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是一本由谷园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6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读后感(一):《东汉兴衰史》:让国学经典接地气

在谷园先生的心中,国学经典要接上地气,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学得会,为此他为往圣继绝学,发明了一个新的图书门类——国学励志。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沉迷于中国首档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而这本书是这档节目的文字版,种种原因也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严谨。我真的非常敬佩谷园先生能把“国学”和“励志”这两个元素相结合,让阳春白雪的历史也能被大众所接触和解读。 谷园先生打动我的地方是他对自己讲述的历史的文化自信,首先他能把“让国学经典接地气”当作自己的国学励志理念,这样先天的使命感让人肃然起敬;其次是他对自己举办节目的定位:牛的人,酷的事儿,经典的智慧,好的精神,上下千年、兴衰,尽在谷园讲通鉴。这样的文化底气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我从《谷园讲通鉴》中感受到同时被熏陶的对历史的热爱。 司马光曰:“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谷园先生也认为前人重视修史除了传承历史经验之外,更重要的一大宗旨是构建信仰,而拥有这样信仰的人在东汉很多,尤其是后期,外戚专权,这样的时代反而造就了很多坚守信仰的人物。也因此,中华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和特立独行的隐士文化在东汉很盛行,我也非常期待走进刘秀、阴丽华、马援、蔡伦等人荡气回肠的一生。他们中部分是历史中的小人物,并不起眼,但我和谷园先生一样深深为这种小人物的故事所感动,尤其是在一般学者的宏大历史叙述中常被忽略不计的,尤为关注,为之感动。从这些小细节都能感受到谷园先生细腻的情感以及人性闪烁光辉,这样有温度的历史讲解者往往才能更容易打动读者。 《后汉书》中有许多句子都耳熟能详,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出自于《冯衍传》,这完全属于“闻句而不闻典故”的典范,而这样的后知后觉往往带来“原来是你”的惊喜。比起东汉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我对东汉的婚姻故事尤其感兴趣,大概是在没有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没有很多的途径接触到婚姻故事这类题材,更觉得尤为精彩。 常闻“娶妻当得阴丽华”,了解了才知道此言不虚,刘秀能有此妻乃是三生有幸。阴丽华与刘秀在危难的时期成婚,漂亮聪明,有情有义,患难夫妻很难得;刘秀称帝后,她大气,为大局考虑,让出后位,这样的心胸气魄令人敬佩;同时她教子有方,深明大义,大儿子与二儿子都取得不错的成就。所幸,刘秀并没有辜负阴丽华的一片苦心。关于帝后的爱情故事果然波澜壮阔,令人啧啧赞叹并心向往之,这也打破了我常常从影视作品中获取的所谓帝后离心,不和睦的错误认知。 本文的行文结构都是由古籍中的语录串联起来,同时在下面谈论引用的内容,发表自己对政见的看法,这样的形式创新,又拉近了读者与国学经典的距离,那些一本本厚如砖块的古籍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在接地气的同时,文章内容也更加有理有据,增加不少可信度,可谓是形式创新。 非常有幸跟着谷园先生一起徜徉在东汉这个有风化之美但又复杂的朝代,感悟时代兴衰。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读后感(二):三国之前,东汉的那些事儿

可能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历史故事莫过于三国了。 而“曹操”这首歌又唱到:“东汉末年分三国…” 所以一切有因必有果,对三国的好奇,可以往上推衍到东汉的兴与衰。 这套从《后汉书》中走出来的现代“**朝那些事儿”版本,则是做了很好的普及。 作者谷园,有远大抱负,给大家普及《资治通鉴》,好事。 但如果只是把原文翻译了,受众还是那个基数,如何才能变多呢? 最近的畅销历史读物无不证明着一个原则: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讲故事。 于是,把历史变成了话说,是有效的。 至少,读起来津津有味,潜移默化之下,东汉的一幕幕,就在脑海中复印了。 先聊王莽,算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既不能褒,也不好贬。 书中说了,他只是“急”。急于求成。 心是好心,但是吃不了热豆腐,越急越乱,最终,割了自己的韭菜! 再说刘秀,汉武帝,可是当年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也许只是名字起得好,天命难为?不!决不是这样,他是一个识时务者,在历史的大潮推动下,渐渐的赶到了潮头,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好几次九死一生,是命运的安排也好,总之,他成了被选择的人。 书中用比较大的篇幅来写他的方方面面,写他的性格,写他的行为,有些明的,简单直白,有些暗的,你自己去想。历史,只是给读者一个开口,更多的细节,要自己来寻。 就比如他哥哥被害后他的做法,如何坐下,又选择在何时起立,这都是学问,当然参考一些大数据的算法(古人称之为卦象),也给了他名义上的支持。 总归,还是祖宗好,嫡系,所以农民起义有多不容易,因为名不正,所以言不顺呀! 当然人无完人,不能只是夸,也要责,比如他对下属,对功臣,对老师,对妻儿等等,都不是完美的,但就是在这种不完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唉,高处不胜寒。 幻想得到无限权利的众生,机会有了,可如果没有实力,那未必是福,也可能是祸呀! 然后一路讲下去,别的皇帝,别的大臣,别的名人,等等,不能说都说得头头是道,但都引经据典,力求确凿,虽然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主观的。 就这样,东汉,一个朝代,像一幅画卷,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徐徐展开。看得见的人物,瞧不清的人物,台前幕后,合演了一出戏,尽管离我们很远,但也跟我们息息相通。 那是一个民族的历程,从历史的纵深向,来雕刻我们华夏儿女的最终模样。 到最后,袁绍,董卓,汉献帝,以及其他人,带着各自的角色任务,暂时终了这场戏,谢幕!等待重头戏三国的开锣,但历史是不会停下来的。 东汉,以及它的前朝,他的后代,起起落落,终归是人的作为,或不作为。 以史为镜,希望教训不再重演,愿天下永远太平! 兴,我,中,华!

《谷园讲通鉴:东汉兴衰史》读后感(三):《东汉兴衰史》:让国学经典接地气

在谷园先生的心中,国学经典要接上地气,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学得会,为此他为往圣继绝学,发明了一个新的图书门类——国学励志。

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沉迷于中国首档国学励志脱口秀节目《谷园讲通鉴》,而这本书是这档节目的文字版,种种原因也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严谨。我真的非常敬佩谷园先生能把“国学”和“励志”这两个元素相结合,让阳春白雪的历史也能被大众所接触和解读。

谷园先生打动我的地方是他对自己讲述的历史的文化自信,首先他能把“让国学经典接地气”当作自己的国学励志理念,这样先天的使命感让人肃然起敬;其次是他对自己举办节目的定位:牛的人,酷的事儿,经典的智慧,好的精神,上下千年、兴衰,尽在谷园讲通鉴。这样的文化底气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这也是我从《谷园讲通鉴》中感受到同时被熏陶的对历史的热爱。

司马光曰:“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谷园先生也认为前人重视修史除了传承历史经验之外,更重要的一大宗旨是构建信仰,而拥有这样信仰的人在东汉很多,尤其是后期,外戚专权,这样的时代反而造就了很多坚守信仰的人物。也因此,中华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和特立独行的隐士文化在东汉很盛行,我也非常期待走进刘秀、阴丽华、马援、蔡伦等人荡气回肠的一生。他们中部分是历史中的小人物,并不起眼,但我和谷园先生一样深深为这种小人物的故事所感动,尤其是在一般学者的宏大历史叙述中常被忽略不计的,尤为关注,为之感动。从这些小细节都能感受到谷园先生细腻的情感以及人性闪烁光辉,这样有温度的历史讲解者往往才能更容易打动读者。 《后汉书》中有许多句子都耳熟能详,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出自于《冯衍传》,这完全属于“闻句而不闻典故”的典范,而这样的后知后觉往往带来“原来是你”的惊喜。比起东汉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我对东汉的婚姻故事尤其感兴趣,大概是在没有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没有很多的途径接触到婚姻故事这类题材,更觉得尤为精彩。 常闻“娶妻当得阴丽华”,了解了才知道此言不虚,刘秀能有此妻乃是三生有幸。阴丽华与刘秀在危难的时期成婚,漂亮聪明,有情有义,患难夫妻很难得;刘秀称帝后,她大气,为大局考虑,让出后位,这样的心胸气魄令人敬佩;同时她教子有方,深明大义,大儿子与二儿子都取得不错的成就。所幸,刘秀并没有辜负阴丽华的一片苦心。关于帝后的爱情故事果然波澜壮阔,令人啧啧赞叹并心向往之,这也打破了我常常从影视作品中获取的所谓帝后离心,不和睦的错误认知。

本文的行文结构都是由古籍中的语录串联起来,同时在下面谈论引用的内容,发表自己对政见的看法,这样的形式创新,又拉近了读者与国学经典的距离,那些一本本厚如砖块的古籍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在接地气的同时,文章内容也更加有理有据,增加不少可信度,可谓是形式创新。 非常有幸跟着谷园先生一起徜徉在东汉这个有风化之美但又复杂的朝代,感悟时代兴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