,真是我见到的第一例。

“抹去”一章讲述《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莉拉和莱农,在重点分析莉拉时,作者联想最多的是《呼啸山庄》。莉拉就是《呼啸山庄》的卡瑟琳,莱农是伊莎贝拉......联想其他章节,不禁为作者阅读的广度赞叹,正是因为阅读到一定的广度才能在评价一本具书的时候,能够大量地旁征博引,联系其他相关作品(甚至不局限于文学作品),从而去分析作品或者人物的共性与差异。

“遥想手工业时代”一章讲述《香水》,联想到《从月亮来的男孩》、《左岸琴声》。在作者对这些作品的讲述过程中,结合本书前面几个章节的一些细节,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以“遥想手工业时代”为书名的原因——作者对手工业时代的眷恋。其实不仅仅是对传统手工业的眷恋,还有对手工业时代“发达灵敏的感官”的期待和向往。作者的行文中流露出对手工业欣赏,细想一下,正是手工业者的那种细腻的心思、独特的创意、把自己的审美和气质融入作品的这种意识(原谅我的词穷把,实在那个词语合适),正是文艺作者所需要的。而作者感叹:“最要紧的是,人类在手工业时代发达灵敏的感官,将要或者已经走到了退化的下坡路。”想想也对,现在的产品大多都是工厂流水线制作,一批批的产品一模一样,早已经没有了设计者的气质和灵魂;而这些相同的产品的使用者呢?怕是使用的感受也大同小异吧!与其说这是作者对手工业时代的怀念,不如说这是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偏粗糙、重口味的审美倾向的担忧,因为那些“发达灵敏的感官”正在退化。

读着王安忆的一篇篇随笔(这些随笔,更像是她的文学评论。读罢,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也能有自己的收获。)仿佛在听她细细地品读一篇篇外国文学经典作品。也让我们不禁想再一次阅读那些作品,用一种细腻的感官,与作者共情,与人物共情,尽可能地将经典作品品味出更精准精妙的味道。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四):名著宝库里的探奇

《遥想手工业时代》使我想到阿纳托尔·法郎士的话:“敏感的心灵在名著宝库里的探奇。(the adventures of a sensitive soul among masterpieces.)”

在这本文学批评随笔集中,书中较少出现指导分析的文学理论,而是通过对文本加以细读,以文字来表现批评者对具体作品的直接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内容,以解释作品的艺术效果。这当属实用批评,相较于理论批评,这本书并不晦涩难懂,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读者视角带领我们进入手工业时代的西方文学世界。

通读此书,相较于其他实用批评,我认为这本书在两方面尤为突出。

一是批评者的阅读广度。书中在批评一本具体的书的时候,往往能够大量地旁征博引,联系其他相关作品(甚至不局限于文学作品)分析共性与差异。仅在《人生烦恼识字始》一篇中,便提到了《1922》《危情十日》 《吃土豆的人》《安娜·卡列尼娜》、鲁迅、《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远大前程》《哈姆雷特》这一系列作品,实称得上“名著宝库里的探奇”。海量的阅读加上比较的思想,这为书中的一大特色提供了可能,那就是对原型的探寻。《人生烦恼识字始》便这样拈出了乡下人进城这一母题;《另一个时代正在到来》中则探讨了历史剧变中的人性变化;《遥想手工业时代》中写了工业革命初期发展到巅峰的手工业匠人精神,总结了一整个时代;《旅馆里发生了什么?》则向我们具体展示了“旅馆”这一原型孤立的空间、开放的生活的特色。书中对于原型的总结,让读者得以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具体作品,这种效果是孤立地分析作品难以达到的。

二是这本书的作者王安忆老师不仅具有读者身份,同时还是一名作家和创意写作教授。这两重身份使得她在批评时,在具有读者视角的基础上,还能去贴合原著,让我们能够得以一窥作者的视角。对原型的探寻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书中还多次运用“动机”一词,向我们分析作者创作时的动机和书中人物的动机,这对于读者往往是较新的视角,对于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在《英雄的动机》中,批评者具体分析了作者安排书中每个人物对于主角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动机,如弥哪启蒙他的爱情,萨皮纳和阿达分别从精神和肉体两方面完成了对他的爱情教育……整整十卷的庞大故事,批评者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这十大卷故事,由一个动机推动而成,这个动机就是克利斯朵夫的生命发展的要求,一个婴儿要成为一个英雄的理想。”《游戏的规则》中也类似,批评者从创作者的视角出发,总结出了《百年孤独》中每一个出现的名字的动机。相信很多读者在阅读《百年孤独》时都被混乱而反复出现的名字劝退,而经过这一对动机的分析,整本书豁然开朗,这便是创作者视角的独到之处。

除了对原型和动机的把控,此书自有其他精妙的解读。我记忆深刻的还有《雅致的结构》一篇,批评者提出通过结构将常态的生活转换为反态从而形成喜剧,这令我大为收益。

其余常见的赞美之词便一笔带过了。此书作者王安忆老师细腻而敏锐,足称“敏感的心灵”,对于文字的把控也足够老练,散文化的表达使得此书虽是文学批评但读来却能够沉浸其中,适合在午后睡前带我们在手工业时代的文学世界中探奇。

《遥想手工业时代》读后感(五):写作也是手工业

我在选择要阅读的小说题材的时候,首选日式推理,其次是有成长元素时间跨度较长的小说,再然后是爱情题材。很少主动选择国产小说,细想除了张爱玲,金庸,四大名著还真没看过多少。或许是因为太熟悉了,一是少了新鲜感,二是很容易发现书中逻辑和现实不符的地方,会出戏。读外国文学就不会有这种感觉,无论主人公干什么想什么都可以用“原来西方人是这样做事的”来解释过去。

从篇幅上可以感觉到作者是阿加莎的粉丝。或许是已经习惯了日式本格推理,我读阿加莎总有点别扭,总感觉其中的人物情感变化不够真实。如果是我写的外国文学,我会写东野圭吾。虽然近年作品频频跳水,但我还是忘不掉初读《白夜行》《嫌疑犯》《恶意》时震撼的感觉。作案手法在东野的作品里往往没什么新意,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案动机。欧美悬疑类的我喜欢类似《沉默的病人》,推理味道不强。但其中层层线索欧典,神秘事件逐层叠加并解开谜题。作者很会抓人,是一个看了百分之八十也猜不出凶手的作品,但最后揭晓答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毫无违和感。不像有的推理,为了显出比读者棋高一着,结尾把最不可能翻案的人推成凶手,在安排一堆毫无铺垫的作案动机。这类推理看起来很没劲,像在看幼儿园小朋友捉迷藏。

有成长元素的小说我也爱看《我的天才女友》。之所以喜欢这个题材是因为喜欢看成长给人带来的变化。几十年的改变稀释到每分每秒让人很难察觉,倘若放入几百页的书中,总会让我反思自己。这类书大多篇幅不短,比如《苹果屋法则》,还有《educated》(中译名叫你当向鸟飞过你的山)。从主角幼时开始,经历各种事件成长。看某些事情在他们心理上留下的痕迹很有趣。会让我想我自己的某些习惯是不是源于小时候的某些事情。这类小说像是心理学读物一样,可以让我认识自己。主人公们在青年时期都会面临各种纠结的选择,或者深陷困境等待转机。但最后他们都过上了平淡美满的生活。我希望这是一个预言,爱读这类书的我也可以在几十年后过上得到自己想要的,珍惜自己拥有的生活。

爱情主题的小说读起来最放松,毕竟这个主题被写了千百年,很难有新意了,不会有任何意外发生。最适合某天阳光正好的时候,坐在阳台喝着咖啡悠悠闲闲的看。我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书名是《one day》,甜中带涩的故事。即便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不会无聊。因为看过电影版,读的时候总会带入安妮海瑟薇的脸。脑补她做服务生在油腻腻的环境中的格格不入,还有她骑着自行车身上的风衣被风带起来的样子。比看电影的体验更好。 其他的题材,像是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风,还有各种年龄比我爸妈还大的名著们。读起来会有收获,但有些累,首先这些外国作家起的名字都对读者不太友好。经常看完书一合主角名字也忘了。

会到这本书上,22篇随笔心得。有些是我看过的,有些我也没看过。和讲电影那本不一样,书已经是由信息量很大的文字组成了。讲电影里作者可以先写个故事梗概,即便没看过,读者也能感受个大概。但这本已经没办法给出梗概了。比如第一篇讲阿加莎的部分,我只知道波洛,谈及其他人的时候我基本一头雾水。如果书中出现的书都读过后再看这本书肯定体验更好。除过这个方面,很喜欢作者看书的方法。比如把阿加莎系列小说里的人物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脉络更清晰。

王安忆应该是有很多海外生活经历的作者,感觉她对外国文学分析的角度能贴近当地社会,而不是像我一样看个热闹。羡慕作者对文字敏锐的洞察力,能看到我看不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