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100字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100字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是一本由[英]维芙·格罗斯柯普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一):有趣有料有深度

很有趣的一本讲解俄罗斯经典文学的书,作者充满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你捧腹大笑,在笑中感悟俄罗斯文学经典带给你的生活启迪,在经典中寻找幸福生活法则。有趣有料有深度,你所有的人生困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让你告别社畜的焦虑与不安,从迷惘中找到自我,勇敢乐观地面对每一个人生难题,强烈推荐!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二):听《BJ单身日记》里的蕾妮·齐薇格讲俄罗斯文学

小时候听《喀秋莎》,长大后听《贝加尔湖畔》,这两首歌加起来也只能代表俄罗斯的一部分。这本书让我觉得,俄罗斯的一切,我们所能想象的和想不到的或许都在其中。

读这本书,就像在听《BJ单身日记》里的蕾妮·齐薇格讲她的学习、恋爱、工作经历和生活里的种种趣事儿、囧事儿。另外,还有一票文豪和巨作加持。

整体看来两百多页,但信息量真心很大。我这就打算读第二遍了。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三):与俄罗斯作家同行

曾和友人抱怨魔幻现实主义的晦涩和意识流的漫无边际,这两种不知所谓的文学类型对我这个浅薄的阅读者来说实在困难,对方问:那你一定也不喜欢俄罗斯文学吧,全是大部头。

我立即否认:怎么可能!俄罗斯文学还是不能和这两个放在一起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我认为俄罗斯文学更高一筹的意思,实在是相对那两类来说,大部分俄罗斯文学的纪实性与现实主义对我来说易读许多,加之中学生必读系列一定少不了的几本,长期下来,虽然俄罗斯文学的字数让人望而生畏,如果真正阅读起来,却相对要轻松许多。

例如被许多人调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典型的陀氏论述性巨作,他展示角色生命中的种种荒诞,令他们自我审视,并且借角色伊凡之口,对上帝提出质疑,可是本质上陀氏对之却是批判的,因此伊凡反抗的结果必然走向疯狂。在读本书之前,我对于陀氏连篇累牍的论述可以说晕头转向,迷失在阿廖沙对于信仰的虔诚和伊凡的反叛之间,觉得自己同时被两位说服,却又同时毫无头绪,直到我读到这本《俄罗斯文学人生课》。

作者在本书中选择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十位作家及其代表作进行介绍,她倒选的是陀氏更为著名的《罪与罚》,但作者由这部作品为中心,对陀氏的风格和主题进行了剖析,也是因此我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陀氏对于全书最为闪光的伊凡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始终反对虚无主义。

作者以自己像是俄罗斯名字一样奇怪的名字格洛斯科普为切入点,并且在文中多次调侃俄罗斯昵称的千百种变化,她的讲述和评论始终是这样略带调侃的性质,轻轻松松的为我这个读者剖析了矛盾又深邃的老陀。

另外,本书只选择了十个作家,作者却介绍了十一部作品,那么唯一一位多部作品上榜的便是托尔斯泰。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如果你是俄罗斯文学爱好者,那么你一定会在托派和陀派之间做一个选择。那么我想,本书的作者一定是托翁派w

托翁的作品庞大而包容,将俄罗斯生活的方方面面铺展开来,创作了一部部史诗一样的巨作。他虽然是衣食无忧的贵族,其生活却称不上快乐,他始终对自己抱有强烈的苛责态度,对人类也充满了关怀,作者将托翁作为《俄罗斯人生文学课》中最为重要的作家十分合理。但我要说,我是陀派。有趣,推荐。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四):致酷爱读书又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各种借口的实际不爱读书的你!

如果你觉得俄罗斯的文学名著特别深奥,很难把自己读进去,或者难以跟作者产生精神和情感的共鸣,那你不妨先读一读这本《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这本书是你走进俄罗斯文学家和文学名著的向导。

当然,“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却也不妨碍这本书带给你由浅入深的阅读体验。

书的封面简洁干净,采用了纯白色底封面,黑色字体,简单留白的封面设计,给了人足够的自我理解空间,外表不重要,丰富的重点在于书的内容,这是我所中意的。

全书共包含11部文学著作,著作的名字除了用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同时也附上了通过翻译,得来的有趣的名字,并且作者将每一部著作的主体和中心思想凝聚成一句话,让读者一眼就能明白著作的大体脉络。《安娜.卡列尼娜》,或名《不要卧轨》,如何认清自己;《日瓦戈医生》或名《不要离弃怀孕的妻子》,如何年对人生的无常;《安魂曲》或名《探监时别穿太紧的鞋子》,如何在绝境中保持乐观;《村居一月》或名《朋友妻,不可戏》,如何从暗恋中幸存;《叶普盖尼.奥涅金》或名《不要在决斗中杀死朋友》,如何避免与自己为敌;《罪与罚》或名《不要为钱谋害老太太》,如何克服内心的冲突;《三姊妹》或名《不要老是憧憬到不了的远方》,如何接受令人失望的现状;《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或名《入狱之前别忘了把勺子带上》,如何在局势恶化时坚持下去;《大师和玛格丽特》或名《和魔鬼聊天之后,小心不要被电车撞》,如何始终对生活保持幽默感;《死魂灵》或名《不要把买卖农奴当成致富捷径》,如何避免虚伪;《战争与和平》或名《不要试图谋杀拿破仑》,如何抓住生命的意义所在。11部都是重量级著作,作者用精华的语言浓缩到这本书中,每句话都是作者的心血。

其实每部著作的引入,都由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带进来,个人感觉更像是作者本人的阅读背景和读后感,通过作者个人经历的融入,让我们读者阅读起来更加亲切,更加平易近人,他从名著中悟到了生活问题的解决办法,吸取了教训,同时也更好地了解了自我,再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对我们每个读者都是有益的。

个人强烈推荐这本书作为阅读俄罗斯名著的入门向导。

《俄罗斯文学人生课》读后感(五):文学与人生的交织

这本书的结构还挺妙的,是文学与人生的交织。作者将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到俄罗斯的求学及寻根经历与对十一本俄罗斯名著的解析穿插在一起,讲述这些作品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影响。 本书作者是一位英国作家,她因为家族姓氏颇有几分俄罗斯味儿以及祖上疑似有一位波兰裔亲戚而冥冥之中认为自己有着俄罗斯的血统,不自觉地想要靠近俄罗斯、了解俄罗斯,于是当时还年轻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俄罗斯求学,学习俄语,甚至一度希望留在那里成为俄罗斯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学习语言及融入当地生活,她阅读了很多俄罗斯文学家的名著,比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本书的语言非常口语化,甚至有些琐碎,但是很平易近人,就像聊家常似的聊自己的人生,聊作家的八卦,甚至让《战争与和平》这种砖头级别的著作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据说毒舌纳博科夫关于托尔斯泰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有一次他给学生上课,进到教室以后让大家把窗帘都关起来,把灯全都关掉。他先开了左边的一盏灯,说这是俄国文学中的普希金。又开了右侧的一盏灯,说这是果戈理。再开了中间的灯,说这是契诃夫。这三个灯都打开以后,他跑到窗边,一把扯开窗帘,指着照进教室的阳光,说:这就是托尔斯泰。”十二三岁的作者抱着寻根的渴望,拿起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主人公安娜以及文学大师托尔斯泰本人的经历都启发着作者,去认清自己,追寻自己的渴望。作者用极其幽默的语言调侃着托尔斯泰这位“人生导师”,他严格禁欲、饮食洁癖、喜欢女性上唇的绒毛(《安娜·卡列尼娜》及《战争与和平》里都有这样的描写)。 我非常喜欢作者在第三章介绍的《安魂曲》的作者阿赫玛托娃。她跟伍尔芙的感觉非常相像,都是那种会在人群中挺着脖子骄傲前行的女性。阿赫玛托娃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但是她从来没有屈服。第六章“如何克服内心的冲突”中作者在俄罗斯出现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著作《罪与罚》中的主人公拉斯柯尼科夫相同的内心冲突:自卑而又自负。接下来她又在契诃夫小说《三姊妹》当中看到了像渴望俄罗斯的自己一样渴望莫斯科的三姊妹。契诃夫身上“狐狸式”的开放使作者渐渐地放弃了自己对成为俄罗斯人的执念。 最终作者回国了,但是在工作上仍然保持着与俄罗斯的联系。我本人读过的俄罗斯作家作品简直屈指可数,一部分原因也是作者在前言里提到的人名问题:简直太长了!而且感觉很多作品的主题都离不开“痛苦”和“战争”这两个关键词,过于沉重了。但是经过作者的梳理让我信心大增,下一步俄罗斯文学名著安排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