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学习的本质》的读后感大全

《学习的本质》的读后感大全

《学习的本质》是一本由[美]桑贾伊·萨尔马 / [美]卢克·约昆图著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元,页数:2022-3-3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一):被筛掉的人

本书主要在探讨教育方式。虽然我是个不怎么学习的人,也不关心教育,但作者在引言部分抛出了一个质疑令我很感兴趣。就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教育领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技术变革,但我们大多数人学习所用的教室仍与150年前的教室没有太大差异。

也许从硬件条件讲,至少城里的孩子们的教室有了电脑和投影仪。不过这些也不过是减少了老师的板书时间,能放些ppt罢了。这些进步对教学当然是有益的,但并没有改变老师教学生这一本质。正是因为本质没有改变,学区的概念在我们这边丝毫不见减弱。更是因为教育导致了高价学区房。不管有没有孩子的人们都因为房价而背负了太多。可以说,如果教育形式真的改变了,消除学区房,非学区的房子价格也会降下来。从房价来看,教育制度着实影响到了我生活质量。

也许有人会觉得,受疫情影响,学生们上学时间变得很短,都在家上网课了,这不就是教育变化吗。可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们在家上网课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我在各类平台上会看别探讨买房的帖子,主要就是在分析学区房。而他们衡量学区的一个因素就是,这个学区的小学留的作业多不多。很多家人认为作业多的学校比 作业少的学校要好。这我是理解不了,但现状就是如此。在上网课情形下,老师留了作业也是家长在给学生检查。离开了教室,学生的互动性自然更差,不管是学生和老师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

本书作者也提到了教育的环境。他讲麻省理工学院从2001年开始启动了开放式学习项目,将所有的课程材料通过互联网免费提供给需要的人。然而,提供信息并不等于提供教育。以麻省理工学院的2.007课程为例,则是即便有其他学校模仿这个课程,也从未被超越过。这更体现了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说明老师和学校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

再就说,作者一直希望教育不是在筛选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习。就目前而言,还无法改变大环境。我们绝大部分人从出生起,注定就是要被筛掉的。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二):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容易?掌握规律,让学习变得简单

关于学习,不知道你有没有以下的烦恼:

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了,学习却总不见效果?

今天学了,明天就忘了,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健忘?

为什么我遗忘知识的速度来的如此之快?

其实,学习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奋斗的事业。从工厂式教育中毕业的我们,面对学习,似乎只会用死记硬背的传统去完成学习任务。

可是,这样的学习效果真的好么?读过这本《学习的本质》,让我对“学习”两字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书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学习项目的负责人桑贾伊·萨尔马和麻省理工学院年龄实验室的研究员卢克·约昆图。

两名作者在书中通过探索大脑的记忆规律与各种记忆方法,解答了人们在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或许在这本书中,你会找到学习的规律和方法。

间隔效应是心理学中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之一,长期的研究实验证明,间隔效应对各种知识点的记忆都是有效果的,只是在我们过往的学习中,这种方法并未受到重视。

如何做到间隔学习法呢?书中传授给我们一条比较好的经验法则:假若我们准备重温一个知识点,但这个知识点是我们刚刚学过的,重温的时候我们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去思考,这就不算间隔学习,反倒更接近于集中学习。

相反,如果我们对这个知识点有点遗忘,需要努力思考才能想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间隔学习法。

然而,并不是我们采用了间隔学习法就可以停止学习了。实验证明,交叉间隔学习的方法是可以让我们同时间隔学习多个主题内容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的成绩获得双倍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当在某段记忆开始衰退的时候,重新复习,久而久之,这段记忆将会在我们的大脑中长时间存在。

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都是经过实验的论证,对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三):为教育把把脉,寻找一下学习的本质

文:书侠麦克元

人社版教科书的事,最近是很火热。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再苦不能苦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学业也是很上心,可是为什么能够出现这样的事十多年而没有改变呢?

我陷入了沉思,我们为了什么而让孩子学习,我们的出版社又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课本?说到做不到不如不说,做错还狡辩不如狗吃s。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学习的书,书名叫做《学习的本质》,对现在的教育和人们的一些焦虑,或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学习的方法书,而是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梳理学习科学论的交流书。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结论自然也就有区别了。跟我们教学孩子一样,因材施教。

说来容易,做来何其难呢?之前我们家长都在苦恼培训班,然后开始卷。越是教育资源好的,越是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的人只能更加缺乏直到没有。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说句不好听的,你会把你的教育资源随便让给别人的孩子吗?

探讨教育的本质,首先要明确的是教育,然后是本质。这两者不是什么独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的统一。

教育有很多尝试,有些已经证明是有点忽悠人的,比如“快乐教育”。提这种说法的,自己家孩子倒是挺认真,让别人家孩子不努力。但是教育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可以去尝试,但是最好要做好心理准备,孩子的教育期只有一段时间,而且影响是终身的。

有些时候我们会讨论究竟是努力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几个世纪,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让人对知识产生自主获取的强烈兴趣感,尤其是孩子,至今依然没有统一意见。在我看来这本身就不需要统一意见。因为人是不同的。

因材施教,提了几千年,过时吗?我们在孩子面前怎么因材施教,这是很关键的事。考试的压力,课后辅导的压力,升学的压力等等都在家长身上重压着,怎么才能好好地去“因材施教”呢?

因材施教,首先要确定是什么“材”,然后才好确定怎么“教”。就算是一个家庭的两三个孩子,也依然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要先确定孩子“材”,再根据他的特点来“教”。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我们引导孩子自主地学习,会比逼迫学习来得更好。我们准备的环境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来确立的,而不是按照个人的喜好来确定的。

未来的教育模式是怎样的呢?我们希望孩子拥有怎样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不仅仅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也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

《学习的本质》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探讨,我们不如好好看看,好与不好自行决定。

未来已来,我满怀期待。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四):学与教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在麻省理工所学的关于学习的各种方面的知识来给我们讲述怎么样学以及怎么样去教。书中罗列了从古到今方方面面对于学习的研究,并且举出了许多研究的例子,可以帮助你了解到许多教学模式方面的故事。

这本书中“教”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挺值得学习的,刚好学过教育心理学,看着书中的皮亚杰、艾宾浩斯、杜威、桑代克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随书附赠的人物信息图能使你一下子就回忆起前面所讲述的人物信息非常方便。

其中第七章里的42号编程学校和星际探索学校的感觉很新鲜,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学校模式,在中国基本都是非常固定的一套,老师讲然后学生学。基本都是要看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觉得学习不是任务而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行为的人能够在学习成绩上取的很好的成绩然后考取好大学,而觉得学习是一种任务的学生就比较难在学习成绩上取得高分。

42号编程学校中的关卡模式,其实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就是这个关卡和玩游戏一样,通过一关学生就能获得成就感,有成就感后就会继续学习才能接着通过下一关,但是这个模式只针对编程计算机专业所以这里划分到了个性学习方面。感觉国内可以借鉴一下这种学习方式还了解到一种新的学位授予方式叫做“微硕士”,没想到这种方式居然是本书的作者提出来的,而且还得到了麻省理工的采纳,虽然是网上授课但是这个含金量也一点不低,里面通过的人并不是简简单单水一下就通过了,都是经过了非常久的学习,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学位授予方式不知道中国未来会不会有。

这本书虽然名字叫学习的本质,但是书中有许多教学的方法非常值得教育人士的人士看看,刚好我也在做兼职老师里面的一些观点细想一下还真的挺适用的。比如书中提到的间隔学习法,虽然这是要求学生间隔学习,但是老师也未尝不可间隔教学,一般在学校老师可能直接就一路讲新课,而复习学过的人内容会比较少,我每次上课时都会花一部分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去巩固前面学过的语法啥的然后再上新课,但是前几天因为教学主管要求赶课所以一下子三天连上12堂新课复习很少,学是学了新课但是根本就没有掌握新课,所以作者在讲述这方面时的具体理论时真是受益匪浅。

总之这本书不仅值得想探究学习是什么和怎么样学习的人看,对于教育行业的人士也非常值得一看。书中提出的先进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人思想焕然一新,还能够了解最目前最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五):学习的本质

当我们提到高效学习的时候,潜台词往往是“有没有捷径?少学点但是效果不错的方法。”但有的时候必要的付出,包括时间与精力的付出,是至关重要的。

让学习高效起来,我们需要了解学习的本质,包括不同角度上我们是怎么完成学习的行为的。最近读了《学习的本质》这本书,受益匪浅。

这本书论述了麻省理工高效学习法,具体内容涉及到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多重领域,大部分内容是对于学习过程的研究发现。

当我们想要在学习方面有更快的进展,不管是学习什么知识,我们首先需要对学习本身有着正确的认知与客观的评价。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想法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一种深刻又不易察觉的影响。

当我们觉得自己学不好某门功课或者技能的时候,就更容易轻易的放弃,从而真的学不好。当我们真的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感到自信的时候,往往就会有更好的学习结果。

更有可能的是:我们一直把学习理解错了。长久以来,我们已经内化了这样一种观念:学习就是一种磨难,唯有不屈不挠方可成功,否则必将失败。我想退一步问一问为什么。

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会遇到一些我们不能够理解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过程就一直是痛苦的,是艰难的。从我的学习经历上来看,我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乐趣的,哪怕只是我们解出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很多被教育系统淘汰的学生都是在社会和经济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这是极为不公平的事情。面对这些问题,最有价值的回应就是去解决它们:向贫穷、种族主义、性别歧视,以及所有让好人失望的情况发起正面挑战。

在这本书中还谈到了对于智商测验的看法。智商测验是通过受试者完成一系列挑战性习题的方式,勾勒出其大概智商水平,人们认为这些挑战性习题的测验结果,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智力水平。

关于智商测验的可靠度,是很让人怀疑的。我曾经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做过很多智商的测验,我的成绩会比他们高一些。但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反而比我好,而且我并不认为自己的智商比他们更高。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况。

后来我恍然大悟,自己对于智商测验的解答更为快速正确,不过是因为我曾经做过比较多的智商测验,熟能生巧罢了。

关于智商测验,另一个让人抨击的点是这些测验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一个人学习的能力或者智商水平,比如有些测试题只能够反映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学习的本质,我们才能够更高效地学习,这本书干货满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