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元曲十题经典读后感有感

元曲十题经典读后感有感

《元曲十题》是一本由幺书仪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元曲十题》读后感(一):一本书解读元曲

假如就元曲让你提问题,你会提问些什么?是会问元曲与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社会地位有何不同?在文学界的影响有多大?还是会问元曲如何产生发展,或是问怎么来读元曲?

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么书仪老师在《元曲十题》一书中就大家想知道的元曲的几大问题进行了条分缕析,让广大对元曲研究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了解元曲的“出身”与发展,来认识几大经典元曲的故事及内涵。

元曲,顾名思义,元代戏曲,但是一般来说,它包括了元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大家比较熟悉的元杂剧有《西厢记》、《墙头马上》、《单刀会》、《赵氏孤儿》、《窦娥冤》等,而散曲最知名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白朴的《天净沙·秋》、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和《水仙子·咏江南》等。

《元曲十题》主体是对元杂剧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在最后仅收录了一篇白朴的散曲《天净沙》进行赏析。而元杂剧的故事性强、内涵深刻,对后世的影响也更深远,却也恰是广大读者、观众有较多理解不透的,所以更需要这类书的解读、分析。

元杂剧形式精炼,体制严整,雅俗共赏。作者么书仪老师以其对元明清文学深入、专业的硏究,为读者剖析了这些元杂剧代表作的表现手法和作品内涵。

说到元杂剧,不得不提关汉卿。么书仪老师在文中分析了关汉卿思想和创作的二重性,指出他作品中一方面表现了深刻的现实社会矛盾,给弱者以同情;而另一方面又透露着封建式的理想。矛盾的二重性在他的杂剧作品中有相应的表现。书中还选择了《西厢记》、《墙头马上》、《单刀会》、《赵氏孤儿》等经典剧目,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给读者科普了元曲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厘清了元曲的发展历史,条理清晰。

原本看戏曲只看个故事情节,但是经作者的赏析后,对这些杂剧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有了深层次的认知。而且剖析深入、精辟从作品的表现力直入元曲家的“自我表现”,让读者看到活生生的元曲家本尊。

《元曲十题》读后感(二):唐传奇与元杂剧

《红楼梦》里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一回,贾母带着众人吃饭行酒令,林黛玉脱口而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被薛宝钗看了几眼,随后又背着人教育她: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是禁书,好女孩儿不该看。其时黛玉和宝玉早就曾经共读《西厢》,宝玉曾经戏言:“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黛玉羞怒,说他弄了这“淫词艳曲”来羞辱自己。

《西厢记》竟然是“淫词艳曲”?不就是个爱情故事吗?于是我找来了王实甫的西厢记,囫囵吞枣的读了一遍,不由得感叹,果然是“淫词艳曲”!难怪宝钗要警告黛玉。只是,如宝钗所言,家里的兄弟姐妹实际上都看过这些书,可见元曲之流行。幺书仪在《怎样读西厢记》中说,《西厢记》在中国的演剧史上,是“夺魁”作品,并将其与“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作品加以对照,认为王实甫更多关心婚姻问题,他的剧本对当时的婚姻方式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解剖,并提出了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婚姻理想。

《元曲十题》一书并非系统性的元曲学术书籍,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术期刊上关于元杂剧文章的合集。如果说前几题今天看来已经及其具有普遍性,被无数次讨论过;那么后几题则在非学术界被关注得少一些,如元杂剧中的“神仙道化”戏,社会剧等,其中元杂剧和唐传奇的对比及其有趣。

唐人李朝威的《柳毅传》中描写主人公柳毅偶遇受丈夫和婆家虐待的洞庭龙女,为其传书。龙女的叔父钱塘君救出龙女后,因为柳毅搭救龙女有恩,令其与龙女结婚。柳毅救人并无私心,拒绝而去。可是龙女心生爱慕,几经波折后终成眷属。唐传奇里的柳毅颇具侠气,铁骨铮铮,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及至元杂剧的《柳毅传书》,柳毅却成了一个贪恋权势、喜好美色的势利小人,庸俗无比。

唐传奇中爱情故事很多,元杂剧中有不少是根据唐传奇改编。幺书仪总结了几点变化:一是男女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唐传奇中男高女低,而元杂剧中女性地位则上升了,往往是女高男低。二是作品的矛盾性质从男女双方变成了外部的压力。三,女性在爱情婚姻自主的斗争中 积极主动。这些原因当然都和社会环境有关,例如唐代的门第观念,士庶不婚,到了元代则由于蒙古入侵,文人地位低下,女性束缚又相对较少,甚至有“整顿妻纲”的词出现。儒生们不能金榜题名,也只能在剧中做一番“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美梦了。

《元曲十题》读后感(三):脱口秀会不会是现代社会的元曲?

评《元曲十题》

前几年,有很多高雅的学科知识被“有趣化”,历史、哲学、生物、心理等学科纷纷用一种大众娱乐化的说法进入平常百姓家,水煮历史、爆炒哲学等话题一时成为一种写作的方式方法,很多人免去了门槛了解了更多学科的知识。这是好事,甚至现在流行的“奇葩说”也带着雅俗共赏的角度成为众人热捧的节目,让脱口秀成为了相声、小品之后的另一类娱乐节目。这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一种现象,也是历史和社会进步中文化的一种讨人喜欢的表现方式。我甚至极端地猜想:脱口秀,会不会是现代社会的元曲?

从历史上看,民族迁徙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都会产生新的文化方式,雅俗共赏其实也是元曲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蒙古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的融合都是元曲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多数元曲创作者都是这些出自底层的知识分子,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知识分子们自然拿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的武器,用元曲表示社会的浮世绘,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元曲十题》中不仅讲述了元曲产生和发展的动力来源,更是将其中的名篇进行解读,让我们更加坚信这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其实是建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蒙古骑兵入主中原,不仅用军事力量统治中华,更是取消科举制堵住了科举取仕的路,蒙古族和色目人把持着帝国的权力,而其他民族只能被当作劣等公民对待。更多的文化知识分子不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前朝还留下的唐诗宋词这些精粹,这些自恃清高的文化人自然会将他们的精力转到愿意接受他们作品的普罗大众身上,他们尽情地改编和创作,最终将元曲推向当时的主流文化,最终成为元朝的标志性文化坐标。

这本《元曲十年》创作于三十多年前,因为是对元曲的背景分析和形式探讨,所以放在当今社会依然没有过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文化更多是在反思、探究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文化,伤痕文学和一些新文化形式成为当时的主流。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通讯和网络的发达助推着文化向着大众化、娱乐化方向发展。

脱口秀来自西方的谈话节目,以亲民、通俗易懂、搞笑等方式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成为现在娱乐节目中的重要形式,它会不会是现代社会的元曲?从现在看,它依然是小众文化,只是相声、小品和诸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一种;从发展趋势来说,它只能迎合部分观众的口味,而且很难在形式上有更大的创新和提升。就像元曲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瑰丽,最后衰败于明清一样;脱口秀以雅俗共赏的方式曾经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但未来的发展,不太好预测。

2021-3-9

《元曲十题》读后感(四):元曲,到底是“远”还是“近”呢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四种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中,唐诗、宋词关注的人最多,喜欢的人也最多,明清小说里“四大名著”的名声也不必多说,剩下的就是元曲。能够四占其一,可见元曲的份量的确不轻。但元曲究竟何以为之,却未必尽人皆知,至少不如唐诗宋词那样信手拈来。

和唐诗宋词一样,要想弄明白元曲,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义或者说范畴,然后就是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及其影响力等。普通人说起元曲,似乎并不在意它的概念和范畴,而是所谓的“元曲四大家”。一般所说的“元曲四大家”,当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分别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王实甫当然也很有名气,他的代表作《西厢记》的名气显然远超他的名字。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当然很多人也不陌生,但估计多半也就止步于此。散曲却是不少人能够念得出来几首,特别是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不仅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而且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如果实在记不得其他的散曲,单单记得这首小令,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不过,这样倒是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对于多数传统文学爱好者来说,元曲确实是很容易就被束之高阁的,受欢迎的程度是远逊于唐诗、宋词的——这也是事实。

如果真想对元曲有所了解和把握,从么书仪的《元曲十讲》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值得注意的是,《元曲十讲》中的各篇,大多发表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三十年时光。虽然“时过”,却不存在“境迁”的问题,其中的见解,依然堪称“真知灼见”,讲得非常好。

在《元曲十讲》这本“大家小书”中,么书仪首先讲解了元杂剧与正统文学的区别,然后就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等知名元杂剧诸家及其代表作,虽然未必能够涵盖元曲的各个方面,但弄明白这些,元曲的面貌自然也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似乎很近,其实远之又远。

了解元曲,首先要明确,以往对元曲是存在一定误解或者说曲解,总觉得元曲不是正统文学,没有唐诗、宋词那样超然的地位,总觉得元曲仿佛就是“下里巴人”、上不得台面,这些理解显然很不正确。而是要就作品来说作品,从艺术成就的高低来评价它的位置。不信,看一看“元曲四大家”,看一看《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梧桐雨》《汉宫秋》《墙头马上》《倩女幽魂》《赵氏孤儿》和《西厢记》,哪个不是响当当的“高大上”呢?可见,人云亦云要不得,元曲的“宝藏”非常值得去好好挖掘!

《元曲十题》读后感(五):元曲历史剧的以史写心

么书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室研究员,主要研究元代文学、清代戏曲,在元代与清代戏曲方面著有《元代文人心态》《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晚清戏曲变革》等多部作品。

在《中国戏曲》中,么书仪主要从元曲的文体角度进行考察,简要叙述了我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完善、发展的历史,是对戏曲的整体入门讲解。而《元曲十题》中主要收录了么书仪曾发表过的对元杂剧不同方面的系列研究文章,是对元曲的专题分析,有助于读者对元曲的深入理解。

历史剧是戏曲中的一类重要题材,元杂剧也不例外。根据么书仪的统计,《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共收录了一百六十二种元杂剧,其中有四十余种是以历史题材、历史人物为核心的作品,约占据了剧目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许多历史剧代表作,包括《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单刀会》等。不过,这些历史剧的内容往往与史实相距甚远,虚构的成分偏多。

《元曲十题》中的第七题,讲的是《以史写心的元人历史剧》。么书仪直接点明了元人历史剧的一大特点正是以史写心。也就是说,元代剧作家创作历史剧的时候,原本就不是以还原历史为主要目标,更多地是借由历史剧的形式来表达剧作家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抱负。历史剧主要是作为元人表达内心的一个途径。

按照么书仪的分析,元代剧作家对历史剧中史实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变动部分史实来服务特定观念、情绪的表达,二是以少量史实为依据,大幅增添虚构内容,三是把个人的情感和理解附加在史料上,使之产生新的意义。总而言之,剧情怎么改取决于剧作家想要表达的心声。

除此之外,元代历史剧对情节和结构也不够重视,在人物的刻画上也比较薄弱。这些同对史实的改编方式一样,作为表现手法,都服务于元代剧作家表达感情和观念的核心目标。

作品是创作者表达观点或情绪的途径,以史写心像借景抒情一样,都是有效的表达方式。比如大家熟知的元代“三国戏”,把《三国志》中原本的“尊吴”改为“尊刘”,以此暗暗表达元代受压抑的汉人的态度。《汉宫秋》末尾改变昭君的命运来增强幽怨的悲剧情绪,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把历史剧当作负载作家观念情感的外在依托和介质,这种方式在现代来看也很常见。剧目是给观众欣赏的,必然含有艺术创作的成分。不管是表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和人情世故的思考,还是揭露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和反思,只要作品给观众拓宽了不同场景的情感体验、引导观众去更深层的思考、提高观众的审美,都是创作价值的体现。

所以,以史写心,重要的是所表达的“心”即精神内核是诚恳的、美的、有思想的、有价值的。

今天那些经典的历史剧同样如此。《三国演义》《大秦帝国》《汉武大帝》《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这些剧集中都含有不少艺术创作的成分,并非丝毫不差地照搬史实。但它们对残酷战争、朝代更替、内忧外患、权力博弈的时局展现,对历史事件、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的剖析,以及对人物风骨、行为和感情的表现,都很深刻,能够禁得起时间的考验,每次再看总有新的感悟。这也是它们能够成为经典剧目、广受欢迎的原因。

有追求的历史剧,其创作自然以此为终极目标。反过来看,历史剧的创作,也要注意改编的底线,比如不能刻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不能宣传错误的、有害的观念,不能流于肤浅,等等。在守好底线的前提下,用元代剧作家“以史写心”的方式创作,也许能涌现出更多有深度、有格局的历史剧。

2021.05.09雾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