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

《新乌合之众》是一本由[法] 迈赫迪·穆萨伊德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一):个体构成群体,形成群体行为

每个人都是独立,同样也是群体,本书里面分析了很多群体的行为,其实细细想来,我们好像是这个,被群体压抑、被群体引领、被群体推崇,就像你现在看我的书评,同样也是群体引导下的行为,在我们知道群体行动下的结果时,我们会不会避开或者换一种思路去思考呢,形成独立的个体,进入到群体,做群体的源头呢?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二):群体意识的威力

群体行为,或者说是大众心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同时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作用。群体效具有消极的一面,群体中的人,会因为受到他人行为的传染而发生盲从,最终导致雪崩般的链式反应,如大规模人群聚集时出现的踩踏事故;还会出现“旁观者效应”,群体会抑制个体乐善好施的天性,导致人们处于群体中时会出现见死不救的现象。但群体效应也有积极的一面,如心理学实验证明,人有慷慨大方的天性,人越是没有时间考虑,他做出的选择就越利他,而群体效应会加剧人的利他程度,比如在重大灾难之中的紧急情况下,人们反而会表现出更加有秩序,更加彼此关爱;此外,当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合作时,“群体的智慧”能够产生最优解。这本书书名有些“傍大款”的嫌疑,语言风趣幽默,有一些«小泥屋笔记»的趣味风格,作者通过回顾自己在群体心理学求学和研究的生涯,带我们领略了群体心理学的几个领域,以及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和现实应用,内容不多且不深,可以作为入门书唤起我们对群体心理学的兴趣。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三):真的,就缺你了

在非常拥挤的购物或者观展现场,你觉得怎么走才是最快的,是跟着人流的节奏还是想办法“超车”?

面对两家餐厅,一家人满为患,队伍排得老长,而另一家不用排队但几乎无人问津,你会选择哪一家?

假如你走在街上,遇到孕妇非常痛苦地倒在路边,你会怎么做?

群体心理学的研究者发现,在商场等超级混乱的场合,人群可以在30秒内就自动形成行人双向高速路。但是要维持这样的秩序,前提是人群的步伐一致,如果人群中出现了急性子想要“超车”,就会出现“蝴蝶效应”,导致部分秩序崩塌。所以人流的节奏其实是由走得最慢的人决定的。这就是“欲速则不达”。

羊群当中,只要5%的羊开始行动,其余的羊都会跟着行动;鱼群、鸟群亦然。这就是著名的“5%定律”。

人群也不例外,5%的人采取行动就会引导人群行动。我们的行为强烈地受他们的行为影响,人性中的两面——慷慨好义或者个人至上——都能传染。那些第一个做出行动或选择的人就像催化剂,引发他人竞相效仿,只要一小部分人主动选择帮助他人或者逃跑,就足以引起整个人群追随其行为。

所以,在遇到突发状况(比如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进行观望,别人出手,我也出手,别人不出手,我也不出手;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他人的观点影响,比如我们宁可去排很长的队去一家人满为患的店也不愿意节省时间去旁边的店。

有关人际关系网络的研究发现,居民社交网络符合“小世界”特征,即同一关系网络中的人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解释角度相反,科学家给出的解释是:正是因为两个人有社交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才变得相似。这叫“社交传染”。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富勒教授说,“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表率,把身边人往好的方面感染,......这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不只会影响到我自己和家庭,也许还能把好习惯带给我孩子的朋友的家长们。”

所以,不要只是做个旁观者,这个世界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不够温暖,不要只是悲叹,伸出手,给它一点温暖。

我们都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影响,我们也在影响着别人。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四):新乌合之众:什么是群体,什么是大众?

大家皆知《乌合之众》却鲜少有人知《新乌合之众》,而一字只差,两者却足以各有千秋。划重点,《新乌合之众》这个书名是在引进时直译过来的,在网络上搜了很多资料发现,这本书的原著意思大致可以翻译为《大众研究》。

书如其名,这本书的核心宗旨便是在讲述对群体的认知研究,为读者讲清楚了究竟什么是群体,什么是大众,让读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学科。这本书的作者是迈赫迪·穆萨伊德和《乌合之众》的作者勒庞都是法国人,而这两本书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呈现的内容也不没有明显重叠之处。

综合来讲,这本《新乌合之众》以实证研究的逻辑展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有趣的逻辑实验,推演了一个个研究理论就像一个科学实验的主理人一样,娓娓道来。

书中最吸引我的一个实验就是行人相遇实验,从猜想到执行,每一个步骤都遵循了完整的实验逻辑线。我们来设想一下,在大街上两个人面对面的行走有多少的可能性会相撞呢?这个答案是有50%的概率,因为每一个人向左向右的习惯不同,所以有可能是向左有可能是向右,因此正好形成互相交错的状态避免撞到对方身上,在这毫厘之间,人们有序的流动着。那为什么行人们能够达到这样不用言说的默契呢?这中间有什么内在机制呢?

这个实验便在摄像机的辅助下,进行了实现。首先,在一个高速运转的十字路口连续拍摄8个小时行人录像,时长大概有480分钟,然后把每一秒的速率分成了12帧,然后就得到了345600帧画面,从这些画面中进行确认从而总结出行人互相避让的规律。

在这样高效率的状态下,结论出来了。即行人避让准则和所控制的变量都不足以影响行人的选择。在大概率状况下,行人们有81%的概率自然的选择向右避让,这是一种天然的本能行为。此外,法国人更加愿意往右,日本人更愿意向左。向左向右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文化特征。而这个行人原则就是最基础的一个游戏。

随后的书中作者从动物群体居住研究了人体群居的原理,分享了人造动物成功混入动物群内的故事,以及人际网络传播线的原理等内容。总之,这本书从不同的切入点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群体科学内容,向大众最深度的诠释了群体科学,用实践证明了究竟什么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是一个群体的故事

这是一个心理研究的故事

作者以自述的口吻娓娓道来

不是沉重的科学分享

而是一个有趣的内容实验记录

《新乌合之众》读后感(五):从“随大流当麻木看客”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出版于的社会心理学著作,它主要研究的是大众心理。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在上世纪初社会分裂、风云变幻的中国,勒庞《乌合之众》被引进并迅速走红,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其中最以鲁迅和周作人兄弟的创作和感悟最为著名,将勒庞融入近代中国,鲁迅从“乌合之众”中深受震动,用犀利的笔触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其小说也掀起了影响至今的有关中国“国民性”的争论;而周作人则始终与时代洪流保持着一份冷漠和距离,他从勒庞对群体心理的分析中印证了自己对中国人民族性的不信任,愈发巩固了他对于各种主义和运动的怀疑。

勒庞之后,“大众心理研究”日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来自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动物行为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都在为研究人类群体的行为贡献自己新的创见,“群体”的面孔也不再局限于“乌合之众”这一面。在时值勒庞进入中国百年后的21世纪的当下,中国社会恰逢新一轮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社会环境和实力高速发展,新时代些对于“乌合之众”更要以发展、全面、辩证乃至与时俱进的重新审视。

法国心理学家迈赫迪·穆萨伊德在《新乌合之众》中呈现了当今最新的一些大众研究成果。在他看来,群体其实远比勒庞描绘的更有智慧,即使个体的才智有限,但一旦他们共同行动,往往能“众愚成智”。不过,“众愚成智”的群体也同样具有“乌合之众”的一面,这两幅看似矛盾的面孔同时体现在当代的群体身上。

可以说,《新乌合之众》是一部最新解读群体心理学入门书籍,作者颠覆了勒庞《乌合之众》传统观点,更创造性地重新定义群体行为模式。全书将目光重新投向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行人,追星现场涌动的人潮,还有动辄百万转发的社交网络。原来我们并非群氓无脑的“吃瓜群众”,一切群体行为总有科学解答;大众也可以很聪明,群体决策将成为未来的智慧之光,作者甚至将经典心理学案例和前沿计算机模拟成果并用,为我们风趣揭示这个庞大又聪明的“乌合之众”的真实面貌。

这本书打破传统认知常规,提出切合实际的新颖观点;它以大众的视角,跨学科的鲜活案列研究进行充分论证;另外文笔辛辣风趣幽默,擅长运用漫画式的轻松文笔描写心理学实验,使作者所要表达的精髓要点在不经意间深入了读者的骨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