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牛本纪》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本纪》经典读后感有感

《牛本纪》是一本由吴昕孺著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牛本纪》读后感(一):《牛本纪》:见证生命的力量

彭艳如

吴昕孺老师的老家与我家同在长沙县高桥镇。罗岭桥,离我家也不过几里路,而且我们的童年在同一个年代,因此,我在翻动作者《牛本纪》的每一页,阅读每一行时,都有一种极其亲切而热烈的共鸣与念想。

作者以最好的朋友“皇帝”作为全书的线索,从牛出生、牛亲近,到牛组词、牛秘密,到牛嫉妒、牛幸福。以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情感诉说着童年的顽皮与天真、自信和好奇。不知是他童年的那些生活语词与我的经历过于相似,还是吴老师的文字尤为生动、感人,短短的文本竟让我好几次在阅读的过程中扑哧笑出声来,仿佛自己也回到了那个物质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岁月。

“大人的逻辑真是奇怪”“随时被他们拿来取笑和捉弄,这是大人的快乐”。在童年,我也经常像作者一样质疑大人的心思与举动。而且害怕自己长大,害怕成长后也像大人一样没有了笑容与开怀。在我印象中,童年里除了没有像作者那样放过牛,其他事情我都干过。

童年的生活固然让人怀念与追忆,但故事中的人物更让人想靠近。

小凤与大军的故事,清纯美好,隐隐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只是比她们更偷偷地。

宋大伯、古树爷爷,温暖的存在,善良的化身。

肖老师,是从过去一直活在今天的教育现象。被捆绑,无法自我挣脱。

最愿意反复读、品味的是吴老师的父亲与母亲。

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可以称得上我们那个年代学生学习的“法宝”,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所以说,“小五”还是挺幸运的。

作者在故事中多次提到母亲对父亲的膜拜。如果有人告状,母亲自豪地说:“我们家里的男人在外面”;一周才回一次的父亲会被母亲拉在房间说上一晚上的话。妈妈经常说,父亲是我们村子里唯一的知识分子。

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将这本书献给父亲吴烈焰。父亲对子女的教育,让人看不到痕迹,但又真实地在作者、在子女的身上产生力量,这是耐人寻味的。

作者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带回了一本新华字典,像传授祖传秘方一样教“我”如何查字典:偏旁、部首、拼音、检字。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学习力与聪慧,“牛”这样的独体字,竟然是他最先学习且自己查出来的字,真了不起!难怪“反刍”这样难于理解的字他不仅明白了意思,还能用动作来解读。

与牛亲密无间的作者实在想从《新华字典》里找到关于牛的一切解释,但没有找到。“没有书可以穷尽一切。”父亲的话语不多,但掷地有声,他强调:在这个世上,书是最好的向导,它能引导你走向远方。否则,你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想,可惜我的父亲没有对说过这样的话,不然,我可能会走得更远。

“《新华字典》里面没有故事,但它是一切故事的源头。”好有哲理!光听听就想仰视,难怪作者的母亲那么崇拜父亲。

父亲的衣柜很特别。放衣服的两层凌乱不堪,唯独放书的一层书码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画面感十足!这一柜书成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精神食粮,也成为了他生命打开的源头——打开父亲的衣柜,步入到那片奇特的领地,在有如青草密布的汉语原野上,开始拼命吸吮文学的芬芳。书的召唤,让作者在成为作家的路上不再孤独。

小凤的出现,在故事中的穿插,犹如餐桌中的甜品。不知作者是否真的去看望了她,送去了那条带着梦幻与甜蜜的红丝巾,少女的朦胧与羞涩永远笼罩着一层薄纱。那封借力《新华字典》写给小凤的小书信让我特别感兴趣,真想往下读读父亲与母亲的态度。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父亲说:“还不错嘛,没有一个错别字,句子也写得通顺,可以打八十五分。”他们发出一种类似钢勺掉到地上的笑声。

一笑而过——诠释了“尊重”是最好的教育。

那个叫小五的孩子,成长路上,健康而蓬勃、通透而豁达。这份生命的力量,让我再一次想翻开《牛本纪》。

《牛本纪》读后感(二):在诗意与爱的滋润下成长——读《牛本纪》

张家鸿

《牛本纪》是吴昕孺最新儿童文学作品,书写的是罗岭村少年小五在牛儿“皇帝”陪伴下一同经历、共同成长的故事。“我用脚步丈量过无数次、方圆二三公里的罗岭村,才是我的王国——我的生活与想象,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梦幻和呓语,全与这片土地有关。”罗岭村是故事的发生地,也是少年成长的舞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舞台。

乡村教给少年的一切中,最首要的是孤独的无处不在。以大军为首,由二郎、三伢、四海三人为跟班,总共四个人组成的小团体,对小五并不待见。他们要么孤立他,要么嘲讽他,要么戏弄他。这让小小少年的心中饱尝孤独的滋味,亦让他在饱尝孤独之余愈发敏感、细腻。其次是与年龄并不相仿的坚强。父亲因工作的常常缺席,让少年在妹妹年幼、母亲得病的情况下,不得不有所担当。既要乖巧懂事,又要坚强隐忍。面对攻击性最强的牛“皇帝”,即便胆怯、害怕甚至充满恐惧,他也不得不走上前去,否则无法赚取工分。为了尽快治好母亲的病,他不得不提着篮子跑遍全村所有田间地头,连最危险的三角塘他也只身前往。再恶劣的天气,都无法阻挡他采药的脚步。

对少年小五来讲,难道罗岭村给他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孤独与坚强?不是。我以为,最重要的是美的启迪、滋润与诗意的珍视、贮藏。孤独与坚强是基于现实的,美与诗意是超脱现实的,它们的出现让少年日后走向远方成为可能。在夕阳的余晖里,小五感受到生命共存、灿烂无边的盛大光景。春天里,柳树站立池塘边的“揽镜自照”、桃花的“特意炫耀”、樟树如邮递员般的“忙个不休”、杜鹃花的妖娆艳丽。皎洁的月光下,青草的线条柔和姿态优美,蟋蟀、螟虫、蜘蛛、野鸡交错共生带来的神秘感。

然而最深刻的诗意来自于置身暴雨中、无处逃遁之时,两头牛并排站在一起之后对他的默默保护。“良久,我才明白过来,让我感到踏实、欢欣的‘牛栏房’竟是两头牛用身体搭成的,是八根强壮的‘柱子’和丰厚无比的‘穹顶’为我撑起的生命圣殿。”少年被两头牛保护着,护住了生命,护住了童心,亦让厚生之德真正在心里落地生根。牛可以耕田,可以载重,可以拉车,也可以保护人。耕田、载重、拉车是世俗约定俗成的认识然而保护人,却是少年在艰险时刻最刻骨铭心的认识。从这一刻起,牛不再是牛,牛是伙伴,是挚友,是需要自己冒险去保护的生命,与自己同等重要的生命。

如果没有最初的负重于身,如果没有与牛的朝夕相处,如果没有对牛的真情付出,小五绝无得到意外保护之可能。所谓“诗意”是与功利心相较而言的。牛是牲畜,在功利心强盛的人眼中,它可以带来经济收益,它让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保障,它至少在被宰杀之后可以食用。美与诗意指向的是生命,得到内心的安然与妥帖。功利心指向的是现实生活,趋向于各种实际上的好处。

小五从牛身上学到的有很多,对朋友竭尽全力的保护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从方圆二三公里的罗岭村到小五所在的四口之家,是成长环境的从大到小、人情体温的从低到高、是活动范围的从空泛到具体。在小五的成长之路上,父亲常常是不在场的。小五的遭到排挤,小五的身陷险境,父亲并未给予任何实际上的帮助。然而,只在周末回家的父亲对小五时不时的指点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罗岭村外教书的他,带来的是突破乡村情境的东西,是一册《新华字典》、是一次关于书籍意义的启迪,是一次故乡与远方之关系的探讨。

在陷入迷茫时,父亲总会适时给予他精神指引。当小五怀疑《新华字典》无用时,父亲说:“没有书可以穷尽一切。”他还说:“书是最好的向导,它能引导你走向远方。”当小五觉得罗岭村很大,大得跑一圈都嫌累时,父亲说:“小五,若干年后,罗岭村将成为你的故乡,成为你内心最想念、最珍视的地方,但前提是你已经走向了远方。”当他将把牛放跑的真相告诉父亲时,父亲给予他安慰和理解,尤其对他和牛之间的感情表示赞许。“能和一条人见人怕的牛玩得那么好,这可不是一般的本事。”父亲还希望小五永远葆有这样的本事。身为教师的父亲对他最大的认可,不是常常考取得一名,而是与生俱来的厚生之德。

父母亲在得知小五把牛放跑的真相之后,依然遵守与宋大伯的约定,一直保守着秘密。保守秘密即守护小五心中对伙伴的那份感情。牛是真正的伙伴,比人更真诚更善良的伙伴。少年想要用尽全部力量保护它,有何过错呢?如父亲所言,“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他没有一点错,他甚至是救牛的英雄啊。”这样的话,能有几个家长说得出来?即便说得出来,又有几人能够说到做到?

素来胆小的母亲、向来少在身边的父亲用一颗赤诚之心,给予小五最深的理解、最真的期待、最美的寄托。小五和牛、牛和小五,从双方结缘开始,感情渐渐从淡到浓、从浅至深,直至双方生命的互相依存、彼此拥抱,注定了小五把牛放跑是必然的结局。然而这结局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借这件事体现了父母亲以及宋大伯对小五真切的爱。这份爱与罗岭村给予的诗意启迪,对小五来讲,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爱是人给予的,美与诗意是自然给予的,如此丰富的馈赠只有一个源头,那就是质朴原色的乡村。

在《尾声》中,吴昕孺说道:“我写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词汇、每一个笔画,都隐含着曾经的高山、密林,都闪烁着当年的清风、明月,都散发着青草的气息、充溢乡村的腥膻味道和童年那既害怕又勇敢的姿态。”与其说《牛本纪》是吴昕孺对年少乡村岁月的怀念,倒不如说是他给自己的激励,激励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把那段岁月扛在肩上、放进心中。不管走到哪一座城市、不管写出多少作品、不管走得多远,吴昕孺心中一直住在那个叫“小五”的少年,那头叫“皇帝”的牛。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牛本纪》既有虚构的成分,也有作者刻骨铭心的记忆融入其中。如此才让它显得既虚又实、既扎实厚重又诗意荡漾。

《牛本纪》读后感(三):一只看花的牛——三读吴昕孺的《牛本纪》

刘炜伟

前向,《初中生》的编辑们到学校来听我的作文课,赠交吴昕孺老师送给我的新著《牛本纪》,封面是桃花朵朵和牧童骑牛,扉页上签署的“昕孺”二字,行云流水,潇洒如其人。这部六万余字的小长篇仅薄薄一本,我却读了三遍。诗人的儿童小说,一个十岁孩子放牛的故事,令人不忍释卷。

第一遍读,是在收到书第二天的午休。本想翻几页,静静心。谁知一眼入境,收不住,一面笑,一面翻,不觉就读完了。实在是,太有趣!

牛“皇帝”在水田里连续翻滚,一田埂的人前俯后仰地挤着看。四海的二叔被挤得摔到田里,成了一只泥猴,爬起来继续看。这种围观的画面,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太熟悉,太常见。可是,只有当作家把这点“执念”挖掘和强调出来,我们才发现,真的很可笑,很好玩儿!

发大水家家户户在河里捞东西,几个放牛娃彼此炫耀,对话却峰回路转:三伢说“捞到一只乳猪”,二郎问“活的还是死的”,果然——“死的”;二郎说姐夫“捞到一只铁锅”,大军问“一口整的?”果然——缺了半边。这个世界真是很小,所有细节都无所遁形;这里的生活也经常重复,你的经历往往已经是别人的经验。所以,得意也就照例变得尴尬了!

“我”观察牛吃草“反刍”,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想象自己吃进胃里的东西也能倒出来,课上答题也变成了“要学习雷锋叔叔提着桶子反刍的精神”,最后成功地将食道练成了可“顺流”也可“倒流”的水渠。好羡慕孩子的好奇和勇敢,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意味,全世界都打开了大门。

第二遍读,是在守晚自习的时候,带着《牛本纪》和埋头苦读的初三学子一起,度过漫长的冬夜。忍不住抽一本语文练习本,就着手里的红笔,开始抄录,鲜红行楷一行行填在绿格子里。那些美妙的句子,是真的好!

摸小牛的耳朵,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呀?“像花开的声音,又像是露水消失的声音;像云朵飘过的声音,又像是水在底下流动的声音;像炊烟袅袅的声音,又像是树上的桃子由青变红的声音……”摸着的感觉,好像能听见;听见的声音,又都是看见的。世界是由混沌变得清明的,天和地原来也是一体的,视听触嗅感其实从来没有分开过。我们的知识,是不是反而把孩童初始的灵气格式化了?

“我则宛如从饭盆里飚出来的一粒饭”,“它像是跑到一本画册里去了”,“这些词语在我眼前晃动,织成了一张布满牛形象的帘子”,“一道闪电,将天劈成两边,无数把刀子仿佛一哄而上的白色马蜂”……比喻,是联想和想象的线条,将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和文化元素亲亲热热地联结在一起。想象跳跃的跨度越大,形象与形象间贴合力越紧,写作者和阅读者的愉悦感越强。

“小凤站在我旁边。她看不见我,我看不见太阳。”看向了什么,让我们看不见该看见的。“《新华字典》里面没有故事,但它是一切故事的源头。”的确,文字,通向故事;故事,通向愉悦。“嫉妒之心长什么样?是不是像耸立在卑湿水热之地上大丛大丛丝蒡呢?只要手挨上去,就割你一道口子,让血象泉水般地渗涌出来。”可怕可怕,嫉妒这个东西,真不能碰!诗人写故事,带着哲理的味道,却又幽幽入谷,如风似泉,毫不生硬。

第三遍读,是和老公一起回宁乡老家的车上。包里捂着《牛本纪》好几天,忍不住翻开了,给老公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累了,想歇一歇气,老公就看向我,问:“怎么不接着读?”然后,老公就跟着说:“你这个城里妹子肯定没体会?我小时候最喜欢玩弹弓打鸟……”是啊!我没有打过鸟,牛,也没放过;没有光脚踩过水田,没有在野地里淋过大雨。但,半点也没妨碍。

看看打鸟吧!郑重其事地伸臂、闭眼、瞄准,蓄势却难发。“对准泡桐树枝上那嘎嘎直叫的尖嘴”,“想了想,又移向它不断摆动的长尾”,“最后决定瞄准它那只咕噜噜转的不坏好意的小眼睛”。我要打,我往哪打,我为啥要打,我还打不打?“你想干啥?”最后一问,愣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多少次,我就是这样的。我长到四十多岁了,我还是这样。

看进栏牵牛!“我未战先怯”“我没有退路,也不想往前,两只脚钉在那里”“没被泪水浸染过的害怕,更像是一堵墙”“停下来反而更怕,还不如豁出去”。每一个句子,不都是钉在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在我生活博弈的每一个瞬间,呈现恐惧、犹豫、自相矛盾的暗示。人和牛的斗争,其实就是人和自己的斗争。作者坦坦荡荡地写出来,因为诗人就是孩子;我们都要像孩子一样。

从未像这样淋雨,但感觉太熟悉。“我感觉整个世界变成了一条河,一条无限大的罗岭河,我即将成为河里的漂浮物,或许会被站在天桥上的某些人打捞了去。”“这样的天气,几乎是一个删除了人的世界。满耳风声,蹄声;满眼云雾,牛群,仿佛山峦也跟着我们奔跑了起来。”我错了,这种感觉不是熟悉,是清晰、强化和扩大了。文学的力量,是急速扩张的力量。那些幽微朦胧的感觉,随着一个个文字,爆裂开来了。

以上笔墨,都还只是浮皮潦草的粗浅感觉。深读或者审读《牛本纪》,应该还有很多深潜地下,但被作者用文字撕开了的东西:“成绩第一的我”为什么会被孤立?“最好的女孩”为什么看上那个最恶的男孩?是不是每个村子、每个心灵都有一个如同神灵的“古树爷爷”?耕牛就一定要被“骟”掉野性吗?被“我”放走的“皇帝”往何处去?自由的宿命是喜剧还是悲剧?

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也盼着读者和他一起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只是希望读者联想和反思自己的生活;或者,作者什么也不为,他只是讲述和描绘,在人群中间随缘自在,如果邂逅知己,就相视一笑!

读三遍书,很有味,还应该再读。《牛本纪》,是“我本纪”。其实,我就是那只看花的牛!

《牛本纪》读后感(四):生命的回响 (璩艳霞)

生命的回响

——读《牛本纪》有感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 璩艳霞

假期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就如那头起早贪黑的老黄牛,没命地劳作了半年后,终于可以卸下牛鞍子,喘上一口气。我的喘气时间是用来看书的,今年寒假读的第一本书是吴昕孺老师的《牛本纪》,书中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与公牛“皇帝”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精彩感人的故事。这是一本儿童文学,我却硬生生读出了哲学的高度,几次想跟吴老师商讨,终归忍住,写下这些不知是否准确的解读。

一、生命的意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皇帝”

“皇帝”是一头公牛,有着独特个性的公牛,它崇尚自由,不愿被束缚,在没有被驯服之前,每次赶它下田,“就像进了澡堂子”,撒泼打滚,让天性得到足够的释放。比赛获得第一名后,不愿被骟的它在小五的帮助下逃离了生养它的罗岭村。它有着“超牛”的能力,是犁田的好手,方圆几十里,无牛能及。它勇敢地追求爱情,遇见自己喜欢的母牛,勇敢示爱,在群牛嫉妒中,杀出一条血路,把握一切机会,捕获心上人的欢心。但他又是孤独的,在这群牛平庸的时代,它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甚至不受待见。读着读着,我总感觉,吴老师就是那头名叫“皇帝”的牛。

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向往自由,都渴望在无边无际的原野上撒野,都渴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我们每一个均不能,我们的生命个体有太多的枷锁、有太多的负担,生活的、工作的、道德的、法律的……无一不束缚着我们生命个体肆意妄为,我们无法冲破现实的藩篱,因此,我们更加渴望罗岭村的那一片原野,更渴望心中的那一片桃花源。

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向上的,渴望自己变得强大,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生命在最原始的状态中,都是向上的、向美的。我们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知心的伙伴、漂亮的恋人、稳定的工作、幸福的生活……可是,总有些人,他的追求、他的梦想会被现实的棱角磨平,逐渐变得黯然失色。小五的 “古树爷爷”一直都在,年少的时候,成绩优异,年年第一;长大之后,与文字为伍,书写快意人生,他的心里永远都住着那头童年时与他相依相伴的牛。

但凡优秀的生命,他必定是孤独的。莲之所以高洁,因其出淤泥而不染;梅之所以傲骨,因其凌寒而独自开。不经历寒彻骨的磨砺,哪来梅花香?任何一个优秀的生命个体,在追求优秀的路上,需要放弃很多平凡的快乐,需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需要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因此,这样的生命势必是孤独的,“皇帝”是孤独的,小五是孤独的,小五的爸爸亦是孤独的。

二、生命的高贵: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值得尊重的

与吴老师有过一次近距离接触,他温文尔雅、谦逊随和,他的笑让人如沐春风。吴老师的文字,恰如他这个人,温润如玉,有着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

他爱牛。“皇帝”是一头烈性子牛,十岁的少年,克服胆怯,走近牛,走进牛的世界,理解它、尊重它,成为最信赖的朋友。放学后去杀青,只为牛吃上一口鲜嫩的草;冰雹之日打开牛栏门,让它去追求美好的爱情;比赛之后,放牛逃走,只为免除被骟的危险。他不仅仅对“皇帝”有着一份温存,对母牛,对二郎放的公牛,同样温存。当二郎放的牛被骟时,那激愤的悲嗥,让他理解了生命的尊贵与尊严,他为自己曾不自觉地把牛和放它的人联系在一起,而小瞧这些同伴而愧疚,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大爱。他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方式。父亲,是智慧的化身,是家里的台柱子,即使每周只能回一次,那也是生活给予他的恩赐,他敬爱着。母亲卧病在床,年幼的他已然是这个家庭的支柱,满山坡去给母亲采药,做妈妈眼里的乖儿子,在他眼里,即使母亲满头银发,也是最美的存在。父母的爱情,在他内心更是“那饱含深情与期盼的朴素,那不求排场和闻达的相守,是多么高华、诚挚而又尊贵的一副人间图画”。小凤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她的存在,已不是一个人,而是美的化身,是他愿意用尽全力去呵护的美好。他给小凤写纸条,提醒她应该追求更优秀的另一半;当他发现小凤和大军两情相悦时,他理解了那份美好,选择了静默,守护这份美好。宋大伯犹如那两头在风雨中给他遮风挡雨的牛,是温暖的存在,善良的化身,让他幼小的心灵世界,有了安全的依靠。宋大伯呵护他的成长,守护他的那份尊严,即使他自作主张将牛放走,也给了他无限的理解与包容。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成长的路上有一个宋伯伯。

三、生命的审美:独特的生命体验铸就独特的审美视角

文学作品要获得永久的生命力,就需要创作主体心灵深处生命体验的真切与深刻。吴老师的文字是他对客观世界的体认和感悟,是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思考。罗岭村的那段生活,已然融入了他的生命,因此他的文字是带有罗岭村味道的,灵动、自然、充满生命力。他把水泄不通的人们比作一茬茬疯长的庄稼,乌鸫鸟的歌声则像稀疏的雨点敲在油毛毡上,小凤笑得直不起腰的情状如一枝被风吹动的向日葵,“我则宛如从饭盆里飚出来的一粒饭”,“它像是跑到一本画册里去了”,“三伢像发了酵的面粉,气鼓鼓地攥着三伢走了,仿佛两个写得很潦草的字被扔进了一瓶墨汁里”, “我没逃的原因是,我的脚完全不听使唤,头晕晕乎乎,像一只落在水里的鸟,又像一条被抛到空中的鱼” ……像这样灵动的语言,在书中比比皆是,吴老师将自然景物、生活体悟与文字表达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让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我边读边思考,是什么铸就了吴老师的语言风格?是罗岭村那片让他生命肆意生长的土地?是他生命的那份敏感以及对世界的独特体验?抑或是他父亲那个整齐而凌乱的衣柜里的书籍?总之,吴老师的生命状态应该是舒展的、自由的,只有自由的灵魂才配拥有这么空灵的文字。

四、生命的启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书中的父母,为少年搭起了“牛栏房”,支撑起了少年的整个世界。当小五不理解“反刍”的意思向父亲求教时,父亲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让他去观察,主动获取知识。当小五对读书的意义产生疑惑时,父亲告诉他:“没有书可以穷尽一切。书是最好的向导,它能引导你走向远方。”就这样,父亲把梦想的种子埋藏在小小少年的心中。当小五写给小凤的信落到父母手中时,父亲只是说了句:“还不错嘛,没有一个错别字,句子也写得通顺,可以打八十五分”, 发出一种类似钢勺掉到地上的笑声,轻描淡写地化解了一个少年的忐忑与不安。当小五私自放走“皇帝”,父亲选择了等待,直到后来主动说出“皇帝”丢失的真相,鼓励他承担应负的责任。小五的父亲是知识传授者和启蒙者,他引导小五体悟人生,走向更宽广的世界。他的教育,没有说教,没有压制,有的是对幼小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生命成长的耐心等待,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影响孩子,让他在爱与滋润中成长。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期待有一个“小五的父亲”。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牛本纪》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在这个冬日,遇见了它,激荡起我骨子里那份对家乡田野的怀念,对曾经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我亦是那头名叫“皇帝”的牛,愿吴老师永远是那个心中有梦想、生活有诗意的小五少年!

《牛本纪》读后感(五):《牛本纪》也是儿童成长“本纪”

文/樊晶

《牛本纪》是著名诗人吴昕孺所创作的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儿童小说,作者在开篇的引言中就明确的说明了他的创作意图:为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成为了机械的拥趸和技术的奴隶的城镇儿童,构建一个没有被城镇化所侵占的“世外桃源”。作者追忆自己三四十年前的儿童生活,希望以此来为现在城镇儿童的生活注入一丝自然的活力,带领他们脱离萎靡的生存状态,让儿童体悟到一种真诚而蓬勃的成长之力。

一、《牛本纪》即儿童成长“本纪”

《牛本纪》主要讲述了一个少年与公牛“皇帝”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皇帝”是一头出生时就个头奇大的牛,威猛又凶恶。偶然的一次机会主人公小五不得不去放这头凶猛的“皇帝”,在小五的耐心关怀下,这头公牛逐渐接受了小五,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部小说的章节是按照牛的活动历程来写的,同时在牛的活动历程中又自然的加上了人的活动轨迹,写出了小五与牛、与朋友、父母以及乡民们的交往过程。作者既不只写动物的活动历程,也不只写人的故事,而是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小说既有对主人公小五的直接描写,也有对其他人眼中的小五的间接描写,以此来突出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使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更加丰满,为主人公的成长与蜕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

本纪原指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作者以“牛本纪”做书名,是因为这是为一头叫做“皇帝”的牛所写的传记。而与这头牛相伴成长的还有主人公小五,因此这也是为小五所写的一部儿童成长传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儿童文学的书写主体和阅读主体,在儿童文学世界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这部儿童成长传记也可被称为儿童成长“本纪”,即《牛本纪》也是儿童成长“本纪”。这本小说的每个章节的标题都与牛有关,“牛出生”“牛亲近”“牛角斗”……表面上是记录这头叫“皇帝”的公牛的成长历程,记录了从它艰难的出生到最终成为“父亲”的过程。而作者之所以会选择为一头牛写传记,这与作者生活的农村的现实情况有关。在机械文明还不发达的三四十年前,没有各种可以节省人力的机械工具,而当时在湖南农村地区,牛这种可以犁田的大型动物,成为经常出现在农户家里的动物,走到田间地头都可以看见他们宽厚的身影,这也成为让作者终身难忘的农村耕作图景。

更深层地来看,作者是在描写与这头牛一直相伴成长的小五和他的一群朋友们的成长历程。这群孩子始终陪伴在这头牛身边,这头牛的一切成长都离不开这群少年,小五对它的关爱打动了它,让它开始服从自己的命令,也是小五每天亲自带它去吃新鲜的草。在小五放这头牛的过程中 ,“皇帝”和小凤放的母牛相爱了,开始了第一次的春心萌动,后来又是小五把两头牛放出来,使得它们完成交配,有了爱情的结晶。在这一过程中,这群孩子特别是小五的成长也离不开这头牛的陪伴。从第一次克服放“皇帝”的恐惧,克服与大军相处的恐惧,第一次对小凤开始有些别样的情愫,到后来私自放走“皇帝”的害怕,以及最后终于说出“皇帝”丢失的真相,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这是小五成长历程中的一步步蜕变。作者将一个十岁少年的成长过程通过为牛作传的形式表现出来,牛的成长反映的是儿童的成长,牛本纪也即是儿童本纪,立意可谓别出心裁。

二、儿童成长中的解惑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牛本纪》中将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都摆到了我们眼前,当小五在遇到种种难题时,他主要的解惑者是父母。无论是父亲教他查字典,还是他主动询问“反刍”的意思,或是他质问父亲读书到底有什么用?工作繁忙的父亲都没有回避过它们,而是耐心地为小五解答疑问。当小五对读书的意义产生疑惑时,父亲耐心地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书是最好的向导,它能引导你走向远方。否则,你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罗岭村这一亩三分地里转圈圈。”有些问题父亲不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小五通过实践观察自己体会,例如“反刍”的意思就是父亲让小五自己观察得来的。父亲是小五人生路上重要的老师,在父亲的书籍的熏陶下,小五也爱上读书,走进了文学的世界,这对他以后专业的选择和职业的规划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父母亲的引导让小五不至于被苦难打倒,不至于走上邪路,最终成为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家庭教育成为小五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引。

三、儿童成长中的真善美

儿童文学作家应当站在生活发展中努力表现生活,既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巨大的热情去发现、赞扬新的生活、美的事物,同时也不能对生活中的那些缺点和丑恶熟视无睹。在《牛本纪》的书写中,作者力图弘扬真善美,将儿童成长的蓬勃之力展示给儿童读者。但是在真善美的描写中作者并没有避开假恶丑,而是将儿童成长之路的原本面貌呈现给读者。

在书中小五被村长欺负,为了工分不得不硬着头皮去放那头最难以管教的“皇帝”,在放牛时遭到了大军的欺负和小伙伴们的排挤。还有在他心头始终难以排解的一种孤独感,以及对小凤所产生的别样的情愫。还包括他看见小凤和大军约会时从心头升起的一种嫉妒之感。以及最后害怕受到惩罚,始终不愿意将丢牛的真相说出来,让宋大伯替他背黑锅。作者将一个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顽皮、挣扎、顿悟、成长一一在我们面前展现出来,而这些挣扎和成长的过程正是在经历“假恶丑”事件后获得的。假恶丑是儿童无法回避的现象,成人可以帮助他们度过假恶丑,却不能帮他们隐藏它。通过对假恶丑的描写才能突出真善美的宝贵,因此《牛本纪》中作者描写的是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故事,是一个儿童经历过假恶丑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弘扬真善美的过程。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有助于儿童真实、正确地认识他们周围的一切,在新与旧、美与丑的斗争中,唤起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承担生活中的一切过失的责任感。

小说中田园牧歌式的罗岭村环境,善良勤恳的宋大伯以及许多村民共同成为了真善美的代表,小五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战胜假恶丑、弘扬真善美的过程。

四、儿童成长中独特的童年记忆

这部小说在人物设置上也独具匠心。“古树爷爷”反复地在小说中出现,小五第一次放牛无法驯服“皇帝”时,是古树爷爷教小五怎样驯服“皇帝”;后来在梦境中,小五再次看见“古树爷爷”,还看见“皇帝”的老祖宗;最后在送牛去逃亡的路上,小五又从梦中看见了“古树爷爷”。作者自己说“古树老人”,他大约本来就是梦中之人,是情感与灵魂的虚拟产物。古树老人或许就是儿童幻想中的一个人,他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儿童天真的想象力,就像在《彼得·潘》中出现的只有作为儿童的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可以看见的会飞的淘气男孩彼得·潘和精灵贝尔一样,是儿童梦中和幻想中的产物。而当人一旦长大,就会失去他的想象力,他的身躯日益沉重,一些单纯美好的东西会被渐渐忘却,只剩下世俗的纷扰。作者在小说的最后说道:“再没见过他,对于我,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意味着某种梦想的破灭。”

童年虽美好,却无法挽留,人终究要长大步入成人世界。从童年到成年的转变,人类不仅失去了童年和童真,同时也是个性受到压抑的过程。不过作者并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寻,他从浩如烟海的书籍和自己的文学理想中维系了自己的童年梦想。

《牛本纪》也是儿童成长“本纪”,儿童随着牛的成长也在不断成长,跨越了一个又一个成长的疑惑之后,儿童终将到达成熟的彼岸。在远离现代喧嚣的秀美的乡村环境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真诚而蓬勃的成长之力。小说朴实流畅的文字,奇特的想象力,富有诗意的语言,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家乡生活的怀念,对过去自然野性生活的追忆。这种完全不同于现代城镇的生活方式,可以激发儿童对自然的向往和体悟,为现代儿童的成长注入一剂跨越时空的、自然的生命活力。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