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前有幅画的读后感大全

从前有幅画的读后感大全

《从前有幅画》是一本由曹昕玥 / 魏茹冰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前有幅画》读后感(一):从前有幅画

一贯对国画的认知是山水人物,优雅意远而晦涩难懂,这本书打破了我的看法,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老莲陈洪绶的丑美图画都让人耳目一新,原来国画也未必都是循规蹈矩,咱们的古人的新奇巧思是我们不钻研不了解。 一、看这本书会对名国画画家混个眼熟,发明春蚕吐丝描的顾恺之,生性洁癖的富二代元四家之一倪瓒,从粉刷匠到国家队实现华丽蜕变勤奋到逆袭的明四家之一仇英,施教不成一生服务中国皇帝的洋人画家郎世宁。 二、还能跟随作者看到不一样的国画,在对比与考据中看到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文姬归汉图》,为《百骏图》中各马自行仪态而啧啧称奇,看《汉宫春晓图》各色美人在亭台楼阁间嬉笑玩耍不禁要入画细赏,陈容的《九龙图》生动接地气的龙不再傲世九天。 三、作者说作者生平,串中西共点,作为一本科普书籍尽其职责,且观点新颖不死板。在[龙]一章,原来中国龙与Dragon并不是一回事;单开[妹子]一章介绍女画家这一行为就很拉好感;在[丑美]里认为艺术中的丑是困难的美,而时人认为其丑不过是因为自身德行懦弱的映照。

《从前有幅画》读后感(二):不错的科普书

介绍中国画的知识普及读物。非常有趣接地气,打破了国画高不可攀的刻板印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提到了古代的女画家,在封建时代,画出自己的名堂可真的很不容易,那时候的封建礼教约束可不是开玩笑的,平常的女子想画画那也没那个条件。 “什么样的妹子会爱上画画,并且敢画画呢?宫廷妹子、诗书妹子,以及青楼妹子。” 宫廷妹子最让人佩服的怕是“杨妹子”——此人是宋宁宗的宫妃,但厉害的是“杨妹子三十八岁正位中宫,“棋子”终于修炼成了“棋手”,随后果断干掉政敌韩侂胄,向北方的金朝求和,又在老公死后废掉太子,另立更乖顺的宋理宗,垂帘听政直到七十岁,死后谥号“恭圣仁烈皇太后”。真可谓一路开挂。” 从这还种草了一本书,《玉台画史》,是清朝汤漱玉女士将历史上女画家的资料全收集起来编成的。总共辑录二百二十四人,大多数只留下了一两句生平,并没有真迹传世。对比男性,真的对比太惨烈。 还有就是“粉刷匠”仇英的女儿仇珠了,仇英真是太厉害了,可惜只活了五十来岁……“仇姑娘画风随爹,山水画得,美女画得,大和尚也画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她的代表作《女乐图》,画中的箜篌乐手与《汉宫春晓图》中的箜篌乐手,从构图到运笔都十分相似,女儿学爹的画风可谓形神兼备。” 仇英太厉害了……赛高…… 总之,这本书小白入门真的友好,而且也能自己按图索骥,去观赏更多画家的经典画作及背后的故事。就是可惜的是,很多画都失传了……

《从前有幅画》读后感(三):2021.07.17

本来是打卡重庆钟书阁,进门发现人太多了,随便抓起一本找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坐在地上翻完了。

对于没什么艺术基础的读者非常友好,虽然有时候略显轻浮,但考虑到作者也是为了增添趣味性而已。

以前只是听说过一些名画而已,却不知道画家和背后的故事是什么,虽然看完了还是不懂,但有几次被触动的感觉也算有所收获。

《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前只知道是一幅画而已,今天才知道原来虢国夫人是一个天生丽质,即使面见天子也坚持素面朝天的人,她高调,张狂,招摇,放肆,充满魅力。

还有宋朝李嵩的《骷髅幻戏图》也非常有趣,原来古人并不害怕骷髅,庄子还枕着骷髅睡觉。

古代并非没有女画家,而是不允许被知道,哎…

仇英,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被他的励志人生感动哭了,有机会一定要多去了解一下他的作品和生平。

陈洪绶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世人何为美丑。正如《美学史》里所说:凡是能向观察者表现出情感特质的东西,都是美的。与之相反是完全缺乏情感色调的东西。而那些通常被认为是“丑”的东西,只不过是由于观察者的软弱引起了痛苦的感受,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丑”,而是“困难的美”。老莲(陈洪绶,以前叫小莲,老了改的)画里的怪,冷漠,笨拙,粗糙和病态,只是他对圆滑,规则,美丽,雅正及其背后意识形态的无声质疑,是对惨淡人生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我很喜欢这句话

如果欣赏不来,也许只能怪我们过于软弱。

《从前有幅画》读后感(四):《从前有幅画》:名画背后的故事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对于中国画,我的印象一直就是水墨画,飘散这无尽地漂逸的韵味。名画就是名画,只知道画的名字与作者。对于画背后的故事、韵味、含义、手法都不甚了解。看了《从前有一幅画》后,才知道那些名画背后的故事。书中用戏谑的语言娓娓道来,即使我这个小白也看得津津有味。

《从前有一幅画》为我们展示150余幅传世名画,10个清奇的角度,讲解了20位画家奇才。我们会发现画家是人类的眼。通过他们的观察和手中的画笔为我们展现万千世界。

顾恺之特别擅长线条的运用,以静写动就是他的首创。他的这幅《列女仁智图》就生动传神地展现了女子迎风而站,衣袂飘飘的状态。这种动态的感觉如何而来?靠的就是巧妙地应用线条。线与线的平行环绕,像涟漪一样扩展,好似袖口、裙摆迎风而动。 在他的启发下,后辈画家才恍然大悟,原来线条还可以这么玩!铁线描,威武雄壮;兰叶描,灵动多变;水纹描,颤颤巍巍;曹衣描,奇奇怪怪……至此,中国画活了!

古代能够画画的女子很少,鲜少有作品传世。因此,能够流传的化作十分珍贵。我们一起来看看宋宁宗老婆杨皇后的作品百花图。她的作品十分清秀,小山小水,绿树鲜花,造型玲珑,色彩秀气,线条柔美,彰显了生活当中的小美好。作品周围还提有弘扬尽忠报国的语句,这也与她的身份相匹配。

龙是中国的图腾,画龙画得最惟妙惟肖得要属宋代的陈容。他出生于南宋,一把年纪才考上进士,当官也仅仅是五品小官,心中不免憋闷。再加上南宋王超屈居江南,强颜维持,有志之士胸中抱负难以施展。因此,大环境如此他仕途不顺,便转而发展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画龙。他爱好画龙,被后人评为画龙专业户。他的《九龙图》可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每一条龙都有超凡尘世的姿态。然而这幅《九龙图》被贱卖,流落在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

《从前有幅画》给读者娓娓道来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了解画家的生平、爱好、人生际遇,拉近了我们与名画的距离。每一幅画都鲜活了,我们静静地倾听每一幅画诉说着他们自己的故事。

《从前有幅画》读后感(五):从前有幅画 画中有千言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绘制在丝织品上的帛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和本土文化激烈碰撞及融合,中国绘画萌芽初发。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绘画呈现全面繁荣的态势,以宗教和人物为主题的画风日渐世俗。五代两宋,绘画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日臻成熟,山水和花鸟主题成为画坛主流。元明清三朝,涌现出了一大批绘画名家,不仅创作出一大批名垂千古的作品,还对历朝佳作进行了修复式临摹,中国绘画的写实和写意在这一阶段得到了重点突出。

中国国画鉴赏书籍分类,既有入门级的美术普及,也有讲解级的画史论述,还有专业级的鉴定剖析,另外书画类杂志也不在少数,可谓书盈四壁。美中不足的是,此类别图书大多给人“正襟危坐”之严肃感,学术味道颇为浓厚,非专业人士想要心驰神往颇具一定难度。恰此时,曹昕玥、魏茹冰合著的《从前有幅画》横空出世,为这黑白色调的水墨画平添了一抹显眼的樱红,让读者得以在卷帙浩繁的中国画史册中,快速探寻最绚丽多姿的内容。

四个时代十个主题。本书内容以十个主题为契入点,表达了宋元明清对国画技艺的代表性认知,分别为传神、素颜、白骨、妹子、龙王、千面、洁癖、逆袭、丑美、洋气。传神谓之以静写动回应内心,素颜谓之倾国倾城不施粉黛,白骨谓之精奇骨骼足以达意,妹子谓之女子画技可胜于男,龙王谓之画龙点睛乃为精巧,千面谓之心思含蓄且画美女,洁癖谓之寂寞才俊画中永恒,逆袭谓之画师身份华丽变身,丑美谓之抽象正统各有千秋,洋气谓之西洋技巧国画撷英。

十幅佳作十个故事。本书主要展示了十幅传世佳作,每幅画讲述了特有的历史情节。宋人临摹之《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以静写动”的传神之作,讲述三国香艳往事。同是宋人临摹之《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唐代张萱原创,讲述唐玄宗时期红极一时的虢国夫人杨氏游春故事,对画中主角的猜测成为此画最大看点。《骷髅幻戏图》凸显南宋李嵩的戏谑,画中故事扑朔迷离,哲学韵味发人深省。《百花图》出自南宋宁宗皇后杨妹子之手,被认为是“存世古画中出自女性之手的最早作品”。《九龙图》是南宋陈容最负盛名之作,画中九条龙超凡脱俗、与众不同。《文姬归汉图》为金人张瑀创作,是各版文姬图中极富特色的佳作,原本并无名字,乃是乾隆皇帝题签而成。《六君子图》是元代倪瓒地老天荒的寂寞之作,此画流露出“永恒乃是寂寞”的道家哲学。《汉宫春晓图》是明代仇英完成的绢本设色长卷,画中细节表露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精专和敬业。《老莲抚古图册》突出明代陈洪绶特有的“丑画”风格,其艺术价值与毕加索现代主义风格比肩,在美术史上获得极高评价。《百骏图》是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中西合璧的绝代作品,其中既有国画用笔之虚幻缥缈,也有西洋画之构图精巧,成为皇家优选珍藏之力作。

二十名中外知名国画画家。《从前有幅画》除了着重介绍了上述佳作和作者,还介绍了另外十位画家,并对同一时期绘画作品和绘画特点进行了深度润色。书中介绍了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清代周淑禧(代表作《茶花幽禽图》)、日本雪村周继(明代,代表作《芙蓉水禽图》)、辽代耶律倍(代表作《骑射图》)、元代王蒙《葛稚川移居图》、明代唐寅《孟蜀宫妓图》、明代蓝瑛《溪阁清言图》、法国王致诚(清代)《乾隆射箭图》等,以及简要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多位画家和画作。

诚如《从前有幅画》所言,“读懂一幅画,就读懂了一个时代”。当我们在这些旷世巨作面前,用心解读每一幅画作身后的历史信息时,不难发现这些佳作其实就是作者们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生际遇的客观表露。凭心而论,作为大部分不谙绘画技艺的读者,能够借助此书对国画的解读,对话古人并了解他们的心境才是最恰如其分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