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俄罗斯套娃》经典读后感有感

《俄罗斯套娃》经典读后感有感

《俄罗斯套娃》是一本由三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一):下一个是什么呢?

「我希望通過它抵達「真實」。所謂真實究竟是何物,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它需要被凝視才能慢慢呈現出一種輪廓。並且因為我們的無能,它將永遠在相對概念的範疇內。假如有一天你以為自己確切捕捉到它,那麼恭喜你又為盲人摸象提供了一個例證。」

这是作者在后记提到的,却也解答了些许疑问,之前一段时间看了好几本近期流行的作品,发现同龄人们大家都有各自的路要走,或是小径或是大道,各自丰盈,却在观赏驻足时生发出无数无穷的疑问和留白。惊喜的是作者在文中总时不时冒出敲人脑壳儿的大金句,却又是有很多很多强行的成分,为表达而表达,为真实而真实,这并非否定或推翻的意味,更多的让我联想到自己一目十行的所谓创作,大体总是浮光掠影,更可怕的是虚荣心的无病呻吟,真的在写作中有所获得吗?

未必,但也未必不是。

「沈下去,繼續觀看,不要輕易下結論」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二):有点惊喜

偶然在一档读书类播客节目听到对这本书的介绍,出于对主持人品味的认可就尝试看一下。

读了第一篇就有点被惊艳到了,读完《俄罗斯套娃》我才顿悟对这个90后女生的好感来自哪里:1. 她不是一个常规的作家背景,也许跟她读的是法律系而不是文学系有关,所以她的作品中会有一些超预期的元素呈现,比如数学/哲学/时空/自由意志/科幻;2. 低估了90后的思维深度其实也30出头了(不过从后记看这些小说也就是25岁左右的创作)3. 不是一般国内女作家的路数(有太多不予置评反正是读不下去)——冷眼旁观理智阐述。总体感觉这个女孩挺有才华的:观察能力强且语言表达也够优秀、文风偏冷俊但不是刻意做作,估计现实生活中也不是会有事没事发朋友圈那种。夸张一点居然让我片刻联想到了特德.姜(我心目中科幻短篇的大师),也有片刻想到了王小波(评价会不会太高了哈哈)。更贴切的可能是金玟岐,都是年纪轻轻就有了超出同龄人成熟的才女。

因为有了这本小说的良好阅读体验,我打算把豆瓣上8分以上的80/90后本土作家都读一下,或许会刷新我的无知——太久不读国内作家了。除了50年代有一波喜欢的像阿城陈丹青王小波,60/70的都喜欢不起来(葛亮有几篇不错、余秀华也许是个例外但诗人属于另外一个讨论范畴)。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三):《俄罗斯套娃》读后感

最近,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作家三三的短篇小说集《俄罗斯套娃》(译林出版社2021年11月第一版)。这本书共收入作家的短篇小说12篇,平均下来也就是一天一篇了。 挺巧的,收到书的第二天,俄乌冲突就爆发了,不过,看完了,冲突并没结束。当然,书里的内容跟俄罗斯沾不上什么边,即便冠为书名的那篇也没涉及到。说到套娃,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觉得好有意思,幻想着长大自己赚钱了,也买一组摆着,但长大后,热度已经消退,也就没了购买的欲望了,这次因为看到这书名,又勾起一丢丢热情,特意上网店搜了一下,发现价格也不贵,也许后面有活动说不定就买了,这也是看这书的意外收获吧,哈~ 在扉页,看到作者简介,才知三三竟然是90后的新锐作家。好年轻哟,应该是自己看过的书的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了,之前是韩寒吧,还有一位英国的女儿童文学作家萨莉•尼科尔斯,都是80后的。 看这本小说集,总体的感受是,每篇都有不少独特的修辞,如张悦然说的“所使用的语言缀满华丽的小装饰”。或许是较少看这么年轻的作者的作品吧,觉得挺新颖的。故事也大都挺奇特的。结尾常常是朦胧,不确定的,给读者留下发挥的空间。《唯余荒野》中早娘为何如此怪癖,没作太多说明,反倒给人不小的遐想。《补天》很有意思,那个一藏到底是神经病,还是诈骗分子,还是幻想家,估计是见仁见智了。看《疯鱼》很想知道,我将金鱼炖了之后,会遭受怎样的处罚,引发怎样的家庭纠纷。《昨日花园》女主与何晓阳的孽缘写得也挺梦幻难解的。不过,12篇中,觉得《白塔》有些不够中式,略牵强,也有些说教的味道,但篇末的那句“自由不是不受他人操控,不是可以放浪形骸第做你想做的事,而是你做任何事情,都不再感到恐惧”却是精辟之言。 其它的短篇,也不时有精彩的句子流出,像《恶有恶报》“生活真是和戏剧一样,差别在于怎么都无法退票。”《疯鱼》“长大是一个身不由己的解谜过程,无论我是否愿意,答案都会扑面而来。”《悲伤岛屿》“她曾经以为爱是某种趋于永恒的东西,而她现在忽然明白,所谓爱只是一些琐碎的瞬间罢了。”《草履虫之汤》“人们曾为是否要做某一件事辗转反侧,最后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的,往往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原因。”从中,引发了不少的慨叹,呵~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四):痛并思索着——《俄罗斯套娃》读后

初读时,便能感觉到作者谋篇布局和用词时的反复斟酌,比起《离魂记》,少了一些粗砺,多了一些细腻。对于文章中繁多华丽的修辞,在微博中,作者说:“你所不明白的是,一个人沉溺于修辞与细节,可能只是想方设法把注定要失去的东西记住。”的确,书中的修辞除了对事物的描述,还有对抽象感觉的呈现,如:女孩的表情宛如一碗糖浆泼在她身上;她像突然没电的闹钟般停顿了两秒。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印象被作者用修辞巧妙捕捉,乍看新奇,仔细品读则会体验到审美的愉悦。诸如此类的修辞大量存在于文章之中,让作品风格变得繁复但独特。

书中的故事取材于普通现实生活的吉光片羽,多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困境和无奈,其中又点缀了一些悬疑、幻想、恐怖等元素,构成了很多出其不意的情节,使得故事并不完全真实。但故事情节本身真实与否似乎并不是作者想着力表述的,更多的是身处其中的人的意识活动。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为年轻女性,外貌模糊,内心世界却清晰可见。人物并没有被赋予逆天改命的强大能动性,但可贵的是,他们始终敏锐察觉、独立审视身边的人和事,将痛苦和欢笑、残忍与柔软、偏激与理性尽数呈现给读者,带有意识流、荒诞感和黑色幽默的特点。

《俄罗斯套娃》中新奇的语言模式和对特定意象的选择也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恶有恶报》中写给m的信末祝福语,不同寻常但活泼俏皮,别有趣味,为荒寒寂寥的叙事底色增添了些许趣味和温度。特定意象的选择如“汤圆广告、粉红色的海、彩虹色的火柴、晶石元素一样的沙拉”,对生活的细致体察和丰富的联想让作者得以自如使用这些当下社会特有的物像,并与缤纷的比喻、当代人的意识一起构建了一个哀伤但不乏想象、淡然却具有怀疑精神的小说世界。

根据我的阅读感受,书中许多片段应该是作者从自身或身边熟悉的人的经历中提取改编而成,书中有很多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思维意识,但少了一些能引起多数读者共鸣的普遍性经验,难以带给大多读者恒久深远、震撼人心的力量。

《俄罗斯套娃》显然是三三对自身写作潜能的进一步挖掘,与《离魂记》相比更精致,也更深邃。

《俄罗斯套娃》读后感(五):人总会和不愉快的记忆和解

读这本《俄罗斯套娃》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因为这本书真的就像套娃一样,一个一个扣人心弦。读这本书中的故事,情绪是一直都是紧绷绷的。书中的故事都一个都是节奏强烈的,读起来能让人身临其境似的。

这本书设置了十二个故事,个人比较喜欢的故事有四个,分别是《唯余荒野》、《补天》、《疯鱼》。这几个故事着实让人感到震撼,读完以后会久久不能平静。

《唯余荒野》讲述一对黄昏恋老人想要再续前缘的故事,一开始以为半路夫妻终是伴,结果没有感情上的浪漫,只有一地鸡毛。作者采取倒叙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这对老人的爱恨情痴。一切根源在于男主那个需要人照顾的妹妹。女主从年轻时候和这个妹妹的剑拔弩张、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现在。女主认为妹妹搅乱了他们的生活,男主却不忘照顾妹妹的责任。女主也明白了他们二人习惯不同所造成的生活落差。最后男主生病去世让女主明白人们最后面对的是殊途同归的一件事。

《补天》这个故事是书中略微带点幽默气质的。讲述了女主百无聊赖点开网站看到有人写下关于女娲的故事,因此二人通过回信交流聊天得知一藏要去帮助完成补天任务需要赞助费,女主恍然明白对方不过是个骗子。女主想要考研却得不到家里支持,女主相亲却和对方不太来电,女主讲述自己在浑噩的日子中仍会想要看看补天的事情。女主把和一藏的聊天当成了精神舞池,这样才可以安放自己碌碌无为的灵魂。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顾虑太多,行动太少。

《疯鱼》缘起妈妈要让舅舅给下岗的爸爸找工作,舅舅家小表妹看上了女主视为珍宝的小鱼。母亲为了想要舅舅出点实力帮助爸爸又是殷勤做饭又是讨好表妹。表妹的要求都要满足,女主在委屈中心疼那些鱼,最后落得个歇斯底里将鱼倒入油锅……这行为看上去难以理解,其实就是女主盛怒委屈下的一种丧失理智的表现。试想,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又有怎样的定力来保持理智呢?也许你我都曾有过心爱之物被剥夺过的经历,读起这篇会觉得亲切一些。

还有《百合学家》《白日黑洞》也是值得反复观看的故事。

作者在书里说假如有人以为憎恨是贯穿始终的主心骨,那就低估了感情的错综复杂。是的,这句话适用于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错综复杂。有的故事催人泪下,有的故事让人感到迷惑不解,由此也可以得见作者的文笔功力了得。

这本书的确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读去感受去消化。也许读完后会感觉到一种悲伤,但某种方面于我们也是一种疗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