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精选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精选

《历史的面孔》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一):历史的面孔

看了徐涛老师的历史中的别样人生,唐绍仪篇后很感慨,作为清政府第一批官派的赴美留学生,天资聪颖,才能出众,回国后更是在政治舞台上大展拳脚,大放光彩,凭借自身出色的交际能力和平衡之道,在各方势力中都能站稳脚跟,然而,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最终也因为自己的平衡之道在政治问题上暧昧不清而断送了性命,甚至有晚节不保的影响。

如老师所说,其实我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也希望大家都能喜欢自己,也希望能尽量少去得罪人,也希望能够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使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这无可厚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手段和处世之道,但是它得有底线,当已经出现了严重对立、严重冲突的情况下,在一些底线问题上,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这个时候你还在指望所有人都喜欢你,谁都不得罪,还在指望你能够左右逢源,方方面面都能兼顾到,那么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谁都不喜欢你,你一个都没讨好到,还会使自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并且不利的地位。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二):人性复杂多变,历史千人千面

历史人物不仅是书上蜻蜓点水般的描述,他其实是众多耳熟能详事件的推动者,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星璀璨让历史的天空更加明亮绚丽。读史明智,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经历的事件之中试图找寻自己的影子,为自己将来的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读完之后惊觉这些大咖的共同之处就是即一路开挂的学霸,却也存在着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如陈天华的极度自卑,蒋百里在“做人”和“做事”之间的撕扯。而读到吴宓,更是觉得自己和大师在性格上也有相似的毛病,有点“小心眼”却也自带不懂变通的喜感,喜欢唠唠叨叨,陷入自己以为的幻想之中。读来十分有趣。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能够不再用自以为是、自我感动的所谓高尚情操道德绑架自己他人,接受支离破碎与无可奈何,向杨步伟这样一位奇女子学习,既有敢于说不的勇气,又有从容应对困难的心境,真正成为自立自强,做自己的主、过自己生活的人。 书配合视频食用更佳,里面也有许多徐涛老师自己的人生经验,美中不足的是可能没有太多画龙点睛的精华词句,可能我个人比较偏向辞藻华丽的书籍吧,但是还是感谢这种普及式的文字,让历史人物得以立体,让众生人性得以显示。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三):人因选择而伟大,选择因人而发光

这是一本很难界定的书。

它不能算是一本历史著作,也并非人物传记,更不是一本教科书。如果非要给他下个定义,应该叫做“关于选择的心灵成长书”比较合适。

通篇9个人物,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选择”。

作者徐涛老师,是中国著名的考研导师。他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正是在考研的海洋中沉浮的大学生们。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考研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恋爱到结婚,是可以影响后半生命运的一次重大选择。要不要考?一次失败了还要不要继续考?两次呢?三次呢?

对于百年前的人也是如此。每一次重大选择,都足以影响自己的一生,甚至是影响自己身后的历史进程。

但是今天,我们面到选择时,更多的时算计。我们发明了无数工具和模型,列出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参数,为它们加权打分,最后分数高者获胜,成为左右我们一生的选择。

如果容闳活在今天,按照这样的方法,他大概率会选择接受教会的条件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或者耶鲁毕业后就留在美国,未必不能获得别样的荣耀。最不济,回国后到香港当律师,在海关当办事员,甚至就去主持江南制造局,那个都比他坚持的那个选择强。满打满算,他实现理想的时间不过几年,却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如果杨步伟活在今天,大概也不会嫁给赵元任。按她的入行时间和禀赋,成就不会亚于林巧稚。书中所说“成为和林巧稚齐名的妇科圣手”并非溢美之词。然而她用一生的事业、职业、功业、基业,就换来了一个“赵太太”的名号,值吗?

吴宓也不该回国,就留在美国继承老师的衣钵多好?或者回国就留在清华,哪里也不去,管他胡适闹成啥样,著书立说,一生荣耀,不香么?何至于一辈子不合时宜?

面对选择,总要分析个利弊。但是利弊之外,还有渴望。

容闳渴望让国人不仅开眼看世界,更要借助学识,拥抱新世界。梁启超渴望“新民”,唐绍仪渴望和平,顾维钧渴望“强国外交”,蒋百里渴望重树传统道德。与他们而言,在利弊之外,更有使命感。

所谓使命感,就是义无反顾,就是百折不挠,就是至死不渝。否则一切按照利弊,今天90:85,一号胜出,明天101:90,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然而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境、不同时期的使命感也有所不同。养家糊口的责任,扶危济困的美名、呼风唤雨的影响力……究竟哪个更值得选?

就是徐涛老师本人,在这方面也有过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我看过他的一段演讲,回顾了这段历程。起初,他的许多“圈子”间跳来跳去,一会学界,一会政界,一会教育界。加起来大约有10几20几分钟。于是得出结论,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在于成长。正当所有人认为这就是盖棺定论、准备也去开始自己的折腾之旅时,徐涛老师突然话锋一转:

“这都是错的!”

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你来过,世界便从此不同。

这才是生命的价值。有些事,非你不可。

如果没有容闳,到哪一年,中国才能开启大规模出国之旅?

如果没有梁启超力挽狂澜,提出“中华民族”,中国今天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没有吴宓和他的伙伴的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今天会不会不同?

如果杨步伟没有点醒赵元任,当年的“汉字拼音化”会不会得手?

就连大反派孔祥熙,如果当年他没有挑起货币改革的重担,未来艰苦卓绝的抗战,还有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因为此事非我不可,所以,我才成了这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因我的存在,历史在这里转弯,世界从此不同。

这才是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我们因这样的选择而伟大,选择因我们而发光。

除了精彩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之外, 本书中还埋藏着不少实战的方法论。只不过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

比如容闳,面对曾国藩的提携,他暂时放下了自己“教育救国”的梦想,先去帮助曾国藩完成“工业救国”的理想,再换取助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百余年后,一个叫罗振宇的人总结道:“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先去解决别人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比如顾维钧,在国力不振的情况下,如何用最小的代价赢回尊严?可以试试“登门槛”效应,先去找一个对彼此都没有厉害关系的小事开刀,再逐渐提高难度,就不会引起较大反弹。

再比如梁启超。他为什么总能活在风口上?公车上书有他,百日维新有他,保皇有他,革命有他,立宪有他,建国有他,巴黎和会有他,如果不是他在欧洲盘桓太久,搞不好五四运动都会有他。与他同时代的枭雄们,早已化作尘土,成为历史了。如果把人比作公司,他是当之无愧的“基业长青”。他是怎么做到的?尤其是当他刚刚创业时, 是怎样获得第一桶金的?

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释:在圈子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它做成组织的核心。

圈子一词, 用今天的学术术语表达,叫做价值网络。而梁启超总能在各种价值网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这个位置成为组织的核心。更重要的是,梁启超能在多个价值网络中穿梭往来,游刃有余。这在社会网络学中有个特定的称谓,叫做“结构洞”。孙中山想和改良派合作,要找梁启超。袁世凯想联络各派势力,要找梁启超。就连蒋百里在日本上不成学,也要找梁启超。

这样的人,能不值钱么?这样的企业,能不基业长青么?

“虽限山川,常怀梦想”。扉页上的这句话,是徐涛老师给所有读者的寄语。其实,我们又何尝是感受不到自己的渴望?和那突如其来的使命感?那究竟是什么,才是限制我们梦想的“山川”?

或许是现实中的客观条件。不够高,不够壮,跑得不快、跳得不高,嘴皮子不利索、脑子反应慢,没有容老爹、杨仁山那样的父亲,没有唐绍仪、顾维钧、杨步伟那样的家世,没有梁启超、蒋百里一样的才学,甚至没有孔祥熙的理财能力……

你还可以列出很多。这些都是埋葬你梦想的理由。它们越想越多,像山川一样围绕在你周围。而且随着时光流逝,你唯一公平的资源:时间优势,也在慢慢丧失。30岁时,你在懊悔自己20岁时为什么没有动手,40岁时,你又在懊悔30岁时为什么没有行动。

每年的第一天你都在憧憬新的一年会过的更好,立下了一大堆flag,然而最终发现,这份flag可以用好几年。

所以,限制我们的山川究竟是什么?是怀疑,是怠惰。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怀疑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没有成效,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走下去。怀疑催生了怠惰。

如果选错了路,是不是该赶紧换赛道?如果努力没有成效,是不是赶紧换个方法?如果走不下去,是不是赶紧换个门槛低的?

可惜,世界上没有哪条路是一片坦途,不会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可以任由你岁月静好地走完一生。如果有,上面一定挤满了人。唯有那条属于你的路,非你不可的路,正静静地躺在那里,等着你来。

《历史的面孔》读后感(四):知行合一是获得幸福感的内核

这是一本读来轻松又深刻的书,开始每天读一章,后来越来越上瘾,每天两章的节奏,很快就看完了。自己现在也正处于人生的交叉路口,难免焦虑上头,做事不能集中精气。

正如涛涛老师所说,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侯,不妨走进历史中去看一看历史带给我们的智慧,从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和经历当中,看看前人们的思想、选择和行动,能不能给我们带来一点点启示和精神力量。

感觉这里所讲的几个人物全都有关于选择,即不管是个人素质、家庭因素、教育背景还是后天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心志抱负和行为选择。有的人能知行合一,坚持到底,加上历史环境的推波助澜,最终取得了精神的富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有的人则摇摆踌躇,自我拉扯,自我治愈,矛盾又纠结,或者再加上身处的时代背景,全身都写满了“不合时宜”,最后只能在历史中书写遗憾和意难平。

但是他们又具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知行合一”,极强的意志品质带上强大的内驱力去实现,不管结果怎样,都值得我们为鼓掌喝彩。至于结局,则只能说是后话,是副产品,谁能在故事的开头就预见结局呢?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在能够去争取的时候,在该咬牙的时机,卯足了劲儿,至少此生无憾,问心无愧。

这也是最近几年特别钟爱纪实性作品的原因,这是前人们一路淌过来的路,比人工精心设计的情节更加吸引我。读史使人明智,这本书当中更是夹杂了很多涛涛老师的感悟和体会,实在是有很多共鸣,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用心的作品。

◆ 容闳的使命:入海的第一滴水

>>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

你先要做的不是催促人们去收集木材,

也不是忙着分配工作和发布命令,

而是激起他们对浩瀚无垠的大海的向往。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 起锚

>> 我特别反对把这种“拒绝”解读为清高或者是看不清现实情况,又或者是看不上这个机会。我更愿意把这次“拒绝”理解为:他的目标实在是太清晰了,一切与其方向不一致的选择都是没有意义的。

>> 当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智、有道德的人时,这个国家怎么能不好?

>> 身段可以柔软,身份可以多变,使命却始终如一。

>> 有惊无险的故事往往既包含着偶然也包含着必然。

◆ 扬帆

>> 今天,当我们提到圈子的时候,很多人特别容易视之为“陋习”“潜规则”“权贵俱乐部”,这其实是一种偏见。中国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其实是一种共同使命、共同理想、共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 我们不必刻意去混圈子,但圈子的认可是对你这个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认同,它能够帮你更好地对接人脉,找到挥洒才华的平台,使你能够完成自己的终极使命。圈内人的背书本身就是入场券。

>> 个人和圈子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双向选择。一个人不在某一个圈子里,硬要挤进一个圈子,叫作攀附;一个圈子非要兜住一个人,叫拉拢。只有个人和圈子匹配,浪花站在潮头上,潮头捧起浪花,才能相互成就。

>> 一个人青春年少时满怀理想,一往无前,自然令人赞赏,但是只有经历了社会的无情毒打,依然可以做到既不忘使命,又学会妥协,才是真正的成熟。

>> 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努力成全整体理想,再将个人理想植入,成为整体理想的一部分。

>> “圈子”根本就不是圈子,圈子是共享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一群人所形成的团体。

>> 只有容闳能够猜中并理解曾老一生何为,曾老才能确认,他们是可以手挽着手往前走的同路人。

>> “知其先后”说的就是对时机拿捏的分寸感:既然不能一蹴而就,他愿意“委屈”一下自己的心愿,愿意先去帮助他人实现心愿,而后实现自己的心愿。

◆ 远航

>> 他是一位爱国者,从头到脚,乃至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爱国的。他热爱中国,并坚信它将会有灿烂辉煌的成就,以不负这壮丽山河和伟大历史。

◆ 播种者梁启超:以今日之我战昔日之我

>> 不惜以今日之我,

难昔日之我。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 政治先锋

>> 我国是个盛产英雄的国家。每次到了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刻,总会有英雄站出来力挽狂澜,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 开明的教育家

>> 人只能活一次,但书可以让你活很多次,也能塑造你很多次。最终,你会完成对人格的固化,对身份的认同。当你未来接受另一种文化时,如果并行不悖,你就可以轻松地接受,让它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所说:“在我历来所结识的人士中,他们(梁思成、林徽因)最具有深厚的双重文化修养。因为他们不仅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而且在欧洲和美国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旅行。这使他们得以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审美兴趣和标准。”

>> 人生会面临许多岔路口,一念之差会导致结果千差万别。而让人在岔路口义无反顾做出选择的,正是自幼培养的身份认同。

◆ 决意赴死,为诸君之纪念

>> 每个人都会自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适度的自卑其实是性格优势,因为它能让人不骄纵,对外物常怀敬畏之心。但是自卑过度,就是致命的性格缺陷了。一个人如果自卑过度,就会对人生中遭遇的挫折和打击完全失去免疫力。极度自卑的心理问题会反复发作,当你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的信心在不断地积累,你会越来越肯定自己的表现,但是只要再次出现失败,你又会让自己一次归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局面已极度崩溃致使你无法有所作为。

>> 终其一生,陈天华都在与自己的原生环境对抗,也在和时代赋予他的烙印对抗,更在和它们强加给他的自卑感对抗。

>> 原生环境赠予他贫穷,他用努力求学来对抗;时代赠予他焦躁,他用革命来对抗。但是环顾当时的环境,他又显得极度孤独。他不属于激进派,也不被温和派接受。他在同盟会的地位很重要,却不能左右任何事。他就像一朵冲天而起的浪花,义无反顾地跃向高空,然而环顾四周,却发现没有一个同盟。

最终,大海将其吞没,他化作一团泡沫,消散在天地之间,

◆ 蒋百里的“长线思维”:做人还是做事?

>> 孔子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做人的人”。孔子和颜回都是理想主义者,给自己确立了很高的道德标准,追求精神上的愉悦,对物质的要求却极低。就像孔子赞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他们心中,理想不容更改,道德不容懈怠,他们绝不会为做成什么事而妥协。

>> 做人的人会为自己订立极高的道德标准,时刻提醒自己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妥协尤其不行。就算泡在污泥浊水中,也要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人格清白。这样的人是道德的化身,承担着社会良心的责任。当人们身处社会乱象中感到迷惘时,他们总能像暗夜里的星光一样为人们指明道路。

做事的人的道德感没有做人的人那么高,对于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有一定的容忍度。他们并非没有良心,而是在道德底线之上画出了比较大的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可以降价、打折、交换、妥协,其唯一目的就是把事情办成。

◆ 错过的五四

>> 蒋百里无疑是个天才,但他却一生没有足以匹配才华的建树。这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归根结底,蒋百里自己要负更大的责任。他的自误,是身处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却强求理想国的秩序。他渴望拥抱新势力,却在旧势力中越陷越深。他希望改造旧势力,却遭到旧势力的一致反扑。他想争取用武之地,却屡屡因为恪守旧道德而丧失机会。

>>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蒋百里的人生,那就是撕扯。既想做人,又想做事。既想按照新时代的方式做事,又想按照旧道德做人。

>> 其实,做人和做事,是两种思维方式、两套行事逻辑。要做人,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道德高度,坦然接受他人的敬仰。要做事,也可只做符合自己道德观的、可以独立完成的、不需要太多协作的事。如此度过一生,也算一种境界。

>> 如果要做事,就不要过于在乎教条式的名节。名节用好了,是人格魅力,是成事的助力;用得不好,就是阻碍,是束缚。放下包袱,积极入世,才是做事的态度,才是成事的态度。

>> 要做事,就必须与人协同。必须承认,人只有在一件事中能找到自己的利益,才会愿意参与协作。然而利益有高下之分。有人是为了心灵满足,比如做慈善;有人是为了回报社会,比如做志愿者;有人为了盈利;有人为了名声;有人为了谈资,将来可以到处显摆。你可以鄙视其中的哪一种人吗?可以将谁排除在外吗?

都不可以。因为这些都不是“成事”的标准。成事的标准,只在乎此人有没有资格参与。这些资格可以是能力允许,可以是性格合拍,可以是时间充裕,可以是资金雄厚。只有海纳百川,容许更多的人参与,允许他们获得想要的回报,才能获得更多的助力。

>> 做人的人照亮世界,做事的人推动世界。

◆ 财富深藏在龙的洞穴

>> 一个人的正直高尚程度,取决于他肯为原则付出的牺牲程度。越是资源少的人,越容易坚持原则,因为他们的原则兑价低,反而容易高估自己的品格,低估资源远远多于自己的人的品格。学生最容易正直高尚,因为他们手上没有任何资源,没有油腻的资格,坚持原则不会让他们失去任何东西。

保持初心很难,但并不是不可能做到,更关键的是我们向哪个方向看齐。

◆ 吴宓的坚持:不合时宜的天真

>> 在日记里,他郑重又慎重地记下了这次相见的情景,对陈寅恪的“中国文化本位论”主张非常认同:“我辈本此信仰,故虽危行言殆,但屹立不动,决不从时俗为转移。”

◆ 凡胡博士反对的

>> 有意思的是,新文化派一方除了胡适,其他人不是只在日本留学过就是根本没出过国,而他们的主张却是反对传统,全盘西化。学衡派大多有多年留洋经历,对西方文化知之甚深,却主张维护中国传统文化。新文化派挖传统文化的坟墓,留洋派却为传统文化守江山。

>> 在大争之世,要的就是这种鲜明的态度、激烈的表达。

◆ 钱锺书你的意见呢?

>> 今天,吴宓的形象已经在时光流逝中日渐模糊,只剩下一个不合时宜、不识时务、孤寂、落寞的背影。人们不明白,吴宓这一生到底在坚持什么,又为什么坚持。

其实一切答案都在1922年吴宓亲手撰写的《学衡》发刊词中:“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

◆ 唐绍仪的孤独与坚守:生不逢时的谈判专家

>>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唐氏家训

◆ 唐家湾的孩子

>> 所以说,所谓的起跑线不是送孩子去上各种补习班,而是父母自己的水平。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为孩子打造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

>>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特定的人才总会在一个地区扎堆出现。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南方出才子,北方出皇帝”。一种精神气质在当地积累、沉淀、渗透、传承,就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地域性格。

◆ 顾维钧的“二八法则”:职业外交家崛起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

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

——顾维钧

◆ 外交与领土

>> 国权收回的那一刻,顾维钧说: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面对另一缔约国公开、正式反对的情况下宣布彻底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的,中国有必要这样做,不仅因为中国根据情况变迁原则在国际法面前有充分理由,更是因为中国有必要开创一个先例,证明中国决心行动起来,以结束一世纪以来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

◆ 从外交荒漠而来

>> 所以说,时代可能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机遇,但如何把握机遇是离不开个人与时俱进的努力程度的。只有具有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选择,才能把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动力,进而影响未来个人甚至是国家民族的发展。

◆ 职业外交

>> 在说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必须先解释清楚什么叫专业,什么叫职业。

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专业的基本素养,叫“精益求精”。专业人士的使命是不断挑战所在行业的极限,越是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越能凸显专业的价值。越是难度系数高的任务,越能展示专业水准。

但是从职业角度看,就是另外一番考量。众所周知,世间存在一条规律,叫作“二八法则”。从收益上看,80%的收益是由20%的核心收入贡献的。然而,到了付出时,为了成为那20%的顶尖存在,却需要付出80%的精力。那么这80%的付出,究竟值不值得?这才是专业和职业的分界线。

专业人士会说,值得。我要让自己成为业界前20%的存在,甚至是那1%的存在,为此付出多少我都不在乎。但是职业人士会说,不值得。如果可以,我会用20%的资源去争取80%的收益,于我而言,80%就足够了,不需要尽善尽美。而对于剩下的资源,我可以用它来争取其他领域的80%。如果每个领域都遵循“二八法则”的话,我可以至少拿到5个领域的80%。而专业人士在一个领域,将资源全部压上,极限收益只有100%。

>> 顾维钧曾经解释了自己的外交原则: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任何协议。能做到60%~70%的成功,对你来说即是大胜。

换句话说就是,要懂得妥协。

◆ 独立外交

>> 在顾维钧看来,内政就是内政,外交就是外交,国家和民族利益才是外交官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是民族利益,那就是永恒的,不会因时间、舆论或党派而改变”。

>> 中国近代外交从屈辱中开始,自边缘处崛起,在轻视中成长,在懵懂中前行。直到顾维钧时代,中国外交人员才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责任,也才真正成为政坛新的一极,获得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地位和尊严。

◆ “先锋女性”杨步伟:通往幸福的终极答案

>> 能从旧道德中杀出来,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还能赢得漂亮、留下名字的,寥寥无几。

◆ 我要决定我的幸福

>> 人能在人生的早期就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尽管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延长了很多,从年近古稀(70岁)到今天的“百岁人生”,但人如果能尽早意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追求,就可以尽早获得一种笃定的状态,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更加充实而坚定。

>> 我们如果去盘点那些自认为幸福的人的故事,无论是轰轰烈烈还是平淡如水,就能发现:他们总是在有了笃定持久的价值观,发现了值得一生坚守的东西之后,才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幸福。这个值得坚守的东西就像心灵的种子,生根、发芽、壮大,陪伴他们一生。

>> 而原生家庭正是播下这颗种子的地方。

不幸的人生大多是从不幸的童年开始的。童年的伤痕往往需要一生的时间去修复。但如果在童年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这颗种子就会成为一生遮风挡雨的树荫。幸福的定义各有不同,状态也因人而异,但是“认定自己独立自由”却是共同的答案。

>> 长辈为后辈播撒的心灵种子,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

◆ “相夫”的高境界

>> 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的状态有很多种,但一定有一个内核,叫作“知行合一”。也就是你的知识、你尊崇的理念和你正在做的事情是并行不悖的,这个时候人才会感觉舒适。如果要做的事违背了你的信念、准则、价值观,哪怕是当时看起来很舒服、很正确的事情,过后你的负罪感也会挥之不去。所以,所谓“定义幸福”,就是定义“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幸福”。

◆ 守卫幸福的能力

>> 金钱不等于幸福,但是我们不可否认金钱守护幸福的作用。往浅里说,有钱可以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活得更自由。但是更进一步你就会发现,金钱其实是一种来自社会的奖赏,是其他人对你的某种价值的认可。而换取金钱的能力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更是一种守护幸福的能力。

>> 我们评判一个人时,最好不要评论他在春风得意时的样子,因为即便我们的判断是错的,也会因为后果没有展现出来,看起来像是对的。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一个人在困境中如何破局。“患难见真情”,不仅可以用来看别人,也可以用来反观自己。

◆ 获取更大幸福的能力

>> 其实,历代女性的所有焦虑都可以概括为“与社会脱节的焦虑”。尤其是当家庭与孩子逼迫她放弃一些机会时,这种焦虑就更强烈了。在这种焦虑的裹挟之下,女性哪里还能感到幸福?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旧在困扰着职场女性。

>> 杨步伟的主张是:一开始要尽可能多地受教育,结婚前最好先去做点儿事。女性婚后一定会被占据原本可以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和精力,这很可能使女人失去达到本行业最高地位的机会。但这不意味着女人不能又结婚又能达到最高成就,更不是说女人一结婚就要放弃一切事业。女人对家务事有兴趣并不可鄙,但是在成年的时节里学得越多,就越能拿家庭的发展当她学识长进的机会,不会拿家当退步的借口了。等子女们成人离手了,她在社会上立足就更有信心,不是个退步分子。

>> 从想要自己的幸福到争取自己的幸福,再到守卫幸福……杨步伟最终找到了幸福的终极秘密——传播幸福。而传播幸福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创造一个环境,让所有参与者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在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的成果。

或许她没有什么划时代的历史壮举,没能终身成为一名医生或校长,但杨步伟从不依附自己的婚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救助学生,传播中国文化,写下《中国妇女历代变化史》……她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内心充满活力,对世界始终保持关爱的独立女性应有的模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